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D-ROM光碟機市場競爭情形劉常勇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全球光碟機產業的演變1994年是全球CD-ROM光碟機市場成長最快的一年,全球產量達1797萬台,與1993年的600萬台比較,成長幅度高達2倍。1995年再繼續成長115%達3587萬台,1996年成長率趨緩為25%,產量達4814萬台。估計1997年CD-ROM產品的全球市場成長率會低於20%,至1998年以後因為DVD產品的替代,將成為負成長。由此變動趨勢來看,1994至1997的4年間,是CD-ROM光碟機產品的輝煌期。在光碟機產品倍速變化方面,1993年初單倍速CD-ROM仍是全球市場的主流產品,但雙倍速機種出現後,在大約
2、一年的時間內,就為市場所完全淘汰。1994年第一季,市場上幾乎已看不到單倍速產品,雙倍速光碟機轉而成為市場的主力,比例高達96%。接著日本NEC推出3倍速光碟機,但很快4倍速產品也隨即推出,由於價格和3倍速產品相近,呵斥3倍速產品只需很短的市場生命週期,僅占1994年光碟機總銷售量的2%。1995年4倍速產品又替代2倍速而成為市場的主流,呵斥2倍速產品價格在第三季已降至每台美金$60,幾乎沒有利潤可言。1995年4月,PLEXTOR率先推出6倍速產品,並預期1996年開始,6倍速光碟機將成為市場的主力產品。同時,第一台DVD產品也將於1996年上市,預計1998年市場出貨量將達6百萬台,並開始
3、逐渐取代CD-ROM光碟機的市場。由於同倍速光碟機產品間功能差異不大,因此隨著供應量快速上升,價格就如滑梯般的下降,加上高倍速機種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市場變化的速度極快。以產品價格而言,2倍速光碟機產品在1994年OEM平均單價仍維持90-100美圆,1995年中時已降為40-50美圆之間;4倍速產品在1994年剛推出時,價格為130-140美圆之間,1995年底價格已降至70美圆。CD-ROM光碟機市場不断是日商的天下,幾乎佔全界市場80%左右,主要廠商如松下、新力、東芝、Mitsumi等。但從1994年開始,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廠商也陸續投了生產的行列,這些新参与者大部份自日商及荷商Phili
4、ps,進口關鍵零組件再自行組裝。後起之秀的台灣光碟機產業台灣CD-ROM型光碟機產業的起步較慢,約比先進國國市場熱潮晚上一年。在工研院光電所胜利開發CD-ROM光碟機產品雛形及全球光碟機市場的滾滾熱潮的驅動下,國內的許多資訊廠商相繼向光電所移轉技術,投入整機產品的開發,設置CD-ROM光碟機生產線,並於1994年中陸續出貨,主要的廠商有精英、宏碁、明碁、英群等。1995年是台灣CD-ROM光碟機的快速起飛期,當年產量為360萬台,較1994年成長200%,產品主要類型為2倍速與4倍速的產品。1996年與1997年的產量再繼續成長75%,這樣的速度要起全球光碟機市場平均成長率要高,因此台灣廠商的
5、全球市場佔有率也不斷的提昇。在倍速轉換上,1996年仍以8倍速產品為主,但到1997年已提昇至以16至24倍速產品為主,顯示產品創新的速度幾乎已完全趕上國際市場的腳步。但由於台灣尚未掌握關鍵零組件技術,所以廠商必須從荷商Philips或日商Sony、Sanyo、Matsushita、Toshiba等公司進口光學讀取頭、主軸馬達、及IC晶片組,並配合自製的電路板、控制軟體及機構外殼組裝而成。在CD-ROM產業中,荷商飛利浦提供的是Total Solution的方案,也就是說不但向台灣廠商提供全部的零組件,還包括系統整合的方案,因此台商與飛利浦协作,較容易進入光碟機產業,不過飛利浦是以抬高價格的方
6、式回收利潤。而日商僅向台灣銷售各別關鍵零組件,台灣廠商必須自行開發系統進行整合。普通業界認為日商關鍵零組件的品質較佳,價格也比飛利浦的整套方案為低,不過因為日商僅銷售零件,並不會給予系統整合技術上的協助,台灣廠商必須要自備產品系統開發的才干,所以產品推出的時間會較慢。飛利浦的價格較高,但提供全方位的客戶服務,可使廠商在產品開發、零組件供應、與市場銷售的風險較低。第一次戰役 - 2倍速與4倍速光碟機之爭在工研院光電所胜利開發出CD-ROM系統整合技術,並將技術移轉有興趣的廠商後,1995年宏碁、精英、明碁、龍相、英群等公司,相繼開始量產2倍速CD-ROM光碟機,突破日商一向壟斷的市場。1995年
7、3月,宏碁、明碁、精英首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光碟機的量產,明碁設定年產32萬台的目標,精英則更具野心,設定70萬台的年度目標。當時明碁採取飛利浦的整機系統零組件,並獲得飛利浦充分的供貨援助,因此產量上立刻坚持領先,4月份的出貨量即已達8萬台。由於飛利浦的整機系統組件價格較高,因此宏碁與精英採取價格較低的日商關鍵零組件,但需求本人來整合系統,因此開發與量產的準備時間較長。4月底,市場上已出現價位在6000台幣以下的4倍速產品,而國產2倍速光碟機價格也降至3000元以下,距離廠商每台80美圆的出貨價格以相距不遠。精英公司主管認為市場上低價的4倍速產品僅是少量,在2倍速還是主流產品之際,日商不會笨到降
8、低4倍速產品的價格,來傷害本人在2倍速產品的市場空間。但他們忽略到4倍速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量,已開始大幅攀升的資訊。由於能自日商獲得充分的零組件供應,精英公司5、6月份各量產6萬台,仍以2倍速產品為主。英群公司雖然知道4倍速產品已開始大幅降價,但認為2倍速市場需求依然暢旺,還是有價格競爭力,因此繼續每月量產4萬台2倍速產品。龍相電子雖已有少量4倍速產品出貨,但在零組件获得困難情況下,也仍以2倍速產品為主要量產對象。明碁電腦高階主管人員當發現日商議開始大量生產4倍速光碟機,即按照過去在電腦產業的經驗,認為2倍速產品將有被替代的能够,從而判斷2倍速光碟機已鄰近生命週期尾聲。後來又自美國市場傳來音讯
9、,指出2倍速光碟機市場有衰退的能够跡象,於是明碁高階主管便更大膽預測6月份2倍速光碟機價格能够會崩盤,所以立刻通知主要供應商飛利浦6月起全部轉為供應4倍速光碟機零組件。倚賴著充分的市場資訊,對產品生命週期前瞻的預測,以及快速的反應才干,當其他同業依然在大量生產2倍速光碟機的同時,明碁電腦在7月就完全停顿2倍速光碟機生產,並全面添加4倍速光碟機產量。同時利用4倍速光碟機供不應求的機會,以4倍速產品搭配2倍速產品銷售的方式,得以快速清理2倍速光碟機存貨。日商NEC公司亦於7月完全停產2倍速產品,且4倍速產品約佔其產量的75%,其他則為更先進的6倍速產品。由於5月底2倍速光碟機價格狂跌至50-60美
10、圆,使得許多國內光碟機廠商都蒙受艰苦虧損。明碁電腦在6月份時約虧損一千萬元,但因5月份之前獲利可觀,因此整體計算,生產2倍速光碟機產品還是有些盈餘。但精英、英群、龍相等公司則未如此幸運,精英公司在第三季報表出現嚴重的2倍速產品存貨損失,包括庫存IC晶片在內,一共提列1.3億元的損失。精英已有所警覺,想要調整腳步,放緩生產規模,但新的浪潮又已風湧而至第二次戰役 - 4倍速與6倍速光碟機之爭4倍速產品的市場規模,遭到關鍵零組件缺貨的影響,並未如預期地順利大開。基於2倍速光碟機價格崩盤的慘痛經驗,這次各家廠商均非常留意4倍速光碟機的市場銷售情形,並同時也積極為開發6倍速產品進行部署。1995年8月,
11、宏碁與明碁的4倍速光碟機產能大約是每月20萬台,但受限於日商與荷商飛利浦供應的關鍵零組件缺乏,實際出貨量約為10萬台,僅為計畫產能的一半。精英由於零組件缺貨情況較不嚴重,產能還維持在15萬台,但銷售情況比預定進度落後,英群的產能則為每月5萬台。當8月份國內各廠4倍速光碟機仍面臨零組件缺貨之際,日本三菱公司悄然的降低4倍速產品的售價。因此明碁公司便警覺得預測,年底以前4倍速光碟機價格能够不保。故自9月起明碁公司便決定停顿生產4倍速光碟機;10月時完全停顿銷售4倍速產品。明碁在8月底開始推出5倍速光碟機,以替代4倍速的產品,但由於5倍速光碟機遭到6倍速產品的箝制,市場始終無法大幅擴展,所以明碁電腦
12、停產5倍速產品,並於1995年底推出6倍速光碟機以全力競逐市場大餅。而精英電腦根據日本方面的音讯,日本大廠對明年的市場看好,準備大幅擴增產能,因此零組件供應將愈趨寬裕,為搶得市場佔有率,其亦努力地擴充產能。其同時認為,光碟機速度提昇,關鍵在於主軸馬達及讀取頭兩項技術。以四倍速與六倍速相比較而言,依然以四倍速較為穩定。所以其判斷四倍速光碟機應仍是年和明年光碟機市場的主機型。1995年12月4倍速市場價格跌破70美圆的本钱,隔年1月繼續下跌至50美圆。在這次價格下跌的災難中,精英蒙受比以前更大的虧損。到1996年2月,精英還未能及時出清4倍速存貨,在1996年首季報表再次認列3.5億元的損失。明碁
13、則因最早退出四倍速光碟機市場,因此毫無損失。英群與龍相由於2倍速產品的教訓,對4倍速產品則相當謹慎,故損失也不大。龍相電子預測6倍速會成為光碟機產品的標準規格,故很早就成立了6倍速光碟機的專案開發小組,結合研發、製造、行銷、採購等單位,並和供應商的坚持良好關係,企圖在6倍速市場先馳得點。1995年底各廠推出6倍速光碟機後,市場價格隨著4倍速產品價格的崩盤而無法提昇,同時市場對6倍速光碟機需求也持續低迷,直至8倍速光碟機上市,6倍速光碟機的市場景氣都無法恢復。非戰之罪 - 6倍速光碟機明碁公司也與龍相一樣,認為6倍速光碟機市場大有可為,並在1995年底就已準備大規模投入。這次明碁也未能預測到,6
14、倍速產品市場會隨著4倍速的市場一同崩盤,因此也付出一些出清庫存的損失。然而明碁因搶先推出6倍速光碟機,相較其它廠商而言,仍獲得一些產品生命週期前端的利潤。且明碁電腦憑藉其與供應商的長期协作關係,要求飛利浦協助分擔庫存損失,並允許明碁取消零組件的計畫訂單。同時明碁也利用母公司的全球銷售網路,將殘餘的庫存轉移至產品世代交替較慢的市場。雖然明碁在6倍速產品後期產生虧損,但因及時縮小生產規模,處理庫存得當,整體而言損益兩平。精英經過前兩次的慘痛教訓,對於6倍速產品不断是小心翼翼,一則縮小產能,再則也嚴格控制庫存,所以6倍速的戰役中,損失較以前為小。但英群與龍相就沒有這樣順利,英群大約虧損了9千萬,龍相
15、經此戰役後,就根本退出光碟機的市場。經過三次的產品世代交替戰役,能夠在光碟機產品賺到錢的,只需明碁一家公司。1996年2月明碁繼續領先推出8倍速產品,但明碁的主管對於光碟機市場比以前更沒有把握,尤其是國內光碟機產業又添加台達電、大同、源興、誠洲等數家強力競爭者。市場進入快速世代交替期1996年上半年雖然有8倍速光碟機與10倍速光碟機相繼推出,但市場價格與需求始終不振。但到了1996年下半年,拜賜多媒體電腦技術的突破發展,光碟機成為辦公室與家庭個人電腦上必備的標準配備,因此光碟機市場的需求忽然快速添加。雖然當時市場已有12倍速產品出貨,但因整體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8倍速產品並未好像以前普通成
16、為庫存損失,1996年下半年幾乎一切廠商都獲得不錯的利潤。然而在1996年仍是最新產品的12倍速CD-ROM,到了1997年初,在日系大廠低價殺出存貨之下,撐不過第一季就退出了市場。緊接第一季主力產品16倍速CD-ROM也遭到涉及價格下滑,因此明碁公司在3月份的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立刻推出全球第一台的18倍速光碟機。就如明碁當初的5倍速產品一樣,在未有表現以前,20倍速產品也已出台。於是各家都紛紛推出20倍速光碟機,做為1997年第2季主力產品,來穩住市場價格。到了6月,我們已可在PC MAGAZINE讀到建碁24倍速光碟機的測試報告了。以1997年上半年而言,平均每一代產品生命週期
17、不超過三個月,在如此白熱化的競爭下,國內逐漸成為五家大廠(明碁、建碁、源興、英群、伯杰)主導市場的局面。由於16倍速、20倍速、24倍速三款產品推出時間極為接近,許多廠商擔心,假设存貨管理不當,恐又要遭致往年的嚴重損失。再加上關鍵零組件來源也漸多元化,日商又頻頻降低價格,因此市場進入劇烈的價格競爭,台灣廠商除非以大規模量產,否則難有利潤產生。一些實力缺乏的廠商,或是採區隔市場的競爭战略,或是以減產方式降低風險,但基於下一波DVD的宏大潛在商機,並無人願意退出市場。以台灣光碟機大廠精英公司為例,由於1996年的嚴重虧損,在1997年初精英只留約5%的業務做CD-ROM光碟機,但仍積極準備進軍下一
18、波的市場。1997年5月精英公司宣佈開發出一套軟體,可以使原20倍速產品提昇至100倍速,這項新產品更加劇倍速間的競賽。但源興公司認為台灣光碟機市場在1997年已發生與以往不同的變化,使得12倍速、16倍速、20倍速、24倍速產品可以同時並存於市場而不墜。據了解,英群公司每月生產25萬台CD-ROM產品中,16倍速佔有一半以上。目前16倍速光碟機出貨價格比較24倍速產品約低15美圆,英群公司認為16倍速機種,無論在穩定度、價格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競爭力,因此正可符合具有龐大數量的低價個人電腦市場區隔的需求。現在光碟機產品市場正處於百家爭鳴的態勢,消費者購買光碟機除考慮倍速功能以外,價格、品牌以及D
19、VD產品能够的動向,都是影響採購決策的要素。所以有業者說,這是一個光碟機史上最動盪的時代,充滿了機會與威脅,還有許多伺機而入的競爭者。關鍵零組件開發才是關鍵我國的CD-ROM光碟機產業,除了必須和韓國與新加坡的產品競爭,主要還是受制於日本大廠在關鍵零組件控制與價格的競爭。由於韓、新兩國同樣也需向外購置關鍵零組件,所以台灣廠商在本钱降低才干上還是具有競爭優勢。但面對日商的競爭,就非常困難因應。由於關鍵零組件佔整體本钱的56%,又大部份控制在日系廠商的手中,只需日商大幅降價,我們廠商就必須接受虧損的壓力。不過幸好日系廠商的組裝本钱通常都要高過台灣,因此大幅降價對日商也無好處。明碁公司就認為只需我們
20、廠商不要彼此流血殺價競爭,維持一個合理有獲利空間的價格,對於日系廠商其實是最有利的。為了提升國內CD-ROM光碟機廠商的競爭力,發展關鍵技術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务,目前在關鍵零組件的開發,國內廠商已小有成就。除了建準電機胜利開發12倍速光碟機的主軸馬達,另有聯華電子開發的光碟機晶片組。聯電是我國主要的半導體製造工廠,很早就看到光碟機市場晶片組的龐大商機,經長期研發,終於在1997年4月胜利開發出可整合MPEG I影像解壓縮、聲音解壓縮、OSD圖形處理、CD介面、RISC CPU等五大功能的晶片組。假设台灣在讀寫頭技術方面能夠再有所突破,那麼在下一世紀全球光碟機市場的競爭力,將有大不同的景況。前進大
21、陸市場目前台灣生產的CD-ROM光碟機產品,絕大多數都是以自有品牌方式外銷,因此價格成為主要的競爭關鍵。為降低成產本钱,許多台灣廠商已紛紛考慮赴大陸設廠的可行性再加上大陸內銷市場需求量龐大,也是一切光碟機廠商不會放棄的商機。根據統計,大陸的CD-ROM光碟機市場從1994年開始快速成長,預計到公元兩千年市場需求可望到達720萬台,將比1994年添加61倍,市場潛力驚人。另外根據大陸的光碟機業者預測,1997年的PC市場可望比1996年成長50%,到達300萬台,其中Pentium機種約佔85%,假设以CD-ROM有70%的裝機率估算,1997年的光碟機市場可達210萬台。因此展望未來,大陸市場
22、必然是國內CD- ROM廠商不可缺席的地方。表六大陸CD-ROM光碟機市場需求統計單位:萬台項目 / 年度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累計PC市場規模721182033004306008502573CD-ROM銷售11.53392.52103204807201867CD-ROM成長率-183%185%127%52%50%50%-CD-ROM/PC比率16.4%27.5%45.5%70%75%80%85%72%資料來源: 中國計算機年報1996.8;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據了解,大陸官方為發展光碟產業,自1986年就把光碟相關技術列為重點研發項目,並於1994年設立光盤國
23、家工程研讨中心,進一步加強光碟商品化,目前大陸上較具代表性的光碟機製造商有清華光盤、四通創力。不過由於大陸CD-ROM光碟機廠商因追不上市場的腳步,使得大陸的CD-ROM光碟機市場幾乎被外商獨佔,其中我國的宏碁電腦也在大陸的CD-ROM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其它的國內廠商則動作較慢。以下是大陸CD-ROM市場的廠商分佈:表七大陸CD-ROM市場的外商分佈CD-ROM廠商市場佔有率新力31%宏碁27%松下12%新加坡創新7%飛利浦6%三洋4%其他13%資料來源: 中國計算機年報1996.8;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台灣光碟機業者在兩年前因倍速轉換反應才干不及國外大廠,因此遭致嚴重損失。而今大陸廠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由於技術才干與市場資訊掌握才干都不如台灣業者,所以致今尚無國際競爭才干。但大陸內銷市場需求成長極快,並且技術學習才干也在加強,因此未來也將會帶給大陸廠商一些競爭利基,外商在大陸市場將不能够再予取予求了。1997年7月經濟部正式開放台灣CD-ROM光碟機業者到大陸投資,目前源興科技已率先登陸,預計1997年底即可量產。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流量罗茨鼓风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鄂州消防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2024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全程化管理要点2025
- 2025年己二酸二甲酯项目发展计划
- 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运动与健康同行》教案
- 2025年吉林通化梅河口市“事编助企”引进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南宁市武鸣区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项目合作计划书
- 贷款卡业务申报办理流程说明
- 教育政策的多元化应用与实践探索
- 水稳质量保证措施
- 医疗器械自研软件研究报告
- 《高性能计算 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要求》
- 市场总监聘用合同模板
- 个人租车合同范本
- 充电桩备案申请书
- 硝苯地平中毒护理查房
- 室外桥架安装施工方案
- 任务7辅助图形设计
- 2024年全新毛竹林承包合同
-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