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_第1页
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_第2页
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_第3页
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_第4页
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灾减灾周活动汇总作者:日期:馆陶县房寨中学防灾减灾周活动工作总结为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深入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 强全校师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高度重 视,及时安排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取得较好 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大力宣传,认真扎实地开展“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不仅有利 于唤起全校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师生们对地 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预防及自救互救知识,深入推 进全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了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一是我

2、校成立了“防灾 减灾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新建同志为组长, 其它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班主任老师为成员。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副校长王学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宣传活动 的组织协调、分类指导、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校园中的安全隐患 问题,保证了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我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防 灾减灾周”宣传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对活动期间相关人员的工作 职责进行明确。三是我们以深入开展魅力校园为契机,牢固树立“四 个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我们采取形 式多样的宣传工具,围绕校园用地、公共设施隐患排查等方面问题进 行了全面的排查,在排查工

3、作中,向师生们宣传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 防治常识,提高了广大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五是此次活动由于领导重 视,精心组织,措施得当,形式多样,宣传期间,我校认真开展了防 灾减灾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活动具体内容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 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等,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2、观看涉及灾害题材的影视作品。5月10日,我校利用晚自习时间 组织全校师生于教学楼前观看了一部有关地质灾害的视频-科学 防御地质灾害。3、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4、开展防灾减灾知识问卷调查,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 入进行。要继续做好防灾

4、减灾知识的普及、宣传。深入推进防灾减灾 知识进入每一个家庭,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广大家长们普及 防灾减灾知识,争取广大家长的配合,不断提高家长们的安全防范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 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开展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我校组织 全体师生于5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活 动在快而有序中按预定步骤取得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师生们的防范 意识。6、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各班主任老师组 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 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防患于未然。三、群策群力,不断提高每位教职员工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事关广大教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好防 灾减灾工作是保障其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关键 是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今后,我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遇有灾情险情时,拉得出、查得清、报的准,防范及时到位, 避免伤亡情形的出现。二是要建立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 工作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对责任人管理能力培训,进一步完善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防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全

6、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 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加强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 育,我们将把此次活动继续开展下去,确保教育发展的有序开展。为 魅力校园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房寨中学2011年5月“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口号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 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减少灾害利国利民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减轻灾害共创和谐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 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附:国旗下的讲话发言稿珍爱生命、防灾减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历史将永远铭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的发一刻, 人类在灾害面

7、前是那么的无助,但从未停止过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有 血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另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一万六千名 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 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 “消失”。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 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重 要工作来抓。一、火灾自救知识如果学校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饭店、食堂和家庭着火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首先要镇定冷静,不能惊慌失措。(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 入后容易引起

8、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 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 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 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 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 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 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 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封隔法。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 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

9、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 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4)卫生间避难法。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 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 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 的。(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 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 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 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在 顺着绳索滑下。(6)被迫跳楼逃生

10、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 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 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 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7)火场求救方法。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 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 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 生争得时间二、水灾自救知识(一)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 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

11、先到”的被动局面。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3、自保措施: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 饮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 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 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 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4、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 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 高的地方暂避。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 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

12、、桌椅、木床、大块 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5、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 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 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6、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 寻找机会逃生。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 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洪水过后,要做 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三、水灾自救(二)游泳是水中生存的基本技能。1、落水后怎么办?落水后,要屏住呼吸,放松身体,人体就自然的 浮出水面了;如果有水草缠住了脚,千万不要慌张,屏住呼吸,轻轻 的解开。2、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游泳时,遇到脚抽筋,不要紧张,要弯曲身体,双手抱脚,等待救援。3、水灾后的饮用水问题。水灾后应谨慎选择饮用水,事先储备的饮 用水才是最安全的。因此应事先储备一些干净水放在清洁密闭的空间 里。如必须饮用河水、雨水等要烧开杀菌。4、水灾后的救援。夜晚直升机在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