高中语文必修下 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新版必修下册谏逐客书与妻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学习文章抒情、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学习两篇文章本铺陈、排比、比喻、设问、反问、用典等修辞格的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谏逐客书开门见山立论,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观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掌握史实论证、类比认证、正反论证;理解与妻书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文化传承与

2、理解体会 理解李斯的靓谏方式;学习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理解谏逐客书所用的靓谏方式,了解李斯让嬴政改变初衷所使用的“攻心术”;品味与妻书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时数 5课时。示范精读教学要点 分析鉴赏谏逐客书。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识人1.齐读诗歌燃除六籍忍坑儒,本欲愚人卒自愚。若使当时甘被逐,东门牵犬欢应无。这首诗歌描写的是谁?(李斯)2.作者简介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

3、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李斯早年为郡小吏,一次在侧所中看见老鼠,非常瘦小肮脏,见有人来慌忙逃窜。又有一次,李斯在米仓中看见老鼠,长得肥大而干净,见到有人来还镇定自若。于是李斯

4、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能不能显示出才能就像老鼠一样,是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这就是李斯著名的仓鼠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老鼠哲学。李斯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开始了他人生的地位抢夺战。首先,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這就是李斯的处世观念,甚至,坦明的说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但绝不不因此“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正因如此,他早已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他怎么也沒想到,就是因为这些处世哲学,使他登上丞相之位。当然这是后话。然后,李斯入秦,得到吕不

5、韦的赏识,从此为吕不韦舍人。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帽死觐见,得到嬴政赏识。但谁知不久嬴政然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逐去的行列,为了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李斯终于从侧鼠变成了仓鼠。然而,好景不长。嬴政在出游途中驾崩了,只留下了一纸召书。召书分明写着让扶书继位,可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谗言,篡改召书,最终召来腰斩于市的祸害。在送往刑场时,李斯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将他对死的不甘和命运的不公表达得淋漓尽致。李斯的一生是从叹鼠到叹黄太犬的过程。所以

6、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四次叹息”:一叹:见厕鼠、仓鼠;二叹:贵为丞相;三叹:篡改始皇遗诏;四叹:身具五刑。3.写作背景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文体知识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

7、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谏逐客书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听读识文播放朗读音频,要求画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难字读音。鄢yn 施y 穰rng 鼍tu 駃騠jut 缪m蹇jin 珥r 缟go 窈窕yo tio 瓮wng 郢 yng缶fu 髀b 赍j 雠chu文章的大体意思。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8、朗读课文:指名3个同学分任务朗读,其他同学评议。演读明意分配任务 = 1 * GB2 * MERGEFORMAT 全班分为三个大组,每组分为若干小组,每3-5人为一小组,自由组合。 = 2 * GB2 * MERGEFORMAT 具体任务:第一大组分析研讨第一段,第二大组分析研讨第二段,第三大组分析研讨第三、四段。 = 3 * GB2 * MERGEFORMAT 要求:第一步,用演读方式朗诵(每组研究出认为最好的演读形式,小组成员都要参与);第二步,点出该段中的关键字词句(其中一人);第三步,翻译(其中一人)。演读展示(以下仅为预设参考)第一大组 = 1 * GB2 * MERGEFORMAT

9、 演读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人读得比较坚定)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一人读得比较诚恳)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一人读得比较诚恳)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

10、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齐读,读得比较坚定) = 2 * GB2 * MERGEFORMAT 关键字词句窃:私下。自谦之辞。 过:错误。来:招徕。 西、北、南、东:名词作状语。产:生,出生。 并:吞并。移、易:改变。 乐用:乐于为国效力。举:攻取、攻克、占领。 治强:安定强盛。殷:多,众多。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从:同“纵”,合纵。 施:蔓延,延续。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私门:贵族豪门。 负:辜负,对不起。向:假使,倘若。 内:同“纳”,接纳。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状语后置。 = 3 * GB2 * MERGEFORM

11、AT 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12、。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第二大组 = 1 * GB2 * MERGEFORMAT 演读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一人读出疑问语气)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13、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现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一人读出叹息语气)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一人读出疑问语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一人读出叹息语气)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齐读读出肯定语气) = 2 * GB2 * MERGEFORMAT 关键字词

14、句致:达,得。 服:佩带。说:通“悦”,喜悦,喜爱。 宛:宛转,缠绕。傅:附着,镶嵌。 所以:用来的。下陈:堂下,指宫女、珍宝摆放之处。 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 搏:击打,拍打。适观:适于观赏。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判断句。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 3 * GB2 * MERGEFORMAT 翻译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

15、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

16、,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第三大组 = 1 * GB2 * MERGEFORMAT 演读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一人读出肯定语气)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一人读出感叹语气)夫物不产于秦,可宝

17、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一人读出肯定语气)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一人读出坚定语气) = 2 * GB2 * MERGEFORMAT 关键字词句让:辞让,拒绝。 明:使(功德)彰明。择:通“释”,舍弃,抛弃。 却:推却,拒绝。资:资助,供给。 业:从业,从事,事奉。益:增益,增多。 资:资助。损:减少。 雠:通“仇”,仇敌。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 3 * GB2 * MERGEFORMAT 翻译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

18、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愿意效忠的却不少。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四、研读明技1.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而且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

19、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作用?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方式和作用: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让秦王一读就明白了自己的观点。当然,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计,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3.作者提出了“逐客为过”的观点,按理接下来应该分析为什么逐客是错的,错在哪里。这时候,李斯却荡开一笔,不谈逐客的错误性,而是援引秦王十分崇拜的历代先君对待客卿外来人才的态度的历史事实。引用了哪几位先代君王?秦穆公、秦孝公、

20、秦惠文王、秦昭王。他们对待客卿是什么样的态度?用客。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霸西戎、至今治强、功施到今、成帝业。这样看来客卿对秦国曾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利而无害,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文章在反驳论敌时,不是从分析韩国派水工佯装帮助秦修渠这一事例的真伪入手而是直接引用确凿事实驳斥对方谬论,反面文章正面做,从而将逐客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这样的写作既通过援引秦王心中的偶像的做法,增强了秦王内心对李斯的认同感,同时又避免了直接论述秦王逐客的过失而引起秦王逆反心理。很讲策略!说

21、古论今,由远及近,看来接着该分析当今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了,作者再次荡开一笔,从君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开始写起。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悦之。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是“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那么,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去、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接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里显然加重了批驳的力度,有助于秦王醒

22、悟。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这里的写作看起来完全是站在秦王成就大业的角度上论证的,这就牢牢抓住了秦王的心。5.如果说刚才所论及的都是摆事实的话,现在李斯就要给秦王讲道理了。文章从“泰山不让、河海不择”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引导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才能够显示他的德行。通过泰山、河海两个比喻的陪衬,“王者不却众庶”的

23、道理就树立起来了,接着又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的楷模来反衬当今逐客之弊,推导出逐客的实质:逐客正是“资敌国”、“业诸侯”的事,它的本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这就从根本上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性,在这一正一反的比喻和对比论证中,秦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6.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照应。“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中所述“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照应课文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结尾最后一句话“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道出了逐客将危及国家,而这一危害正好切中了秦统一大业的命脉,因而极有说服力,

24、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逐客为过”。结尾在对文章内容的巧妙照应中,既突出了中心论点,深化了主题,也使文章首尾相连、前后贯通、结构完整。7.小结文章论证的层次(把中心论点看成单独的一段的话,文章共五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引论部分第二、三、四段:进行分析论证。 本论部分第二、三段:运用事例分析论证。 (摆事实)第四段:运用理论分析论证。 (讲道理)第五段:收束文章,照应全文。结论部分小结本文的论证方法。 = 1 * GB2 * MERGEFORMAT 举例驳斥。 = 2 * GB2 * MERGEFORMAT 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 = 3 * GB2 * M

25、ERGEFORMAT 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比如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 = 4 * GB2 * MERGEFORMAT 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五、拓读明理后人对李斯文章的评价。 HYPERLINK /authorv_968d7309b4db.aspx t /_blank 刘勰的文心雕龙云: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吴楚材、吴调

26、侯编古文观止:语气肆宕,采色烂然,可以止矣,又偏再衍出下节。强弩穿甲,劲势未已。试以本文为例,说说李斯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气饱满,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

27、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

28、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2.结合谏逐客书的论证,你对当今社会的人才观有怎样的认识?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句话对你的“处事待人之道和求知发展之道”有什么启示?第二部分 自读研讨教学要点 合作探究学习与妻书;落实群文学习任务。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明人1.导入课题 播放童安格歌曲诀别,真爱是谁(演唱视频): 难舍弃 思国心情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 诀别吾妻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烽火泪 滴尽相

29、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言难启 诀别吾妻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欲知歌曲的创作背景,得从林觉民的与妻书说起。2.人物简介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

30、:“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他在文中写道:“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立即离开日本赶赴香港,黄兴见到了林觉民,当即命林觉民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并且要运送炸药赴粤。他原本打算让他的妻子意映打扮为孀妇,用出殡的仪式将炸药藏入棺木中运出,可是他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八个月,可能经不起长途跋涉,只得改由方声洞姐姐方君瑛等人担任运送武器的任务。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

31、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孙中山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评价这次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林觉民就是在这次起义中不

32、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的。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他说:“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当时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3.写作背景这封信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另一封就是给她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

33、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陈意映,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为了安慰她,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取名叫林暖苏。林暖苏多少慰

34、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取名仲新。但由于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陈意映去世后,林仲新由祖父抚养。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对林仲新关照很多。随中国历史的变化,林仲新不断迁移居住地,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林仲新于1983年病逝。二、听读明事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听准读音,听准节奏,听出感情,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注意读音。卿( )晤( )彀( ) 恸( ) 语( ) 婉( ) 嗟( ) 虐( ) 称心快意( )必不能禁( )

35、使之肖我( )依依旁汝也( )念六夜四鼓( )3.清理课文内容 = 1 * GB2 * MERGEFORMAT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说明这是一封什么信?诀别信。 = 2 * GB2 * MERGEFORMAT 写信的缘由是什么?“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因此,第一段内容就交代了写信缘由及作者献身救国、至爱妻子的深情。 = 3 * GB2 * MERGEFORMAT 从第一段看得出来,作者是很爱他妻子的,既然爱他的妻子,那他为什

36、么还要选择去死而不是选择和他妻子厮守终身呢?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从第二段找出作者选择为革命而死原因的句子。“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 4 * GB2 * MERGEFORMAT “汝忆否”说明作者的思绪由现实回到了过去。那么,作者回忆了几件事情,这些事件具体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给回忆的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提示:找出表示回忆的“忆”字,作者提到了几个“忆”。提到了三次“忆”: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写了三件事情:生死之论;月夜诉衷情有首歌叫“玫瑰情话”,这里可以篡改成“月夜的梅花情话”,多么的浪漫,多么的富有诗意,多么的温馨动人,多么的迷人心醉啊

37、!;醉酒解痛。 = 5 * GB2 * MERGEFORMAT 作者回忆这些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表达对妻子眷恋之深,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 6 * GB2 * MERGEFORMAT 作者对妻子非常眷恋,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可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他们能够相守以死吗?作者能够做到不问世事,只顾自己吗?找出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进行说明。不能。所以作者才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

38、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 7 * GB2 * MERGEFORMAT 接下来写了对妻子的叮嘱,叮嘱什么?希望妻子将遗腹子养育成人,完成自己的志愿。所以这三四两段就是在写回忆过去和对妻子的叮嘱,表达对妻子的挚爱。 = 8 * GB2 * MERGEFORMAT 最后两段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舍汝而死”的衷肠。4.小结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

39、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 三、诵读释疑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2点3名同学互相配合朗诵课文,师生共同修正,如语音、句读等。 3学生交流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有争议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4.老师强调字词句: = 1 * GB2 * MERGEFORMAT 竟书 率性 模拟 汝体吾此心 汝其勿悲 而亦无辞相答 适冬之望日前后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抑汝能之乎 汝幸而偶我 = 2 * G

40、B2 * MERGEFORMAT 特别提醒课文中时间的记法: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辛未,辛亥年,1911年。 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 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四鼓,即四更,凌晨13点。 适冬之望日前后。 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 = 3 * GB2 * MERGEFORMAT 特别提醒文中文中所用典故及含义用典:司马青衫、太上忘情、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言基础知识检测(见课件)。四、研读明技问题: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41、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通览全文,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为了抒情,书信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通览全信可知,一、五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记叙,二、四、六段

42、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 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的“情”是那样深挚,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并不直说,而用“遍地星云,满街狼犬”来比喻。又如第6段中说:“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亦汝能之乎?”作者在分析现状的黑暗时,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 五、演读感情1.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还是一首正气歌? 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

43、歌。(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 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

44、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2.总结: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儿女情长,英雄志坚)。主题:个人幸福、全民幸福 儿女之情、革命豪情 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 (光辉的思想、高尚的情操)3.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感情,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想林觉民写信时想象到妻子读信的感受,把二人的异地心灵对话写出来,并

45、有感情的演读出来。4.播放示范演读视频。 与妻书朗诵(改写)(配音)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A.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B.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A.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字,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人,你读这封信时,我已成为阴间的鬼这些日子,爱恨交杂的思绪跟你依依不舍的眷恋,像利爪一样猛烈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混合着笔墨,伴着心中波涛翻滚的怅然,好

46、几次都想搁笔,但又恐怕你不能体谅我的心思,怕你怪我弃你而去B.我想在信中找回我的思念,然而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你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使我相信刹那也是永恒。A.意映卿卿你知道吗?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而当今世道,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真正幸福美满的有几家B.你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爱我,也希望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我明白,也愿意把天下人当做亲人来对待,可就是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悲痛A.可国家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倘若我死能激励四万万同胞奋勇而起,我神州大地定会雷震九霄,我中华民族定能乾坤再造,我虽死而由生啊!B.觉民,还记得吗?四年前,你从日本留学回来我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天涯海角,卿愿随君行!A.我记得也答应了B.可你毕竟是林觉民,十三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次回来,你只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可你形色匆忙,我知道,你一定有许多话对我说,然而每每四目相对你都欲言又止,好几次我从A.这次不比从前,我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纵然有千般理由万般感慨,又怎么忍心对你坦言,况且你有孕在身我不能常伴左右已经深感歉疚,又怎么忍心让你为我担忧舍身取义我没有遗憾,为国捐躯我万死不辞!革命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继续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