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第 1 课时)陕西省礼泉县昭陵中学 孙红霞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1). 明白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通过探究试验,探究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4). 学会通过观看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看中猎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秘密;(5).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2. 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点;会用分子的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

2、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熟识物质;二、同学认知分析同学通过中学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同学争论 -试验分析 -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问题1】你能说明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同学观看, 摸索,并作出通过同学熟识的宏(投影图片)猜想:“ 花香” 、水、观生活现象,引发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同学感悟“ 宏观的(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构成的” ,并

3、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步“ 消逝” ,而水却 学习;有了甜味;老师:那今日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引入课题)【演示试验】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问题 2】请仔细观看,并描述所观看到的现 象;观看试验, 沟通争论观看 到的试验现象: 加入的品 红,在水中渐渐的扩散;在生活体会的基础 上,老师通过试验 继 续 让 学 生 感 知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 物质是由我们肉 不见的 “ 品红粒子”构成 眼看不见的微小粒【问题 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缘由可能是的,这种粒子仍在不停的子构成的” ;运动;什么?老师叙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

4、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白物质的确是由肉眼看 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展现图片】通过生活体会和实 验现象的分析,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观看图片, 并摸索图片所只是一种推断;只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中国” ;有通过更科学的手表示的意义宏观物段,才能得出更科质的确是微观粒子构成学的结论;使同学的;进一步熟识科学的重要性;(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演示试验】教材 P49“ 分子运动现象” 的实 验;(1)培育同学观看1. 向盛有约 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观看,并描述观看到的实试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验现象的才能;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匀称,观看溶液的

5、颜色;2. 从烧杯 A 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1A 烧杯中无变化, 说明(2)通过试验让学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生体验对比试验的色; 2试管中溶液变红意义;向其中渐渐滴加浓氨水,观看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3. 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约5mL 浓氨3 A 烧杯中溶液变为红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 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色,说明 B 烧杯中的氨分 子进入到了 A烧杯中;【问题 4】依据上述试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点?【演示试验】向盛有冷水摸索,得出结论:分子总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是不断运动的;摸索,得出结论:温度越 高,分子运动越快;通过试验

6、培育同学 分析、总结问题的 才能;【问题 5】请观看试验现象,并摸索能够说 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 10-26kg,一滴水(以 20 滴水为 1mL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培 养 学 生 分 析 问计)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假如10经过争论得出以下结论: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1)分子的体积很小;题、归纳总结的能个,日夜不停,需要3 万多年才能数完;力;【问题6】依据对“ 水分子自述” 的分析,(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点呢?观 察 , 发 现 实 验 结 果【演示试验】将50mL酒精与 50mL

7、 水混合,“ 50mL酒精与 50mL水混通过试验,制造认观看混合后液体体积.合 后 , 体 积 竟 然 不 是10050mL” ;知冲突,引发同学【问题7】依据试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摸索;基本特点?摸索,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老师总结并板书】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将本节课的核心知二、分子的基本特点 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同学的学问得以1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同学整理,记录;条理;运动越快;2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3分子之间有肯定间隔;(三)、学以致用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说明下列现象:1. 为什么 6000L 氧气在

8、加压的情形下可装一是进一步懂得分入 40L 的钢瓶中?摸索,沟通表达;子的基本特点; 二是培育同学运用所学2.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快? 3. 为什么物质可以由固态液态气 的才能;态?4. 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会上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分子和原子 教后反思在分子和原子教学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 子,原子的学问其次课时再学习;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分子这一节是同学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头,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 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说明的关键,但由于这一部分学问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减弱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我第一通过对生活

9、中的常见现象的分析摸索入手,导入新课, 然后通过试验和科学事实及图片说明分子真实存在并总是不断运动,紧接着: 通过氨水分子运动的试验进一步让同学熟识到分子的确在不断运动;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形,通过演示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不同试验,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再通过科学数据让同学想象、分析争论,最终清楚的熟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再者“1+1 是否肯定等于2” 这个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的奇怪心,由于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洁加和运算;由于 50ml 水和 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同学难以懂得,不能精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洁、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试验 黄豆与小米的混合, 通过类比同学很简洁懂得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意了启示同学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试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同学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让同学转化思想 做探究、做试验,不肯定进试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最终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使同学进一步熟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成效良好, 同时我也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