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八上期末物理试卷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dm3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dm C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 100N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转B太阳从东方升起C跳伞运动员看着大地向自己飞来D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看着树木向后移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音色D“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湖面“月
2、影”B.杯中“断笔”C.墙上“孔雀”D.镜中“风景”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电筒的反光装置是利用凹面镜使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10cm 小于 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分别由不同物质 a 、 b 、 c 组成的三个实心
3、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B b 物质的密度是 1.0103kg/m3 C c 物质的密度是 a 物质密度的两倍D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C.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水1.0103kg/m3 的意义:水的质量是它体积的 1.0103 倍B g9.8N/kg 的意义:1kg9.8N C g9.8N/kg 的意义:物体所受重力是它质量的 9.8 倍D g9.8N/kg 的意义:质量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如图所示
4、,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描述错误的是 A弹簧的伸长 l 与弹簧所受拉力 F 的关系B物体的密度 与体积 V 的关系C物体所受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某同学比较“测物质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两个实验后,认为所测的物理量相同测量的工具相同需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和D、和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 m1=12g,V1=2.5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 (要带单位),梳
5、理的依据是 。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 ;同时小车将向 运动,原因是 ;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 。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该物体的长度为 cm。小聪同学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聪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a)所示,第二次小聪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b)所示,从的图(a)到图(b)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b)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 3:2,甲
6、球所受重力为 60N,则乙球所受的重力为 N。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光线射到水中的光路。如图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平面镜与管壁的夹角大小为 45)。(1) 请作图说明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 AB 的像。弹簧测力计下挂着物体 A 静止,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 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要求:表示出重力的三要素)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 V总。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水。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m。(1)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
7、) 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表)。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 。 物理量金属块的质量量筒内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次数m/gV/mLV/mL/(g/cm3) (3) 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4) 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 。(5) 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6) 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 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 ,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学校运动会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级组队时,同学们出现了不同意见。为解决问题,小聪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1) 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要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若测量拉力前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则测出的拉力将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2) 该班的小明同学认为比较图中的乙、丙两图可得结论: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不一定大。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你的理由
9、: 。(3)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表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 对接触面的压力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两空均填“增大”或“减小”)(4) 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 (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图中的 (填“a”“b”或“c”)种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f= cm。(2) 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蜡烛像?为什么?答: 。(3) 如图(c)所示,蜡烛能
10、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4) 在图(c)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 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5)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在光屏中所成的像会慢慢地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019 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小聪同学一家驾车去北京旅游。(1) 经过北京市郊的十字路口时,小聪同学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指示牌,请问指示牌上“60”的含义是什么?若汽车按照指示牌的要求行驶;抵达北京至少还需要多长时间?(2) 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
11、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小聪同学的爸爸驾车匀速行驶在一段平直公路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前方 70m 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 60m 刚好停在了障碍物前,假设人的反应时间为 0.5s 则制动前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兵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回到家中找到两只相同的杯子,用家中的电子秤测得它们的质量均为 m0=100g;A 杯子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 m1=200g;B 杯子放入金牌再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 m2=245g,还测得金牌的质量为 m3=50g,从物理课本上。查得金的密度 金=19.3103kgm3;你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
12、作出判断吗?答案1. 【答案】A【解析】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dm3,符合实际,故A正确;课桌的高度约为 8dm,故B错误;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m/s,故C错误;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 500N,故D错误。2. 【答案】B【解析】A、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是研究对象,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太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符合题意;C、跳伞运动员看着大地向自己飞来,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是以运动员自己作为参照物的,不符合题意;D、车内的小明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
13、,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3. 【答案】C【解析】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的,故C正确;“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4. 【答案】B【解析】A、湖面“月影”是月亮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杯中“断笔”是水中的笔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符合题意;C、墙上“孔雀”,实际上是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14、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D、镜中“风景”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 【答案】D【解析】手电筒中的反光装置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将焦点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线射出,故A正确;因为凸透镜的焦距 f=10cm,当 10cmu20cm,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胶片应倒立在凸透镜前,故D错误,B正确;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故C正确。6. 【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当 Va=Vb=Vc=210-3m3 时,ma=1kg,mb=2kg,mc=4kg,则 a 、 b 、 c 的密度
15、分别为: a=maVa=1kg210-3m3=0.5103kg/m3, b=mbVb=2kg210-3m3=1103kg/m3,故B正确; c=mcVc=4kg210-3m3=2103kg/m3,所以 abc,即 a 物质的密度最小,且 c 物质的密度是 a 物质密度的 4 倍,故C错误,A错误;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 b 、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错误。7. 【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减小摩擦常用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 【
16、解析】解: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是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不符合题意;C、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的,符合题意;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 【答案】D【解析】A、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 1m3 的水,质量为 1.0103kg,故A错误;B、 1kg 是指质量,9.8N 是指力,质量
17、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画等号,故B错误;C、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成倍数关系,故C错误;D、 g9.8N/kg 表示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故D正确。故选:D。9. 【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A正确;B、物体的密度 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 m 和 V 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故B错误;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
18、用该图象描述,故D正确。故选:B。10. 【答案】D【解析】在“测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都是:质量与体积,故正确;在这两个实验中,都需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并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测量的工具相同,故正确;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为了探究其规律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需要用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实验,故两个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但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故正确;故选:D。11. 【答案】m2=30g,V2=6.1cm3;=mV 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解析】矿石的密度是
19、=mV=12g2.5cm3=4.8g/cm3,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应为 4.8g/cm3 或 4.8103kg/m3 时,计算可知,30g6.1cm34.9g/cm3,与 4.8g/cm3 比较接近,所以,m2=30g,V2=6.1cm3。12.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物体间作用是相互的;直升飞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受力物体,不能产生力【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本图中改变了电风扇和小车的运动状态中的速度大小,使其向右运动。直升飞机和本图原理相似,螺旋桨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空气对螺旋桨施加一个
20、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直升飞机可以向上飞行。但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受力物体,不能产生力,也就不能在月球上工作。13. 【答案】0.1;3.31【解析】(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0.1cm;(2)物体末端对应刻度值为 3.31cm,物体长度为 3.31cm。14. 【答案】远离;投影仪【解析】 a 和 b 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知,a 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 b 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其应用是投影仪;由此可知,从 a 到 b 的变化过程中,物距增大,即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故答案为:远
21、离;投影仪。15. 【答案】40【解析】根据 G=mg 可得,甲乙两球的重力之比为:G甲G乙=m甲gm乙g=32,所以 G乙=23G甲2360N40N。16. 【答案】【解析】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 OC,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7. 【答案】(1) 【解析】(1) 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 、 B 关于上面平面镜的对称点 A 、 B,用虚线连接 A 、 B 即为 AB 在上面平面镜中的像。然后分别作出向 AB 端点 A 、 B 关于下面平面镜的对称点 A 、 B,用虚线连接 A 、 B 即为人眼看到物体 AB 的像的位置。18. 【答案】【解析】作用点
22、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图可知重力大小为 2.6N。重力的示意图如答图所示。19. 【答案】(1) DCAB(2) 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3) 20;3.6103 (4) 水能将金属块浸没;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5) 偏大(6) 刻度尺;边长【解析】(1)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水。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即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调整为:DCAB。(2) 记录实验数据时,表格少设计了一项是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3) 由图可知,砝码质量为
23、 70g,游码示数为 2g,故石块的质量为 m=70g+2g=72g;由图可知,水与石块的总体积为 40mL 即 40cm3,故石块体积 V=40cm3-20cm3=20cm3;故石块的密度 =mV=72g20cm3=3.6g/cm3=3.6103kg/m3。(4) 量筒中的水不可太少,水能将金属块浸没,同样水不可太多,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水面超过最大刻度线时无法读数。(5) 游码没有调零就调节天平横梁平横,实际上零刻度右移,但是读数时还是按照原来的零刻度读数,质量测量值偏大,体积不变,石块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6) 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刻度尺这一
24、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20. 【答案】(1) 匀速直线;使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偏小(2) 正确;压力大,但当接触面较光滑时,滑动摩擦力也可能较小(3) 增大;增大(4) 大;a 【解析】(1) 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即便于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若测量拉力前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则水平放置时,指针回缩,则测出的拉力将偏小。(2) 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乙中压力大,但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减小,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乙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小,即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不一定大,其原因是:压力大,但当接触面较光滑时,滑动摩擦力也可能较小。(3) 实验现象表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对接触面的压力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4) 旱冰鞋下有轮子,变滑动为滚动,减小了摩擦;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因此组队时,应该选用体重大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应该穿鞋底花纹较深的鞋子,即穿图中的 a 种鞋。21. 【答案】(1) 15.0 (2) 不能,因为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黄河交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科技助力提升肾脏病影像诊断的效率与效果
- 202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中央2025年中国科协所属单位招聘社会在职人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Excel数据透视表培训PPT课件
-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 硬笔书法纸(A3)
- 【公开课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polish writi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