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1.gif)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2.gif)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3.gif)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4.gif)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070031469a36ad5957f5ec65501d090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唐诗宋词选读”之“送别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能熟悉送别诗的常见意象,理解送别诗的常抒情感,分析送别诗的常见技巧。.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具体说来.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在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 界。.李顽送魏万之京,重点掌握其炼句的技艺。.李白送友人,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资料链接1、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2、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2、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3、送别诗常用意象 :空间意象:长亭、潘陵、南浦;时间意象:秋、黄昏、月夜、清晨;其他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等。4、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三、阅读导航(可借助辅导书自读)(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1、读题目,明题材,说感情。2、读作者,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年十八始发愤读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后被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42岁。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复习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
3、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时年26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3、读诗句,注意字音(绮筵、没)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5、读提问,作解答。(1)该诗从体裁分是一首 ,从题材上看是一首 ,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教材 P5第4题)(2)指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4)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6)诵读全诗(二)李顽送魏万之京1、读题目,释题意。2、读作者。(见注解)3、读诗句,注意字音(砧)和句中停顿。4、读注释,探诗意。5、读提问,作解答。(1)诗的开头两句为什么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2)简要分析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对表现情感有什么作用?(3)颔联和颈联写景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诵读全诗(三)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读题目。2、读作者。3、读诗句,注意字形(蓬、班)和句中停顿。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读注释,探诗意。5、读提问,作解答。(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2)如何理解颔联中“孤蓬”这一意象?(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5)背诵并默写。四、迁移训练(一)谢亭送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也开启了下句中的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2、
6、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2、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从题
7、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 (2分)2、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 (3分)答:3、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5分)答:五、小结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六、推荐阅读1、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 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2、王勃 别薛华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穷和独
8、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 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 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 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 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 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 中
9、,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 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 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 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此两
10、句有三 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 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 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 和优点之一。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 得预期效果。7、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 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
11、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 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 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 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 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 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9、高适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睫,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 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10、严维丹阳送韦参
12、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写的是送行及送行之后情景,前两句写送行,交代时间地点,一个愁 字语带双关,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三句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表 达出来。日晚写时间之久,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自然地带出末一句,此 句是所望之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日晚寒鸦尽, 空余江水东,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含有无限深情。这首小 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把感情融入景物当中,言有尽而意无穷o 11、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虽是送别诗,却重
13、在写景。起句点雨次句点暮切题,暗中还写了送, 弁且绘出了一个压抑的场面,为后文做铺堑,中间四句构成了一百万幅富 有诗意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深和远又染上一层迷蒙暗淡的色彩, 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形成浓重的压抑的氛围,诗人置身其间情动于衷,不 能自已。结尾一联直抒胸臆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 动物:杜鹃、鸿雁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瀛陵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一王昌龄闺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14、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一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春草碧色,春水濠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潘陵(借代)”一一西安潘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潘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潘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秦楼月,年年柳色,瀛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流水:古人分别多在水边流水之多、之长、之柔、流水一去不返
15、李白送别诗中的“流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一赠汪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一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落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一李白送友人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一一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一一秦观满庭芳鸿雁类:千里黄云白日璞,北风吹雁雪纷纷。一一高适别董大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一一李颁送魏万之京孤蓬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一李白送友人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一一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客一李白
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亮的别称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等。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 骚客们寄托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所谓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 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怨恨等等。送别诗感情:(1)依依惜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一柳永雨霖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客一王实甫西厢记(2)盼游子早归: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一一送别无名氏(3)劝勉安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莫愁前
17、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一高适别董大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1)见教参(2)指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用了拟人的手法。“吐” “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这首律诗一开头就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一、二句哪两个字用得最为传神 ?为什么?请结合全涛简要赏析。答:“吐” “对”二字用得最为传神。“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
18、凝视着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只有劝君饮酒,再没有可以劝慰的话了,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运用典故,琴瑟”典出小雅鹿鸣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诗人在别离之际 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情景交融,绕山川”表示道路遥远,别路”迢遥,恨 山川”之缭绕,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写出了离情的缠绵。(4)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答】一个“隐”字,一个“没”字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
19、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1)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 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3)(见教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也开 启了下句中的“ 。【参考答案】解行舟;人已远。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具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前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用“满天风雨”是 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表达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1)比兴手法、情景交融。颈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拨钢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路径管理规范
- 买平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特种货物运输合同
- 专利许可合同范例 baidu
- 2025年度影视制作剧务助理场记聘用合同范本-@-1
- 制作装备柜合同范例
- 2025年度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合同范本
- 工商管理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企业合作生产合同范本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银行行长2024年个人年终总结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设备基础预埋件施工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 数学八年级上浙教版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