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戊戌变法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_第1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_第2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_第3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_第4页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一、康有为变法思想的阐释二、戊戌政变。康有为与戊戌变法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也。”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 新学伪经考1891年8月刊行 重刻伪经考后续 新学伪经考“夫推经学所以迷乱乖迕(wu3违背,不顺从)之由,盖出于刘歆(xin)伪为古学以乱真经之故。以刘歆伪经写以古文,遂目真经为今文。自汉季来,经学遂有今文、古文之异。今文者,西汉世立于学官,若诗则齐、鲁、韩,书则欧阳、大小夏侯,礼则仪礼、大小戴记,易则施、孟、梁丘,春秋则公羊、谷梁,于夫齐、鲁论。凡此皆孔子之真

2、经,七十子后学之口说传授。今虽有串乱,然大较至可信据者也。古文者,毛氏诗,孔氏书,费氏易,周礼与左氏春秋,与其他名古文者及于古文证合者,皆刘歆所伪撰而篡改者也。郑康成不辨今古之真伪,和合今古,杂糅真伪,号为经学之集成,实则伪古行而今文废。于是孔子之微言绝,大义乖。大同太平之导,暗塞而不明,孔经虽未全亡,然变乱丧失亦已甚矣。” (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9400页) 目的就是要动摇封建守旧派 “恪守祖制” 遵守祖制的观念,实际就是要打击封建专制的理论的基础。尽管康有为的论断,应该说我们现在客观地来分析一下,它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是对于当时受到封建桎梏的儒家人士来说,的确也是起到了发聋振聩

3、的作用,对于当时的思想界,可以说是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无疑是一声惊雷。孔子改制考卷9 “凡大地教主,无不改制立法也,诸子已然矣。中国义礼制度皆立于孔子,弟子受其道而传其教,以行之天下,移易其旧俗。若冠服、三年丧、亲迎、井田、学校、选举,尤其大而著者。”(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4页)。“圣人但求有济于天下,则言不必信,唯义所在。无证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keng1浅薄固执)之小人之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自不惊人,自可避祸。”(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7页)。孔子改制考通过阐释孔子的改制,阐释了中国的

4、政治制度并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把孔子说成是变法改制的一个祖师爷,从而证明康有为倡导的维新变法主张,是符合孔子道统真谛的,完全合乎圣人之道。人类公理康有为还在1885年开始编撰一部书,这部书的名字叫人类公理。1887年加以编订。他认为人类平等是一个几何公理,要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使之平等。人类公理,除了包含中国封建主义的一些学说之外,还渗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学说的内容。这部书是反映了康有为早期的一种大同思想。上清帝书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也体现在他的七次上清帝书(翦伯赞编: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23页202页)中。上清帝第一书:1888年的12月10号 1.变法的迫切性。

5、“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我既弱极,则德、奥、意、丹、葡、日诸国亦皎然思启,类卵之危,岂有过此,生所为日夜忧惧也。”2. 变行政之法。“生所欲言者三:曰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而已。然今天下法弊极矣,六宫万务所集也,卿贰多无所责成,司员繁而不分任委,每日到堂,拱立画诺,文书数尺,高可隐身,有薪炭数斤之微,银钱分厘之所,而偏行数步者,卿贰既非专官,又多兼差,未能视其视由,劳苦已甚,况欲整顿哉?故虽贤智,亦皆束手,以为周公为今冢(zhong3坟墓)宰,孔子为今司寇,亦无能为法,弊自此,求治得乎。”上清帝第一书3.通下情,慎左右。“今上下否塞极矣通之之道,在霁(ji4怒气消散)

6、威严之尊,去堂陛之阶,使下臣人人得尽其言于前,天下人人得献其才于上。”“明年皇上大婚礼成,亲裁庶政,宜慎声色之防,圣德日新,宜慎近习之选,所谓慎者,辩忠佞而已。”上清帝第二书 ,又叫公车上书 提出了:“统筹大计,近之为可和可战,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断无敌国外患之来,伏祈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1.“窃以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盖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率由则外变向迫,必至不守不成;言为而诸国交争,

7、必至四分五裂。易曰:“穷则变,变则通。”董仲舒曰:“为政不调,甚者更张,乃可谓理。”若谓祖宗之法不可变,则我世祖章皇帝何尝不变太宗太宗文皇帝之法哉?若使仍以八贝勒法为治,则我盛清久安长治乎?不变法而割祖宗之疆土,驯至于亡,与变法而光宗庙之威灵,可以大强,孰轻孰重,孰得孰失,必能辩之者。”2.提出富国,养民,教民,广开言路,君民同体的变法主张。富民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公车上书意义其意义重大:其一,但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民族觉醒意识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证明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其二,“公车上书”就标志着中国近

8、代史上一部分知识分子集会论政的发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下,它一直禁止国民联名集体上书,清政府对这一点又格外的严厉,因为清政府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多数的政权,对这一点更为敏感。上清帝第三书、上清帝第四书: 第三次上书基本上重申“公车上书”中的内容,请求皇帝“即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yu4)”。第四次上书,指出“泰西所以至强之由,一在千年一民,皆思用之,故护养之意多,而防制之意少一在立科以隶智学也一在设议院以通下情也”,提出“下诏求言”、“开门集议”、“辟馆顾问”、“设报达聪”、“开府辟士”的的主张。为了大笑光绪帝的疑虑,康说:“至

9、会议之士,乃取上裁,不过达聪明目,集思广益,稍输下情,以便凑饷,用人之权,本不属是,乃使上德之宣,何有上权之损哉?” 清帝第五书 1.“德王胞弟,亲统兵来;俄日屯买吾米各七百万,日本议院日日会议,万国报关,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慌,万民蠢动。职诚不料昔时忧危之论,仓促遽验于目前,更不料盈廷缄默之风,沈痼更深于昔日。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英国泰晤士报论德国胶事,处置中国,及其得宜,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点燃,四面皆应,胶警乃其借端德国固其蒿矢。”国内“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故志,奸宄(gui1)生心”、即无强敌之逼,秸杆斩亩,已

10、可忧危”、“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2.提出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订国是,原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而以;其第二策曰:大集群臣而谋变政;其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凡此三策,能行其上,则可以强;能行其中,则犹可以弱;仅行其下,则不至于尽亡,唯皇上择而行之。” 日本变政考及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翦伯赞编:戊戌变法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日本变政考:“若以我广土众民,十倍于日,皇上乾纲独揽,号令如雷霆,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片纸涣汉,督抚贯行,四海无虞,民罔异志,就今税入,已逾万万,若括

11、陋规,必可得倍,若正经界,更得倍蓰(xi3五倍),若善银行之用,则不可思议也。”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 “大彼得知时从变,应天而作,奋其武勇,破弃千年自尊自愚之习,排却群臣阻挠大计之说,微服作隶,学工于荷、英,遍历诸国,不耻师学,雷动廷震,万法并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建议光绪帝取法日本,“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令群臣具名上表,咸割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励众志。一定舆论,设上书所于午门,日沦派御史监收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值其中。既

12、立制度局总其纲,宜立十二局分其事:一曰法律局;二曰度支局;三曰学校局;四曰农局;五曰工局;六曰商局;七曰铁路局;八曰邮政局;九曰矿务局;十曰游会局;十一曰陆军局;十二曰海军局;庶政可得而举矣。” 1898年2月,上清帝第七书 “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政体尊隔之故,自知县号称亲民,而吏役千数人,盘隔于内,山野数百里,辽割于外,小民有冤,呼号莫达。累上而为知府,则千里剖符之寄,又累上而为司道,则百城藩屏之任,然上未得具折以上达,下须行县乃逮民。若夫督抚之位,去民亦远;百县之地,为事更繁,积弊如山,疾苦如海,既已漫无省识,安能发之奏章,一人一省,一月数折,割塞甚矣,何能为治理。”戊戌变法内容

13、1政治方面,也并没敢太激烈,没敢提出君主立宪,康有为从前写文章宣扬君主立宪,但在真正变法时,根本没有敢提君主立宪,他认为,现在官员冗员太多,中央很多衙门人浮于事,他提议进行裁并;撤裁绿营,要使旗人自谋生计。 (1)设制度局,改革旧机构,撤去闲散、重叠衙门,裁减不必要的官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上书言事,严厉禁止借故阻止。鼓励平民论政, 戊戌变法内容(2)在人事安排方面,陆续地授予当时一些维新派的人物一些官职。谭嗣同、刘光弟、杨锐、林旭,被授以四品卿衔,任军机处章京。(3)出版自由。戊戌变法内容2.在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广办邮政,

14、兴建芦汉、粤汉、沪宁等铁路;用西法制茶;芦汉就是从卢沟桥,也是从北京到汉口。粤汉就从汉口,武昌一直到广州。沪宁就是从上海到南京。决定要兴办这几条铁路。用现代的方法来制茶。在上海、汉口等城市,设立商学、商报、商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3.文教改革,不敢提废科举,仅仅只提了要改革八股文,策论取士,康有为的弟弟也跟他说,怎么不提废科举?康有为说,我一提出废科举,天下读书人都要把我给撕烂,反对的人太多,维新要想顺利,不应该提废科举,只能说改变一下科举的内容。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各个地方设立中小学堂,对外派遣留学生;提倡西学,建立译书局;奖励著作与发明,奖励办报纸,准许组织学会。 4. 在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陆海军,裁汰旧军,改用西法操练。慈禧太后实施了三项限制变法的强硬措施,哪三项呢?第一、 剪除皇帝的主要羽翼。 第二、限制维新派进入权力中枢。 第三、牢牢控制京畿腹心地区的兵权。 想有所作为的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全力鼓动和支持之下,在八、九月间,也采取了一系列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