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英文名称:课程编码:14114C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4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没有要求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小学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必修的综合基础课程之一,也可列为文科方向的选修课程。2、帮助学员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向,处理好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

2、关系。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初等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知识和实践能力。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绪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意义。2、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轮廓和学习的原则、方法。(二)主要内容: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

3、性质。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意义。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和趋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系。4.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同初等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三)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内容轮廓、学习方法。2难点:“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四)教学建议针对学生学习这门新课程的实际思想问题进行讲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一编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结构,基本特征,发展规

4、律。2、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研究方法。3、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4、初步运用上述知识解说教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功能。(二)主要内容:第一章人文社会科学概述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发展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了 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孕育、生成和拓展。理 解:人文社会科学各特征具体内容。掌 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创造性的社会劳动,是推动历史发展

5、的实践性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主要内容;第一节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互动的规律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性第三节社会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规律第四节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交互作用的规律理 解: 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的理论掌 握: 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第三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特点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了 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理

6、 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旧三论”与“新三论”。掌 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地调查法。第四章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建设功能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了 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理 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挥其基本功能。掌 握:1.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功能及其具体内容。2.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功能及其具体内容。第二编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与

7、趋势本编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概貌。2、了解现代若干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进展,初步认识它们的科学价值。3、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4、初步运用某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分析与初等教育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第五章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主要内容:第一节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了 解: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理 解: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合;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整体联动,综合中有分化;20世纪末期进

8、入反思展望期。掌 握: 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六章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的新突破主要内容:第一节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第二节日新月异的历史学第三节探索艺术规律的文艺学第四节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的宗教学了 解: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的基本内容理 解:哲学的应用价值、宗教学的意义掌 握: 1.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及我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列宁、毛泽东的贡献。 3.历史学研究模式的三个转变。 4.文学审美的基本特征及评价标准。第七章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

9、速发展主要的内容:第一节领域广阔的社会学第二节众说纷纭的经济学第三节紧跟时代发展的法学了 解: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内容理 解: “社会运行论”、“凯恩斯主义”、“恶法亦法”掌 握:1.社会化理论与教育的关系。2.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3.我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第八章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进展和影响主要内容:第一节革命性发展的语言学第二节无限伸展的心理学第三节生机无限的人类学了 解: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概况、进展状况。理 解: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概念、特点。掌 握: 1.西方语言学两大领军人物的主要理论。2.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第九章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

10、的空前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节无处不在的管理学第二节大众传播学第三节公共关系学了 解: 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进展状态。理 解: 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发展的关系,传播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内容。掌 握: 1.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 2.“霍桑效应”与人际关系理论及与教育的关系。 3.传播学的四大创始人及其理论。 4.“全员公关”的内涵及与教育的关系。第三编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第十章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内容:第一节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关系。第二节了解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初等教育的重要性。第三节提高文理互

11、渗、改革初等教育的自觉性。了 解: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关系。理 解: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2、如何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与基础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掌 握: 1.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的形成的特点。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3.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五、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讲授习题讨论课外小计第一章人文社会科学概述2学时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发展规律2学时第三章人文社会科研究方法4学时第四章20世纪人文社科的社会功能4学时第五章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4学时第六章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4学时第七章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4学时第八章社会学、经济学、法学4学时第九章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2学时第十章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2学时合计32学时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丁柏铨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杨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