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展比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1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综合疗法;葛根汤;颈椎牵引颈椎病是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由于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风险较大,临床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疗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广泛,疗效肯定。近年来,对其机理研究的开展,不仅丰富
2、了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理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笔者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45例颈椎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22年2月2022年3月共收治了90例颈椎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2576年,平均(47.201.85)岁;病程最短10d,最长25年。其中,颈动脉型35例,神经根型30例,交感神经型12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10例。把上述9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比照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根据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
3、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确诊。病症体征:颈项部疼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手握力差,头昏头沉,恶心呕吐,头痛耳鸣。患者均有患椎束旁压痛以及压颈试验阳性。颈椎X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骨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校同时排除有关疾病后确诊。1.3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上肢麻、胀、痛等病症,其中,颈肩背部疼痛或酸痛不适42例,手臂、手指麻木25例,头昏、耳鸣、视物模糊30例,恶心、呕吐15例,心悸8例。1.4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丁咯地尔针250l静脉滴注,每天1次;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g,每天3次;有呕吐或头痛者,均给予对症处理;治疗2
4、0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首先患者在辨证施治根底上用葛根汤加减。偏风寒者加防风、荆芥;偏风湿者加羌活;肝肾两亏、气血缺乏加桑寄生、续断、杜仲、当归、熟地、鸡血藤;寒湿重加独活、制川乌;气滞血瘀加川芎、丹参、蜈蚣,水煎服。其次采用颈椎牵引,采用颈颌带布托牵引,牵引重量27kg,开场较轻,逐渐加重,每次30in,13次/d,开场时间较短,逐渐加长时间,同时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体位均采用垫颈枕卧位进展牵引。1.5疗效标准按照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颈椎病诊断标准。痊愈:病症、体征完全消除,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病症消除,但仍有部分体征。有效:主要病症消失,还留有
5、次要病症。无效:病症、体征同治疗前无任何差异。1.6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进展组间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2复发情况两组患者均经1年以上随访,结果治疗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8%;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为3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讨论
6、颈椎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昏、心悸等相应的临床表现。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该病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许多患者经过不正规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在心理上变得比较急躁,更加重了颈椎病病症的复杂性,同时颈椎病由于病症的复杂,很难单纯依靠手术治疗而彻底地解决问题。颈椎病属中国传统医学血瘀证、痹证范畴,而瘀证、
7、痹证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有亲密关系。研究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减慢,血液呈浓、黏、凝聚状态。这些变化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说明,中药止眩灵、颈舒颗粒、颈通汤等能显著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浓聚现象,使颈椎病患者病症得到改善。亦有实验研究说明,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程度的上下可反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颈椎牵引治疗可以调和气血,舒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到达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时应注意:在颈背部反复行掌揉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背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
8、、肩内俞、肩井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有研究显示,对风池穴进展牵引治疗能消除对颈后神经刺激,使头下肌及颈后诸肌消肿,解除对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血供,消除病症。另外,要注重安康生活方式,要做到劳逸结合,采取定时定量的活动,可以保持颈部肌肉的正常张力,以促进部分血液循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注意防止长期低头伏案及颈部的剧烈转动,每半小时或1小时就要适当地活动颈部,每2小时左右应站起来做颈部保健操或颈部按摩,以到达松弛肌肉、伸展筋脉的目的,因颈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直接诱因。总之,中药内服和牵引整复治疗颈椎病是较好的保守疗法,但
9、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复发率稍高,对于这些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甘霈.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神经肽、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10(12):622井夫杰,张静.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22,25(1):39-41.3李跃华,周文泉,周鸿,等.颈舒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杂志,2022,2(1):9-11.4宋敏,蒋宜伟,邱桐.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兔血液流变学、ET、N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22,22(6):23-27.5程彩亮,孙赢强,吴礼凯,等.电针加水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SD、LP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