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阅读训练(二) 一、阅读秋水,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百川灌河()欣然自喜()至于北海() 不见水端()旋其面目()见笑于大方之家() 2、翻译下列句子。 (1)“闻

2、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原文填空 (1)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 4、有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5、你怎样看待河伯? 6、从这篇短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 二、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3、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三、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4、,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

5、(1)汪然出涕()(2)君将哀而生之乎() (3)则久已病矣()(4)饥渴而顿踣() (5)往往而死者相藉也()(6)吾恂恂而起() (7)以尽吾齿()(8)又安敢毒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3、下面句子中与“悍吏之来吾乡”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多助之至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之说既克,公问其故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谨食之食之不能尽其材D、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

6、楼之大观也 5、与“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6、为什么蒋氏认为“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根据文段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并谈谈你对造成蒋氏遭遇的根本原因的认识。 7、选文第一段写蒋氏自述遭遇时,以悍吏来乡逼租之急与他自己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其作用是 8、有人说透视捕蛇者说,柳宗元同情劳动人民,其心可贵,又有人说,柳宗元将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唐朝统治者身上,其智不明。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请说点理由。 四、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

7、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8、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巳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屋舍俨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故患有所不辟也且人患志之不立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进亦忧,退亦忧D.同舍生皆被绮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5分) 选段中,作者将比作鱼,将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3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这个词含义相同。(2分) 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4.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3分) 答:人物名字:;名句: 五、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并答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