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03解析版(上海专用)一、积累运用(15分)(一)把下列句子的编号写在对应的括号内。.子日:“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辱,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 也已!”.子日
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 家无怨。”.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 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3、夭夭如也。 TOC o 1-5 h z 孔子为人();孔子论学();孔子论仁();孔子论孝();D项,第七段具体阐述诗经中用来清肺化痰、止咳去热防治肺炎的中草药。故选Do【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C项,“不科学”分析错误。从“在与病疫斗争的过程中,中华先民积累了不少 经验与智慧,这首先体现在各类抗疫防病的民俗仪式中”中可知,饮酒除疫的生 活经验以及那些文化习俗是符合科学的。故选Co【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作用。首先概括句子的内容:不要企图战胜自然,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然后联系上下文,从结构上考虑:承接上文诗经中人们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 防病治病的内容,
4、引出下文诗经中“告诫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观点。表达效果:引用名人名言,使所论述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加了说服力。【1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可以从内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岂日无衣,与子同裳”和“武汉 加油”两句话。内容上:“岂日无衣,与子同裳”更侧重中日两国深厚的同袍之情和同仇敌慌、 同舟共济的精神,“武汉加油”则简短有力地传达出鼓励和支持。修辞手法上:“岂日无衣,与子同裳”使用了对偶,而且出自国风秦风无衣,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敌当前,士兵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 场景和澎湃的英雄气概。“武汉加油”,使用拟人手法,形象传递祖国大家庭对武 汉
5、人民的坚定不移支持。表现手法上:“岂日无衣,与子同裳”表达含蓄,容易引发读者思考、回味。“武 汉加油”直抒胸臆,情感强烈,颇具感染力。(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甲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乙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 O.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季节旦 乐物甲家家雨、处处蛙乙春天.乙诗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空间,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案】.绝句(七绝).黄梅时节(初夏)蜂蝶(叶).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H题
6、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诗的体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 诗,以及词和曲,还有现代诗。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 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题 干明确问这两首诗属于近体诗的哪一类,稍具古诗常识的,一看就能答出是绝句(七绝)。因为近体诗只有两类,不是律诗,便是绝句。【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认真理解诗句意思。填 空的内容,已提供了 “样板”:“季节”栏,乙项已写明“春天”;“景物”栏,甲 项已写明“家家雨、处
7、处蛙”。甲诗的季节在诗的首句已经点明,乙诗所写的景 物由第三句可知。又因为诗题是“雨睛”,所以第二句“雨后”之景“无花”而 留“叶”,可见景物还有“叶【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 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考核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除了在诗歌创作中,诗人运 用之外,作为欣赏者,要想很好的把握文学形象,领会诗的意蕴,必须进行充分 的想象,这也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回答这种主观性命题,必须明确题意:提 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显然是诗人没写到的。反过来,诗人没写到的便是 你应想象补充的。甲诗没写客人为何不来,因而可以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或 原因
8、,乙诗没写雨过天晴邻家的春色,因为可以想象“招蜂惹蝶”的邻家春色。(四)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张嶷传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 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 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 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 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 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
9、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节选自三国志蜀书)14.解释下列加点字。(1)州召为从事(2)辄有筹画战克之功(.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捐家逃亡()A.捐献 B.舍弃 C.除去 D.通“全”(2)渠帅悉殄() A.沟渠 B.就 C.难道 D.他们.对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 B.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 C.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 D.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 17.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嶷度其
10、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画波浪线部分写何祗“倾财医疗”,其作用是.文章展现了张嶷 和 的性格特征。【答案】(1).召:征召 (2).克:战胜,攻破(1) B (2) D 16. D.张嶷考虑到山贼像鸟兽一样分散,很难通过一战将他们擒杀,便假装与他们 讲和亲善,约定日期设置酒宴招待他们。.通过侧面描写,体现出张嶷德行之高,别人都愿意帮助他。. (1).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多谋善虑)(2).坚守道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州召为从事”意思是益州府征召他担任从事,“召”解释成“征召”。“辄有筹画战克之功”意思是全都建立运筹谋划、战斗取胜的功劳
11、,“克” 可以解释为“战胜、攻克”。【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 否相符。“捐家逃亡”意思是县长弃家逃亡,“捐”解释成“舍弃”。故选Bo“渠帅悉殄”意思是匪首们(他们)被全部消灭,“渠”解释为“他们”。 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拜为”是动词,其宾语是“牙门将”,故“将”后断开,排除AB两项。“属”的意思是“隶属”,故为谓语,其宾语为“马忠”,去“马忠”后断开,排 除Co这句话的意思是“后被任为牙门将,属于马忠部下,向北讨伐汶山郡叛羌,向南 平定南中四郡的少数民
12、族”。故选Do【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词:“度”,考虑;“鸟”,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一样;“禽”,通“擒”,擒 杀、擒住;“克”,约定。【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的作用的能力。“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 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意思是后来张嶷得了很重的疾病, 而其家境一向贫寒,广汉郡太守何祗有通达宽厚的名声,张嶷向来与他关系疏远, 而让人抬着自己到何祗那里,托他为自己治病。何祗拿出所有资财为他治疗,几 年之后把他的病治好。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何祗倾其所有为张嶷治病,是为了 表现张嶷德行之
13、高,别人都愿意帮助他。【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原文“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 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意思是张嶷考虑到山贼分 散,很难通过一战将其擒杀,便假装与他们讲和亲善,约定日期设置酒宴招待他 们。酒兴正浓的时候,张嶷亲自率领左右,斩杀张慕等五十多人的首级,匪首们 被全部消灭。接着进剿他们的余党,十多天后就恢复了清净太平,可以看出他有 勇有谋;“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意思是何祗拿出所有 资财为他治疗,几年之后把他的病治好,张嶷结识信任有道义的人都是像这类, 侧面烘
14、托张嶷,表现出他坚守道义。参考译文:张嶷字伯岐,是巴郡南充国人。二十岁时担任县功曹。先主刘备平定益州的 时候,山中强寇进攻县城,县长弃家逃亡,张嶷在刀剑交锋之中,救出县长夫人, 使她免于灾难。因此张嶷名声显著。益州府征召他担任从事。当时郡内士人龚录、 姚铀都是二千石的官位,在当时很有声名,他们都与张嶷关系很好。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北上,驻扎在汉中,广汉、绵竹的山贼张慕等人劫夺 军事物资,抢掠官吏百姓,张嶷凭借都尉的身份带兵讨伐。张嶷考虑到山贼分散, 很难通过一战将其擒杀,便假装与他们讲和亲善,约定日期设置酒宴招待他们。 酒兴正浓的时候,张嶷亲自率领左右,斩杀张慕等五十多人的首级,匪首们被全 部
15、消灭。不久进剿他们的余党,十多天后就恢复了清净太平。后来张嶷得了很重 的疾病,而其家境一向贫寒,广汉郡太守何祗有通达宽厚的名声,张嶷向来与他 关系疏远,而让人抬着自己到何祗那里,托他为自己治病。何祗拿出所有资财为 他治疗,几年之后把他的病治好。张嶷结识信任有道义的人都是像这类。后被任为牙门将,属于马忠部下,向北讨伐汶山郡叛羌,向南平定南中四郡 的少数民族,全都建立运筹谋划、战斗取胜的功劳。(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
16、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解释下列加点字(1)嗜学致书无硕师名人与游 (4)色愈恭.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是以天气反衬作者读书之“勤且坚”“计日以还” “走送之” “不敢稍逾越”都从侧面表现了作者读书
17、之难。“益慕圣贤之道”“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是作者趋百里而从师的内在动力。“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是作者为求学不得不隐忍求全的表现。【答案】.爱好.得到.交往 .表情,脸色(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2)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D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嗜学,句意为:爱学习。嗜(shi):爱好。致书,句意为:得到书。致:得到。(3)无硕师名人与游,句意为: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游: 交往。(4)色愈恭,句意为:表情更为恭敬。色:表情,脸色。【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
18、的能力。(1)中“以是”,因此;“假”,借;“群”,各种各样。(2)中“侍”,陪侍;“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倾耳”,侧耳。【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句子含义的基本能力。D项,“是作者为求学不得不隐忍求全的表现”错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句写老师的严厉,但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也就是对老师的尊敬。故选Do【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 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19、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 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 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 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 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 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 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 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等到他高兴时,
20、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三、写作(70分)23.请以“志当存高远”为题作文。要求:(1)体裁:议论文(2) 800字左右。【答案】【例文】志当存高远北冥有鱼,其名日鲸。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一题记鲸本在水中,巨大无比,可谓海中霸主。然而它却选择化鹏,去那未知、深 邃的天空,接受新的挑战。它成功了,且一飞便是九千里,这是一种何等的志向 和气魄,不甘水底,便要去搏击天空。志向足以改变人的一生。看那昔日洪武大 帝,灭大元,建明朝,一代雄主,杀伐果断。但观其少年时,还不叫朱元璋,而 名重八,也并未想过
21、得天下,最大的愿望是做好一个放牛娃,平淡度过一生。在 一家被饿死后,朱重八开始为生计四处奔波,直到灭元。一个是放牛娃,一个是开国之主,若非确有其事,有谁能够相信,志向之变 让朱元璋进行了蜕变,他不再按既定轨道成为庸碌之众,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众人 艳羡与尊敬的对象,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陈胜,不安于燕雀生活,胸怀鸿鹄之志,拉开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序幕;韩信, 不甘胯下之辱,志向远大,最终挥师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刘裕不愿身处 陋巷,一心统一中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们,都曾平凡过,但到后 来都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们的成功,靠的是远大的志向。志当存高远。志向,很多人都有,但
22、人们的志向又不尽相同。志向高远者,多有经天纬地 之才,开疆拓土之功。动辄兼济天下,一统江湖。想那魏武曹操,一统中原;成 吉思汗,踏马扬鞭。哪个不是胸中有大气魄者。志向远大,必会严格要求自己。上古有凤凰者,非醴泉之水不饮,非梧桐之 木不栖。否则再高远的志向也不过是一纸空谈。若无实际的付出与拼搏,再美好 的未来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浮生一梦罢了。鸟雀不知鸿鹊之志,斥鹤只若蓬蒿之流。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是浩瀚的宇 宙,收获的是人生的真谛。这个世界只有两样东西最值得我们崇敬,一个是我们 头顶的那片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远大的志向。低头行走,躺坑荒度人生者,永远不会感到星空的魅力。唯有志存高远者, 才
23、会抬头仰望星空,星空引领我们去探索,让高远之志引领我们成功。【详解】(一)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命题作文。“志当存高远”是观 点型命题,要求考生只能写此观点,而不能写其他。这是诸葛亮所写的戒子书 中的话。意思是:一个人不仅应当立志,而且应当树立高尚而远大的志向。为什 么人要立志呢?因为“无志无以成学,无学无以成才”。志向,就是人自己给自 己定下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奋斗的勇气, 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力量,才会不断的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进步。历史上凡是有伟 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从青少年时期就立下志向的。如孔子、司马迁、张衡、祖 冲之等;如项羽、韩信、曹操、诸葛亮等
24、。当然,人立志要树立高尚的志向。高 尚的志向,就是指个人的志向要有积极向上的意义,要有利于民族、利于国家、 利于社会的进步、利于科学文明的发展。这才是崇高的志向。只有崇高的志向, 才会使人,襟胸开阔,目光远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遇艰难而不气馁,遭挫折而不退缩,居庙堂之高而不自骄,处江湖 之远而不自弃,终将会以大手笔,做大文章,成大事业。而那些目光如豆、心胸 狭隘、营营于蝇头小利、苟苟与鸡肋微益,其所立之志,必然是卑微的、低下的、 无积极之意义。小有所得,就津津乐道,不思进取;微有小胜,就夸夸其谈,炫 耀于人。这样的人,因其志向之低微,稍遇挫折则畏蕙不前,垂头
25、丧气,终究不 能成其大事,而为历史所抛弃。同时,人立志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远大之志, 是指身处当前之时,能洞察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预见到历史前进的大方向,从而 树立符合发展趋势、顺应前进方向的志向。远大之志,能给人以高-瞻远瞩的观 察能力,给人以远见卓识的分析能力;能使人目光犀利,见解深邃,除重重迷雾 而见真庐山,排种种表象而识实事务。人立志是多么可贵而重要啊!树立崇高而 远大的志向就更为可贵而又重要的啊!文体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等层面展开论述。(二)立意:可以从为什么层面论述,如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 决条件;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
26、最终只能 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在平庸中耗尽一生;一个人如果志存高 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 会竞争中取得成功等。可以从怎么做的层面展开,如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 们看齐;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抛却心中无关的杂念,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 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等。(三)素材:1、诸葛亮8岁亡父,17岁时死了叔父诸葛玄,到了求学的年龄诸 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去依山傍水的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黄承彦的学堂来读书诸葛 亮认为这里环境好,每天早上读书,不久就有了成就,诸葛亮还自己参加了最高 年段的考试,还名列前茅。这篇文
27、章是诸葛亮在学习中是如何努力的,也告诉我 们如何读好书,如何去认真读书,诸葛亮他每天清晨,雄鸡报晓后,诸葛亮便叫 醒弟弟诸葛均,一同到山上去学习。这很快被细心的老师黄承彦知道了,他感到 这是个温故而知新的好方法,便号召学生们向诸葛亮兄弟俩学习,并把晨读作为孔子论道德修养(孔子论道德修养()o【答案】孔子为人(5、6、15);孔子论学(4、7、14);孔子论仁(3、8、13);孔子论孝(2、9、12);孔子论道德修养(1、10、11)【详解】本题考查对孔子名句的理解能力。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宝石项圈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 圈,那上面
28、有11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看得出,每块都很名贵,在灯 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你在看到她的那一刹那,必会注意到她的项圈。因为她的 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如果你注意不到她的项圈,你 简直就是一个瞎子;如果你注意到了她的项圈,而不过问这件事,那你简直就是 对她的大不敬了。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在寒暄之后,都要夸奖她的项圈。她就如愿以偿 了,情绪高昂地说着什么。轮到我与她见面,我的谈话也从项圈开始:“这是我 看到过的最美丽最别致的项圈之一。”这可并不全都是客套。那项圈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晶莹璀璨。“谢谢!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把毕生积攒的名贵宝石都拿了出来, 我自己设计了这
29、个样式交给工匠制作,无论从价值还是款式来说,它都极为名贵 别致。而且,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个项圈有很大的象征 意义。”老奶奶说。她说话的时候,鹤发鸡皮的脑袋摇个不停,脖子上的项圈就 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脖子晃成了这个样子,出于礼貌,你就是再没兴趣, 也得问老人家这个项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业堂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从此,学风为之一新,人们每天老远就能听到从山 顶上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2、少年的诸葛亮离乡背井,不仅亲眼目睹,而且亲身经受了混乱时代的灾难。 他渴望安定,渴望统一,决心为消灭豪强、重建统一的国家而奋斗。为此,他在 隆中生活时博览
30、群书、广交士林,密切关注国家的局势;他自比管仲、乐毅,立 志为重建强大的国家做出贡献。3、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4、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 毛泽东5、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 一周恩来(四)写作思路:本文首先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描写,大鹏本身就是拥 有大志的象征,非常切题。作者肯定了大鹏的志向和气魄。接着又抛出一个观点, 志向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运用了朱元璋的详例以及陈胜、韩信、刘裕的略例,充 分证明了观点,
31、同时引出总论点:志当存高远。接着论述志向高远者,必是胸中 有大气魄者。志向高远者必会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的付出与拼搏实现志向。本 文论证严密,从为什么要志存高远,以及怎么做的层面深入阐述观点。本文语言 精练典雅,清辞丽句信手拈来,给人以美的熏陶。(6)甲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老奶 奶兴奋溢于言表。她说:“我这11块宝石,代表我的11个孙子和孙女。蓝色和 绿色的宝石,代表的是男孩;粉红色和橙黄色的宝石,代表的是女孩。现在,你 已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仔细地数一数,我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 ”我很仔细地数过了,但老奶奶究竟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又忘记了。记住 的只是她那
32、张充满期待的脸和筋络缠绕的脖子。乙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 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也许是太想让老奶奶高兴了,这时,我千不该万不该,问了一句话:“您 的这11位孙女孙子常常来看您吧? ”老奶奶的脸色黯淡下来,喃喃地说:“是啊,他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 不来了”整个晚上,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11)不,直到今天,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我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地 用手指捅一位老人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有时,我看到大街上的女孩戴着灿烂的宝石项圈,会不由自主地想,天底 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盛大的宴 会上,骄傲
33、地指着自己项圈上的宝石对来宾说:这块蓝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 父,这块红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母。他们永远在我心中。(节选自毕淑敏n块宝石婴孩的项圈,有删改).人们在看到老人的一刹那为什么一定会注意到她的项圈?.从第段第段画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 好处。.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文末处隐去了本文的结尾。如果让你从下面A、B两项中选择,你会选哪 一个作结尾?请把所选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并简要说说选择的理由。A、有吗?有吧。B、有吗?有!选择:()理由:【答案】.项圈非常美丽别致(或:项圈上的宝石每块都很名贵,在灯光下发出彩色 的光芒(针对项圈
34、本身)老人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针对老人).甲: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渴望向人炫耀自己子孙众多的心理(或: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达到预期目的时的高兴心情)。乙: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宝石的晶莹剔透来衬托(突出)老人的苍老。.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 为自己有这 么多的子孙而自豪 这些子孙并没有把老人放在心上 老人非常孤独、失望。 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1).选择:(A)(2).理由:表达了不确定的意思,包含复杂的情感,如肯定、怀疑、失望、期待等,委婉含蓄,引人深思(或:B: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乐观的心理)【2
35、题详解】本题主要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人 们在看到老人的一刹那为什么一定会注意到她的项圈”,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 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 第1段“那上面有11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但看得出,每块都很名贵, 在灯光下发出彩色的光芒”,“因为她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 的项圈”分析作答。【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赏析句子,我 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
36、刻含义,语言上 有怎样的特点。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1) “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明显使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老人达到预期目的时的高兴心情。(2)“项圈是 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 一种残酷的枯萎”显然运用的对比的修辞手法。用宝石的晶莹剔透来反衬老人的 苍老。【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 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 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
37、课文内容,具体 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是一种比喻说法。“期待和自豪”意思是老人期待和自己 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泡沫”在这里指子孙并没有把老 人放在心上,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 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 的人物心理活动。【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 干要求,如本题主要考查补写文本结尾内容,需要结合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 旨等方面综合分析。(1)“有吗?有吧”明显表达的是不
38、确定的意思,包含肯定、 怀疑、失望、期待等复杂的情感。这种结合好在委婉含蓄,引人深思,促人思考。(2) “有吗?有!”明显表达了肯定的意思可乐观的心理。这两种结尾都可以, 但要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不学诗,何知疫?杨应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日本在 援助中国的物资上写上这八个字,在让人感到暖心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优雅。在这特殊时期,诗经中除了有这些特别暖心的诗句,还有许多关于病 疫流行及防治的描写。“旻天疾威,敷于下士。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小雅小 旻)就是描写周幽王时期发生的一场病疫。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
39、阵临的瘟疫在 肆虐,无情的茶毒人间,可是防治的政策摇摆而又乖僻,这样的日子哪天才能终 止。诗经中还有许多防治病疫的措施和药物,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应对疫情 有许多启发。诗经中有记载高温杀菌的。在与病疫斗争的过程中,中华先民积累了 不少经验与智慧,这首先体现在各类抗疫防病的民俗仪式中。庭燎是诗 经小雅中的一首诗,描述了周代王宫夜晚燃烧竹竿的习俗。正月初一在庭院 里燃烧竹子是为了驱赶“山臊恶鬼”,山臊是一种生活于山间的鬼,往往喜欢在 春节前后袭扰民间,造成严重的疫病。烧烤竹竿、驱除山臊的仪式反映了先民在 高温杀灭病毒方面的认知。(4)诗经中有描写饮酒除疫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上曾说饮酒可以 杀死病
40、毒。虽然这未必科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喝酒避疫是一种生活经验和 文化习俗。诗经中饮酒可以解忧,可以祭祀,可以庆贺,可以饯行,也可以 保健除疫。如豳风.)中“八月剥枣,十月穰稻,为此春酒,以介眉 麦。”这里的饮酒就是说可以除病长寿。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此诗记鲁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胜利,鲁僖公在泮宫 设宴庆贺,祝愿健康长寿。正如黄帝内经中说酒的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 之万全”。孙思邈将酒评价为:“一人饮,全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历代 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对其本身的药用价值,以及以其制备药酒而使药力 大增的作用倍加推崇。古人还喜欢饮用雄黄酒、朱砂酒
41、等药酒,并以酒拌水洒喷 庭院及内室,目的都是为了防毒避害。诗经中有中药防病的诗篇。诗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由公元前11世 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 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容。诗经中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余种,可以作 为药物的有60余种。记录木本药的有20余种,如桐、柏、梨、槐等。记录虫类 药物的有90余种,如鸿、蟾蛛、至(全蝎)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 很早以前就有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利用身边的药材祛除病魔。诗经中有富于诗意的植物名字,实际上也是防病治病经常用到的中草 药。其中以中药命名的诗词就有多首,例如卷耳茉苜木瓜兼葭等。卫风木瓜中的“投我以
42、木瓜,报之以琼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可玩 可食的青黄色木瓜,是情人间的赠物。药用首载于魏晋间名医别录,名木瓜 实,谓主湿痹邪气,霍乱吐下,转筋不止。卫风伯兮中的谖草,即今之萱 草、金针菜,认为能舒畅情志,令人忘忧。郑风漆消中的蔺,是一种芳香 的兰草,用之沐浴或佩带,可芳香辟邪,带来安康吉祥。王风采葛中的艾、 多首诗涉及的蒿之类,采来晒干扎把,点燃作灸用止痛,或生烟熏蚊,或烧灰淋 水取汁浣衣,都是当时的药用植物。国风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段,恐怕也是诗经中普及率相当高的名句。诗人 用春天桃花的艳丽娇美来形容少女的美好年华,诗中描述出一幅“人面桃花,相 映成
43、趣”的田园风光,使人产生无比美好的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趋 之若鹫的观赏植物,有关桃花的诗文可以说汗牛充栋。可是桃的花以及花开后结 的果实却是药。你再仔细看看,诗经中还真的有用来清肺化痰、止咳去热防治肺炎的 中草药。国风兼葭中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可不只是一首缠绵爱情诗,这 里的“兼葭”就是芦苇。芦苇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用的是苇茎部分,叫 “苇茎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小雅南山 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 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44、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其中的“杞” 就是枸杞,“桑”指桑树,一般入药桑叶用于外感病、桑白皮用于肺热咳嗽,桑 意用于补肝肾。诗经有善待自然的诗篇。恩格斯说: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 体,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诗经中有许多告诫人们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诗篇。小雅鱼丽是一首描写贵族宴飨宾客的诗。“物其 有矣,维其时矣”表达了周人的自然资源保护观。毛传曾评:太平而后微物众多, 取之有时,用之有道,则物莫不多矣。意思是说,物产所以丰足,鱼兽所以敷用, 关键在于人的“取之有时,用之有道”。人类要生存发展,不可能不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但开发利用必须合理适度。鱼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行为心理的探索与教育策略
- 艾灸灸法培训课件图片
- 2025年中国丁基钠黄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教育科技品牌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医疗心理服务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 教育4.0以创新引领未来教育模式
- 教育数据与校园安全管理优化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城市社会治理协同报告
- Chloranocryl-Dicryl-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徽师范大学《产品摄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33804-2025肥料级腐植酸钾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公共广播和语音报警系统(PAVA)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蚊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体动脉-肺动脉转流术之术后监护要点
- 2025至2030中国腻子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 女性职场礼仪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维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球及中国神经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某镇“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思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