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_第1页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_第2页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_第3页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_第4页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况【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面有 独特的优势,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利于提高 临床诊疗水平。文章对最近10余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分别从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中医分期辨证、中医辨证分型与 统计学、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及超声检查、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因素、中医辨证分型与地 域差别、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中医;辨证分型;综述doi: 10.3969/j.issn.2095-4174.2015.05.020类风湿关节炎(rheummatoid arthritis , RA)是一种以关

2、 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不同 患者的临床特点,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 “历节风” “顽痹” ? 侗浴银然颉叭?因三候痹” “五淫痹”中的一种1。RA的疾病 进程是不可逆的,滑膜炎的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 破坏,严重时会由现患者肢体残疾甚则生活不能自理,给家 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医治疗RA有独特优势,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治疗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目前,RA在临床上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深入研究RA的中医证型,笔者通过对最近10余年的文献进行查阅,综述如下。1中医传统辨证分型娄多峰2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总结由了 “虚 邪瘀”理论,并应用该理论将 RA分为气

3、血亏虚证、风寒湿 痹证、寒邪痹阻证、风湿热痹证、热邪痹阻证、寒热错杂证、 瘀血痹阻证,分别采用扶正、祛邪、通络的治则,取得了满 意的临床疗效。孙吉友3从事临床30余年,认为肾精亏虚、 六淫邪侵、痰瘀胶结是本病的病因病机,并将RA分为肾阳亏虚、寒湿闭阻证,肾阴亏虚、湿热痹阻证,脾虚湿困、气 虚血瘀证,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证4型。王振全等4通过观察170例RA患者症状体征、舌脉象 的临床证候学调查表明,RA的内因是气血、脾肾、肝肾亏虚, 外因是风寒湿热痰瘀等杂合,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肝肾 亏虚、脾肾阳虚、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和痰瘀痹阻6型。高建华等5运用信息采集表对1024例RA患者进行流行病学横

4、断面调查,搜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发现RA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有脾肾亏虚证、痰湿阻络证、风寒湿痹证 和湿瘀痹阻证4种。高明利6认为,RA以肾虚为本,脾虚 湿邪内盛为标,血瘀贯穿疾病始终,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肝 肾亏虚型、瘀血内阻型和脾虚湿盛型,其中脾虚湿盛型临证 时又可分为寒湿闭阻和湿热痹阻 2型。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从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面对本病进行分型,得由本病的病 因无外乎素体气血阴阳亏虚,加之六淫之邪外感,在分型上多从气血亏虚、肝肾阴阳亏虚和寒热痰瘀来分2中医分期辨证郭会卿7运用中医理论对 RA进行分期辨证分型,指由 初期、活动期多为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早、中期

5、多为寒湿痹阻,治宜散寒除湿;中后期多为脾胃虚 寒,治宜健脾除湿、通经活络;稳定期、晚期多为肝肾亏虚, 治宜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吉海旺 8从医30余年,通过对 RA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提由将 RA分为急性期、亚急性 期、慢性期,其中急性期又分为湿热伤肾证、风寒湿阻证和 风湿热郁证;亚急性期为肾虚寒侵证;慢性期分为肾虚血瘀 证、肝肾阴虚证。梁红9通过临床经验指由,RA急性期为 湿热阻络型,亚急性期为虚实错杂型。其中又包括气阴两虚 型、阴虚热盛型、气血瘀滞型、偏湿重型和肝肾两虚型 5种。 晁卫红等10通过总结张春馀分期辨治 RA经验指由,初期、 活动期多为热毒痰瘀痹阻, 治宜清热解毒、化痰逐瘀;晚

6、期、 稳定期多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治宜温补脾肾、化痰通瘀。 RA分期辨证分为早、中、晚 3期,分别对应疾病的急性期、 亚急性期、缓解期,疾病初发多为实证,亚急性期多由现虚 实夹杂证,缓解期表现由以各种虚象为主的证型。3中医辨证分型与统计学孙丽霞等11对268例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调查发现, 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接近 4 : 1,其中13例直系亲属有RA病史及其他风湿类疾病史,占全部患者的4.9%;全部患者中 医辨证分型中肝肾亏虚证、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痰瘀 痹阻证等较常见;各证型多分布在5160岁年龄段;寒湿阻络证发病年龄较小,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发病年龄较 大,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

7、证多见于病程在 5年以内的患者, 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散见于病程各个阶段。查青林等12 对469例RA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由与中医的 肝肾亏虚及寒热证候表现有关的虚因子、热因子、寒因子, 并对各中医证型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3个证候因子能很好地区分寒湿阻络、湿热阻络、寒热错杂与肝肾亏虚4证。姜小帆等13通过对RA现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RA常见证型为肝肾阴虚、风寒湿痹、湿热痹阻、风湿热痹、痰 瘀痹阻、寒湿痹阻、气血两虚证,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3脏,病性以湿、热、寒、阴虚、风为主。何弈婷等14搜集339例RA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 RA患者年龄小者主要中医 证候为湿热阻络、寒湿

8、阻络;年龄大者以肝肾亏虚兼痰瘀阻 络为主,且病程最长。双手 X线分期可见各证候均以n期常 见,寒湿阻络证以田期、 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证以I期少见。 性别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在中医辨证分型上无明显变化。成之巍15在研究RA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型类风湿因子 (RF)之 间的关系时发现,RA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证多见, 瘀血痹阻 证IgG阳性率高,寒湿痹阻证IgM阳性率高,肾气虚寒证IgA 阳性率高。杨孝兵等16在研究气象因素与 RA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时发现,RA以寒湿痹阻证为主,多分布 在冬季,且温度和风速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统计学实现 了对相关信息全面有效的分析处理,为探索证候研究的方法

9、学提供了参考,是今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RA中医证候研究的保障。4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杨军平等17选取60例RA患者,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ACTH)分泌水平在不同证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与对照 组比较,寒湿痹阻型 ACTH水平明显降低(P 0.05)。覃光 辉等18在研究中医四诊信息与 RA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因子(VEGB的相关性时发现,偏寒型RA患者VEGF水平比 偏热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中医辨证分 型与X线及超声检查孙忠皆23通过对167例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 X 线影像学比较分析得由,实证中,风寒湿痹证患者X线表现为部分指关节近端肿胀,呈梭型对称性改变;风湿热

10、痹证患 者X线以受累关节软组织明显对称性肿胀,关节间隙增宽伴 骨质疏松皮质变薄,软骨或软骨下虫蚀样缺损为主;痰瘀交 阻证中多见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较普遍,关节面骨质 由现小而不规则缺损样破坏区,关节面不光滑不规则,近端 关节明显,关节间隙变窄。虚证中,气血亏虚证存在普遍性骨质疏松,骨端骨质缺损破坏渐渐明显,或有囊样缺损影, 软骨破坏渐趋明显,关节间隙日趋狭窄;肝肾阴虚证主要表 现为骨小梁显著稀疏,骨端骨质广泛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甚 或畸形;肝肾阳虚证骨质破坏伴不规则新骨形成或骨质硬化, 部分关节骨性融合呈屈曲畸形。 邵继满24研究中医证候与 X 线诊断分期的关系显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型多见

11、I、n 期,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型多见n、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但热证患者关节腔积液量比寒证显著增多( P 0.05),且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亦显著增多(P 0.05)。结果表明,RA的X线及超声表现与通过四诊确定的中医证型 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对 RA的早期诊断及疾病进程的判定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因素陆慧26在RA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辨证的研究中发现,RA患者中风寒湿痹、热痹两种证型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前者阳虚质比例最高,后者湿热质比例最高,表明体质与中 医证型之间存在莫种内在的相关性。王涛27通过对100例RA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得由,寒湿痹阻证以

12、气虚质、 阳虚质为主,湿热痹阻证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肾气虚寒证 以气虚质、阳虚质多见,肝肾阴虚证以湿热质、阴虚质为主, 瘀血痹阻证以阳虚质、瘀血质为主。结果表明,体质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由现时为何种证型。7中医辨证分型与地域差别邢丽丽等28回顾性研究154例辽宁地区RA患者中医证 型的分布规律发现,RA患者以寒湿痹阻证最多见;肝肾阴虚证女性多见,且年龄偏小;肝肾阴虚及痰瘀互结证病程较长, 易伴贫血;湿热痹阻证炎症反应大,易生现骨质侵蚀。彭江 云等29对云南地区1120例RA患者进行证候学研究发现, 该地区患者中医证候有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及痰瘀 互结的特点,疾病初发或活动期以实证为

13、主,缓解期虚证多 见,日久不愈易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刘春景等30通过对新疆地区114例RA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发 现,虚实夹杂型占43.9%、肝肾亏虚型占19.3%、寒湿阻络 型占16.7%、湿热阻络型占9.6%、痰瘀阻络型占8.8%。结果 表明,地域的差异会对 RA的疾病分型产生影响,也佐证了 人与自然相呼应的天人合一观点。8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因表达杨晓凌等31对196例RA患者进行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4等位基因,同时依据临床表现及舌脉象辨证分型发 现,HLA-DR4阳性率为56.1%。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瘀 互结、肝肾阴虚4型患者中HLA-DR4阳性率分别为46.4

14、%、 51.2%、78.6%和82.8%。肖诚等32通过探讨RF阴性和阳性 RA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 CD4+ T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 RF阴性与阳性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和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不同,中医证候分类学有基因表达谱的依据9结语RA的病因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临床治疗亦无特效疗 法。现代医学治疗副作用大,对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存在很大的弊端;中医学治疗有独特优势,但目前临床上中 医辨证分型众医家各抒己见,尚无标准可依。笔者对最近10余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角度、多因素分析RA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发现各种分型依据均有利有弊:传统分型及 分期辨证依据四诊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来判

15、断寒热虚实偏向 和疾病进程,符合中医辨证分型要依据望闻问切来全面考虑 的要求,但有一定的主观性;统计学在分析RA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分布上有很大优势,但在具体的分型上无法提供确 切依据;实验室指标与 X线及超声检查对诊断 RA有重要的 作用,体质和地域说明了疾病的易感证型,但在中医辨证分 型上同样缺乏特异性;目前,基因与RA分型之间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病要依据准确的辨证对 症下药,故望闻问切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通过四诊得 生的临床资料对中医辨证分型最有指导意义,同时期待在以 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在RA的辨证分型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各种证型必备的症状或体征,亦或指标,

16、正如张 仲景所言“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期待众医家共同努力,为攻克“顽痹”而奋斗。10参考文献1娄玉铃.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生版社,2010: 358.2李满意,娄玉铃,杨林江.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 节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 2 (7): 45-50.3尹通.孙吉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2, 4 (15): 54-55.4王振全,潘贵超,鞠大宏.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候 学调查J.中医误诊学杂志,2011, 11 (19): 4781.5高建华,张剑勇,何伟珍,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研究J.河北中医,2012,34 (9):

17、1292-1294.6褚爱华,高明利.高明利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 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 25 (3): 19-20.7孔伶俐,郭会卿.郭会卿教授分期分型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 3 (1): 52-55.8衣蕾,姜小帆,李娟娥.吉海旺教授分期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 1 (6): 60-62.9梁红.分期、分型治疗类风湿病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4, 24 (2): 14-15.10晁卫红,邹晓雅,朱淑琴.张春馀分期辨治类风湿关 节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1, 30 (1): 56-57.11孙丽霞,汪悦,

18、金桂兰.对2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J.江苏中医药,2008, 40 (12): 25-26.12查青林,林色奇,何弈婷,等.从主观症状因子分析的结果看中医辨证的数学逻辑:附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 17 (1): 75-77.13姜小帆,曾进,石亮.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及证 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 20 (4): 196-200.14何弈婷,付丽媛,阎小萍,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 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 ,10 (1): 26-28.15成之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

19、同型RF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2, 14 (4): 270-271.16杨孝兵,蒋峰,孙颖慧.气象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病 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4,55 (22):1933-1936.17杨军平,邱丽瑛,喻建平,等.ACTH在类风湿关节 炎中医不同证候问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 24(12): 2247-2249.18覃光辉,曲环汝,薛轶燕,等.VEGF与RA患者寒热 证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9, 15 (3): 11.19黄闰月,黄清春,沈鹰.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类风湿 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

20、,2007, 48(10): 872-873.20王银山,苏雅丽,丰哲,等.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 与各种炎性指标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3 (4): 296-297, 326.21李云春,许荣,方忠俊,等.类风湿因子分型及抗环 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 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33 (12):1608-1610.22王康惠,吴启富,康信忠,等.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类 风湿关节炎证型相关性研究 J.中医药导报,2010, 16 (1): 10-13.23孙忠皆.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影像学与中医证型关 系J.中医杂志,2011, 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