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物质世界_第1页
第二专题-物质世界_第2页
第二专题-物质世界_第3页
第二专题-物质世界_第4页
第二专题-物质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专题 世界观与物质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深入理解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如何存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问题,从而,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时间-空间展开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运动观 时空观 客观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第一讲 物质观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人类对自己所处的世界进行根本性追问与探寻时,首先要面对物质现象与意识现象及其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对

2、这个问题作出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作为其核心概念,物质被高度概括为“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而正是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运动在时间-空间中展开,并形成了客观规律。在漫长的自然演化中,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的意识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具有巨大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一、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就其发展而言,某种意义上,一个深刻的提问要比洋洋洒洒的解答更有意义。哲学家的探索会有失误、会被超越,但哲学家们的追问和沉思给后人的启迪却是隽永而深远的。哲学从总体上把

3、握世界,要对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出根本性的解释,而在所有关于世界的追问与解释中,始终且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此即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及其内容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它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而言,它又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源于远古时代关于“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人死之后灵魂如何存在的问题,后来演化为思

4、维对存在、意识对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通常被称作“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恩格斯说:“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

5、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有一些哲学家则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否认人类认识世界或者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本质。哲学中关于人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通常被称作“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这是一对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基本矛盾,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处理人与世界发生关系时的一个首要问题,经常成为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实践中许多具体问题的重要前提。由于人的全部活动中都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能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能

6、否坚持意识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能否坚持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成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二)哲学的基本派别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全部哲学理论,依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主张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凡是断言意识或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又划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所谓“客观唯心主义”,就是

7、将某种客观精神(实体)作为世界本原的观点,典型的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说,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说,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朱熹提出的“理”的学说。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实质上也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谓“主观唯心主义”,是把某种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代表性观点包括西方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感觉的复合”,中国古代宋明时期的哲学家陆九渊、王阳明提出的“心学”,即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等。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中,依次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将历史上

8、的哲学学说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一般来讲,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大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可知论者,但也有极少数人否定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否定人们认识或彻底认识事物的能力。在这个方面,哲学史上的典型代表是康德、休谟和庄周。在哲学史上,除了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产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外,在进一步回答“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上,又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的对立(这里的“形而上学”特指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看问题的方法)。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把矛盾视作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

9、发展原因在于自身的矛盾性。这样,两种发展观的斗争就总是和两种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这也成为观察分析哲学发展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此外,关于世界本原“存在几个”的问题上,也有两种看法。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认为世界本原只有一个,即,或者是物质的本原,或者是精神的本原,这种观点被称为一元论。然而,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即认为“心物平行”,这种观点被称为二元论,典型的代表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表面看来,二元论是动摇于唯心论和唯物论之间的哲学派别,但从实质上讲,最后总要倒向唯心主义。概括上述,哲学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辩证唯心主义、辩证唯物

10、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上是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上是辩证的思维方法,因而,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基础与核心是其物质概念,而它的形成曾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探索,大致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两个历史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及其物质观。(一)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其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物质就是指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可以变化的物质形态,也叫“始基物”。水、空气、地、火、风等都曾被作为哲学上的物质。古代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金、

11、木、水、火、土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古希腊的原子唯物论和古代中国的元气说代表着这一阶段人们关于物质概念认识的最高水平,虽然理论缺乏必要的科学根据,只是一种朴素的猜测,但却是一种很有启发性的猜测,因为它们表明人们试图用物质内部的组成成分和结合方式等方面来说明物质的外部特性,标志着唯物主义对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和发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概念归结为物质结构的原子层次,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宇宙之砖”,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单位,世界统一于物质即统一于原子。这种认识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其物质观具有重要进展。首先,

12、它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以当时自然科学材料为依据得出结论,把物质概念理解为物质结构的原子层次,将物质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广延性,而不再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形态,这较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反映出人们对“物质”范畴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原则上能够适用于说明任何事物;其次,与广延性相关,把物质理解为任何一种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即可感性的存在,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去寻找世界的本原,反对从神和上帝或精神中去寻找世界的本原,这就与唯心主义将世界本原视为精神性存在的观点划清了界限,保持了正确的方向、路线。但这只是一方面。

13、另一方面,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它从感觉论原则出发去规定物质,可能导向对感觉之外客观存在的怀疑,并可能被贝克莱那样的唯心主义者利用来攻击唯物主义;其次,它把广延性理解为物质的根本规定,有可能把物质本身归结为物质结构的某些层次如原子等,并把某些不具有形体的自然现象如能量等排除在外,就不能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也不能说明人类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最后,它将人与世界分割开来,无法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不能解释社会运动的物质性,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以往的唯物主义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这就是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事物,只着眼于解释世界,离开实践去

14、论证物质第一性原则,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理论困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领域发生重大变革,人们进一步发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对于这一科学发现的哲学解释,在当时大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那里还是不清楚的,他们的思想陷入混乱以至于许多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同时惊呼“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但实际上,这种事实只能说明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赖以存在的科学基础不存在了,因而可以说,新的科学发现驳倒的不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而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括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

15、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从而确立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可以把物质概念理解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从感觉上直接或借助中介间接感知的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所改变和确证。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列宁物质观的核心在于客观实在,如何理解客观实在,是正确理解列宁物质观的关键所在。对这一根本属性不能只是从感性直观层面上去

16、理解,而是必须置于实践之中去理解和确证。正是实践活动中物质对象对于人的活动的制约,才使人认识到物质对象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近代唯物主义从感官感觉出发去规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但感观感觉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使它难以确证感官对象是否超出主观感觉的范围。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这种理论困境,就必须找到真正能够超出主观感觉从而确证客观实在的出发点。马克思把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活动,从实践观点出发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缺陷奠定了基础。第二、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高度抽象。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

17、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把物质与可感知的事物即特定存在着的物质的东西区别开来,并借助于后者来规定物质,这种思考方式表明的思路和方向正是,从对象、存在、事物进到物质,而“物质”这个术语一方面是指物质本身,另一方面又无非是简称,它体现着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要理解或说明物质概念,最重要的是把握“物质”一词所表示的物质本身与特定存在的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首先,物质本身和特定存在着的物质不同,它们分别属于非可感的和可感知的层次;其次,特定存在的具体物质东西按照其自身的特殊属性而发生作用,物质本身并不是这样,同时,具体物质与物质本身之间又密切联系着,正是通过其间的

18、联系,才能对物质作出规定,即,一切有形的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东西都“融为纯粹的物质本身”;一切有形的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东西都是物质本身的各种不同质的实际形态。 那些主张“物质消失了”的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错误,正在于把具体物质或物质的物理特性与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根本特性混为一谈了。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把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其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具体属性区别开来,把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避免了旧唯物主义混淆物质与具体物质结构所导致的理论困境。第三、把物质理解为“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表明物质是一种可感觉的存在。从可感性规定物质概念,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奠定了

19、本体论的基础。这一概念指明,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可以认识的存在物,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第四、这一物质概念是建立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才形成了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念,也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本身确证了这一唯物主义信念,同时也构成了对唯心主义最有力的反驳。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在整个马克思主义

20、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首先,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从而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建立起能够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其次,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理解物质,揭示出物质的内在矛盾性、自我运动性,阐明了精神能动性的物质基础,因而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或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就能被合理地引入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

21、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将其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第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社会领域的新进展和新问题。第三、引导人们对待现实生活形成一种客观性思维,正确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而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至关重要。(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人不仅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仍然是物质的血肉

22、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只有单纯的自然存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一部分自然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进入社会生活领域,成为社会存在,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条件,以被改造过的形式包含在社会存在之中。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即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其中,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物质实践。马克思

23、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其中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作用。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后,在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

24、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所以,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真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实践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及其统一的关键。当前,面临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生态问题,既要把握物质世界的规律,又要掌握实践的规律,并力求使实践规律与遵循物质世界规律的的

25、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哲学反思都证明了,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形态是物质的,思维和人类社会归根到底也是物质的,整个

2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错误观点,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二、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主张物质和精神的二元论,或者企图在物质和精神之外寻找“第三种东西”,或借口“不可认识”,借口“拒斥形而上学”,等等,也反对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第三、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是把实践的观点视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的唯物主义。2、现实意义。第一、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理论根据。第二、是科学家有效从事科学研究的

27、一个基本前提。承认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这个前提,科学家在研究时就会自觉地去探寻物质性的原因,而否认这个前提,就可能去寻找与科学的本质不相容的其他原因,如用目的论去解释自然现象,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第三、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按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人们在实践中就应当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遵照科学所揭示的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去制订社会实践的方案。遵循这一原则,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够不断取得成功,而违背这一原则,只能导致失败。案例1(1)关于哲学“物质”范畴,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都有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

28、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空气”,气的浓稀不同形成万事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阴阳五行”说。 近代西方哲学家提出:“原子是宇宙之砖。”恩格斯说:“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在古代,哲学家们对于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现象都作过哲学思考,下面案例就包含着这样的思考:我国古代有“刻舟求剑

29、”的故事;一座庙前立着一杆旗迎风飘动,慧能却说:“既非风动,亦非旗动,心动也。”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龟”的命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也提出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命题。(3)关于人类是否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上,有少数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前者是关于现象的世界,后者是关于本质的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因果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习

30、惯性联想”。所谓因果不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偶合罢了,断言“太阳明天升起”和断言“太阳明天不升起”具有同等的假说价值,因为,明天还没有到来。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吾生之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4)关于世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以下哲学家的看法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理念世界”。西方近代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运动、演化过程。中国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西方近代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宋明时期的哲学家陆九渊和王阳明提出“吾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吾心”、“心即理”、“心外无物”的观点。以上各案例中的说法包含什么哲学观点?

31、案例点评:本案例可用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教学。(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和中国古代先哲的说法,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近代西方哲学家的说法是近代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恩格斯和列宁的说法,则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2)“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反映了主人公只知事物静止而不知事物运动的观念。慧能的说法表现出他主观唯心主义的观念。赫拉克里特的说法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是辩证法的观点,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的说法则看到了绝对运动却忽略了相对静止,因而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泥潭。芝诺和公孙龙提出的命题只看到了相对静止而忽略了绝对运动,因而导向形而上学;(3)康德、休谟及庄子的说法否定或彻底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属于不可知论的理论。(4)朱熹、柏拉图和黑格尔的说法反映了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九渊、王阳明和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言论。案例2减排达人的时尚环保低碳生活你知道现在最Fashion的生活方式什么吗?那就是“低碳生活”。一部灾难大片2012让人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巨大灾难吓出了一身冷汗。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国就气候变暖和碳排放指标争吵不休。环保不再是空谈,“低碳生活”正受到人们的追捧。坚持走楼梯、不用电脑时就选择关机.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