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研究综述(图文)-1_第1页
转喻研究综述(图文)-1_第2页
转喻研究综述(图文)-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喻研究综述(图文)当然还有其它学者对转喻的分类,他们主要是区分概念转喻和语法转喻。转自李勇忠2005Ruzide Mendoza将转喻分为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低层转喻是指低层转喻指那些在语义激活中利用非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转喻。非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指那些基于个人体验来确立1CM内的成分、属性和关系的规约化的表征,可分为命题转喻和情景转喻。高层转喻直接利用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generic工CMS)进行映射,类属ICM是对许多非类属ICM的概括,也可以分为命题转喻和情景转喻。高层转喻就是语法转喻,它会对语言结构产生影响。二、国内转喻研究概况国内转喻研究相对国外来说相对滞后,但随着一些学者的引进

2、吸收,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内转喻研究过程根本上表现为先引进后结合汉语实际进行研究。免费论文。1、转喻理论的引进较早进行转喻引进与研究的是沈家煊。沈家煊1999从的字结构;为切入点,认为语法中的转指;本质上就是转喻;,是转喻这种一般的认知方式在语法上的表达,可称之为语法转喻;。沈家煊的研究吸引了后来很多研究者对转喻理论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引进西方的转喻理论,董成如2004、李瑛2004、张辉、孙明智2005 文旭、叶狂2006、 蔡晖2006从各个曾面探讨了转喻,在引进转喻理论的同时,深化了对转喻本质的理解。王寅2007 233认为转喻一般发生在同一概念域或事件域之中的,人们可以用这个概念

3、域或事件域中的组成要素互代,或组成要素与整体互代。免费论文。此外王寅2007 250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兼顾了线性和层级性的分析,同时适用于动态和静态场景。认为转喻主要是基于对各种事件域认知根底上,形成了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因而在思维中不可防止的产生转喻现象。魏在江2007、陈香兰、申屠菁2021以概念整合理论、理想认知模式、框架等概念为指导模式,论述了转喻与语用推理、转喻与概念整合以及转喻的成因。徐盛恒2021认为转喻有自身的逻辑特征。转喻的运用所表现出的逻辑特征总体可表述为:分类逻辑意识是转喻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在事物原有分类秩序的根底上,转喻表达了运用分类逻辑的配置与排列的独特形态

4、,有些运用还表现出明显的可能世界逻辑的一些根本特征。2、结合汉语实际的转喻研究但更多的学者已把转喻理论运用在语言研究当中。王冬梅2004从转喻理论出发探讨了汉语中动词转喻名词现象。王海峰2004着重探讨了汉语中构词平面的无标记转指现象,作者从多个层面详细论述了动词转指名词的动因。王霜梅2005考查了汉语中定中短语的转喻,刘露营2007讨论了显著度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及显著度之于名词转喻指称的限制问题。聂亚宁2021考查了汉语吃;的转喻、隐喻认知模式,认为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陈瑜、赵华俊2021认为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根底,而转喻机制那么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有

5、些学者开始注意转喻在语法结构中的表现。李永忠2005着重探讨了命题式转喻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李志玲2006以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的区分为依据从而区分了以概念为根底的转喻和基于语言形式的转喻。张韧2007结合构式语法对转喻进行了探讨,严辰松2007探讨了汉语中的双及物结构,认为给与事件可以是一个复杂的事件,有些动词没有与给与;有关的转移意义,只是表述给予;的分事件,即前因、后果、方式、途径、目的等。然而这些分事件与整个给予;事件关系密切,转喻使这些动词得以表述给予;事件的整体。此外还有研究者从语篇和修辞角度对转喻进行了探讨。魏在江2007转喻具有明显的语篇衔接功能,孙志农2007将转喻机制研究与

6、心理框架理论结合起来为语篇连贯提供较完整的认知解释方案。朱炜2006以恒定原那么揭示通感隐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根底,陈香兰2007认为异形回指理解和联想回指理解都有转喻动机,激活先行词就意味着激活一个与之相关的矩阵域,其次域与之同时激活。孙庆珍2007并分析了借代和转喻的运用、认知模型、类别及语用。韩丹2006认为包含指称转喻关系的语句中,谓项与其论元之间的语义冲突是标量性的,冲突的大小决定了转喻关系中源域成分和靶域成分的相对突显度。覃胜勇2007认为转喻的创造性使用形成一个连续体,从语义到语用构成连续体关系,其区别应是标量的而不是离散的。三、总结转喻这一认知现象在国内外众多

7、学者努力之下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从理论深度还是应用广度上与传统语言学下转喻研究相比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国内转喻研,虽然起步晚,但汉语研究者在理论引进的同时注意结合本族语进行转喻研究这一趋势是值得肯定的。但相比西方学者的转喻研究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语义、句法、词汇层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某一层面的研究缺乏定量统计,没有更好的揭示转喻对汉语的影响程度,这也是以后我们从事转喻研究的重点。参考文献1Taylor,John.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Press,19952LakoffJo

8、hnson.Metaphors We 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PeterKoch. Klaus-Uwe Panther Radden.Metonymy inLanguageand Though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4AndresBlank. Klaus-Uwe Panther Radden.Metonymy inLanguageand Though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5Langacke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Cognitive Lingnistics,19936YvesPeirsman and Dirk Geeraerts . Metonymy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Cognitive Lingnistics,20067AndresBlank ,Klaus-Uwe Panther Radden.Metonymy inLanguageand Though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98William Croft,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