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 (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1.gif)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 (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2.gif)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 (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3.gif)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 (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gif)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 (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44bf9dee60dd9b8a89f600a9e2c4a42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格致课堂格物致知作业推荐02统编版上册综合复习一、论述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杜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
2、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3、。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
4、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B.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C.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醋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D.礼治社
5、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C.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来证明礼与普通道德的不同,证明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一中心。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过得安稳的就是那些
6、了解传统成法、遵照经验价值的人;反之则会受挫。C.“法治”与“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有时候所谓礼治就是普通所谓的人治。D.人们如果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那些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二、实用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
7、,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材料三: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
8、,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奏唱国歌有法可依)材料四: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
9、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
10、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二的公民“对国歌的了解多少”的相关调查看,“能正确演唱国歌”的人数比其他三项的人数总和还要多些。B.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对于“立法后如何爱护国歌
11、”,认可“从个人做起,严格遵守国歌法”公民超过半数。C.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民意基础。D.国歌立法具有居安思危的警醒以及对社会公众教育、引导、惩戒等作用,也是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6.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你对国歌的理解,分条概括“公民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的原因。三、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请说普通话尚春江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
12、通话。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着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
13、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走走就走走。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了。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迷了路?问啊。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这时他才
14、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问了半天,他也没问出回小区的路。没办法,他就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车很快找了来,把他送回家。坐在沙发上,山水说,不在这住了。在这里,人家讲的是本地话,他听不懂;他讲的是家乡话,人家也听不懂。在这里,说话都是普通话,他不会。儿子想说,爸,你不会学吗?小时候,人家都说你会普通话。但是,儿子没有问。他知道,那是他大心上的一道伤疤。那年,他大当兵回家探亲。老队长榔头看到一个人,穿着一身绿军装,背着一个绿挎包,站在山水家门
15、口东张西望,知道是山水回来探亲了。就问,是山水啊?啥时候坐车回来的?哎呀呀,你是榔头叔叔吗?我是昨晚上回来的。叔叔,你知道我妈妈在哪里吗?山水说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向生产队长榔头敬了个礼。啥?你是“坐碗上”回来的?不是坐车啊?你妈妈是谁?是你娘?那我去叫你娘去。你娘在红芋地里出红芋呢。切!榔头队长听着山水说的普通话,嘴都撇到裤腰上了。一会儿,山水娘回来了。他娘干活时,脸上受了点伤,涂着红药水,横一道竖一道的娘望着穿绿军装的山水,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当兵,是很光荣的。有人找不到媳妇,只要军装一上身,说媒的立马就踢破门槛。娘说,山水,啥时候回来的?山水望着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娘说
16、,你是谁呀?娘说,傻孩子,我是娘啊,你连娘都不认识了?山水紧紧握住了娘的手说,哎呀呀,你看看,你看看,我以为是隔壁的大娘呢,原来是我的妈妈哟。此后,有人说山水是“一年亲,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小资产阶级思想典型,上报到了部队。本来,山水已被部队当作入党提干的对象,此时泡了汤,提前退了伍。山水的未婚妻也退了婚。他娘提着礼到处找媒人说媒,但人家一听说是他,扭头就走。从此,山水就拉了寡汉。如果不是捡了一个他做儿子,把他抚养成人,现在可能仍是孤家寡人。一连几天,儿子看他大山水整天躲在屋里,呆呆地,不言不语,像丢了魂。就说,爸,是不是住不惯啊,那咱就回老家。啥?回家?那中啊!山水的眼中一下子闪出了亮
17、光。在家里,他就不用说普通话了。种地,种菜,和一般大小的老年人拉拉呱,喂喂猪,养养鸡,遛遛狗,多好!(选自华文小小说2015年第2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普通话”与茹志鹃百合花小说中的“百合花”都具有象征意义,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具有重要作用。B.文章通过记叙山水在城市生活出门转悠因不会讲普通话而迷路的事,告诫青年人陪伴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具有时代意义。C.本文以倒叙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以插叙补充山水年青时的遭遇,丰富小说内容,多种叙述方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D.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听到儿子要送自己回老家时“山水的眼中一
18、下子闪出了亮光”,写出了山水对家乡生活的向往。8. 你认为山水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9. 哦,香雪中那开进台儿沟的火车是新生事物,本文中的“普通话”也是一个新生事物,请概括香雪、山水以及榔头叔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并结合文本内容给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一条建议。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
19、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等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
20、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成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
21、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B.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C.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D.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
22、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之历城”中“齐”指周朝国名,位置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历城”,地名,属齐州、济南府,因地处历山下而得名。B.“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C.美芹十论是辛弃疾向皇帝所提的建议,名称中有“美芹”二字是表示谦虚意;“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D.“长短句”原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与“乐府”成为了词的别名;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均是以词人的名命名的词集。12.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年轻从师学,后决心归宋。他与党怀英以蔡伯坚为师学习,二人并称“辛党”;后用蓍草占卜仕途,金主完颜亮死后,辛弃疾在宋任职。B.辛弃疾见机善谋,有谋有勇。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曾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张安国等人降金,他与王世隆等直奔金营斩杀张安国后回宋。C.辛弃疾通晓军事,治政有方。他在文章中论述形势、战术、地形等方面问题极为详细;任职滁州时减轻赋税,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D.辛弃疾任职频繁,死后被封褒奖。他在抗金中官职一直处于变动中;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表明了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13. 把文中加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
24、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2)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梅花张道洽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25、。15. 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_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_、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_,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的人生信念中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生命哲学也深藏在工匠精神之中。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_、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固然 废寝忘食 追求 风气B.显然 宵衣旰食 实践 风习C.显然 宵衣旰食 追求 风习D.固然 废寝忘食 实践 风气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工匠的人生信念中深藏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工作总结15篇
- 人文关怀:传递爱与温暖的力量主题班会
- 2025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中班幼儿重阳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电子商务交易合同
- 广告宣传片制作合同范本
- 固始土鸡蛋购销合同书
- 幼儿园种子科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八章 视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逆向建模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 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系统建设方案
- 国寿增员长廊讲解学习及演练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期末模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高频词汇速记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