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养分平衡法在配方第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养分平衡法在配方肥料上的应用 第一章 基本理论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由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得知),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等的施用数量、施用比例、施用时间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采取土样、测定养分含量; 第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1.土壤与植
2、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2.肥料效应函数法;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4.养分平衡法。第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是以实现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养分平衡法的计算公式是: 某种养分的施肥量=(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D=(C-S)/R 第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目标产量确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以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来计算土壤供肥
3、量,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求量:肥料需要量(目标产量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第五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注:1. 土壤养分测定值以毫克/千克, mg kg-1表示;2. 0.15是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换算成667米2土壤养分含量的系数。即一般把020厘米厚的土层看成植物营养层,该层每一667米2土重为15万千克。土壤测定值换算成每667米2土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计算方法是:150000(千克土)1/10000000.15 第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
4、理论该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土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因为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中,还要通过试验取得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来调整,而校正系数变异性大,很难准确。其次,肥料利用率根据在该地块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而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养分平衡法涉及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五大参数。 第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有关参数的确定:1.目标产量: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用施肥区正常气候条件下,前3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基础确定目标产量,其计算公式是:目标产量(kg)=(1+递增率)正常气候条件下
5、前三年平均单产一般粮食作物的递增率以10%15%为宜;露地蔬菜一般为20%;设施蔬菜为30%左右。第八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2. 作物需肥量通过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全株养分的化学分析,测定各种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常见作物平均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即可获得作物需肥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kg)= 目标产量(kg)/100百千克产量所需养分量第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主要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作物收获物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kg)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水稻籽粒2.25
6、1.102.70冬小麦籽粒3.001.252.50春小麦籽粒3.001.002.50大麦籽粒2.700.902.20玉米籽粒2.570.862.14谷子籽粒2.501.251.75高粱籽粒2.601.301.30甘薯鲜块根0.350.180.55马铃薯鲜块根0.500.201.06大豆豆粒7.201.804.00豌豆豆粒3.090.862.86花生荚果6.801.303.80棉花籽棉5.001.804.00油菜菜籽5.802.504.30芝麻籽粒8.232.074.41烟草鲜叶4.100.701.10大麻纤维8.002.305.00甜菜块根0.400.150.60甘蔗茎0.190.070.30
7、黄瓜果实0.400.350.55架云豆果实0.810.230.68茄子果实0.300.100.40番茄果实0.450.500.50胡萝卜块根0.310.100.50萝卜块根0.600.310.50卷心菜叶球0.410.050.38洋葱葱头0.270.120.23芹菜全株0.160.080.42菠菜全株0.360.180.52大葱全株0.300.120.40柑桔(温州蜜桔)果实0.600.110.40苹果(国光)果实0.300.080.32梨(廿世纪)果实0.470.230.48柿(富有)果实0.590.140.54葡萄(玫瑰露)果实0.600.300.72桃(白凤)果实0.480.200.76
8、第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3.土壤供肥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P1224.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1235.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 第十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1)目标产量: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用施肥区前3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基础确定目标产量,其计算公式是: 目标产量(kg)(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 一般粮食作物的递增率为1015为宜,露地蔬菜一般为20左右,设施蔬菜为30左右。 (2)作物需肥量:通过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全株养分的化学分析,测定各种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常见作物平
9、均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即可获得作物需肥量。 作物目标产量所需 目标产量(kg) 百千克产量 养分量(kg) - 所需养分量 100 第十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3)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可以通过测定基础产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两种方法估算: 通过基础产量估算(处理1产量):不施养分区作物所吸收的养分量作为土壤供肥量。 不施养分区农作物产量(kg) 百千克产量 土壤供肥量(kg)- 所需养分量 100 通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估算:将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乘上一个校正系数,以表达土壤“真实”供肥量。该系数称为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分
10、吸收该元素量(kg/亩) 校正系数()- 该元素土壤测定值(mg/kg)0.15第十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4)肥料利用率:一般通过差减法来计算。利用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所用肥料养分量就是肥料利用率。 施肥区农作物吸收 缺素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 养分量(kg/亩)肥料利用率()-100%肥料施用量 肥料中养分(kg/亩) 含量() 第十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上述公式计算氮肥利用率为例来进一步说明。 施肥区(NPK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
11、):“3414”方案中处理6的作物总吸氮量; 缺氮区(PK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3414”方案中处理2的作物总吸胆量; 肥料施用量(kg/亩):施用的氮肥肥料用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施用的氮肥肥料所标明的含氮量。 如果同时使用了不同品种的氮肥,应计算所用的不同氮肥品种的总氮量。 第十五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基本理论(5)肥料养分含量:供施肥料包括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含量按其标明量,不明养分含量的有机肥料其养分含量可参照当地不同类型有机肥养分平均含量获得。无论哪种配方施肥方法,要确定(估算)作物的施肥量,必需了解和掌握以上相关参
12、数的确定方法。 第十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 1.对化验室化验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析,排除异常、可疑数据。2.将单质养分换算成氧化物 a.测定的单质P2.29=P2O5 b.测定的单质K1.2=K2O第十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3.分区分级: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类型划分不同的区域;然后多年的土壤化验分析、肥料试验资料和土壤类型,将同一土壤类型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4.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科学确定目标产量。目标产量(kg)=(1+递增率)正常气候条件下前三年平均单产一般粮食作物的递增率以10%15%为宜;露地蔬菜一般为20%;设
13、施蔬菜为30%左右。 第十八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5.计算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kg)=目标产量(kg)/100百千克产量所需养分量6.确定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应根据当地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肥料品种、不同的肥料施用方法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当地的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第十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以下土壤校正系数Y(%)和土壤测试值X(%)的函数关系,仅供参考:土壤碱解氮的校正系数:Y=29.99-0.0575X (n=26, r=0.611*)土壤有效磷的校正系数:25%左右土壤
14、速效钾(NH4OAc法)的校正系数:Y=298.04-101.3lgX (n=25, r=0.654*) 第二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以上a、b来源于配方施肥P54, 广东省农业厅生产处和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得出的土壤校正系数Y(%)和土壤测试值X(%)的函数关系;c为经验推荐值。宝鸡市UNDP平衡施肥项目结果:(小麦)碱解氮:y=(4186.99-0.09x)/x n=36 r=0.55*有效磷:y=(1806.09-11.54x)/x n=36 r=0.90*速效钾:y=(3991.72-2.37x)/x n=33 r=0.68*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七
15、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7.确定施用的肥料品种。8.对确定的肥料的养分进行确认。碳酸氢铵:N=17.1%, 尿素:N=46%;普通过磷酸钙:P2O5=12% 高效磷=袋标量;硫酸钾: k2O=50%, 氯化钾=袋标量;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9.确定准备施用的各种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应根据当地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肥料品种、不同的肥料施用方法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肥料当季利用率。以下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仅供参考:碳酸氢铵为30%35%, 尿素为40%;普通过磷酸钙为2025%;钾肥(硫酸钾、氯化钾)为50%。第二十三张,P
16、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10.计算某种肥料的需要量:肥料需要量(kg/亩)(目标产量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应用计算器计算某种肥料的需要量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章 配方步骤11.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科学调整配方:a.当土壤氮的养分化验数据偏高,而计算出来的氮肥的需要量偏低时,一般以当地的习惯施肥量为准。b. 当土壤氮的养分化验数据偏低,而计算出来的氮肥的需要量偏高时,可以适当加大对氮肥的投入。 第二十五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
17、章 配方步骤12.确定施肥方式: 旱地冬小麦:氮、磷、钾化肥作底肥一次施入。 水地冬小麦:磷、钾化肥底肥一次施入,氮肥 2/3 作底肥, 1/3 作追肥(起身 - 拔节期)。 13.发放施肥建议卡。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章 注意事项1.对目标产量的确定要科学、客观。2.当计算不同区域、不同肥力的施肥量时,目标产量要重新确定。即不同区域、不同肥力、不同作物的目标产量不同。3.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应以当地的科学试验数据为依据。 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章 注意事项4.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磷、钾的单质养分与氧化物的
18、换算,保持表示养分含量的一致性。(实验室化验数据、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5.在计算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kg)时,需注意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的书写形式,即需要除以100。第二十八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章 注意事项6. 在计算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时,Y的值为%数值,即需要除以100。7.数值修约规则:四舍六人五留双。第二十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计算实例 某地块的土壤养分测定值: 碱解氮80mg kg-1 有效磷 20 mg kg-1目标产量(小麦): 350kg/亩 第三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计算实例 1.计算氮的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依据市土肥站的资料:N(%)=(4186.99-0.09x)/x 所以,该地块N的有效养分校正系数=(4186.99-0.0980)/80 =52.25%2.计算土壤可供N的养分值:土壤养分测定值0.15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800.150.5225 =6.27(kg/亩) 第三十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计算实例 3.计算达到目标产量时,作物所需要的N养分量:N=目标产量百千克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3.52.5(根据同延安教授:杨凌前期试验结果)=8.75(kg/亩)4.计算需要补充的N量:目标产量百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