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艺矿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 MineralogyExperiments课程编号:HZ19125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类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0.5学时:8(其中:讲课学时:0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 0)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矿物学、工艺矿物学后续课程:矿物粉碎工程、矿物物理分选、矿物浮选、固液分离等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能够熟练地进行镜下矿物反射色、内反射色等颜色的识别及描述;学会正确进行不同内容的视测分级,并根据矿物镜下特征判定均非性;能够正确对晶体进行定向,依据矿物的镜下光学特征,初步判定相邻矿
2、物硬度相对大小;观察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掌握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对矿物分选的影响;学会观察、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初步掌握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制约因素;能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2、能够通过独立观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学会镜下鉴定矿物的方法和步骤,具备系统鉴定矿物的技能;能够完整表述相似矿物在宏观鉴定特征的主要区别;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具备应用所学方法和技能,从矿物形态、物理性质入手,结合矿物的成因、共生组合系统鉴定未知矿物(未告知学生矿物名称的矿物)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式、有针对性
3、地分析和处理具体矿物加工工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4.1掌握矿物分选工艺流程,具备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掌握矿物工艺矿物学的分析手段、矿物加工实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和实验研究的能力,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三、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矿物学实验A序号实验名称教学方法课程目标1不透明矿物单偏光镜下特征演示、同步操作等12矿物的均非性及内反射色演示、同步操作、对比、讨论、总结等13矿物的硬度演示、同步操作、对比、讨论、总结等14矿石构造演示、同步操
4、作、对比、讨论、总结等2、35矿石结构及晶粒内部结构演示、同步操作、对比、讨论、总结等2、36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嵌布特征演示、同步操作、对比、讨论、总结等2、37矿物单体解离度实验综合实验法、对比、讨论、总结等2、38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法、对比、讨论、总结等1、2、3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工艺矿物学实验必开实验共6学时,选做实验20学时,共8个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步骤和实验要求,具体如下:必做实验:实验编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小组人数1不透明矿物单偏光镜下特征掌握反光显微镜操作;观察不透明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4验证型12矿物的均非性
5、及内反射色观察不透明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2验证型1总学时:6选做实验:实验编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小组人数3矿物的硬度观察不透明矿物在矿相显微镜下的相对硬度等特征2验证型14矿石构造观察不同类型矿石的构造特征2验证型305矿石结构及晶粒内部结构在实验室观察矿(岩)石的结构及晶粒内部结构4验证型16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嵌布特征观察矿石的矿物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2验证型17矿物单体解离度实验观察矿石的矿物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观察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4综合型5-68综合实验1、详细鉴定矿石中主要矿物成
6、分和矿石结构、晶粒内部结构特征;2、矿物颗粒的赋存状态、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3、依据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碎矿及选矿流程,构建选矿工艺流程图,分析有利与有害组份对选矿流程的影响。6综合型5-6总学时:20实验一、不透明矿物单偏光镜下特征(支撑课程目标1)实验内容在给定矿片上观察典型代表矿物的反射色、结晶粒度、反射率、确定矿物的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等内容。实验具体内容如下:一、熟悉反光显微镜结构1、熟悉BK-POLR反光显微镜(重庆奥特)基本结构及性能(1)机械系统镜座、镜臂、镜筒、物台、升降螺旋等。(2)光学系统滤色镜(旋转一周可出现四种色光,LBD白色,O黄色,IF550绿色,LBT粉色
7、)滤光镜(旋转一周可出现四种光强,O强,WF一次强,ND25弱,ND6最弱)孔径光圈(A):用于控制入射光速直径视域光圈(F):用以调节视域大小前偏光镜(P):使入射的自然光变为平面偏光(直线偏光)入射光管反射器(玻片式):改变入射光的传播方向,即把水平入射光变为垂直入射光,到达矿石光面上起照明作用。垂直照明系统上偏光镜(分析镜)物镜 4(低倍)、10(中倍)、20(高倍)、40(高倍)、60(高倍)目镜 102自然光、单偏光、正交偏光的获取条件和使用方法自然光推开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右边),拉出上偏光镜。单偏光加上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前方“IN”位置),拉出上偏光镜。正交
8、偏光加上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前方“IN”位置),推入上偏光镜(使偏光面处于0位置,即“AN”处)。3其它配件光片盒工具盒压平台二、反射色:1、观测并认识下列典型矿物反射色的镜下特征及视测分级:黄铜矿铜黄色 显著颜色类黄铁矿浅黄色 显著颜色类斑铜矿玫瑰色或棕红色显著颜色类蓝铜矿 天蓝色 显著颜色类方铅矿纯白色 无色类辰砂灰白色 无色类闪锌矿灰色 无色类方解石深灰色 无色类辉银矿灰白色带绿色色调 微弱颜色类2、通过多媒体图像判断下列矿物的反射色特征并确定其分级:磁黄铁矿 辉锑矿 铬铁矿 石榴子石3、独立观测并认识赤铁矿、钛铁矿、黑钨矿、石英、长石、辰砂的反射色特征。三、反射率1利用视测对
9、比法观测四种标准矿物的反射率特征。黄铁矿 方铅矿黝铜矿 闪锌矿2利用多媒体图像判断下列矿物的反射率特征,并确定其反射率级别磁黄铁矿 赤铁矿 铬铁矿3利用四种标准矿物,通过视测对比法观测黄铜矿、毒砂、辉锑矿、磁黄铁矿、石英、辰砂等矿物的反射率特征并确定这些矿物的反射率级别。四、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1在单偏光下通过观测典型矿物,认识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的镜下特征及视测分级:方解石 可见双反射(灰白色灰色)辉锑矿 可见双反射(灰白色灰色)毒 砂 可见双反射(亮白色白色略带黄色色调)黑钨矿 未见双反射闪锌矿 未见双反射2利用多媒体图像判断下列矿物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的镜下特征及视测分级黄铜矿 雌黄 石墨
10、铬铁矿3独立观测辉钼矿、方铅矿、斑铜矿、方解石、辉锑矿的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描述其特征并确定其分级。 实验方法及步骤一、熟悉反光显微镜结构1、擦净光片在绒布擦板上摩擦光片,使光片明亮洁净,方能进行观测。2、压平光片把光片安装在粘有胶泥的玻璃片上,再用压平台压平。取方铅矿或黄铁矿擦净压平以待观测。3、打开光源,调节光源强度(一般用8V左右比较合适)。4、调节光色和光强旋转滤色镜和滤光镜,可以调节出不同的光色和光强。一般观测时用LBD(白光)和光强“0”组合较为合适,必要时也用IF550(绿色)和光强“0”的组合。5、准焦成像调节焦距使成像清晰。6、观测矿物认识并熟悉显微镜的光色和光强特征。二、反
11、射色:1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使用时必须注意轻拿轻放各部件,并保持清洁。2白炽灯必须通过变压器再使用,不用灯时注意随手关灯。Olympus型反光显微镜具有可变光源,不用灯时可将其调弱。关灯时注意先调弱光源后再关闭开关。3光片必须擦净压平,切忌有锖色和脏物。4用中、低倍物镜观测为宜。要求在纯白色入射光下观测,以便能正确反映反射色的本来特征。5当反射色不同的矿物出现在同一视域内,观测时由于“视觉色变”的影响,会使某些矿物的反射色产生细微变化,如黄铁矿若与方铅矿连生,其浅黄色反射色很明显,若与黄铜矿连生,浅黄色反射色就被黄铜矿的黄色反射色掩盖而显出黄白色。因此,观测反射色时应注意周围连生矿物引起的视
12、觉色变。如果观测某矿物的反射色时受到视觉色变的干扰,拿该矿物与方铅矿(纯白色)进行对比,就容易消除视觉色变影响,得出正确结论。6微弱颜色类矿物,其反射色所带色调不易识别,应选择与方铅矿(纯白色)连生的部位或与方铅矿镶压在一起观测,反射色的差异就容易显现出来。如辉银矿的灰绿色色调不明显,若与方铅矿连生在一起就比较清楚,易识别。7矿物的反射色多种多样,其分类是人为划分的。有些矿物易于划归级别,有些矿物则常处于两种过渡的级别之间(如磁黄铁矿),难以确切划分,故描述时应以实际观测的特征为准。8爱护光片,不能随意刻划。用完光片后做到物归原处,切勿损坏和丢失。三、反射率:1反射率的镜下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明
13、亮程度,是确定矿物反射率视测分组的依据。反射率高的矿物反射光强度大视域明亮、刺眼;反射率中等的矿物反射光强度一般视域柔和,不刺眼;反射率低的矿物反射光强度小视域暗淡。2用视测对比法观测矿物反射率,镜下的明暗程度是相对的,同一个矿物与不同矿物相比,镜下特征亦不相同。如闪锌矿与石英相比,比石英明亮得多,与方铅矿相比,则比方铅矿暗淡得多。因此,镜下观测时,必须与标准矿物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为了正确判断反射率级别和识别其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光片必须擦净压平,应选择磨光较好且平滑而光亮的部位进行对比观测。(2)用中、低倍物镜观测为宜,并且观测时可左右(或前后)移动光片,这样做能扩大
14、观测范围,便于正确对比和判断矿物的反射率差异。(3)可将两种矿物的光片紧密镶压在一起观测,以便在同一视域中同时能见到两种 矿物,便于观测对比。如果两种矿物不能在同一个视域中观测时,可利用“视觉暂留”法,效果较好。注意镜下与实物成倒像。(4)观测矿物反射率时只比亮度,不比颜色。若两种矿物反射色差别较大,可使用滤光片,以减少反射色的干扰。经过滤光后,在同一色光下对比两矿物的反射率,可提高观测的正确性。(5)有些矿物的反射率接近标准矿物,我们把这些矿物称为“边界矿物”。观测时由于仪器、光片质量、人眼的视测差异等原因,可能反射率会大于或小于标准矿物。判断它们的反射率级别应以实际观测结果为准。四、双反射
15、及反射多色性:1光片必须擦净压平,保证视域亮度均匀,防止观测误差。2不同方位的颗粒集合体,比单独颗粒易于观测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故选择颗粒集合体和具双晶的颗粒,注意观测其颗粒界限,对识别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的特征效果较好。如没有集合体或矿物颗粒较大,可多看几个视域,以便得出正确结论。3选用中、低倍物镜观测,可扩大观测范围,增加判断的正确性。4. 可见双反射的矿物中,有的矿物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很明显而有的矿物则不明显。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明显的矿物,现象易于观测,转动物台时,矿物的反射率或反射色有变化;不转动物台,注意观察亦会见到矿物的颗粒界限。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不明显的矿物,现象不易观测,其反射率
16、或反射色的变化微弱,初学者不易掌握,可先在不完全正交偏光下观测,找出矿物的颗粒界限,然后去掉上偏光镜,仍在原视域内仔细观察矿物颗粒界线两侧有无反射率或反射色的变化,这样做,能帮助判断镜下特征,效果较好。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正确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典型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反射色、反射率、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特征及观测条件;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观察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的方法;3、简单应用:应用“视觉色变”现象正确判定矿物;4、综合应用:无。实验二、矿物的均非性及内反射色(支撑课程目标1)实验内容在给定矿片上观察典型代表内反射色,确定矿物的均非性等内容。实验具体内容如下:一、矿物的均非性:1用严格正
17、交偏光法和不完全正交偏光法观测和认识下列典型矿物的均质性和非均质性特征。铜 蓝 强非均质性(红棕火红色)辉锑矿 强非均质性(灰蓝灰白褐色)毒 砂 强非均质性(蓝绿红棕色)黑钨矿 弱非均质性闪锌矿 均质性2利用多媒体图像判断下列矿物的均质性、非均质性特征并确定其分级辉钼矿 钛铁矿 黝锡矿 方铅矿3用严格正交偏光法或不完全正交偏光法独立观测赤铁矿、辉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锡石的均质性和非均质性,描述其特征并确定其分级。二、内反射色:1观测和认识下列典型矿物的内反射特征孔雀石 显内反射(翠绿色),石 英 显内反射(灰白色),辰 砂 显内反射(棕红色),黑钨矿 显内反射(棕红色),不显著,需选择裂隙
18、发育处观测,可见棕红色内反射赤铁矿 显内反射(朱红色),不显著,在裂隙、凹坑及少数晶体边缘可见朱红色内反射磁黄铁矿 不显内反射2用严格正交偏光法观测和认识孔雀石、黑钨矿的内反射特征,与斜照光法对比,有何异同。3利用多媒体图像判断下列矿物的内反射特征并确定其分级:蓝铜矿 铬铁矿 磁铁矿 闪锌矿4独立观测雄黄、锡石、赤铜矿、方铅矿的内反射,描述其镜下特征并确定其分级。 实验方法及步骤一、矿物的均非性:1、光片必须擦挣压平以防观测误差。2、选用中、低倍物镜观测为宜。不同方位的颗粒集合体较单独颗粒易于观测,故应选择颗粒集合体观测,尤其要注意颗粒界限及颗粒内部双晶等。3、矿物非均质性的强弱是在正交偏光下
19、据其明暗变化程度定性划分的,某些矿物的非均质性属于强弱的过渡类型,由于切片方位的影响,观测时其分级可能为强非均质性,也可能为弱非均质性,定级时应以实际观测结果为准。4、由于切片方位不同,矿物在镜下所处的方位不同,以及上偏光镜的旋转角度不同,同种矿物的亮度和偏光色的变化也会有差异,故应多观测几个视域,认识其总体特征后再确定其分级。5、具强内反射的矿物在严格正交偏光下可显示内反射特征(具透明感),将严重干扰均质性和非均质性的观测。可将上偏光镜偏转一定角度或降低物镜倍数(如10改为4),这样可以减少内反射的干扰。二、内反射色:1、斜照光法选用中、低倍物镜,调整光源的高度及斜照角度,使视域最明亮便于观
20、测。严格正交偏光法,可选用高倍物镜效果较好。注意光色偏黄对灰白色的内反射有影响。2、磨光不好或低硬度的矿物常产生糙面或擦痕,故在斜照光下能显出漫反射现象(具耀眼光亮,无透明感),如磁黄铁矿。应注意把这种现象与内反射的特征区别开,准确掌握判断内反射分级的标志。3、注意不要把正交偏光下的偏光色误认为是内反射色。偏光色在不完全正光偏光下较明显,在斜照光下则不明显,具规律性变化、均匀、无透明感。内反射在严格正交偏光下矿物处于消光位时才显示,在斜照光下更明显,无规律性变化、不均匀,有透明感,于凹坑、裂隙、解理发育部分易显示出来。4、有些无色透明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其内反射色应为云雾状或毛玻璃状的灰
21、白色。由于斜射白光射入矿物内部后可象射入三棱镜似的发生色散,产生少量干涉现象,使得矿物内部显示“彩色”,注意勿将这种现象当作是“彩色内反射色”。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正确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典型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的内反射色、偏光色、均非性的特征;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观察矿物均非性及内反射色、偏光色的方法;3、简单应用:应用镜下特征判定矿物的均非性及切片方位;4、综合应用:无。实验三、矿物的硬度(支撑课程目标1)实验内容掌握典型代表矿物的刻划硬度、抗磨硬度的观测条件、观测方法和视测分级,了解抗压硬度的测定方法;观察给定矿物的硬度镜下特征等内容。实验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金属针刻划法认识典型矿
22、物的刻划硬度特征及视测分级。黄铁矿 高硬度(钢针刻不动)闪锌矿 中硬度(钢针能刻动,铜针刻不动)方铅矿 低硬度(铜针能刻动)2、利用接触亮线移动法观测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的抗磨硬度。磁黄铁矿的抗磨硬度大于黄铜矿(下降物台接触亮线向黄铜矿移动)。3、独立观测毒矿、黄铜矿、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钛铁矿、磁铁矿的抗磨硬度特征并确定其分级。4、了解显微硬度仪的工作原理,了解矿物抗压硬度的测定方法。实验方法及步骤1、光片必须擦净,方能观测矿物的刻划硬度。因为光片不清洁,用金属针刻划掉光片上氧化被膜或灰尘、污垢等而留下的“划痕”,不是真的划痕,会影响正确判断刻划硬度。2、刻划硬度需在镜下进行,用中、低倍物镜观
23、测较合适。注意不能拿在手上刻划。3、要正确掌握刻动与刻不动的判别标志。矿物被金属针刻动,会显露出明显的刻痕,呈凹陷的痕迹或呈黑色痕迹不反光,有时划痕两侧堆积有矿物粉末,手有刻破的感觉。刻不动则不显痕迹或偶见不明显的痕迹,手有滑感。4、铜针的硬度不够标准,直接影响刻划硬度的观测,需转动铜针,采用不同方向刻划,观测刻划结果。铜针刻划硬度较高的矿物时,常会留下铜针的粉末造成的痕迹,注意不能误认为是刻动矿物的划痕。金属针与光片的角度以3040为宜,用力要自然适中。5、抗磨硬度选用中、高倍物镜观测为宜。可选择两个矿物接触界线细而清晰的地方,适当缩小孔径光圈,效果较好。6、显微硬度计采用计算机软件控制,高
24、倍率光学测量系统,光电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测量装置与压头自动切换,通过软件输入,光源的强弱自动调节,并选择维氏与努氏试验方法、保持时间、文件号与储存等,提供了各种硬度值的转换表以供参考,在LCD大屏幕显示屏上能显示试验方法、试验力、测量压痕长度、硬度值、试验力保持时间,测量次数并能键入年、月、日期,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等,通过打印机输出。它采用高倍率光学测量系统,目镜鼓轮一次读数。可测定钢、有色金属、IC薄片、薄塑料、金属薄片、涂层、表面覆层、层压金属、热处理碳化层和淬火硬化层的深度与硬度梯度。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正确应用钢针、铜针进行刻划硬度实验;观察镜下相邻两矿物间的接触亮线,利用升降物台来
25、判断矿物的相对硬度,了解显微硬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正确操作仪器;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利用钢针、铜针判定矿物的硬度级别;3、简单应用:应用接触亮线法正确判定相邻矿物的相对硬度;4、综合应用:无。实验四、矿石构造(支撑课程目标2、3)实验内容认识并掌握不同成因类型矿石构造的主要形态特征;分析矿石构造的主要形成条件。实验具体内容如下:1、岩浆矿石构造(1)岩浆分异的块状构造、豆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2)矿浆贯人的气孔状构造。2、气水热液矿石构造(1)充填的一角砾状构造、晶洞状构造、脉状构造、环状构造和胶状构造。(2)交代的一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3、风化矿石构造一皮壳状构
26、造、多孔状构造、角砾状构造。4、沉积矿石构造(1)胶体化学沉积的鲕状构造、肾状构造和胶状构造(2)生物化学沉积的纹层状构造。5、变质矿石构造条带状构造、皱纹状构造。实验方法及步骤1、通过多媒体幻灯片观察并了解不同成因类型的矿石构造特征。2、结合具体标本按不同成因类型进行观测,掌握各类型中独特的或典型的构造,结合卡片说明,分析其基本形成条件。3、总结各成因类型的矿石构造特征。注意区别形态相同而成因不同的矿石构造。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手标本矿物的肉眼鉴定;掌握手标本描述记录格式;2、方法技能:学会肉眼快速鉴定手标本矿物;3、简单应用:应用各类型中独特的或典型的构造,分析矿石基本形成条件;4、综
27、合应用:无。实验五、矿石结构及晶粒内部结构(支撑课程目标2、3)实验内容认识并掌握不同成因类型矿石结构的主要形态特征;分析观察的矿石结构的基本形成条件;认识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的主要类型。实验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多媒体幻灯片,观察不同成因类型矿石结构特征和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特征。2、结合具体标本,观察下列主要成因类型的矿石结构特征。(1)熔体和溶液的结晶结构自形粒状结构、自形板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2)溶液的交代结构文象结构、骸晶结构、交叉结构、乳浊状结构、自形粒状代晶结构。(3)固溶体分解结构乳浊状结构、乳浊叶片状结构、格状结构、叶片格状结构、结状结构。(4)胶
28、体物质重结晶结构放射状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5)沉积结构草莓结构。(6)结晶物质重结晶及动力结构花岗变晶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3、观察下列矿物晶粒内部结构方铅矿、黄铁矿、磁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闪锌矿、软锰矿、方解石、长石等常见矿物的:(1)双晶结构(2)环带结构(3)解理结构实验方法及步骤1、通过多媒体幻灯片,观察不同成因类型矿石结构特征和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特征。2、按不同成因类型进行观察,掌握各类中独特的或典型的结构并结合卡片说明,分析其基本形成条件。3、总结各成因类型的矿石结构特征。注意区别形态相同而成因不同的矿石结构。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正确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典型矿物在单偏
29、光镜下的反射色、反射率、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特征;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观察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的方法;3、简单应用:应用“视觉色变”现象正确判定矿物;4、综合应用:无。实验六、矿石中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嵌布特征(支撑课程目标2、3)实验内容观察元素的赋存状态类型;掌握矿物嵌布粒度的测定方法;学会计算各粒级的百分含量。 实验方法及步骤1、观察镜下矿物特征、识别元素的载体矿物、单质矿物、显微包裹体等,初步分析元素的赋存状态类型;2、用直线线测法测定某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3、计算各粒级的百分含量;4、观察矿物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正确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典型矿物在反光显微镜下
30、的特征;能够利用目镜微尺测定矿物粒度;2、方法技能:学会利用目镜微尺测定矿物粒度的方法;3、简单应用:利用镜下矿物特征初步分析元素的赋存状态;4、综合应用:无。实验七、矿物单体解离度实验(支撑课程目标2、3)实验内容观察矿石的矿物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观察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给定矿石粗碎-1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2、将粗碎后的矿石再进行细碎至-10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
31、,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3、将细碎至100目的矿石继续细碎至-150-20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4、依据表格数据,统计粒度及连生体变化情况,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熟练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常见矿物在显微镜下的光学特征;能够正确操作相应的破碎设备、抛光设备,学会制作砂光片;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鉴定显微镜下未知矿物的方法;学会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3、简单应用:依据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4、综合应用:无。实验八、综合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2、3)实验内容在镜下对未
32、知矿石光片进行认真研究,详细鉴定,查明未知矿石中主要矿物成分和矿石结构、晶粒内部结构特征及矿物的生成顺序,观察未知矿石的矿物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及分布规律,观察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依据鉴定结果和给定的选矿流程选择合适的碎矿流程,构建选矿工艺流程图,分析有利与有害组份对选矿流程的影响。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给定矿石粗碎-1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2、将粗碎后的矿石再进行细碎至-10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
33、,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3、将细碎至100目的矿石继续细碎至-150-200目,取样品制成片,一面抛光,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粒度大小,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并记录在相应表格中;4、依据表格数据,统计粒度及连生体变化情况,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5、将碎至-200目的适量样品用分析天平称重后,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矿石中的元素含量;6、不同矿物的单矿物挑选,在电子探针下进行单矿物分析;7、进行矿物的元素配分计算;8、依据给定的选矿流程,构建选矿工艺流程图,分析有利和有害组份对选矿流程的影响。实验要求1、操 作:能够熟练操作反光显微镜;掌握常见矿物在显微镜下的光学特征;能够正确操作相应
34、的破碎设备、抛光设备,学会制作砂光片;2、方法技能:学会快速鉴定显微镜下未知矿物的方法;学会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选矿工艺流程图。3、简单应用:依据单矿物连生体发育情况分析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4、综合应用:依据鉴定结果和给定的选矿流程选择合适的碎矿流程,构建选矿工艺流程图,分析有利与有害组份对选矿流程的影响。4、主要仪器设备反光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压平器、碎矿与磨矿设备、小型振动筛、台称、分析天平、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具体方法和手段的采用以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中心,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每次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同步操作法、综合实验法、对比、讨论、总结、任务驱动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2)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讨论、验证等环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六、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要求:考试内容为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技能及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合同模板
- 2025年勘察分包合同参考文本
- 2025年交通运输工程总承包合同标准
- 2025年度新建住宅购买策划合同协议
- 2025年企业软件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企业劳动合同样本协议
- 2025年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劳动合同格式
- 砂石料销售合同补充协议模板5篇
- 2025年危险品运输行业驾驶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全球出口销售合同标准模板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 第17课 设计我的种植园
- 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加盟京东商城合同模板
-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212题)2024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解析
- DL-T-255-2012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 职业培训师三级操作技能鉴定卷库及答案
- 【视频号运营】视频号运营108招
- 新能源客车安全应急处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