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_第1页
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_第2页
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_第3页
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_第4页
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专题五风沙问题核心知识必备风沙活动成因(1)沙源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动力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

2、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风沙活动的危害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风沙活动的防治工程措施: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3)组织管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加强宣传教育,提咼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

3、制;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实例应用提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9分)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7分)(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6分)解析

4、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是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故能抑制风沙。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

5、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专题提升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是其所在国的“育种天堂”“天然温室”“种子基地”,尤其是南部更是南繁基地的核心区。图中虚线为某自然要素年均等值线,且abcd。读图,完成13题。根据图示等值线分布特征可判断该自然要素为()降水量B.日照时数C.正午太阳高度D.热量农业科研人员选择在该岛育种的主要原因是

6、()热量条件好,可缩短育种周期土壤肥沃,作物产量高自然灾害少,作物生长环境好劳动力丰富、廉价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建设航天基地的有利条件为纬度低和海运便利图示盐场的形成与气候条件有关现代工业基础雄厚决定该岛山地基带植被类型的因素为水分A.B.C.D.解析第1题,图示等值线分布特征大致是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中部山区数值较大,据此可判断该自然要素为降水量。第2题,海南岛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选择在该岛育种的主要原因。第3题,海南岛现代工业基础较薄弱,决定该岛山地基带植被类型的因素为热量。答案1.A2.A3.D(2019陕西西安市调研)图I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II示

7、意图I中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至阶段三为由早到晚)。据此完成45题。2()0jll-f灿Jr-3阶段-一阶段-阶段:海诚fm海按froI2CM)1电1*閣4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富士山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D.墨累一达令盆地5与图中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物种多样性的变化B.草地产草量C.流水侵蚀力度D.岩石风蚀程度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图中之间的隆起,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富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由于板块张裂、地面

8、下陷而形成;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第5题,根据图II可知,处海拔在逐渐增高,且位于山地背风坡,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生物多样性、草地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随着降水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蚀程度会增强。答案4.B5.D(2019广东惠州模拟)读世界某两区域分布简图,回答68题。关于图中E海域和F海域洋流特征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E海域洋流为寒流两个海域洋流流向均自南向北E海域洋流使该海域等温线向北弯曲F海域洋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下列关于图中两个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G岛屿西侧气候类型与H半岛不同G岛屿东侧降水比西侧少M区域东侧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降

9、水较多P、Q两地均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关于G、W两岛地理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两岛按成因均属大陆岛G岛西侧建设港口条件比东侧好W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两岛所在国家海运便利、经济发达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E海域为莫桑比克海峡,有莫桑比克暖流自北向南流过,使该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F海域属于大西洋,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第7题,G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H半岛为尤卡坦半岛,属于热带草原气候。P、Q两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第8题,G岛所在国家是马达加斯加,W岛所在国家是古巴,经济较为落后。答案6.

10、D7.C8.D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黑、吉、辽、内蒙古)、北方(京、津、冀、晋、鲁、豫、陕、甘、青、宁、新)、西南(川、滇、藏、渝)和南方(沪、苏、浙、皖、闽、赣、鄂、湘、粤、桂、琼、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1。8元)。据此完成911题。林区森林固碳价值林业经济产值甲林区1598.793.81乙林区1287.84399.19丙林区568.36126.90丁林区2163.7789.42注港、澳、台缺少资料,暂未统

11、计。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A.水土流失量少C.叶片总面积大10.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A.甲林区C.丙林区枯枝落叶层厚D.生物种类多样)B.乙林区D.丁林区11.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禁止采伐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解析第9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林地的叶片总面积大,所以光合作用强,碳吸收能力强。第10题,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且南方林区主要为经济林,经济产值最高。由此确定乙林区为南方林区。第11题,丙林区固碳价值最低,原因可能是气候较干旱,森林面积小。故丙林区为北方林区。华

12、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育林的空间较小,所以提高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护田林网。西北地区土地辽阔,但非常缺水,增加林地空间小。答案9.C10.B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全国卷II,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1)分

13、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浙江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冬季山区气温低,适宜建设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说明浙江省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滑雪者以一日体验型为主,说明滑雪者主要来自滑雪场周边地区,因此滑雪场布局分散有利于服务该类滑雪者。第(2)题,滑雪场

14、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有利于利用旅游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对来到旅游景区的游客开展业务,提高滑雪场知名度,吸引更多滑雪者。第(3)题,由材料可知,浙江省的滑雪场为人工滑雪场,且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浙江省地处亚热带,正常情况下,冬季山区无天然积雪,雪道厚度较厚,长度较长,造雪量大,造雪成本高,建设成本高;与北方相比,浙江省冬季气温较高,雪道上的雪融化速度较快,需要经常补雪,维护成本较高。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赞同,则分析浙江省建设多日度假型滑雪场、中高级雪道和酒店的有利影响(影响从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若反对,则分析浙江省建设多日度假型滑雪场、中高级雪道和

15、酒店的不利条件(主要从投资、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答案(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太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

16、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13.(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盟3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巴花又名巴西花梨,具光泽、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均匀,质地硬,强度高,是一种名贵硬木,可以用于制作豪华家具、地板、生活器具等。非洲刚果河沿岸(如图所示)是巴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出产的巴花价格低廉。我国某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所产木料削裁多余枝杈后原木带根从港口黑角出口到我国,之后在我国加工成高档家具。(1)简述我国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的主要原因。(8分)(2)指出巴花原木在布拉柴维尔以上河段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6分)说明巴花砍伐后

17、原木带根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4分)有人建议刚果河沿岸国家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以换取较多的外汇。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可从我国供需矛盾大、该地资源丰富但伐木技术水平低,以及河流沿岸具有水运优势角度分析。第(2)题,图示该地以上河段流经众多沼泽地而地势平坦、河流多但无铁路,则可利用水运运输;原因可从陆路交通缺乏、水运优势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树木根部可利用角度分析,注意“削裁多余枝杈”但留根,说明根部具有价值。第(4)题,开放性题目,赞同可从资源丰富,出口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不赞同可从大量砍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角度分析。答案(1)我国市场需求大,但国内森林覆盖率低,木材供应严重不足;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资源丰富,且材质好,有许多名贵硬木;当地经济水平低,采伐技术、管理水平落后;沿河建场便于运输。水运(或河运);理由:沼泽、丛林广布,陆路运输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