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学版》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矿石学版》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矿石学版》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矿石学版》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矿石学版》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石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Ore Petrology课程编号: 13399235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 分: 3.5学 时:56(其中: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24机学时: )适用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开课部门: 环资学院地质与矿物工程系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矿石学是服务于矿物加工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一个矿物学分支学科,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矿石学是一门研究矿石工艺原理的科学,是矿山建设、矿产综合利用和选矿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短期内不可替代性,充分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显得十分迫切,所以加强矿石学的教学与研究十分必要。其任务是

2、通过对矿物原料或产物中元素或矿物的状态和性质的系统研究,即旨在研究矿物组成、含量、嵌布特征、元素赋存状态、有用组分的单体解离度,阐明其行为规律,指导和配合矿物加工研究和生产,实现对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矿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选矿服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矿物分析鉴定能力,掌握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能够利用矿石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矿物加工过程的矿物学问题。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在学习地质学基础、矿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与其相关的后续专业课程有矿物粉碎工程、矿物物理分选、矿物浮选、矿物加工研究方法等课程。三、课

3、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1单元 绪论 ( 2 学时)知 识 点(1)矿石的概念及其特点,研究意义。(2)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4)工艺矿物学的发展简史。(5)取样及误差控制 重 点矿石的概念,取样,误差控制难 点取样,误差控制基本要求1、识 记:工艺矿物学,矿石,粒度,赋存状态,矿物性状2、领 会:取样的原则,矿物工艺性质改变的可能性和机理3、简单应用: 4、综合应用:第2单元 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 ( 8 学时)知 识 点(1)光的基本性质(自学)(2)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自学)(3)光率体(4)偏光显微镜构造及

4、使用(5)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6)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7)矿物在锥光镜下的光学性质重 点使学生学会观察、认识偏光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单偏光、正交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难 点光率体、锥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基本要求1、识 记:光率体 多色性、均质体、非均质体2、领 会:多色性公式、吸收性公式、干涉色级序3、简单应用:偏光显微镜的使用4、综合应用:透明矿物鉴定步骤及方法第3单元 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 ( 8 学时)知 识 点(1)反光显微镜构造及使用(2)矿物的反射率与双反射(3)矿物的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4)矿物的内反射(5)矿物的均质性、非均质性及偏光图(6)矿物的硬度

5、重 点矿石的反射色、内反射及硬度。 难 点矿石的双反射、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基本要求1、识 记:反射率、反射色、内反射、反射多色性、硬度。2、领 会: 3、简单应用: 反光显微镜的构造、矿物硬度的简易鉴别4、综合应用:不透明矿物的鉴定步骤及方法第4单元 矿石的组构及晶粒内部结构 ( 6 学时)知 识 点(1)概述。(2)矿石构造及分类。(3)矿石结构及分类。(4)矿石的晶粒内部结构重 点矿石构造、矿石结构。 难 点矿石晶粒内部结构。 基本要求1、识 记:矿石、矿石构造、矿石结构、晶粒内部结构2、领 会:矿石、矿石构造、矿石结构的区别与联系3、简单应用:晶粒内部结构的应用4、综合应用:应用矿石组

6、构分析矿石所属矿床类型,初步分析矿石的组构对矿物加工的影响。 第5单元 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 ( 2 学时)知 识 点(1)基本概念,矿床、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2)矿化期及矿化阶段。(3)矿物的生成顺序及矿物的世代。(4)矿物生成顺序图表的编制。 重 点矿物生成顺序及世代。难 点矿物生成顺序及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图表的编制。 基本要求1、识 记:矿床、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矿物世代2、领 会:矿物的生成顺序及矿物的世代3、简单应用:矿物生成顺序图表4、综合应用: 第6单元 矿石工艺性质研究 ( 6 学时)知 识 点(1)概述。(2)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3)元素

7、的赋存状态及其研究方法。 (4)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性。(5)矿物物性及其工艺特性。(6)尾矿综合利用。重 点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性。 难 点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性、矿物物性及其工艺特性。 基本要求1、识 记:元素赋存状态、 解离度、连生体2、领 会: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方法、嵌布粒度及解离性研究方法3、简单应用: 4、综合应用:学习本章内容后可对矿物的工艺性质在矿物加工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学时分配本大纲共56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 实验24学时。对于各章节知识点顺序可根据教师本人特点作适当调整。课时安排见下表: 知识单元理论学时1、绪论22、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83、反光

8、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84、矿石的构造、结构及晶粒内部结构65、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26、矿石工艺性质研究6合计32(二)实验学时部分实验教学环节作用及目的“矿石学实验”是矿石学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巩固课堂理论教学,通过对矿石标本、镜下的观察、分析,更好地掌握有关矿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基本的矿石分析方法。要求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和查阅有关矿石学的相关资料,通过对标本的仔细观察,总结矿石的鉴标本及显微镜鉴定特征,初步分析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及选矿条件。 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力标准 实验一、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一) 按照指导

9、书要求,掌握偏光显微镜操作;观察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晶形、自形程度、解理发育情况,解理角测定。实验二、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二)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颜色、多色性、边缘、突起、糙面、贝克线。实验三、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三)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的消光、双晶、干涉等现象,测定消光角、干涉色级序。实验四、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四)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物在正交偏光镜及锥光镜下的双折射现象,测定双折射率、延性符号,绘制相应的干涉图。实验五、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一)按照指

10、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石的晶形、自形程度、反射色。实验六、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二)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石在正交偏光镜下的消光、双晶、干涉等现象,测定消光角、干涉色级序。实验七、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三)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石均质性、内反射及显微硬度。实验八、矿石结构构造(一)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岩)石的构造。实验九、矿石结构构造(二)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岩)石的结构。实验十、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

11、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石的典型标本,编绘出矿物生成顺序(图)表。实验十一、矿物的嵌布粒度测定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观察矿石的矿物颗粒的粒度大小、嵌布情况。实验十二、矿物的硬度测定按照指导书要求,首先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在实验室使用显微硬度仪验证测定矿物硬度。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1、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研究)组数每组学生人数1实验一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一)2验证3352实验二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二)2验证3353实验三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三)2验证3354实验四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四)2验证3355实

12、验五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一)2验证3356实验六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二)2验证3357实验七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三)2验证3358实验八矿石结构构造(一)2验证3359实验九矿石结构构造(二)2验证33510实验十一矿物的嵌布粒度测定2验证3352、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研究)组数每组学生人数1实验十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2验证3352实验十二矿物的硬度测定2验证3353、主要仪器设备 偏光显微镜,反光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矿石学是一门理论和探索性很强的课程,课堂讲授注意成矿作用与矿床特征的关系,多介绍典型矿床实例。五、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要求:需覆盖各章节全部教学内容考核形式:采取闭卷考试成绩评定:该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结构评分。考核评分体系如下:1、课内实验30%;2、平时辅以课堂提问、测验,查阅资料写出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占20%;3、期末考试(笔试)50%。六、选用教材、讲义和主要参考书教材:工艺矿物学,周乐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主要参考书:1、矿石学教程,王苹,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2、矿石学,陈正等,地质出版社(上、下)3、应用矿物学, 李英堂,科学出版社4、应用矿物学,潘兆鲁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