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认知目标(1)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2)了解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理解比热的概念;(4)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差异;(5)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6)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7)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二、技能目标(1)学会比热实验的操作;(2)学会观察图形。三、情感目标(1)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比天气的影响更长久和深远;(2)气候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的影响。 一、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二、纬度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设疑

2、激趣:一、有一个海南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二、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根据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出的) 第1课时一、气候问:(1)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在四季的气候特点吗? (2)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问: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思考:请大家帮忙找出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词语?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夏季多雨 晴转多云 雷雨交加夏热冬冷 雪花飘飘 终年高温总结: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通过讨

3、论来解决)天气气候区别短时间、多变的长时间、稳定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天气的综合概括。练习巩固: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一篇日记,请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温州多山滨海,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阳光明媚。早晨气温为6,我和家人一同去哈尔滨游玩可哈尔滨却是雪花纷飞,当时气温为-13,原来哈尔滨的冬季极为严寒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温州低得多呢?引入:小明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还非常注意发现问题,在写完日记后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比温州低得多?课件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州海南和哈尔滨气温的不同困惑:温州、哈尔滨和海南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

4、影响的呢?学生讨论,老师提示学生回忆初一第二册学过的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二、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问:(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候中的什么要素?你用什么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2)不同纬度位置的气温是如何形成的?(展示地球五带,日照长短的形成的动态图。)(3)你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个带吗?(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在北温带,跨度大约50度。)(4)让学生描述海南的气候特点。(通过图片总结)总结: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问:同学们是否经常去登山?在同一纬度的山脚与山顶,有哪些大气的状况不同?材料一:在炎热

5、的夏季,杭州的莫干山却成了人们的避暑胜地。材料二: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托罗山(海拔近6000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山麓地带气候湿热、绿树浓郁,而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得出:(1)地形对气温有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海拔近8848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简单计算:如果某地海平面气温为25,那同地海拔为6000米高的山顶的气温为多少?困惑:小明观察喜

6、马拉雅山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打出图片让学生找找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师: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南坡热量多,气温高、降水 引出:迎风坡和背风坡教师介绍背景,南坡有湿润的水汽,学生分析南坡和北坡有何不同。教师打出图片详细介绍地形雨的形成。(3)在迎风坡易形成较多的地形雨,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的多。扩展知识: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有较多的地形雨,如:(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而西侧地区处在背风坡,年降雨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2)夏威夷群岛

7、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 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第2课时复习巩固:展示温州、海南和哈尔滨三地的地理纬度,让学生明确三者在气候上不同的原因。设疑:拉萨也在北纬30度左右,气温和温州的相似吗?为什么?海洋和陆地对温度的影响问:“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写的是怎样的气候特点?你认为是描写温州还是乌鲁木齐的景象呢?由气温日较差大,引出海洋和陆地性质对气温的影响。为什么海洋和陆地在同一纬度位置,气温却不同?问:中午,你在沙滩上玩的时候,你是觉得沙子烫还是海水烫?答:沙子比海水烫。 引导:

8、它们在同一个地方,按理说吸收的太阳光热量是一样多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觉得物质升高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从生活实际出发,烧水使水升温需要给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如比较烧开半壶水跟烧开一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或烧同一壶水,烧到100和烧到50谁需要的热量多?)让学生提出猜想:吸收的热量 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请大家讨论: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见附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1.生活现象的思考:在夏天,为什么内陆地区一般比海边要炎热?2.实验探究:实 验 设 计 阶 段猜想实验思路与方案控制为相同的变量现象的预测和可能的结论科 学 实 验 阶 段

9、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的评价与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控制哪些变量?设置什么变量?如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选择哪些器材(可能学生会选择水和沙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对象的可行性,进而引导他们选择水和煤油这两种物质)?如何使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呢?演示两个装置,让学生分析不足之处(石棉网的高度不同)实验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煤油温度升高快,水温升高慢,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热多。 这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不同。问:水和煤油的比热哪个大?为什么?根据科学家的精确测量,1千克的水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00焦耳,

10、1千克的煤油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2100焦耳这样可以表示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2.1103焦/(千克) 水4.2103焦/(千克 )甘油2.5103焦/(千克 )铁、钢0.46103焦/(千克 )酒精2.4103焦/(千克 )沙石0.92103焦/(千克 )铜0.39103焦/(千克 )煤油2.1103焦/(千克 )干泥土0.84103焦/(千克 )水银0.14103焦/(千克 )冰2.1103焦/(千克 )橡胶1.7103焦/(千克 )玻璃0.67103焦/(千克 )问: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时谁的温度升高得多?为什么?答:沙土。那么你知道你在沙滩上玩的时

11、候,你是觉得沙子烫还是海水烫?分析:将沙滩上沙子和海水的质量看作相当,由于处于同一时间,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看作相当,因为水的比热比沙子大,所以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出示中国1月份和7月份的气温分布图。(见课本图2-60)要求学生分析:(1)中国一年中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 (2)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差值叫年较差。纬度相近的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年较差谁大? (3)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海陆分布对一个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沿海地区的升温和降温比内陆地区慢。同时海陆分布对一个地区的降水的影响也很大,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讨论:(1)同一纬

12、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的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2)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3)大陆和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先进行讨论,再填写表格。教师点评,并板演(如上图的箭头)陆地海洋冬季气温气压风向夏季气温气压风向问:(1)我国的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什么不同?小结: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气候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

13、的因素不同。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1.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2.纬度位置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三、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1.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2.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帮助,用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及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影响气候的分布属于新知识,指导自学书设计采取以学生自学、分组讨论为主的方法。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引导同学认真思考并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加深对知识点的

14、理解。完成好知道自学书,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提供学生一种思维的方法,而且便于理解和记忆。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创设情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个环节尽力通过尽量由学生通过探究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我确定的教法是: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学法是自学法、完成练习后的分组讨论式,学生纠正补充式、口头复述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意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讲的少一点,引的巧一点,让学生学的精一点,活一点,领悟的透一点

15、,深一点。课后经过教研组讨论。我觉得对本节课的处理,提出几点改进:1.在课文的引入上,不够精彩,要多思考,多创新。2.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注意各颜色的对比度搭配。3.教学中师生活动的面还要加大,在引导问题中要把握重点。4.课的最后要及时的将本节课学生的小组竞争的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希望在下一课时,会做的更好。相信教学总是在不断改进中进步的,一定会切实的履行这一点。例1.温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下列属于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A )A.冬无严寒B.今天最高气温为20C.今天最低气温为8D.明天阴转多云例2.人们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造成我国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地区大的主要原因是( B )A.纬度位置的不同B.海陆位置的不同C.地形的不同D.人类活动的影响例3.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C.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东南季风不能到达,一般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