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案_第1页
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案_第2页
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案_第3页
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案_第4页
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工艺美术概况(6学时)教学要求:一、了解学习外国工艺美术史的一般方法二、理解对工艺美术的具体界定。三、掌握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教学内容:一、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二、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一般状况一、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工艺美术也就产生了。一部工艺美术史,实际上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演变和进步历程的形象纪录。工艺美术的历史不仅使人们掌握材料技能的进步和政府自然环境能力增强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方式的佐证。

2、工艺美术发展史,也是人们追求和创造美的历史,各种工艺美术制品就是这种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在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同时,人类不断培育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二、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一般状况1、史前工艺美术研究概况史前时期,相对于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是来说是十分漫长的,约占迄今人类历史的95%。19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史前艺术的发现仅限于小型的骨、石质雕刻品,1879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的发现则揭开了史前洞穴壁画发现的序幕。2、人类的起源及最早期的艺术创作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起源于非洲赤道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在距今300多万年的时间,人们已经开始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考古学家们在非洲国家发

3、现了一具兼有新老猿类生物特点的骨骼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很多带有加工痕迹的十分简单、粗糙的时期工具,当时是以敲击小圆石的表面来制作这些基本工具。这些制造工具的,兼备新老猿类生物特点的生物,被称为智人。在100万年前的非洲、50万年前的亚洲和欧洲,经过进一步进化的直立人开始将石头的正反两面切成锐利的棱角,以此制造更方便的工具。并且在50万年前,人类大脑也获得了显著的发育,观念、语言逐渐产生。我们说人类一旦产生了语言,这就是人类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且随着大脑的发育,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也使得其生存能力越来越强。到了公元前25万年的时候,人类已经能制造质地较平滑、形状较规则的石斧和一种多功能的手

4、斧,有的甚至略微呈对称形状,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对形式法则的最初的认识之后,两者的关系逐渐成为工具制作的重点,艺术创作便在这一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3、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分期关于史前艺术,从时间上来看,它没有一个十分非常清晰的年代界定,虽然它是从人类形成的最初文化开始的,但世界不同地区,它结束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目前关于史前艺术的划分,主要是参照考古学的分期方法,19世纪早期,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参照北欧地区出土的文物资料,将史前社会分为石器、青铜器、铁器三个时期。19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卢伯克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现代欧洲考古界习惯把旧、新时期之间的数千年,即公元前1万

5、5千年公元前1万年这一时间的过渡期称作中石器时代,但由于这个时代年代较短,所以也有些国家和地区把这一阶段视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书中是把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划分为旧、中、新三个时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三个时代的具体分期。(1)旧石器时代的分期由于旧石器时代的时间长达几十万年,所以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旧石器(公元前30万公元前20万)采集、狩猎 粗糙、略事打制的石器火的发现和利用中期旧石器(公元前30万公元前5万) 氏族出现 石器被进一步加工,种类增多,除石斧外,还有尖状器和刮削器晚期旧石器(公元前5万公元前1万5) 母系氏族 生产工具上出现切削石刀、雕刻器 还有了骨针、骨锥、投矛、鱼叉

6、出现了明显的巫术和图腾崇拜,这对当时的工艺美术创作产生很大影响(2)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万5公元前5000)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就是弓箭的出现(弓箭的出现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捕猎范围)石器出现小型化趋势石刀、石斧装上木制、骨制把柄(省力)(3)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高峰定居生活出现(狩猎、采集农牧业)陶器的出现和使用石器进一步加工磨光石磨、石犁、石杵、石刀、石锄、石镰等农具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术出现,金石并用时代母系向父系过渡,氏族公社解体,阶级社会即将到来,石器时代结束4、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为了能对旧石器时代艺术的全貌有一个更为全面地展示,因为在欧洲的史前艺术中还有很多

7、非常精彩的岩画,所以我们把它分为:可移动艺术和不可移动艺术。(1)器物艺术实用工具艺术在自然界中,某些鸟类和哺乳动物,尤其是类人猿和猴子,常常会使用在自然界存在的一些物体作为工具使用,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之所以和动物相区别,是因为人能够制作、创造工具。本杰明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人是创作工具的动物,当在自然界中无法立即找到一件适合使用的自然物时,只有人会通过对一件不大合适的形体进行加工,使其适合自己的需要。而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地上随处可见的石头无疑是最为便利的工具制作材料。开始时,这些工具的制作也是十分简陋的,但是也是在实用中,他们逐渐发现如果把投矛制作的光滑一些,用同样的力气投掷能比不光滑的飞

8、得更远(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因为表面光滑的物体在飞行时所收的空气阻力小),而矛、鱼叉的头部做的左右对称能比那些不对称的扎得更准(这主要是由于受力均衡),因此在此后的制作时,就刻意的追求光滑对称,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原始人在工具的制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形和形式的感受和创建能力,原始工具上所体现的诸如对称、均衡等形式法则,实际上为使用的便利比审美价值要高的多,形式美的产生实际上是源于人们对于功能的追求。除此之外,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还对木棍、投矛等工具进行了非常精心的装饰。雕刻艺术旧石器时代,石头、动物骨头等除被用来制作工具外,还被制作成小雕像。有很多圆雕形式的动物雕像,比如有熊、马、鱼、猛犸象等。除此之

9、外,旧石器时代石质小雕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很多妇女小石像,这些小石像被称为史前维纳斯。这些小石像通常都非常小,高度多为5厘米至10厘米不等,很少有超过15厘米的。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奥地利维兰多夫出土的是前维纳斯。这一小石像的制作年代是在公元前3万2万5千年间,属于中期旧石器时代。这个小石像在制作好之后,表面应该是涂有颜料的,在出土时还发现小石像身上有少量颜料残留。这种丰产女神的形象,有的还以浅浮雕的形式表现,最有代表性的是制作于公元前万千年万千年法国拉塞尔的丰产女神像,这个也可以看成是年代最早的浮雕作品。画面表现的也是一个怀孕的妇女的形象。她手里拿的羊角,一直被视为生殖力的体现。(

10、)洞穴艺术对于史前洞穴艺术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年,西班牙人马塞利诺索图拉带着岁的女儿在桑坦德地区的阿尔塔米拉岩洞进行考察,因为他只关注着脚下的东西,所以是由他的女儿发现了画在岩洞顶部的动物。当时索图拉便认定这些壁画是史前时代的作品,但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么生动的动物描绘出自原始人之手,更多的人认为这是索图拉在恶作剧,或者是那个进山洞避雨的旅行者的作品,因此在这个发现被披露之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世纪初,又有一大批岩画被发现,人们才开始关注,法国著名史前岩洞专家步日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研究的,正是他把阿尔塔米拉岩画判定为旧石器时代作品。年, 4个男孩因寻找一条走失的狗偶然发现了拉斯科洞

11、穴。后由著名史前美术学者H布勒伊考察整理,并公诸于世。由于该洞的洞口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倒塌封闭,因此洞内的岩画保存完好。该洞规模很大,分为主洞、后洞和边洞以及联系这三个部分的被称作“长廊”的通道所组成。这些部分的岩壁均有绘画。其中以主洞的绘画最为突出,因其中画有长达5米的巨大野牛,而被称为“牛厅”。因为该洞规模宏大,又有许多精彩的岩画,西方学者将它称为“史前的卢浮宫”。法国拉斯克岩画被发现,借助摄影、印刷技术的传播作用,史前洞穴艺术开始被大众所了解。这些岩画经常被画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山洞里,在年代的判断上不能像遗址、墓葬那样可以参照同一文化层中的器物来进行界定,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碳技术,这

12、些岩画的年代才被基本确定下来。如阿尔塔米拉岩画创作于公元前万千年,拉斯科岩画创作于公元前万千年至公元前万千年间。5、中石器时代工艺美术BC8000年左右,欧洲的气候、环境出现巨大转变,板块运动,如BC6000年时,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分开。板块的漂移,使人们的迁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旧石器时代很多被捕猎的动物则迁移到了北方草木丰盛的地方,原本单纯依靠狩猎采集为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中石器时代最为重要的发明,是弓箭的出现。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把弓箭的发明作为高级蒙昧社会开始的标志。其发明的意义与人类对火的使用相提并论。在这一时期,木材还被刨挖成可以在水中使用的独木舟,这也大大扩大了人们

13、的活动范围。6、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就是由采集狩猎变为农业定居生活。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产生了定居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为了照料新驯化的动植物,人类也不得不这样做。于是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就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氏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实际上,它也构成了18世纪末以前就是工业革命以前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基础。定居的生活对当时工艺美术的面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过着流浪生活的狩猎者,由于随身可携带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了很大限制;而新石器时代的村民则可以尽情的享用坚固的住房、舒适的家具、生活用具、工具和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在这种环境下

14、,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用粘土制作的陶器。中工上有一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一段话说了陶器产生的过程,淘气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是指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烧成的,后来就直接用泥制坯烧制了。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近东的居民们已经开始建造窑或炉,窑炉烧火时温度较高,因而能用来给陶器上釉,而上过釉的表面则可以密封陶器,防止液体渗漏或蒸发,这样,农民不仅能用它来储存谷物,而且可以用它来烹调食物和存放液体。新时期时代,纺织业也出现巨大进步。当时的人利用刚刚培育成功的亚麻、棉花、大麻等纤维植物类,在逐渐得到发展的锭子和织机上进行纺织。(中西不同,西方一开始

15、纺织就使用的是植物原料,而中国则是动物原料。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半个蚕茧,说明在很鼓的年代就以开始养蚕。钱山漾出土家蚕丝所织的丝织物,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经纬丝各120根左右)。定居的生活促使人们学会建造比较坚固、宽敞的住所。造房子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在保加利亚东北地区的欧夫查瑞沃伊时发现有一组陶制小家具,也反映了人们定居在房屋中的情况。并且还出现了用于宗教祭祀的庙宇和神殿。第二章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10学时)教学要求:一、了解地域性对工艺美术的影响二、理解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的独特艺术风格。三、掌握古埃及陶工艺及石工艺的工艺美术特点。教学内容:一、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概况

16、二、古代埃及陶、玻璃、石、金属、木工艺三、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特点一、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概况1、两河流域的地理、文化概况尽管在以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尼罗河地区,但现在大家一致认定,人类的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上,这个平原就是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希腊语中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所以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美索布达米亚文明。这一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所以自2003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对伊拉克的文物造成了很大破坏),由于由这两条河流冲击出来的平原的形状如同一轮弯月,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肥沃的新

17、月地带”。2、两河流域早期工艺美术在距今上万年的石器时代,两河上游的山洞中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在下游的冲击平原上出现了最早的原始居民乌博安人。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套工艺的地区之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耶莫夫式彩绘土陶、哈森纳式陶俑和哈拉夫式彩绘陶器代表了这一地区原始陶文化的较高水平。3、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工艺美术(BC2600-BC2015)(1)苏美尔文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它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对于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上周围时刻存在的外敌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感到自己面对着许多自身无法控制的力量,使得他们的人生观充满恐惧和

18、悲观色彩,因此他们就寄希望与形形色色的神,凡他们的想象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有相应的可供崇拜的神,。在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生活的同时,这里还生活着阿卡德人(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和苏美尔语完全不同的闪米特语,因此又被称为闪族人),苏美尔人主要生活在南部的巴比伦平原,闪族人则生活在以基什为中心的北部地区。追溯这两个民族的发展,苏美尔人的历史更悠久一些。(2)建筑、雕刻工艺 = 1 * GB3 建筑及建筑装饰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垒墙、盖房、铺路,都使用粘土掺上切碎麦的麦秸制作的土砖。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都是用这种粘土修建的。苏美尔人属于泛神崇拜,他们非常虔诚的信奉形形色色的神,祭神也

19、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事,祭神是在神庙中进行的,神庙建筑也就成为苏美尔人修建最为用心的建筑样式。苏美尔城市的布局也突出地表现了神庙作为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心的统治地位,人们的住房都聚集在神庙周围。 = 2 * GB3 雕刻工艺苏美尔的人物小雕像非常有特色,这些雕像的身体都绷得笔直,整体呈圆锥形,没有丝毫动态,脸部表情划一,眼睛瞪得很大,几乎裂出眼眶,显得非常虔诚,雕像的眼睛多是用天青石或黑色的石灰石镶嵌,这更有助于表达他们专著的神情。之所以采用这种姿态,是因为苏美尔人并不单纯的把这些雕像看作是雕像,他们认为每个雕像都有自己的生命,神祗透过其神像再现,站立在其前方的普通人雕像也就需要表现出一种永久性的

20、敬畏和崇拜。雕像以不同的尺寸反映社会地位高低的不同。苏美尔在艺术上的一个成熟的标志是在对动物的刻画和描写方面,很善于表现动物的动态和力量的美。善于用牛作装饰是两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苏美尔人很崇拜牛,神话史诗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就被比喻为一匹高尚的野牛。吉尔伽美什与天牛战斗的故事,就是为了渲染他是个力大无穷的英雄,牛的形象在苏美尔的美术品里,正是英雄与膂力的象征。第一王朝时期的“牛头竖琴”,就是在乌尔国王阿巴尔吉和王后苏巴德的陵墓内找到的。墓内有大量极其精致的手工雕刻与制品。这件牛头竖琴即是其中之一,它反映着古代乌尔金器镶嵌匠师们的精湛技艺。相比苏美尔人的雕刻更注重表现内在精神,阿卡德人的雕刻更

21、具写实性。在尼尼微出土了一尊铜头像,据认为是阿卡德王国的奠基人萨尔恭国王的肖像整个脸部显得十分威严。铜像铸造得如此精细,显示了古代的高超的铸铜水平。苏美尔雕刻艺术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圆柱形印章雕刻。圆柱形印章是两河流域地区特有的器物,是把印文刻在圆柱形的立面上,拓印时用圆柱在湿软的陶版或封泥上滚动,就会压出一条连续不断的图案来。图案常常是互相交织而又对称的动物和人物形象,内容多与祭祀、神话有关,其中表现宴会主题的特别受偏爱。(3)金属工艺苏美尔人的金属工艺尤其是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是非常高超的,尤其是伴随着1922年至1927年间英国考古学家伍勒爵士所挖掘的450座乌尔陵墓,尤其是16座王陵的挖掘,

22、在墓中全是制作非常精美的黄金制品。我们前面提到的牛头竖琴,使出土于乌尔的一个王后的陵墓,这个王后叫普阿比,在她的墓中还发现了一套制作精美的黄金饰物,包括:一件有贵重金属和宝石珠子装饰的斗篷、巨大的金耳环,一把纯金的梳子,青金石的和金质的发卡,动物形状的护身符及10个金指环。还有一个黄金头饰,它包括一圈一圈的金带及其带子上面由金环和金叶子构成的三层环饰。这套头饰很大,所以在佩戴时头上还应该塞上假发。在一些国王的墓中发现了黄金短剑和头盔。4、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工艺美术(BC1792-BC1600)(1)历史背景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是巴比伦第一王朝,是因为在它灭亡1000年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巴比伦王朝。

23、BC2000年左右,西亚的文明重心开始西移,这主要是与当时埃及、爱琴海文明的崛起有关。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两河流域南部又分裂为若干个小国,BC2003年时,叙利亚东部的闪族部落阿摩利特人从西北侵入,并在巴比伦城建立王国,但当时在它周围还有埃兰人的威胁,直到BC1792年在它的第六代帝王汉穆拉比的领导下,经过了35年的时间,赶走了埃兰人,实现了对两河流域的全面控制,于BC1728年,建立了巴比伦第一王朝,定都巴比伦城。巴比伦第一王朝文明和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关系,基本上就类似于后来的希腊和罗马的关系,是一种全面地继承关系。由于巴比伦王朝历时很短,并且还不断遭受北方的赫悌和亚述人的侵犯,使得这一时期

24、遗留下来的文物很少。(2)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的雕刻艺术在数量有限的巴比伦艺术品中,最著名的当属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制作于BC1800-BC1700,在BC1200年左右被埃拉米特人运到了苏萨,后来是被法国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成文的法律条文。整个法典是刻在一根闪绿岩石柱上,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最高权利的魔杖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阿卡德时期的王冠(就是前面我们看的那种金冠),

25、身穿两河流域流行的宽松大袍,垂直的衣纹和太阳神长袍下端的横向编织纹形成对比,神情肃穆,正举手宣誓。整个画面充满宗教的庄严气氛,表现了君权神受的思想。这种授权场面,此后在整个西亚地区的美术中也是频繁出现。5、赫梯、亚述工艺美术(1)赫梯工艺美术赫梯王国公元前2000年代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使用印欧语的赫梯人于BC2000年初自东进入安纳托利亚,大约在BC1600年,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幼发拉底河地区,并攻陷了巴比伦,此后在西亚地区称霸达300年之久。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

26、用短斧、利剑和弓箭。生产技术对于工艺美术造型、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赫梯人所拥有的铁工具,使得其在雕刻工艺上取得巨大成就。赫梯人非常喜欢用巨石。因为他们长期住在山地,石头是他们最容易获取的建筑、工艺材料。他们用巨石垒砌建筑,这种技术被称作“堆积式”。因为他们所堆砌的建筑都具有很大的体量,以至在希腊人的眼中,觉得这是巨人建造的。一方面赫梯人是十分善于征战的,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重视自身的防御。他们修建了很多防御性建筑。这些防御性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入口处都安放有抛物线形或椭圆形的单块石柱,并且还被雕刻成巨大的狮子或狮身人面。赫梯墙门上的雕塑和建筑物之间的结合方式十分独特,可以说它是将雕塑的一部分就

27、埋入建筑中。赫梯的这种建筑雕塑形式对亚述的影响非常大,后来亚述地区盛行的将雕塑作为建筑一部分的观念就是起源于此。(2)亚述历史、文化概况亚述人属于闪族血统,这个名字来自于美索布达米亚的一个神的名字,包括位于现在伊拉克摩苏尔南方100米的亚述城,也是来源于此。亚述城最早的纪录始于公元前3000年,当时是阿卡德帝国的一个前哨。亚述人长期受到乌尔第三王朝和巴比伦王国的统治和压迫,直到公元前14世纪后半叶,亚述人才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逐渐强盛之后,在BC1366年战胜了米坦伦人和统治巴比伦的赫梯人,于BC1230年成为两河流域的霸主。此后自公元前1100年起,亚述不断开始扩张,到了公元前7世纪,亚述的

28、范围东临伊朗高原、北达高加索、南接尼罗河,成为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可以说,由于亚述人长期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国家,外族压迫使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亚述的历史就是一部军事对抗史,先是取得帝国,然后是巩固扩张其帝国。所以亚述,从兴起直至灭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为武力至上,他们所崇敬的人,是勇猛的勇士。(3)亚述的建筑工艺宫殿建筑的黄金时期亚述的尚武思想,所推崇的是王权的绝对至上,所以宗教观念相对淡薄,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宗教建筑。从目前发现的仅有的几处遗迹,都是几层架托神庙的石礅,从中能看到苏美尔的强烈影响。亚述的建筑工艺主要从帝王们的宫殿中能得以体现。亚述的国王们,从BC1000年,每一个新国

29、王都会在他登基之日起,或是扩建原有的宫殿,或是建造新的宫殿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以至亚述宫殿的雄伟和富丽,在两河流域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宫殿营造活动,一直延续到BC612年首都尼尼微失陷,亚述王国覆灭。亚述的宫殿,从整体设计上来看,彼此都十分相似。宫殿的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有围墙和望楼。亚述人在造房时,已经懂得利用石柱和拱架结构。柱身呈圆柱形,表面光滑,柱头带冠,这种柱式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4)亚述的雕塑与浮雕 = 1 * GB3 雕塑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石雕更能体现亚述人的艺术水准和生活态度。石膏石是亚述王宫中采用的主要的雕刻材料。它松软细腻,适于雕刻。并且亚述腹地的采石场和露天矿中都盛产这种石

30、料。在亚述雕塑中最具震撼力的当属前面提到的守卫宫廷大门的拉马苏雕像。 = 2 * GB3 浮雕亚述王宫内遍布有浮雕的石板。这一传统源于亚述国王那舍巴尔二世,当时他正在新的都城尼姆鲁兴建王宫,以此显耀自己的地位和功绩。而亚述统治者总是乐于实践新的想法,尝试奢华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建造新宫的时候就把大量的浮雕用于宫殿装饰中。亚述王宫浮雕最主要的内容是表现国王在战争、狩猎和公共工程方面的伟绩。他们由不同水准的工匠雕刻而成,而最出色的作品则摆放在最为重要的房间。不同题材浮雕的摆放位置也和建筑的功能一致。比如,国王行使大祭司职责的正式场面出现在最为显眼的地方,颂扬国王个人功绩的场景往往摆放在更为私人化的区

31、域,外围浮雕多表现的是别国向亚述国王进贡的场景。6、新巴比伦工艺美术(BC625-BC539)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巴尼拔死后,亚述帝国开始衰落。米底亚人和西徐亚人不断进犯边境,加上亚述内部的叛乱。亚述巴比伦执政官纳波帕拉萨尔趁机于BC625年宣告独立,并在米底亚人的协助下,攻克亚述首都尼尼微,于BC609年消灭了亚述帝国残余势力,建立新巴比伦国,并再次成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中心。在国王尼布甲尼撒执政期间,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他在BC604年力挫埃及国王普萨美提克,统辖了亚述帝国的原有版图,并与埃及接壤。他还打败了犹太人 ,致使犹太国灭亡。到了新巴比伦末期,正值波斯人的势力强大之时,BC539,波

32、斯王居鲁士率兵攻入巴比伦,是两河流域在此沦入异族的统治之下,长期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BC332,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巴比伦。在新巴比伦时期,又重新强调神权,他的创立者纳波帕拉萨尔和继任的国王们都称自己是该城之神马度克(Marduk)的“忠诚牧羊人”,同时他们又和亚述人一样好战成性。考古学家没有发现新巴比伦时期的遗物,这一时期可供研究的艺术资料主要是巴比伦城的建筑废墟。(1)新巴比伦建筑艺术与亚述比起来,巴比伦的野兽比较庄重,每种动物的特征都一致,都处在静止而非运动的状态,如同凝固在仪式队伍的缓慢跨步中。供奉马度克的长颈龙全身白色,西部则以黄色处理供奉气候之神阿达德的公牛则全身金色,而毛发部分为蓝

33、色或以深蓝为背景。二、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概况(1)古代埃及的地理、文化概况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每年不定期的泛滥不同,流贯南北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公元前5世纪,曾目睹过埃及自然灌溉农业的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道:“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

34、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联结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得北上的航行变得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有非常方便返航,这就使埃及人拥有了一条十分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不同于属于城市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是一种帝国文明。这一文明之所以能够非

35、常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国家。埃及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它经历了自己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边缘的梅里姆达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萨-巴达里文化等)都是农牧业混合型的文化。虽然埃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农业文化已相当发达,并已使用

36、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公元前4000年,埃及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到国家的过渡,形成了两个国家,即南部河谷地带的上埃及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上埃及国王头戴白冠,以鹰为保护神,以百合花为国徽;下埃及国王头戴红冠,以蛇为保护神,以蜜蜂为标志。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开始了早王朝时期。这一时期,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结构、艺术观念已基本形成。统一后的埃及,上埃及保护神荷露斯成为了太阳神的化身,被奉为国家主神,而国王又成了荷露斯在人间的代表,因此,全能的神圣统治者法老,他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到了公元前2700年左右,第三王朝兴起,古王

37、国时代开始。此后的500年间,埃及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人神一体的法老的生活极尽奢侈豪华。由于法老的神化、国家权力的集中、对来世的重视,埃及在尼罗河西岸的吉萨和萨卡拉附近建成了一批巨大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埃及王国权利的象征,由于金字塔大多建于这一时代,因此古王国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古王国末期,大约是从第五王朝开始,原来集人神于一身的法老王,此时的权利被分离开,法老仅是太阳神有肉身的儿子,他不再享有太阳神的威望,于是太阳神和太阳神庙的祭祀的地位上升,法老的地位开始下降,持续了近200年的动荡,到了公元前2134年,埃及南部以底比斯为中心复归统一,建立了第十一王朝,从此进入中王

38、国时期。中王国包括十一、十二两个王朝,首都设在底比斯。中王国末期,埃及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外族的入侵,来自叙利亚北部的未开化部落“喜克索人”入侵埃及北部,并统治埃及北方长达半个世纪,使埃及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人把喜克索人赶出埃及,建立了第十八王朝,从此埃及进入新王朝时期。十八王朝初期,埃及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图特阿摩斯三世时期,埃及的版图直达幼发拉底河东岸,给当时的西亚以强烈的影响。公元前1341年,进入十九王朝的埃及又面临着北方强大的赫悌人的侵略,拉美西斯二世拯救了埃及。在他在位期间,埃及国力达到极盛。新王国时代的埃及是处于强有力君主统治下的统一国家,其势力超过了国界向

39、东南延伸,因而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黄金时代。从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王朝的500年当中,埃及所建立的纪念性建筑和雕刻比其他时期的总和还多,如今幸存的建筑遗物大多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当时首都底比斯在很长时间内达到的繁荣程度是当时世界任何一座城市所无法企及的。底比斯的繁荣自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贵修建和装饰陵墓,营造神庙。国王们选中了尼罗河西岸的一个谷地来修建陵墓,此地被称为国王谷,这些建筑都饰有浮雕和壁画,极其美观和华丽。社会的繁荣导致了艺术的复兴,艺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在拉美西斯三世以后的500年间,埃及再度处于分裂状态,直到进入后王国时期。后王国时期的埃及是在国家分裂、外族入

40、侵、王朝频繁更替中度过的。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也走向衰落。1、古埃及陵墓与神庙艺术(1)对死亡的重视古埃及的陵墓艺术一提到古埃及,我们的第一印象总是它的金字塔和木乃伊,的确,古埃及造型活动最主要的特征大多体现在各类陵墓中。埃及人的来世观念,使他们认为他们的房子只是暂时的居所,坟墓才是他们真正的家。所以埃及人在修建陵墓的时候选择的是最为坚固的石头。在早王国时期,陵墓建筑的基本样式为“马斯塔巴”。到了古王国时期,国王权利的大大增强,第三王朝第一位国王乔塞尔起初也是追随前人的传统,在贝特卡拉夫以南建造了一个马斯塔巴,但后来感觉这种陵墓形式不能显示上下埃及之王的权威,因此希望把法老的坟墓以一种特殊的方法

41、凸现出来。伊蒙霍特普为了能够给乔塞尔国王建造一座不朽的纪念碑,曾四次改变设计方案,最后他在原马斯塔巴的基础上,重重叠叠的增加了好多层,越到顶端越小,形成了六级等高的梯形金字塔,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乔塞尔梯形金字塔。随着法老地位的稳固,从第四王朝起建筑的金字塔一个比一个大,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斯奈夫鲁的金字塔出现了新的因素,角度的变化使金字塔具有特殊的弯曲形式,这就是我们现在图中看到的位于代赫舒尔的斯奈夫鲁法老的折角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99米,在外形上已经很接近方尖锥形金字塔,斯奈夫鲁的继承人胡夫和哈夫拉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发展,建造了最雄伟的金字塔形制,就是今天开罗附近吉萨金字塔群。被称为“世界古

42、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的胡夫金字塔,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石建筑,胡夫大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底边原长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米,倾角为度分。塔原高米,因顶端剥落,现高米,相当于一座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万平方米。整个金字塔的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每一边的立面都是等边三角形,设计之精确十分惊人。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年时间,每年用工万人1789年入侵埃及时,于当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区与和埃及军队发生了一次激战,战后他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据说他对塔的规模之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

43、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与它相距不远的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把整个围成一圈。虽然距今已经5000年,但塔基仍十分牢固,棱角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见,并且在建造时没有加入任何粘合剂,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紧紧压在一起,现在很多石缝之间仍然结合十分紧密,插不进薄薄的刀片。所以,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一切都怕时间,而时间却怕金字塔。”中王国时期,由于底比斯一带没有沙漠平原,只有陡峭的悬崖峭壁和深邃的峡谷,适合在沙漠中建造的陵墓形式金字塔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理条件,法老也不得不根据现有的地理条件,选择面向尼罗河的山崖凿石开山,营造自己灵魂的永久栖身

44、之所,于是新的陵墓形式崖墓便应运而生。(2)帝王的威严古埃及的神庙艺术神庙是第十八王朝时期建筑的主要代表作。埃及神庙没有统一的外观,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封闭式的连续空间,这也加强了它内部庄严的特点。埃及神庙在平面构图上是长方形,正面朝着尼罗河,以显示对于埃及的控制以及王权的威严。在神庙的内部也着重于体现神秘的氛围,以显示器庄严的威慑力。2、古埃及的器物艺术(1)陶器艺术埃及的陶工艺产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当时,人们常用尼罗河流域的黑土来制造陶器。这些陶器多为黑胎粗陶,造型多模仿编织器和植物形态。此外,还有各种薄胎细陶器,最具代表性的是“黑顶陶器”,所谓“黑顶陶器”是在整个土红色器物的上部或

45、顶部施以黑色釉泥,形成黑红两色的对比效果的陶制品。之后,古埃及的陶工艺多以泥灰作为主要原料,并开始出现利用陶轮制作的陶器,受西亚的影响,彩绘陶器逐渐取代了“黑顶陶器”。古王国时期,所发现的工艺美术作品比较少,但从一些被发现的陶砖和陶器说明,这一时期的制陶工艺已较为先进,陶器表面可以被磨得更为光洁,造型风格也更为洗炼优雅,只是在种类和装饰形式上较为单一。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初期还基本保持着前代古朴典雅、简洁大方的特征,从第十二王朝中期开始至第十三王朝时期,古埃及的陶器制作已经极为普及,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和优秀的制陶工匠,创作风格也在全国大致形成了统一。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开始使用一种打

46、磨光滑、覆盖玻璃质釉的蓝色陶器。陶器的材料是用硅石磨成的粉末制成,在上面描绘花纹再施以蓝色釉。新王国时期,埃及从叙利亚、塞浦路斯及克里特等地输入了大量新颖而廉价的陶器。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埃及本土的陶工艺无论造型还是装饰都缺乏新意。不过其用途还是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作为祭品的食物容器逐步减少,但作为陪葬品的乡水瓶、香油瓶、药瓶日益增多。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精美的泥灰质陶俑。从工艺上看,这些陶器多为模具成型。此时的彩纹陶器基本上停留在中王朝时期水平,在第十九王朝后半叶以后,埃及陶工艺的质量明显下降。(2)石工艺埃及石制品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平面化的化妆石板和一类是立体造型的雪花石膏瓶。(3)

47、木工艺古埃及的木工艺尤其是家具制造工艺是非常发达的。上层阶级的人物,在豪华宽敞的庭院中过着“高坐式”的贵族生活。胡夫法老的母亲赫特弗瑞斯女王一世的墓中,BC2650年,就出土有一张床、两张扶手椅、一个木柱、带有金罩的活动蓬、一顶轿子和一个黑檀木镶金的珠宝盒。这些木头家具上还包有薄金片,从它的造型上可以看出,这时的高足家具的形制已发展的非常成熟。(4)金属工艺大约在BC40世纪中期,埃及人学会了金属冶炼工艺,各种铜质的工具和武器相继问世,进入王朝时代后,黄金工艺得到迅速发展,埃及人一方面是用黄金加上宝石和各色釉料,制作了大批工艺精湛、设计细腻的珠宝首饰和装饰品,另一方面,他们还用黄金制作出很多具

48、有实用意义的器物。图坦卡蒙墓的黄金制品最能代表古埃及金属工艺的最高成就。层层棺椁中,最内层以黄金打造,黄金内棺,重达533.61公斤,长约180厘米。局部以珠宝翡翠点缀,头像是按照图坦卡蒙本人的面貌特征创作的,下巴上的假胡子体现着王者的威严。双手交叉,紧握权杖的姿态,显示出这位国王不可一世的威仪。黄金面具,可以说是古埃及艺术中最为华美的宝物之一。高54厘米,宽39.3厘米。面具采用高纯度的厚金板捶击打制而成,眼睛的外廓和眉毛的蓝色颜料来自于青金石,在当时的埃及,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材料,只有君王的身份才配使用,而眼白、瞳孔则分别用石英、黑曜石镶嵌而成,前额还装饰有生命及王权的象征眼镜蛇和鹰,象征

49、着作为太阳神之子的法老王拥有无比广阔和至上的权力。头像的面部结构和表现都比较写实。值得一提的是,图坦卡蒙墓的黄金饰品设计风格,对以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装饰艺术运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5)玻璃工艺最新考古发现表明,玻璃器起源于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关于玻璃的产生,据说还要归功于一位陶工,在一次从窑中取出陶盆时,他在陶盆里发现有一块亮晶晶的东西。后来这位细心的陶工没有放过这个小小的意外发现,经过了一次次的试烧,终于搞清了这个亮晶晶的东西是由沙子和苏打的混合物烧成的,这就是玻璃。在古埃及,玻璃釉的使用远远早于玻璃器皿,在BC3300年的陶瓶碎片上就涂有绿色的玻璃釉。第三章 古代波斯和地中海

50、区域工艺美术(12学时) 教学要求:一、了解古代波斯、地中海区域的地理概况二、理解古代波斯和地中海形成其艺术风格的背景三、掌握波斯和地中海工艺美术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古代波斯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地位二、古代波斯的金属工艺美术三、古代波斯的染织工艺美术四、古代波斯的工艺美术特点五、地中海区域的工艺美术六、地中海工艺美术的特点一、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1、地中海区域地理概况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区域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数千年来一直扮演着三大洲不同文明联系纽带的角色。2、腓尼基工艺美术人类最早的地理探险活动,首先是由一些

51、海洋民族开始的。腓尼基人就是古代世界第一个著名的海上民族。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古文明地区,由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城邦组成,位于今和境内。公元前30世纪末,这里先后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这一地区经常受到周围强国的侵略。公元前10世纪前后,腓尼基各城邦曾有过一段独立和安定的时期,但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这一地区又相继遭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侵略,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行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腓尼基人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腓尼基”在希腊语中是“紫红色”的意思,传说一位农民丢了一只猎狗。他到海边寻找,看见狗捉到

52、一只贝壳,用力一咬,结果从贝壳中喷出一股紫红色的汁液,溅到狗的鼻子上。农夫用水清洗,但洗不下去。农夫用这种贝壳的汁水染了一匹布,结果颜色明丽,也不会脱色。这种贝壳是腓尼基海岸的特产。而在当时的贵族和,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令他们懊恼的是,这种颜色很容易褪去。他们都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因为会生产一种绛紫色的颜料,所以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褪色,即使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这种不所用的染料就是刚才所说的腓尼基特产贝壳的汁液),所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就叫做“紫红色的人”,即腓尼基人,腓尼基也因此得名。由于腓尼基地处地中海西亚海陆交通的枢纽地区,

53、所以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腓尼基人是以经商为主的民族,公元前2000多年,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地中海南北。广泛的对外交流,使腓尼基工艺美术受到古埃及、西亚等地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1)腓尼基金属工艺腓尼基金属工艺的早期风格深受埃及和西亚的影响,其后则表现出刻意追求装饰性的特征,一些金属容器上的装饰纹样出现了狩猎图、动物格斗图及有翼怪兽等具有古埃及和西亚特色的组画。腓尼基人还很早就掌握了雕金细工的技法,金工制品多具有精雕细刻的特点。(2)腓尼基象牙工艺象牙材料是一种很难加工的工艺材料,但具有卓越技能的腓尼基工匠却能以很好的构图、美观的造型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在极小的空间内表现出丰富多变的内容。

54、早在公元前14-12世纪,腓尼基的象牙工艺就以相当成熟,之后,这一地区有了专门的象牙作坊和职业工匠,他们一改以前沿袭他人的作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艺风格。虽然也有利用埃及主体的作品,但其构图又是再创新的样式。主要作品有梳子、化妆箱、以及椅子等的家具装饰,这些也是腓尼基的主要出口物资和献给亚述帝国的贡品。腓尼基的工匠也曾被周边国家雇去制作象牙工艺品。腓尼基的象牙工艺品在BC9-8世纪曾在亚述王宫盛行,在亚述王宫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腓尼基象牙制品,有些上面还刻有历代国王的铭文,可见这些物品在当时应很受亚述皇室的喜爱,因此被一代代的传下来。象牙饰板牙雕人物柱:一件亚述王宫家具的附属装饰物,描绘的一个妇

55、女形象。3、爱琴海文明工艺美术(1)爱琴海区域地理、文化概况从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看,如果说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的话,那么希腊文明又主要来自以爱琴海为中心的爱琴文化。爱琴海上岛屿众多,有4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最大的克里特岛是爱琴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先后以南端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城为繁荣中心,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从BC2000年克里特岛上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起,到BC12世纪迈锡尼王国灭亡为止,爱琴文明共延续了800年。这期间,基克拉迪斯群岛、克里特岛和迈锡尼的工艺美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基克拉迪斯群岛工艺美术基克拉迪斯群岛,位于爱琴海中南部,基克拉迪斯人于B

56、C30-BC11世纪间居住在这些海岛上。基克拉迪斯文化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现今留下的遗迹很少,主要是一些石质墓穴和一些在墓穴中发现的随葬品。基克拉迪斯群岛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陶工艺和石工艺。(1)基克拉迪斯群岛的制陶工艺早在BC3000年,基克拉迪斯群岛就有了制陶工艺。最早的陶工艺品是质地粗糙、造型圆浑的陶壶,在这些陶器的表面有反复加工的痕迹,并且有鱼骨状的刻线装饰。后来又有了新发展,特别是出现了涡卷纹和同心圆纹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很多是用戳子之类的工具在器壁上压印或刻画而成。到了中期,造型浑圆,并以突出鸟嘴状注口的陶壶最为流行。此外,还有不少器皿加上了圆筒状的高脚,使器形轻快而富于变化。(2)基克拉

57、迪斯偶像基克拉迪斯群岛盛产优质大理石,为石工艺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基克拉迪斯群岛制作精良、风格独特的石工艺人像,不仅代表了基克拉迪斯群岛石工艺的最高成就,也是该岛最具特色的作品。这些雕像大小从十几厘米到1米左右不等。早期的肢体短粗,仅稍具人形,又被称为“小提琴形”,原始意味较浓;晚期的则形体趋于修长,加工也比较细致。3、克里特岛工艺美术克里特岛是爱琴海483个岛屿中最大的克里特岛在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在BC2600年左右,克里特人就创造了金石并用文化。BC2500年,这里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形成了早期的米诺斯王朝,BC2000年进入米诺斯中期王朝,在克诺索斯、菲斯托

58、斯、马里亚等地形成了奴隶制城邦,并兴建了许多宏伟的宫殿,其中以克诺索斯宫殿的规模最大,克诺索斯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当时克里特岛的文化中心。克里特文化于BC1450年左右突然消失,不少学者认为是海啸或地震等天灾所导致。(1)克里特岛建筑工艺克里特在神话中,最为神秘的就是它藏有牛头人身怪物的迷宫,而伊文思通过对岛的北端米诺斯王宫的遗址的发掘,这一王宫复杂的结构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迷宫。米诺斯王宫占地约两公顷,是克里特岛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从外观上看它没有埃及神庙那样高大雄伟,因为克里特岛四面林海,从海上被进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它没有修建围墙和城堡等防御设施。克诺索斯王宫最大的特

59、点在于它内部结构的复杂多变。克诺索斯王宫不但布局巧妙、设施齐全,其还装饰有绚丽多彩的壁画。(2)克里特岛陶工艺克里特岛的陶工艺十分发达,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十分精美。克里特陶器不是一般性的民间工艺品,它集中体现了克里特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制作技艺,是代表整个克里特文明最重要的艺术杰作。克里特陶工艺最初是以在暗色地上进行刻纹装饰得手法为主。进入米诺斯时代后,陶器形制和装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造型上除常见的敞口钵、碗、杯之外,又出现了圆底、极不均衡的带嘴陶瓶以及球形、带有平行小把手的提瓶等。克里特陶器的发展顶点是“卡马莱斯陶器”。(3)克里特岛石工艺可以说,克里特石工艺毫不逊色于它的陶工艺。不论是敞口

60、钵、水壶、花瓶还是杯子,制作手法都十分自由。工匠们十分注重石材的肌理、斑纹与各种器形的相互适应。(4)克里特岛金属工艺蜂形黄金垂饰:BC1700-1600,表现的是两个蜜蜂和包一个蜂巢,以细粒细工和细条细工的工艺手法,制作技巧十分娴熟黄金胸针:黄金薄片、镂空纹饰。有的为八瓣花、有的为橄榄叶,充分反映出制作者和佩戴者喜爱自然的心态图章戒指:克里特居民常用的一种饰物,通常用来显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装饰图案壁画。能在黄金材料上以浮雕的手法刻画出如此生动的图案,也表明克里特黄金制作水平的高超。六角形金盒:草原民族4、迈锡尼工艺美术克里特文明突然衰退之后,爱琴文化的中心便转移到了希腊半岛南部的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