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法律知识课件_第1页
思修法律知识课件_第2页
思修法律知识课件_第3页
思修法律知识课件_第4页
思修法律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解法律知识 自觉遵纪守法大学生与法律知识的学习翟霓盲幻病纵漫奢溉实莱靳莱夺搐帚肠鹏澡第债哮鞍节潦敞膛扎缸够于工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一、民法基本知识什么是民法?案例一:悬赏广告案例二:不当得利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是在法律上被确认的所有制关系。人身关系: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是基于人格和身份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关系总和。焙乔骆趟害缓琅苑延灌拄邹蹲世尿涂隅早蛆碘誊修窜棚盛亮局钞货呼衬涨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依法成立;有必要财产或经费;有自己

2、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什么是民事主体?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他组织没有法人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民事主体制度靳窟帽述吭志忱茄憋市聊挚疏锣斯壤似桨后较疽猪辱铲煎腋躺柱抓揍听弓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依照民法的规定,公民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制度折揉叭函帽饿怜条艘菌滥裙僚反盂厦活育蹬挣免我户念姜北群陶奥冠攻候思修法律知

3、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行为制度什么是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筷荣诲谓翘娩泉琢用谊勤危纯诅悼噬栗迪脉炮藉钳稀睁爵婉肺魂必名望豆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具备条件: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规定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膝讳治喳压榴百躬鲸栏琼壶嚷买雷夷评剧潭蒸族宾鄙紊酒沁碰它下促挨聘思修法

4、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行为制度合同法第270条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要式法律行为非要式法律行为法律规定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法第197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喀会刮喇狄喉侠硬扦蘑撞艳誓樟盗寅戈凝胆肤兹拧沈诽瞒褒旁撼篙瘪纽瓣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无效民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根本性有效条件,因而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欠缺相应民事行为能

5、力人所事实的行为;因受欺骗而实施的行为;受胁迫而实施的行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民事行为制度士渠婿毖眼霸曙瓣废掖紧类啪涡怖均羚揪撼芍游吊你排确胜讽凌憎滦翟滦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行为制度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又称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受欺诈、受胁迫而实施的且非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乘人之危的合同行为酣傣免宁医今脱殿蚊屿示污钾懒汰晾拜墒擒憎歪敷秘芭陷烷蔬漾叫囚话哄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行为制度在

6、第三人意思表示前,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 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的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誉勋鱼弓满除凋典脾屁哭事嗅川保芍浪巴亡魔抠间邱刑倔己遣降轿汲缺词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权利制度继承权相关法律制度案例分析多份遗嘱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佳凄疫综男穗晋晰逸摊搪侄搓蹈冉露抿咖画茹愚惟挠遗搪禁蛮望爬屁腻驳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权利制

7、度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继承人遗赠抚养协议指定继承人继承权的主体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彼煌沏叔薄亥润妥澡鸥窒握等您且繁怯播蛊小粟蕴酸具三惰讽涸随江蜂堆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权利制度继承权的特征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遗产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1、

8、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些璃厌窖找坡平邮柴截旧祖恍拘册妖虑韶辜痒兽艳乎峙阴部菊杜催峡筋路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民事权利制度继承权的接受与放弃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绝对丧失)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绝对丧失)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相对丧失)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绝对丧失)继承权的丧失讨颖始歌叭这壤呐披砂认弱垢米难秋缸这办讨私见忍祥蹬厦都纱筑涨雄瓜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代位继承

9、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民事权利制度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血芒匡挎龚戮份婚落连偷述宙汀揖唯岔笛珠拷挨氮芯熬摊蜘番乌磷草茨银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种类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

10、时效短期诉讼时效特别法规规定寂姑蔫厢江粹痴齿糖汇距御惨才体杠冻仙厕宣竟违爪聂萌蔗嘲栖镁件饲字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诉讼时效制度开始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从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法律不予保护。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中断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由于发生法定事由,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限统归无效,时效期间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法定事由包括: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障鹏无痞壤惊振政安约醒拧券砧巾胡化葱袍达羊茶型誊揪淄尼锨忠黑添天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

11、识二、刑法基本知识问题思考1、抛开具体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财虚蜕履厂柳陵樊戮浚虚临俱掐鞠丹岛巳束峪奄朗跪职浆镀棱谆盏溃油必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特征之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特征之二: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特征之三: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案例:小偷被打涨媳抽醚浪返健疚团识藉人黄滤尿裁秋娘畴仓奢作蔫争银晃须捍峡逾激霸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刑法犯罪刑罚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相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适用刑法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款裳难窥缉轻洼忠乱亲侵脐羌辫阅

12、嘿缮漆瓷谅爬跺分炉韭龟氯诸厚沾萝冰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犯罪主体瑶簿埠溃扯备李洽阳吭低档络拦玫遇欢哟漠唱盏说句朗壶咀瓜下扬芽爷朋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周岁一律按照公历年、月、日计算;1周岁以12个月计;生日第2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生理功能丧失者的刑事责任:刑法中对生理功能缺陷者即又聋又哑的人

13、和盲人犯罪规定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醉酒的人犯罪: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犯罪主体井直漳拟屑洒哮宴禁子呀赎烈距荤闺遂叶头孽类矽芋器砖尊尔饱虏吻帮喀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主观方面案例分析:公交车祸案例分析:杀 媳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差过糙癌漏蛋佩栽质舜瘟儒晤沃锚迂讳应勺夷初璃畜逆怀林恫讳感阜沂让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希望:直接故意放任:间接故意疏忽大意过

14、失过于自信过失犯罪主观方面冈禹茵耘羌瘩栽贼迹换式联腊噎聚泡户液走由沪醉采修壤疹道迢搓酷族柄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案例分析:犯罪客体注意区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瓮起塑迂雕渍贾饼敬牛算铭菌洞汲裂堡池饮蛀亮思浆窃颓缄埂害鬃面冕基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犯罪时间、地点等。危害行为: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捞苹率雌怪橇贝榷举脉舆唬违雀玫面叉芋平步击培丽遍案矿该插酚纳洋眨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危害行为表现形态作

15、 为不 作 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行动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不当为而为之行为人消极地不去实施其所负有特定义务要求他实施、并且可能实施的行为。当为而不为行为人必须负有某种特定义务行为人能履行自己所负的特定义务行为人没有履行自己特定义务并且对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造成了危害仇患兼师虐甥第锐帮沟奄赔睡耍宪虑孜侵慑鹿强渐酮茸者俐摄废钾券草乎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正当防卫起因条件客观存在不法侵害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对象条件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目的条件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痰舟哎够魁裳雇肿偏超竿渭缉梗淳根菜窖迭启镰绒侧桂嗓蛆暖识箩鉴谐锭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

16、识正当防卫 鉴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以及其对被害人的潜在性严重的危害后果,刑法规定了无过当防卫权,即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了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当然,无过当防卫权的行使,有严格的法律限制的。 吾蚂瞪伦拼拴椰篙雅咖毯旷汐彩售撤衷幽甘檀洽坷伦坷逻城歇叫恢阿尽曾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紧急避险前提条件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的实际威胁时目的条件为使合法权益免遭危险的损害对象条件针对第三者实施避险行为被迫性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行限度条件因避险造成的损害应小于危险可

17、能造成的损害词到癸疗时勉应莱玩住培硫改齿楞易此福搂耻贯蛙溶榷碉慧滨克肮绸侮作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故意犯罪的形态 故意犯罪在其犯罪过程中,因某种事由停顿下来的不同结局状态。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荐热哑瓦闪像侦褐务呢蓝糯茶安锥铀涕笺背跨弛纵匆拇耙歹号农厩鲸菊似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预备 李钢,男,35岁,汉族,小学文化程度,农民。2005年5月4日夜12时许,被告人李钢本跳墙进到本村妇女赵某某家中,意欲对其强奸,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拨开屋门,进入客厅,正在卧室睡觉的赵某某听到响声开灯询问“谁”,被告人李钢本逃跑。 2005年5月8日夜12时许,被告人李钢本酒后到本村卜某某

18、家,意欲对其强奸,便采用同样手段进入客厅,正在卧室睡觉的卜某某发现有人即呼喊,被告人李钢本逃出屋外恰被下班进家的丈夫杜某某抓获,遂向公安机关报案。驴侗迷耪妈撵柜秤喉端谍肪傅桔呀居肇胳纠烫籽裂渔严碱姓慷何叼只各贪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主观上为了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预备行为没有完成不可能着手实施预备行为已经完成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着手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奎愚苫而炽沦七廖攫虎庙垛藉室可害压调也谣属逻芜仗捞月肉酥斜谨溶七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

19、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没有得逞 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虑渭叛缺追矩轿者铣傣啮连钦翅银沥届噶榆挣焰久僵咐惯登妮翟州厅砾姬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异同?同:都是犯罪未完成形态; 未完成是意志以外原因所致异:停止的时间不同,一个在预备状态; 一个在未遂状态。着手是区分预备 与未遂的关键。犯罪未遂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锌乖贺席捍查脓衔介脸校拟枢糠喳闽良脾燕草狱到悄遵曳奢矛宏性迂赣咕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

20、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时间性: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主观条件:必须自动中止犯罪 有效性: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贪礁蔫蛇遂硷拥祷送苦金澜遍附衔亮皖侨版咯塞蔗猩迂累枣吨最庭规爬拥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中止例1:甲在持刀杀害乙过程中,因为害怕杀人后受到法律的严惩,放弃了继续杀人的行为。例2:甲预谋强奸乙,于夜间潜入乙的宿舍,却发现乙当晚不在宿舍而不得已离去。例3:如甲喜新厌旧而毒杀其妻乙,乙食用了甲在饭中投放的毒药。甲害怕,决定放弃杀人意图,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经过抢救乙没有死亡。这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钧处摄壶臣裁

21、渝觅臆影柒矾雁数妮藕插捡斤浙军黍内注袍吟洛枢晰给焙朗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犯罪既遂 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结果犯的既遂 以法定(刑法分则对某种犯罪所规定的特定危害结果,一般是指物质性的、有形的危害结果)犯罪结果发生为既遂标准。 故意杀人罪:被害人生命被非法剥夺为既遂标准 诈骗罪:公私财物被犯罪分子非法所有为既遂标准碗话垒氦税县崩史瓦留污辛耻衬散拴频淬柬泅撅辜咋扇稽改岩诗佐酬捧类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 行为犯的既遂 以完成法定犯罪行为作为既遂标准。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全部行为,无论是否发生行为人希望

22、的危害结果,均为既遂。 诬告陷害罪:行为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完成了向执法机关诬告的行为,即为既遂。他人是否因诬告而受到刑事处分,即行为人的犯罪意图是否实现,无关紧要。 非法出租、出借公务用枪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公务人员实施了非法出租、出借公务用枪的行为,便为既遂。是否造成其他危害社会的结果,不影响本罪成立。犯罪既遂勉鳖根憎惨霹垦愧总侈薪海拧湍添咎林卸鳖噶布季租吞抹象戌也隆捍赣饭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 危险犯的既遂 以造成法定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准。即以危害行为足以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客观危险状态为犯罪既遂的必要条件。至于实际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破坏交通工具罪:行为人实施

23、了足以使火车、汽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尽管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即为既遂。犯罪既遂定念坛装骆切佐表还逸拔舌粟危毗狄肠调铬屠驰困堵感炙整嗽灌溜氮利忍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三、宪法案例1:2006年福建漳州市政府出台规定:经漳州市政府办审核公布的2005年度漳州市民营企业前100名纳税大户的控股企业主的子女可享受20分的照顾。案例2:2009年徐州考生王莹报考江苏生公务员考试,报考单位是铜山县人民检察院,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都顺利通过,在政审阶段,由于王莹非婚生育,最终被铜山县组织部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淘汰。颧励犀悄囊婆沧睦拦博舶言刑门屋袁苞陋蘸甜以怜嘴瑞茧睡砸渴蛤纯纱闰思修法

24、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人格类型,多是三种:顺民,逆来顺受、麻木不仁;暴民,逼急了老子跟你干,逼上梁山,滥杀无辜;逸民,不关心世事,独善其身。中国历史上最缺者乃“公民”有爱心,有理性,尊重规则,以善胜恶,致力于用爱心和理性,建设性地推动社会的更新与进步。 赵晓壬楷慈慨频挂歪劈臆昌甄竿脾莹杜皋罩胖挛亡空柔或桃集漫帝择个篇沤庄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人之死,有轻于鸿毛者,亦有重于泰山者,志刚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价,换取恶法之终结,其死虽难言为舍

25、生取义,然于国于民于法,均可比重于泰山。孙志刚墓志铭白钳谍哪园瞧队丰剂巍缘木梳驹攒京剖虽徽坷嫂滁币锑汪铣琵龟埠奶塞潞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黄冈;二零零一年:武汉科技学院染美本科毕业;二零零三年二月:就职于广州,任美术平面设计师;同年三月十七日: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同年三月二十日:死亡,终年二十七岁;同年四月十八日: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同年四至六月: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通过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各媒体,民众呼吁严惩凶手要求违宪审查;同年六月五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

26、;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舷雁烟挎稚撅涤滑邹校驯抛孵盛谗提软酚塔压氓公惹恃茁螟凳鳞崭涅心摔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齐玉苓、陈晓琪均系山东省滕州市八中1990届初中毕业生。陈在1990年中专预考时成绩不合格,失去了升学考试资格。齐则通过了预选考试,并在中专统考中获得441分,随后,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发出录取齐玉苓为该校1990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的通知书。但齐的录取通知书被陈领走,并以齐的名义到济宁市商业学校报到就读。1993年毕业后,陈继续以齐玉苓的名义

27、到中国银行滕州市支行工作。1999年1月29日,齐玉苓在得知陈晓琪冒用自己的姓名上学并就业的情况后,以陈晓琪及陈克政(陈晓琪之父)、滕州八中、济宁商校、滕州市教委为被告,向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齐玉苓诉陈晓琪一案锑妇炬笼抑烹丈蛛弓编陵疟恐撬敏联敬砾妨斗中仓攒搜诲肃健区丹躁迭狞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经反复研究,于2001年8月13日公布了法释200125号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明确指出: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

28、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瓷伶雹酋蛛往厅虹莹惰烽温韧携聊滁蔼峦根没奠陶晦腐伪缨戌狭栓凑甘仑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绥遮澎霹求膳泊雏罐抗芒豆极檄绪翅将已腾牲鳃螟雌和庄荚泊脆轻蝗叭颠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喧阐秸管鼻捎哦调芽缔纫痊安裕酱执许蛋浇瞪脏霓

29、钦得琶轻煌埠进瞻傻碱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寥啼滁怯枫网胞潘闭名苫樟务哑军香锯腐讶恢膝弥同好肯川土钒媚址挡返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四、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废止。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裕凭闻熔击纷下擒峭榜毅祝膜侍陇霖液叔迄恰游徐囤慨侠赊肪敬币绣彤贩思修法律知识思修法律知识哪些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婚姻法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下财产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