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课件(浙江):必修3第3章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_第1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浙江):必修3第3章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_第2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浙江):必修3第3章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_第3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浙江):必修3第3章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_第4页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浙江):必修3第3章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1-3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综合)23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1免疫的概念:一般来说,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通过免疫,使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即体表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 (2)第二道防线:由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构成。4二、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 第三道防线: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免疫细胞来消灭抗原。 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淋巴细

2、胞的起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功能上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2)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每个人细胞膜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都不同,这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是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在胚胎发育中产生。5 (3)体液免疫:主要针对的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4)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2免疫接种:也称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通过接种某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的方式称为主动免疫,另一种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的方式,称为被动免疫。6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过敏反应:

3、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免疫应答。可发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 2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71.下列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A唾液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B呼吸道纤毛摆动对病菌的排除作用C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环作用D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C82.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C93.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

4、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D1011考点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做先天性免疫或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这种免疫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屏障作用:可以分为皮肤和黏膜的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12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和防御作用

5、:人体表面覆盖着完整的皮肤,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表面也有完整的黏膜。健康和完整的皮肤和黏膜,鼻孔中的鼻毛,呼吸道表面的黏液和纤毛,都有阻挡和排除病原体的作用。 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脑毛细血管壁和包在血管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所构成的。这些组织结构致密,能够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从而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婴幼儿的血脑屏障因为尚未发育完善,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13 胎盘屏障: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构成的。该屏障不妨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但却能阻止母体内可能存在的病菌

6、的通过,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感染。胎盘屏障的作用与妊娠期有关,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内,胎盘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孕妇在此期间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病毒由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等。14 (2)吞噬作用:人体内有许多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统称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主要有在血液中游走的中性粒细胞和主要分布在淋巴结、脾、肝、肺等脏器中的巨噬细胞。 (3)正常体液的抗菌作用:正常人的体液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如溶菌酶、补体等,这些物质具有抑菌、杀菌以及协助加强吞噬等作用。15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的比较:16【例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叙述中,不属于

7、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17【解析】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斥“非己”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青霉素是一种外源性物质,它杀灭细菌不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功能,所以不是免疫。 【答案】 D18考点2 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抗毒素、凝集素。 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溶菌酶等。192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1)抗原的概念:引起机体产生特异

8、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外毒素、流感病毒等。 (2)抗原的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3抗体 (1)抗体的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抗体的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少数存在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3)抗体的作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团,消灭抗原。204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功能21225.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记。不同人(同卵双胞胎除外)有不同的MHC。每一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这些标签的自身细胞。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

9、体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签。当一个入侵者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236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 (1)细胞免疫:24(2)体液免疫: 25(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26续表277.免疫接种(预防接种) (1)疫苗的概念:疫苗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2)疫苗的类型:灭活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减毒的微生物。 (3)免疫接种的分类:可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类。28【例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

10、酶水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29【解析】抗体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再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是抗毒素和凝集素的统称。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因此能被蛋白酶水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抗体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心脏病。 【答案】 C30【例3】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解析】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够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或效应B细胞。由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合

11、成蛋白质的活动增强。【答案】 D31【例4】(原创题)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与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物质的本质最相近()A神经细胞 B甲状腺细胞C胰岛细胞 D性腺细胞【解析】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神经细胞分泌的物质是递质,不是蛋白质;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不是蛋白质;胰岛细胞分泌的物质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是脂质。【答案】 C32考点3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3)分类:速发型和迟发型。 (4)过敏反

12、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33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致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致敏原机体第一次或第二次都可以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342.免疫缺陷病: (1)含义: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后天性免疫缺陷病两类。3艾滋病:也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1)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病毒乘虚而入。 (2)传播途径:主要通

13、过性接触、毒品注射、血液制品或母婴传播。 (3)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35【例5】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36(1)图中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2)遗传学上将过程称为_。(3)和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4)HIV有和两种类型,其中型又有7个亚型。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_,其原因是_。37(

14、5)2002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_日。(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_。它和HIV一样,遗传信息是按照_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38【解析】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侵染T淋巴细胞时,是RNA进入淋巴细胞内后进行复制的。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然后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艾滋病病毒的RNA是一条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所以突变的频率高以及不定向性,可产生多个变种。39【答案】 (1)RNA(2)逆转录(3)转录和翻译(4)基因突变突变频率高和突

15、变多方向单链RNA结构不稳定(5)世界艾滋病(6)SARS冠状病毒40411.(2011上海卷)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 )A抗原细胞的完整性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C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D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 42【解析】既然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可以作为抗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这说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不需要细胞的完整性,也不需要病原微生物具有活性。【答案】 C432.(2011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

16、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44【解析】细菌的抗毒素又叫抗体,能特异性地中和细菌外毒素(即抗原)。 【答案】 C453.(2011全国大纲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46【解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再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

17、B细胞和记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注射到动物体后,可作为抗原使动物体产生对该病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因此,选C。【答案】 C474.(2011浙江六校联考卷)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8A当一个人被疯狗严重咬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 49【解析】方法属于被动免疫,它的特点是快,但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方法属于主动免疫,它的特点是相对较慢,但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 D505.(2011金华

18、一中模拟卷)图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51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52【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细胞为巨噬细胞(没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其作用是对抗原进行吞噬、处理,并呈递给相应的淋巴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细胞毒T细胞(d)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T细胞,其作用是杀死被抗原侵染的靶细胞(c),这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答案】 C536.(2011宁波十校联考卷)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54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人的干细胞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