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236 -1项目提要1.1项目背景及依据1.1.1项目背景“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头等主要的大事,需万分重视,精心调控。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规模化和重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但普遍存在的老化失修和效益衰竭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型灌区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改造。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的现状已成为制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瓶颈”因素,应加快改造步伐,迅速提高灌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南省粮食生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据全国首位。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0%以上的粮食,我省又主动提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探索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并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这一重大战略抉择,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以打造开启粮食生产之门的金钥匙为题,深刻阐述打开粮食生产之门的“金钥匙”,同时提出我省在粮食生产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粮食生产活力
3、不够、动力不足、实力不强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范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至今尚有28万亩耕地处于中低产田水平。1.1.2项目依据根据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前期工作的通知”和2008-2012年范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和范县兴水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受范县水务局委托,组织编制范县邢庙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的主要技术依据有: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4、SL18-2004;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2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1.2.1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是国家级贫困县,面积560平方公里,共辖12乡镇,587个行政村,总人口49.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 .56万人,城镇人口4.85 万人,总耕地面积50.8万亩,人均耕地1.1亩。近几年全县经济有较快发展,国民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
5、逐步提高。据2006年全县统计资料显示,全县生产总值45.9亿元,财政收入14339万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9元。灌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季风进退和四季交替明显,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多暴雨,易形成雨涝或旱灾交替,秋季凉爽,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少。1.2.2灌区基本现状邢庙灌区位于范县中东部,南临黄河大堤,北依金堤河,西抵大屯沟与彭楼灌区相连,东至张庄沟,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控制面积172.9平方公里。灌溉耕地面积17.11万亩。行政区包括陈庄乡、龙王庄、颜村铺乡和陆集、白衣阁、高码头、张庄少
6、部分土地,行政村189个,现有人口18.08 万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7.11万亩,现有1条总干渠,3条干渠,28条支渠。总干渠及干渠长42.3km,支渠共长71.07km。骨干工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灌区水费征收困难、标准低,管理单位使用水费不自主。灌区缺乏正常补偿机制,亏本运行,加速了灌区固定资产流失,供水的可持续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水费征收不足,灌区生存维艰。灌区职工按2003年工资标准的1/2轮岗,温饱问题没有保障,职工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影响灌区运行。渠道供水条块分离,水管单位只管干支渠,斗级以下、田间工程由乡、村无序管理,渠系工程越来越烂,水资源浪费严重。渠系工程设施差,缺乏控
7、制及计量设备,不能有效控制和观测水量。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灌区工程运行、维护缺乏正常补偿机制,工程效益日益衰减。灌区工程兴建于七、八十年代,又缺乏系统的配套建设,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土质渠道保水性能差,隐患多,建筑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长期带病运行,渠道控制性建筑物失灵,输水能力降低,工程效益衰减。(2)缺乏节水工程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0左右,造成引水量增大,引沙量及沟渠淤积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灌溉成本和清淤费用,同时因渗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渍涝灾害。(3)除涝工程不完善,
8、骨干排沟多为群众集资清淤,因资金限制清挖标准低,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排水体系,排水不畅,遇到暴雨,渍涝灾害严重,导致农作物减产。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范县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频繁,最主要的是旱灾和涝灾,每年有几万亩农作物不能适时灌溉,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灌区骨干工程居于中枢地位,灌区配套建设可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旱灾,健全除涝体系,减轻洪涝灾害。因此,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骨干工程完好及良性运行。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号召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县作为农业县,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供应产量,保持高产稳产,必须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对灌
9、区进行配套建设,特别是骨干工程的建设尤其重要,因此对灌区进行配套和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1.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邢庙灌区现状年2006年缺水723.37万立方米,设计水平年2011年余水195.26万立方米,设计远景水平年2020年余水67.47万立方米。完全满足区内用水需求。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5.1主要建设内容衬砌总干渠一条,长3.33 公里,衬砌干渠三条,长 42.3公里,衬砌支渠28条,长71.07 公里,疏浚骨干排沟6条,长25.53公里,配建渠沟桥梁 221座,配建渠沟节制闸、泄水闸、进水闸31座,配建渡槽4座。1.5.2工程量共需完成土方开
10、挖回填122.83万立方米,砌体0.85万立方米,砼及钢筋砼 14.64万立方米。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该项目工程总投资6534.90万元,按照中央和地方资金投资比例为1:0.5,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356.6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178.3万元,自筹资金中省投资1089.15万元,市投资653.49万元,县投资435.66万元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经分析工程年效益为1443.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8.5%,经济净现值3448.53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68,该项目在经济上合理,社会、工程效益显著。 1.8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为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本工程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实行项目
11、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管理制。组建邢庙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管理局,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工程完成后,改邢庙灌区管理所为供水公司,隶属范县水务局领导,具体负责运行期的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1.9可行性研究结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通过对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上合理,社会、工程效益显著;经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利大于弊,环境方面不存在制约因素,项目可行。2 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2.1 自然状况2.1.1区域位置河南省范县邢庙灌区位于范县中东部,南临黄河大堤,北依金堤河,西抵大屯沟与彭楼灌区相连,东至张庄沟,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控制面积
12、172.9平方公里。灌溉耕地面积17.11万亩。行政区包括陈庄乡、龙王庄、颜村铺乡和陆集、白衣阁、高码头、张庄少部分土地,行政村189个,现有人口18.08 万人。2.1.2气候灌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季风进退和四季交替明显,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多暴雨,易形成雨涝或旱灾交替,秋季凉爽,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在作物生长期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作物成长。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427.2小时,日照率55%,年太阳辐射总量115.6千卡/cm2,平均气温13.6,年平均低气温8.5,年平均无霜期206天,相对湿度75%,最大风力在2
13、4月份,最小风力在8月份,平均风速3.4m/t,春夏多南风,秋冬多北风。2.1.3地形地貌灌区属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低洼,西部微有起伏,自西南向东北偏斜,地面高程由47.2m到44.40m,自然坡降1/60001/7500,背河洼地比河滩低23米。因黄河多次决口泛滥的影响,地形微有起伏,大的坡洼有孟楼河两岸,张大庙沟两岸,从坡顶到坡底一般高差12m。2.1.4土壤灌区地层结构呈层状,沙淤层交错覆盖,土壤组成颗粒较细,据表层土调查,大体分为沙土、沙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粘土五类。沙土分布于龙王庄乡西部;沙壤土约占灌区总面积的60%; 中壤土主要分布在颜村铺乡周围,龙王庄乡西南部和陆集乡黄河
14、大堤北侧,约占总面积的13.3%;重壤土和粘土主要分布在颜村铺乡大部和龙王庄乡东部,约占总面积的26.7%。2.1.5工程地质项目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豫东沉降带,区内第四系沉积厚度一般为150-280米,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冲积层。由于该区处于黄河冲积扇的中、下部,浅层岩性分布比较复杂,一般说来,黄河故道主流带沉积物多为粉、细沙,主流带两侧多为粘性土与砂性土互层沉积物,泛滥洼地处则以粘性土为主。区内新近沉积物厚度约8米,含钙结核或钙质的较老,较硬土层,一般分布在8.515米以下,较厚的砂层埋深也多大于10米。2.1.6水文地质灌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入渗,黄河侧渗和引黄灌溉入渗。地下水位埋深较浅
15、,一般24m,年内水位变幅在1.1米左右,陈庄南部地下水埋深45m,近几年气候干旱,机井采量大而补充少,地下水位有所下降。2.1.7降水及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2.7mm,年际之间变化较大,最大年份890.5mm,最小年份286.9mm,年平均蒸发量为1250mm,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降水时间年内分布不均匀,冬春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20%,易形成干旱,对小麦发育和秋作物播种都不利,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此时正值作物需水盛期,有利于秋作物生长,秋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旱涝交错,对作物有较大影响。 由于全年降水量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不能满足农作物需
16、水要求,特别是小麦生长期间,大部分需灌溉补水。灌区地表水主要为当地降水径流与引黄水,汛期降水径流易产生内涝,涝水通过孟楼河入金堤河排出。本区属黄河背河洼地浸润和金堤河低洼易涝平原区,黄河过境水量335.09亿立方米,省水利厅分配邢庙灌区引黄指标为5000万立方米。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24米,年内水位变幅在1.1米左右,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细沙和粉细沙,局部有少量中砂,在地表以下50米内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812米,单井出水量在降深34米时为5070立方米/小时,地下水资源量参照1997年12月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河南省濮阳县、濮阳市市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因两县相邻,故用类
17、比法确定地下水资源量邢庙灌区为424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3165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2.7毫米,地表水资源邢庙灌区为3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除黄河背河区小范围内是咸水区外,其余都可发展地下水灌溉。因此,得天独厚的引黄条件和丰富的地下水可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用水。2.1.8主要自然灾害本灌区受气候和河流等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常受旱、涝灾害的侵扰,以旱涝为主。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不足600mm,而且7080%的降雨集中在汛期,降水利用率低,易积涝成灾。灌区配套工程很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差,是灌区成灾的主要原因。2.2经济社会状况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8、,面积560平方公里,共辖12乡镇,587个行政村,总人口49.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6 万人,城镇人口4.85 万人,总耕地面积50.8万亩,人均耕地1.1亩。近几年全县经济有较快发展,国民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据2006年全县统计资料显示,全县生产总值45.9亿元,财政收入14339万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9元。2.3基础设施状况区内有濮台公路,范濮公路和濮台铁路贯穿,正在建设的濮(阳)范(县)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全县乡、村级公路网络形成,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为交流工农业产品及工程建设用料提供了良好的运
19、输条件。建筑主要材料,水泥主要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32.5或42.5,产地主要来源于安阳、濮阳、等地,粗骨料砂、石子,块、料石产地主要来源山东梁山,钢筋主要来源于安钢和邯钢,距离较近,运输方便。项目区内现有电力供应充足,可为节水工程实施和灌溉提供足够的动力资源。2.4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2.4.1灌区渠系工程灌区面积17.11万亩,现有1条总干渠,3条干渠,28条支渠。总干渠及干渠长42.3km,支渠共长71.07km。工程建于八十年代。(1)总干渠 :从渠首向东沿黄河大堤,总长3.33km,于1989年硬化,因年久失修,毁坏严重,需拆除重建。(2)烟屯干渠:自烟屯向北至颜村铺乡榆林头村长
20、13.70千米,已硬化4.43km,硬化段毁坏较轻,经维修可继续使用。该干渠上有10条支渠。(3)张康楼干渠全长14.37km,为土质渠道,其上共有12条支渠。(4)孙堤口干渠全长10.9km,为土质渠道,共有 6条支渠。(5)建筑物共248座,除干渠进水闸、节制闸、渡槽和汽-20公路桥基本完好,经维修可继续使用外,多数桥梁标准低损坏严重,需改建或重建。2.4.2排水工程主要排水沟有:大屯沟、廖桥沟、张大庙(干、支)沟、教场沟、祝庄沟。排水系统布局基本合理,但河沟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排水沟上现有建筑物142座,建于八十年代,年久失修,荷载标准低,需重建或维修。2.4.3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配套不平
21、衡,烟屯干渠以西、孙堤口干渠以东和三条干渠下游未配套。2.4.4邢庙灌区引黄闸渠首引黄闸:孔宽3.0米,高2.8米,结构形式是单孔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洞,设计流量15m3/s,加大流量20 m3/s,设计引水水位50.50米(黄海标高,下同),闸底高程48.2米。1987年冬天破堤施工,1988年春竣工引水。闸位紧靠黄河主流,闸前没有引渠,进水口处于河道环流的凹岸,泥沙不易淤积,底部粗沙也不易进入渠道,引水条件良好。2.4.5管理现状邢庙灌区管理所现有干部、职工95人,其中技术人员20 人。管理所基础设施落后、不配套,无测流仪器,管理人员多,文化水平低,职工工资无保障,生存艰难,职工队伍不稳定,很
22、不适应当前灌区建设与发展。水费征收困难、标准低,管理单位使用水费不自主。灌区缺乏正常补偿机制,亏本运行,加速了灌区固定资产流失,供水的可持续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水费征收不足,灌区生存维艰。灌区职工按2003年工资标准的1/2轮岗,温饱问题没有保障,职工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影响灌区运行。渠道供水条块分离,水管单位只管干支渠,斗级以下、田间工程由乡、村无序管理,渠系工程越来越烂,水资源浪费严重。渠系工程设施差,缺乏控制及计量设备,不能有效控制和观测水量。2.4.6农业生产和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范县为农业县,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的
23、稳步发展。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减少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只有对骨干工程进行完善的改造,才能使灌区群众生产再上新台阶。2.5农业生产状况及中低产田改造状况灌区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大豆、绿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蔬菜等,现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其中绿色水稻20万亩,水稻已成为范县的支柱产业。本县人口稠密,村庄密布,农民非常珍惜土地,种粮积极性高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几年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显著提高。为加快经济发展,农民利用农闲发展规模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等养殖业,同时用牲畜粪便制作沼气,不但节能、节约,还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可用于改良土壤,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土壤
24、有机元素含量,可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亩均产量,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从事运输业,作为农民收入的第二产业,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状况:自1988年省水利厅对口扶贫县以来,连续10年对范县邢庙灌区骨干工程中低产田进行投资改造,使过去的盐咸地变成了稻田,现有稻田面积8.56万亩,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近1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进行工程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灌区工程运行、维护缺乏正常补偿机制,工程效益日益衰减。灌区工程兴建于七、八十年代,又缺乏系统的配套建设,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土质
25、渠道保水性能差,隐患多,建筑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长期带病运行,渠道控制性建筑物失灵,输水能力降低,工程效益衰减。(2)田间工程不配套,缺乏节水工程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0左右,造成引水量增大,引沙量及沟渠淤积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灌溉成本和清淤费用,同时因渗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渍涝灾害。(3)除涝工程不完善,骨干排沟多为群众集资清淤,因资金限制清挖标准底,田间排水工程未配套,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排水体系,排水不畅,遇到暴雨,田间水不能及时排出,渍涝灾害严重,导致农作物减产。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范县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频繁,最主要的旱灾和涝灾,每年
26、有几万亩农作物因不能适时灌溉,导致减产、绝产。灌区骨干工程居于中枢地位,灌区配套建设可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旱灾,健全除涝体系,减轻洪涝灾害。因此,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骨干工程完好。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号召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县作为农业县,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供应产量,保持高产稳产,必须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对灌区进行配套建设,特别是骨干工程的建设尤其重要,因此对灌区进行配套和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邢庙灌区水源主要为黄河水源,该灌区引黄闸紧靠黄河主流,引水条件好,经多年运行证明,黄河水位、流量均能满足引水灌溉要求。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
27、及水质分析4.1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4.1.1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4.1.1.1地表降水资源 降雨径流系指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根据该灌区19632007年45年系列(见表4-8-1)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选取频率50%的1983年为典型年,灌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2.7毫米,有效降雨量412毫米,75%的水文年取1988年为典型年,年降水量449.9毫米,有效降水量355毫米(见表4-8-2)。夏粮、秋粮时段降水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计算表(见附表4-8-3-1、2、3)。根据实测降水资料系列,通过还原计算和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参考河南省水资源评价确定地表水资源量为350万立方米。1963-
28、2007年降雨量统计表 表4-8-163年64年65年66年67年68年69年70年788.6766.9260.2267.4592.0413.6740.5520.671年72年73年74年75年76年77年78年812.1399.3643.0656.8507.2521.0524.7274.879年80年81年82年83年84年85年86年642.7544.9321.1637.8522.7564.7473.5408.687年88年89年90年91年92年93年94年582.8449.9459.6892.0564.7431.5733.3693.795年96年97年98年99年2000年2001年2
29、002年476.2452.9401.5838.9470.2534.6290.9354.8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794.2712.9724.2486.8522.7 有效降雨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毫米 表4-8-2水文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50%1983007.540.739.643.0125.149.433.556.012.05.241275%19881.23.16.543.635.441.2103.432.628.342.913.43.4355夏粮时段降水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计算表表4-8-3-1资料序号夏粮降水量从大到小排列夏粮模比系数KiKi-1(K
30、i-1)2P=m/(n+1)(%)年份夏粮生育期降水量(mm)1963.10-1964.5243.21376.72.44 1.44 2.081 0.02 1964.10-1965.51352310.82.02 1.02 1.031 0.04 1965.10-1966.5823278.81.81 0.81 0.652 0.07 1966.10-1967.572.94277.51.80 0.80 0.639 0.09 1967.10-1968.5765243.21.58 0.58 0.333 0.11 1968.10-1969.5376.76220.51.43 0.43 0.185 0.13 19
31、69.10-1970.5113.57203.31.32 0.32 0.101 0.16 1970.10-1971.598.78203.11.32 0.32 0.100 0.18 1971.10-1972.5157.39198.81.29 0.29 0.084 0.20 1972.10-1973.5161.210189.81.23 0.23 0.053 0.22 1973.10-1974.5107.611180.81.17 0.17 0.030 0.24 1974.10-1975.5198.812180.71.17 0.17 0.029 0.27 1975.10-1976.5131.513172
32、.71.12 0.12 0.014 0.29 1976.10-1977.5155.214165.21.07 0.07 0.005 0.31 1977.10-1978.5136.115161.21.05 0.05 0.002 0.33 1978.10-1979.5180.816157.31.02 0.02 0.000 0.36 1979.10-1980.5120.617156.11.01 0.01 0.000 0.38 1980.10-1981.568.718155.21.01 0.01 0.000 0.40 1981.10-1982.5103.919155.11.01 0.01 0.000 0
33、.42 1982.10-1983.5203.120151.80.93 -0.070.005 0.44 夏粮时段降水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计算表 表4-8-3-2资料序号夏粮降水量从大到小排列夏粮模比系数KiKi-1(Ki-1)2P=m/(n+1)(%)年份夏粮生育期降水量1983.10-1984.5172.721150.20.97 -0.030.001 0.47 1984.10-1985.5180.722142.50.92 -0.080.006 0.49 1985.10-1986.5125.923142.40.92 -0.080.006 0.51 1986.10-1987.5142.424137.
34、10.89 -0.110.012 0.53 1987.10-1988.5151.825136.10.88 -0.120.014 0.56 1988.10-1989.5126.9261350.88 -0.120.016 0.58 1989.10-1990.5278.827131.50.85 -0.150.022 0.60 1990.10-1991.5203.328126.90.82 -0.180.031 0.62 1991.10-1992.584.429125.90.82 -0.180.034 0.64 1992.10-1993.5155.130124.70.81 -0.190.037 0.67
35、 1993.10-1994.5220.531120.60.78 -0.220.048 0.69 1994.10-1995.5150.232118.40.77 -0.230.054 0.71 1995.10-1996.5124.733113.50.74 -0.260.070 0.73 1996.10-1997.5189.834109.10.71 -0.290.086 0.76 1997.10-1998.5277.535107.60.70 -0.300.091 0.78 1998.10-1999.554.436103.90.67 -0.330.106 0.80 1999.10-2000.5109.
36、13798.70.64 -0.360.130 0.82 2000.10-2001.5137.13885.20.55 -0.450.200 0.84 2001.10-2002.5156.13984.40.55 -0.450.205 0.87 2002.10-2003.5142.540820.53 -0.470.219 0.89 2003.10-2004.5310.841760.49 -0.510.257 0.91 2004.10-2005.5118.44272.90.47 -0.530.278 0.93 2005.10-2006.585.24368.70.45 -0.550.308 0.96 2
37、006.10-2007.5165.24454.40.35 (0.65)0.419 0.98 合计6786.30 6786.343.95 7.993 22.00 秋粮时段降水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计算表表4-8-3-3资料序号秋粮降水量从大到小排列秋粮模比系数KiKi-1(Ki-1)2P=m/(n+1)(%)年份秋粮生育期降水量1963.6-1963.9568.31694.91.82 0.82 0.67 0.02 1964.6-1964.9457.32621.51.63 0.63 0.39 0.04 1965.6-1965.9184.13575.31.51 0.51 0.26 0.07 1966.6
38、-1966.9199.14568.31.49 0.49 0.24 0.09 1967.6-1967.9506.85545.51.43 0.43 0.18 0.11 1968.6-1968.92016526.71.38 0.38 0.14 0.13 1969.6-1969.9526.77506.81.33 0.33 0.11 0.15 1970.6-1970.9382.78503.71.32 0.32 0.10 0.17 1971.6-1971.9694.99500.51.31 0.31 0.10 0.20 1972.6-1972.9220.710488.11.28 0.28 0.08 0.22
39、 1973.6-1973.9500.511471.21.23 0.23 0.05 0.24 1974.6-1974.9503.7124711.23 0.23 0.05 0.26 1975.6-1975.939013457.31.20 0.20 0.04 0.28 1976.6-1976.9383.914456.21.20 0.20 0.04 0.30 1977.6-1976.9304.7154481.17 0.17 0.03 0.33 1978.6-1978.9187.616446.71.17 0.17 0.03 0.35 1979.6-1979.9448174171.09 0.09 0.01
40、 0.37 1980.6-1980.9416184161.09 0.09 0.01 0.39 1981.6-1981.9285.619397.91.04 0.04 0.00 0.41 1982.6-1982.9456.2203901.02 0.02 0.00 0.43 秋粮时段降水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计算表资料序号秋粮降水量从大到小排列秋粮模比系数KiKi-1(Ki-1)2P=m/(n+1)(%)年份秋粮生育期降水量1983.6-1983.9275.421388.51.02 0.02 0.00 0.46 1984.6-1984.941722383.91.01 0.01 0.00 0.48 198
41、5.6-1985.9270.523382.71.00 0.00 0.00 0.50 1986.6-1986.9270.324382.31.00 0.00 0.00 0.52 1987.6-1987.9374253740.98 -0.020.00 0.54 1988.6-1988.9299.926371.60.97 -0.030.00 0.57 1989.6-1989.9344.427370.60.97 -0.030.00 0.59 1990.6-1990.9575.328362.50.95 -0.050.00 0.61 1991.6-1991.9397.929344.40.90 -0.100.
42、01 0.63 1992.6-1992.9336.830336.80.88 -0.120.01 0.65 1993.6-1993.9446.731304.70.80 -0.20.04 0.67 1994.6-1994.947132300.50.79 -0.210.05 0.70 1995.6-1995.9370.633299.90.79 -0.210.05 0.72 1996.6-1996.9300.534285.60.75 -0.250.06 0.74 1997.6-1997.9156.435275.40.72 -0.280.08 0.76 1998.6-1998.9471.236270.5
43、0.71 -0.290.08 0.78 1999.6-1999.9362.537270.30.71 -0.290.09 0.80 2000.6-2000.9382.338224.90.59 -0.410.17 0.83 2001.6-2001.9224.939220.70.58 -0.420.18 0.85 2002.6-2002.9196.9402010.53 -0.470.22 0.87 2003.10-2003.9488.141199.10.52 -0.480.23 0.89 2004.6-2004.9545.542196.90.52 -0.480.23 0.91 2005.6-2005
44、.9621.743187.60.49 -0.480.26 0.93 2006.6-2006.59388.544184.10.48 -0.480.27 0.96 2007.6-2007.9371.645156.40.41 -0.590.35 0.98 合计17177.517177.5454.2表4-8-3-44.1.1.2客水径流该灌区的客水主要有黄河及黄河支流金堤河。金堤河水能利用的径流几乎为零。所以能利用的主要是黄河水。根据省水利厅分配的引黄指标,邢庙灌区引黄水量为0.50亿立方米(据范县近几年的实际引黄情况统计分析,在灌区需要客水补充时,均能引到黄河水。)灌溉水现状利用系数0.5。4.1.
45、1.3地下水资源由于受黄河侧渗及引黄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埋深较浅,该区一般2-4米,年内水位变幅在1.1米左右,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细砂和粉细砂,局部有少量中砂,在地表以下50米内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8-12米,水量较丰富,开采十分方便。但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灌溉大部分是利用黄河水,开采地下水只是用于工业生产、人畜生活及少部分农业灌溉,故开采量较少。地下水资源量参照1997年12月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河南省濮阳县、濮阳市市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因两县相邻,都属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类型相同,故用类比法确定邢庙灌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24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3165万立方米,是
46、工农业生产、人畜生活的主要资源。4.1.2灌区现状需水量邢庙灌区作物现状种植比例及灌溉制度表单位:m3/亩 表4-8-4作物次数种植面积 (万亩)种植 比例%灌溉保证率50%灌溉 方式作物需水量(万m3)3备注生育 阶段灌水定额小麦1158767返青50渠、井2175灌区中下游井渠结合23拔节50渠、井4抽穗45渠、井合计145渠、井玉米17234228拔节45渠、井650.7灌区中下游井渠结合2灌浆45渠合计90渠水稻18.54750.00泡田70渠2820.6水稻保证率75%2返青60渠3分蘖50渠4拔节60渠5孕穗50渠6乳熟40渠合计330合计5646.3复种指数1.80邢庙灌区200
47、6年国民经济用水量计算表表4-8-5年份分项2006乡镇人口(万人)1.5需水定额(升/人日)90.00需水量(万立方米)49.28农村人口(万人)16.58需水定额(升/人日)60.00需水量(万立方米)363.1大牲畜数量(万人)2.5需水定额(升/人日)40.00需水量(万立方米)36.5小牲畜数量(万人)15需水定额(升/人日)20.00需水量(万立方米)109.5一般工业产值(万元)2000万元产值取水量(万立方米)120.00需水量(万立方米) 24农业灌溉灌溉面积(万亩)17.11灌溉水利用系数0.45井灌水利用系数0.885综合净灌溉定额330复种指数1.8农业灌溉需水量(万立
48、方米)5646.3合计总需水量(万立方米)6228.684.1.3灌区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邢庙灌区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单位:万立方米 表4-8-6年份水量项目2006年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可供水量350500031658515净用水量农业灌溉220.525002925.85646.3工业2424人畜558.38558.38灌溉水利用系数0.630.500.885毛用水量35050003888.379238.37余缺水量00-723.37-723.37备注:1、工业与人畜用水均为地下水,其余利用系数均为1; 2、余水量为(+),缺水量为(-),余(缺)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满足水量平衡要求
49、。4.2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4.2.1设计水平年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地表水资源主要包括降雨径流、客水径流,根据4.1.1.1分析得知:降水可利用水量350万立方米,灌区内年地表水设计利用率取0.63,客水径流主要是黄河水,根据省水利厅分配的邢庙灌区引黄指标,引黄量为0.50亿立方米。4.2.1.2地下水资源根据4.1.1.3分析得知:邢庙灌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24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3165万立方米,是工农业生产、人畜生活的主要资源。4.2.2设计水平年灌区需水量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在充分考虑灌区内水土资源、作物种植结构、水文气象、工程规模、灌水方法
50、、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灌区作物地面灌溉设计保证率50。4.2.3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水量平衡计算中,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灌区灌溉保证率作物为50。用水对象包括工业、农业、农村人畜及城镇人口生活等,水源包括黄河来水、降水、地下水。计算区域为邢庙灌区范围。经济合理地利用客水、降水、地下水,达到三水合理调度。工业和人畜主要采用地下水,利用系数为1.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2012年按实际规划考虑为0.62,地下水灌溉利用系数0.885,地表水利用系数0.63,复种指数1.90。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邢庙灌区现状缺水723.37万立方米(见表4-8-6),设计水平年余水195.26万
51、立方米,远景规划2020年水量平衡结果余水67.47万立方米,具体结果详见“邢庙灌区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表4-8-9)。邢庙灌区设计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及水量预测表表4-8-7年份分项2012年2020年乡镇人口(万人)1.82.1需水定额(升/人日)90.00100需水量(万立方米)59.1376.65农村人口(万人)16.8317.8需水定额(升/人日)7080需水量(万立方米)430519.76大牲畜数量(万人)3.84.5需水定额(升/人日)5050需水量(万立方米)69.3582.13小牲畜数量(万人)1932需水定额(升/人日)2020需水量(万立方米)138.7233
52、.6一般工业产值(万元)26003700万元产值取水量120110需水量(万立方米) 31.240.7农业灌溉灌溉面积(万亩)17.1117.11灌溉水利用系数0.620.62井灌水利用系数0.8850.885综合净灌溉定额310305复种指数1.851.90农业灌溉需水量(万立方米)5304.15218.55合计总需水量(万立方米)6032.486171.39邢庙灌区设计水平年作物灌溉制度及需水量单位:m3/亩 表4-8-8作物次数种植面积 (万亩)种植 比例%生育 阶段灌水定额灌溉 方式作物需水量(万m3)3备注小麦116.0894返青40渠、井1929.6灌区中下游井渠结合23拔节40渠
53、、井4抽穗40渠、井合计120渠、井玉米1635拔节40渠、井480灌区中下游井渠结合2灌浆40渠合计80渠水稻19.5856泡田60渠2624.5水稻保证率75%2返青50渠3分蘖44渠4拔节40渠5孕穗40渠6乳熟40渠合计274合计5034.1复种指数1.95邢庙灌区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单位:万立方米 表4-8-9年份水量项目2012年2020年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可供水量350500031658515350500031658515净用水量农业灌溉220.531001983.605304.1220.531001898.055218.55工业31.2031
54、.2040.740.7人畜697.18697.18912.14912.14灌溉水利用系数0.630.620.8850.630.620.885毛用水量35050002969.748319.7435050003097.538447.53余缺水量00+195.26+195.2600+67.4767.47备注:1、工业与人畜用水均为地下水,其余利用系数均为1; 2、余水量为(+),缺水量为(-),余(缺)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满足水量平衡要求。4.3水质分析4.3.1降雨灌区内没有大的工矿,大气污染程度较小,降雨基本没有污染,空气中有少量悬浮颗粒,主要成分为尘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耕作、过车扬土。4.
55、3.2地下水该区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在0.5-2g/L之间,属微碱性水,PH值在6.9-8.5之间,水温15。C,适应农作物灌溉和人畜引用。但黄河背河区小范围内为咸水区,矿化度在3-8g/L之间,所含的成分主要有Cl-1、CO3-2、Ca+2、Mg+2、Na+1、SO4-2等离子。作物幼苗不能灌溉。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可以灌溉。4.3.3黄河水黄河为多泥沙河流,黄河水水质好,但含沙量较大,水呈黄色,高村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7.7公斤/立方米,最大月平均含沙量达50.4公斤/立方米,泥沙粒径0.05毫米以下占58-78%,能用于改良土壤,黄河水的PH值为7.8,离子总量547.2毫克/升,适宜灌溉
56、和饮用。5项目建设标准及计划设计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以范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基础,努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水利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范县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3)坚持科技兴水方针,加强水利科学研究工作,使水利工程建设向高科技、高效益的深层次发展。5.2项目建设目标规划设计现状水平年为2006年,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作物设计灌溉
57、保证率为50%,根据我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邢庙灌区农业发展方向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高效、高产经济作物,复种指数为1.95,灌溉面积为17.11万亩。本规划以节水、增产、增效为目标,改造完善灌区骨干工程,合理选用节水新技术,提高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使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5,节约的水量,可增加灌区灌溉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的生产率,以达到节水和增产、增效的综合目标,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7.11万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灌区实际情况,本规划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骨干渠道工程: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修复、加固,现有土质渠道全部进行砼防渗衬砌,减少水
58、量损失。(2)对水闸、渡槽、桥涵等建筑物进行全面改造或重建。(3)骨干排水工程:骨干排沟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疏浚,建筑物视具体情况予以修复、改造或重建。(4)加强灌区管理,建立自动化管理系统,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提高灌区管理水平。5.3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依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该灌区的灌溉面积,确定该灌区为中型灌区,工程等别为2等。灌区建筑物的设计根据确定的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分别确定建筑物设计的级别为: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5.4项目规划布局及单项工程建设技术方案选择5.4.1项目规划布局稻区主要分布在邢庙灌区上游陈庄乡和中游龙王庄乡,
59、旱作区主要分布在灌区下游颜村铺乡。对灌区干、支渠及干支沟进行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对不合理的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在渠末端增设退水闸,穿越河流洼地,选用渡槽交叉建筑物,干、支渠中间段适当增设节制闸;根据水资源供给及当地地下水位偏高易产生次生盐碱的情况,在项目区打配机井,合理利用现有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灌溉方式以渠灌为主,井渠结合,根据情况采用续灌和轮灌。5.4.2单项工程建设技术方案选择5.4.2.1渠道衬砌技术方案结合当地实际,选择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1)方案一采用150#砼预制块梯形断面护砌,预制块的砌缝采用100#水泥砂浆。此方案的优点是施工简单、灵活,受气候条
60、件影响较少,可缩短衬砌工期,还能减少施工与引水的矛盾,且局部破坏易于补修。缺点是砌缝较多,防渗效果较差,而且运输安装较麻烦,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投资较高。(2)方案二采用全断面现浇150#砼梯形断面护砌,此方案能够提高渠坡的整体性、稳定性,具有美观、耐久性较好,糙率小、强度高、防渗、防冻胀效果好等特点,缺点是施工工期较长,易受气候条件影响。根据规范护坡顶设封顶,沿渠长每5米设横向伸缩缝一条,纵向伸缩缩根据规范按实际情况设定。(3)衬砌型式方案选定该渠段属于半挖半填渠道,防渗要求较高,如果采用方案一的护砌型式,砌缝较多,勾缝砂浆易脱落,防渗效果及耐久性较差;另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具有造价低、接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出口货物代理合同协议书
- 2024广西某小区环境景观工程合同
- 2024装修合同范本(家装、公装、标准版)
- 软件技术开发协议
- 消防安全操作员培训合同范本
- 涉外劳务合同的国际法律适用
- 2024监控施工合同模板
- 2024产权交易委托合同适用于转让方采取拍卖、招投标方式
- 深圳市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协议
- 2024对水果冷饮配送商监管协议
- 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管理规定
- 印象江苏课件
- 企业团委书记竞聘演讲稿课件
- 口腔材料学知识点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甲胺)
- 锚喷支护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2022版)
- 2022年泰安技师学院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身体红绿灯》教案(公开课)
- JOINT VENTURE AGREEMENT合资企业协议(双语版)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三元地理些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