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第二章传统贸易理论(下)_第1页
XXXX第二章传统贸易理论(下)_第2页
XXXX第二章传统贸易理论(下)_第3页
XXXX第二章传统贸易理论(下)_第4页
XXXX第二章传统贸易理论(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传统贸易实际-从绝对优势实际到H-O模型.第四节 时机本钱递增下的比较优势实际第五节 H-O实际第六节 H-O实际的实证分析列昂惕夫之谜.第四节 时机本钱递增下的比较优势实际一、时机本钱递增与消费能够性曲线二、时机本钱递增下的比较优势贸易实际.一、时机本钱递增与消费能够性曲线1、时机本钱递增含义2、消费能够性曲线斜率3、MC、P&PPF*.2、消费能够性曲线斜率.3、MC、P&PPF.二、本钱递增下的比较优势贸易实际1、封锁情况下的消费和消费2、消费与贸易的方式3、贸易利益.2、消费和贸易方式.3、贸易利益.第五节 资源禀赋实际H-O模型 一、相关概念二、H-O模型三、要素价钱均等化定理

2、四、H-O实际简评.一、几个相关概念1、消费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消费要素在一个地域中的天然供应情况。.2、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不同国家或地域几种要素拥有总量的相对比例不同国家或地域几种要素的相对价钱比例.3、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消费某产品投入不同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针对产品而言.二、H-O模型一根本假设二贸易根底三消费与贸易方式四贸易利益五贸易对消费要素收益的影响.一根本假设222模型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中国是劳动富余的国家,美国是土地富余的国家两种产品:布匹和粮食两种消费要素:劳动和土地无论消费棉布还是消费粮食,都要运用劳动和

3、土地,但运用的比例不同,且假定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为土地密集型产品两国消费技术程度一样两国消费者偏好与收入分配程度一样.固定的要素禀赋程度、资源处于充分就业形状要素在国内可自在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在流动产品与要素市场都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 不思索关税、运输本钱等费用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二贸易根底产品价钱差别相对、绝对产品的比较本钱不同国际贸易消费要素价钱不同消费要素禀赋不同国际贸易根底.三消费与贸易方式一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运用其本国富余消费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运用其本国稀缺消费要素的产品。劳动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四贸易利益China PF/P

4、C=1.67 0 30 50 FoodCloth 60 40U.S.XMPF/PC=1cloth 50 30 0 40 60 Food M X PF/PC=0.6PF/PC=1PPF在纵轴上的截距布大于横轴上的截距粮食,由于中国消费布的本钱较低,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消费出来的布较多。.Effects of Trade1、价钱 对一国而言,贸易使出口产品的相对价钱提高;进口产品的相对价钱下降2、消费 更多的资源会被用于出口产品的消费3、消费 与封锁经济形状相比,消费能够性添加了,但不一定两种产品的消费都添加;详细的消费量取决于相对价钱变动的幅度和社会的消费偏好。.五贸易对一国消费要素报酬的影响1、

5、短期影响2、长期影响.1、短期影响要素报酬: w = P MPL, r = P MPT 短期:要素在国内部门间不能自在流动,MP不变,因此,工资w与地租r就取决于产品的价钱P出口品价钱 ,出口行业的一切要素报酬上升进口品价钱,进口行业的一切要素报酬下降.2、长期影响在长期内,消费要素可以在各行业之间流动。对中国而言,布的消费扩展,粮食的消费缩减。由于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导致对劳动的需求添加,对土地的需求减少,使得劳动力的价钱w上升而土地的价钱r下降。对美国而言,情形正好相反劳动力的价钱w下降而土地的价钱r上升。.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假设:与H-O模型假设一样定理:从没有贸

6、易到自在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钱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运用的消费要素报酬提高,而在价钱下跌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运用的要素报酬降低。.三、贸易对国际间消费要素报酬的影响要素价钱均等化定理关于贸易结果的实际根据 H-O的假设前提, 自在贸易不仅会使产品价钱均等,而且会使得同质消费要素的价钱均等,以致两国一切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一切的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贸易前:wchinarus贸易使: wchina wus , rchina rus在足够的长期:wchinawus , rchinarus.对要素价钱均等化定理的评价要素价钱平衡化定理从逻辑上是无可置疑的。但在现实中,一方面国际贸易

7、使一些后进国家如中国和亚洲四小龙的某些行业与DC的工资差距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和国家,这种差距还有扩展的趋势。这是由于,国际贸易还存在壁垒;消费要素不能完全自在流动;消费技术也在不断提高DC工人的工资提高更多来自于技术提高。因此,虽然国际贸易日益自在,但DC和LDC的工资差距依然很大。从部分和静态的角度,要素均等化定理仍有重要意义。.四、H-O实际简评提高性:1是对比较优势实际的开展,解释了为什么存在比较优势2将个量分析扩展为总量分析局限性:1假定各国一切消费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固定不变,且充分利用,不能在国际间自在流动2假定各国消费技术固定不变,同种产品消费技术一样,消费者偏好固定

8、3假定国内消费要素能在不同部门自在流动,整体经济以自在竞争为特征4假定政府在国际贸易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市场价钱由供求力量决议.第六节 H-O模型的实证研讨列昂剔夫之谜20世纪4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拥有最多的国家,按照H-O模型可以确定其贸易方式。但是列昂惕夫根据美国1947年的统计数据发现了令人费解的景象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列昂惕夫其人.一、验证结果the leontief paradox.二、列昂剔夫之谜解释劳动力非同质论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偏好说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说人力资本说.1、劳动力非同质论H-O假设:劳动力为同质消费要素列昂惕夫以为美国有比较高的劳

9、动效率,其缘由是美国有比较好的企业家才干、企业组织、任务环境、因此在一样的资本劳动比率的条件下, 美国的劳动消费率是外国劳动消费率的三倍。假设将美国的劳动供应乘以三再与国家可利用的资本相比,美国实践上是一个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但这种解释是不能接受的:A、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计算出美国劳动消费率实践上是其欧洲分公司的1.2-1.25倍,没有列昂惕夫所说的那么高。B、既然美国劳动消费率高,那么其资本消费率也应做同样的处置,这样处置后对美国的要素丰裕度没有影响因此,列氏本人后来也收回了这样的解释。.2、要素密集度逆转假设:各国消费同一种商品时运用一样的技术.(也就是说同一种商品有一样的要素密集度)而

10、现实上,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和技术开展程度的差别,这种假设不很现实。如玩具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美国就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由于要素密集度的逆转,能够出现美国出口的商品在别国是资本密集的,但在美国是劳动密集的;同时进口的商品在外国是劳动密集的而在美国却是资本密集的。.3、需求偏好说假设:各国消费者偏好一样China:偏好于大米消费(劳动密集型) labor abundantUS: 偏好于自行车消费(资本密集型) capital abundant.4、贸易壁垒说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no trade barriers)。但实践上,贸易壁垒多多少少是存在的。最常用的手段是关税。关税会使市场发生扭曲

11、,从而使国际贸易格局偏离要素禀赋实际。在1954年的研讨中,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发现,在美国大多重点维护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而使得美国进口品中劳动密集度下降,促使了“列昂惕夫之谜的产生。鲍德温的研讨也阐明,列昂惕夫是根据1947 年的美国的进口构造作为计算中对美国进口替代行业的选择根据。假设排除关税的妨碍,那么进口产品中资本/劳动比率将比实践进口所计算的低5。.5、自然资源说假设:只思索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而在列昂惕夫的计算中有很多产品是属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比如木材和矿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E.Baldwin)在1971年计算了1962年的数据,排除自然资源的计算结果:.6、人力资本说美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资本,而是熟练农民和科技专业劳动者。他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力,而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从这一角度看,美国大量出口的正是农产品和“技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时被归为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力资本human captial:一切可以提高劳动消费率的教育投资、任务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物质资本physical captial.部分国家贸易品中熟练与非熟练劳动的比重 出 口 进 口 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 美 国54.645.442.657.4 瑞 典544647.952.6 德 国52.247.844.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