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蜡烛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也跟着向下移动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适当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放到44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放大

2、的像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3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如图所示正步要求:“128步正步,一步不能差”踢腿高度30cm,步幅间距75cm,摆头位置45,每分钟112步,同时喊出响彻云霄的口号声,关于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口号声由声带振动产生B口号声通过空气传播C行进的总路程为96mD行进的速度为1.6m/s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vs/t,s越大,或者t越小,v越大Bs越大,所

3、需的t越短Cv的大小与s、t无关D以上说法都正确5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6现有密度分别为a和b的两种液体,a的密度小于b,在甲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不发生混合,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A甲杯中液体质量大 B乙杯中液体质量大C两杯中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手影B渔民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C利用太阳灶烧水D光的色散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

4、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二、多选题9小宇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所得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表一: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软木500表二:熔点/ 水银-39铝650铅328锡232表三:沸点/水银357酒精78亚麻油287液氮-33.4水100液氧-183煤油111液氢-253A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锡和铅B固体中的声速一定大于

5、液体和气体中的声速C水银的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但是不可以测量液氧的温度D加热液氢与液氧的混合物,最先出来的是氧10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演奏出美妙的曲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琴弦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C用电吉他和钢琴弹奏同一首曲子,所演奏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现场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三、填空题1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1)若视力表全长为 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m;(2)视力表在镜中

6、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3)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指向她的_(上方/下方/左方/右方)12上物理课时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板书,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并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度。1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

7、现象14如图所示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OA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与入射光线OA对应的反射光线是沿方向射出的_。(选填“OB”、“OC”或“OD”)15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中的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还可能会出现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6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8、和反射角的度数。(_)18在图中作出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_)19(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持续_min;(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图像,该物质在第10min时处于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仔细观察

9、图像,发现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_;(4)继续加热到液体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液体的沸点是_。五、计算题20(6分)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1)如图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它的质量是20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镜架的质量是多少?(2)如果你想配制一副轻便、舒适、耐磨的眼镜,你打算如何选材?说说你的理由。21(6分)警察执行特殊任务时穿的防弹服内芯要用到泡沫钢材料,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问:(1)钢的体积是多少?(2)

10、孔隙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将蜡烛向下运动,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故B错误;C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向右移动,故C正确;D由图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u=15cm,则f15cm2f;像距v=30cm,则30cm2f,解得7.5cmf15cm;当蜡烛在光具座上44cm刻度线处时,

11、此时物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故D错误。2、A【详解】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故A正确,BCD错误3、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人喊出的口号声由声带振动产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口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128步正步,步幅间距75cm,则行进的总路程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每步的距离为:0.75m,每分钟112步,即每分钟运动距离为:,则速度为:,故D错误,符合题意。4、C【详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

12、和时间无关,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5、A【详解】A.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能明显感觉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确;B.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不同,即其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研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故错误;C. 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在逐渐抽出瓶内空气时听声音的变化,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错误;D.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错误6、B【解析】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12 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1 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2的液体,密度1的液体体积用灰色标记,密度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

13、积相等,密度1的液体体积用灰色标记,密度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对模型1密度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比较甲、乙两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即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故选B7、A【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的障碍物后被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形成影子;手影就是利用手挡住光线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

14、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从上面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灶是凹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会聚光线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光的色散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8、A【详解】A、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是鼓面把纸屑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干扰了学生学习,属于噪声,故B错误;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15、D、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A二、多选题9、AC【详解】A由表二知,铝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锡和铅,故A正确;B由表一知,软木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所以固体中的声速不一定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声速,故B错误;C由表三知,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银的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结合表二和表三可知,水银的熔点(凝固点)为-39高于液氧的沸点-183,所以水银的温度计不可以测量液氧的温度,故C正确;D由表三知,液氢的沸点低于液氧的沸点,所以加热液氢与液氧的混合物,最先出来的是氢,故D错误。故选AC。10、ABD【详解】A.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

16、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优美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B正确;C.吉他与其他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11、0.8 4.6 左方 【详解】(1)1由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特点,可知,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2)2因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5m,故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故被测者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5m-0.4m=2.1m

17、故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之间的距离:2.1m+2.5m=4.6m(3)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视力表像的“E”开口也向外,所以被测者应向她的左方指才正确12、漫 遵循 180 【详解】12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板书,则说明光在黑板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光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会原路返回,则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度。13、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 虚 折射 【解析】解答:(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

18、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14、OB【详解】由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角为AON,图中NOB=AON,所以,反射角是NOB,

19、即反射光线将沿OB射出。15、甲 熔化 【详解】甲图,“碘锤”在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故甲更好;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113.7,碘吸热可能熔化;16、1.5 不变 【详解】1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与像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故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过入射点向平面镜作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所以作入射光线关于法线的对称光线即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18、【详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不改变方向。如图所示:19、晶体 10 吸收 固液共存 0 不变 98 【详解】(1)1由图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