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_第1页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_第2页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_第3页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_第4页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邓兵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

2、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要求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进一步增强朗读兴趣,培养朗读的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朗读,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很多知

3、识是终身不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部分经典诗文要能熟练背诵,能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描景状物的文章,如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意境,在头脑中把文字还原成画面,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就会出

4、现一幅奇异的画面:晚霞斜照大地,金光灿烂,美不胜收,激发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

5、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能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读书,强调“口到心到”,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钢铁意志,真正崇敬他严守纪律和献身革命的精神。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把课文和生活

6、结合起来,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在小学阶段,朗读的指导方法多种多样,现简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得最多的几种方法 。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

7、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朗读能力,如果教师朗读得平平淡淡,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8、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朗读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9、,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不同文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就不

10、能再用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说明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 精读细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

11、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

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

13、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 又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