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_第1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_第2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_第3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_第4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第一章1、研究内容:定义:研究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其运行,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包括:(1)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经济波动的根源;(3)失业产生的原因;(4)价格上涨的因素;(5)一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6)政府政策是否发挥作用长期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量);投资率;储蓄率;技术进步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和扩张,衰退期和繁荣期失业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即正在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劳动者)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平均价格在一年内上涨或者下降的百分比国际经济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是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广泛贸易和金融联系贸易失衡:贸

2、易盈余和贸易赤字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政策)经济总量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加总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总消费、总投资和总产出等经济总量的强调;加总(对单个经济变量求和得到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家讲授经济学,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数据开发实证分析(考察某项经济政策的经济后果,而不是关心这些经济后果是否合意)和规范分析(泥土判断某一特定政策是否应该加以使用)3、存在分歧的原因古典主义: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使得价格和工资能够快速调整从而使所有市场保持均衡;各个市场平稳运行,价格和工资快速调整以保持

3、所有市场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调节速度较慢,导致失业等现象的产生;政府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扩大对产出的需求美国滞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单一的经济模型特点:1,个人、厂商和政府在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劳动市场上相互作用;2,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知道原则:假设需求、意愿、机会和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经济满意度最大化);3,在长期内,两者都认为工资和价格能够充分调整以实现产品,劳动和资产市场的均衡;4,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处在平衡位置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度量1,国民收入的核算:产量,收入和消费的测量国民收入账户经济活动总量测

4、量指标;1),产出法:产品总量,在生产中间过程中被消耗的产品除外增加值法,通过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求和来衡量经济活动2),收入法:产品生产者所得到的收入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取得的利润3),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所支出的总量支付所有产品的总额三者等价的原因:首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和消费者支出额相等;其次,卖方所得等于买方所支;产品价值与收入都和支出相等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2、国内生产总值GDP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产出法:1,市场价值(测量的局限性)2,当年生产的产品和服务;3,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再同期生产的、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制造

5、的过程中被消耗掉的中间产品和服务)4.,GNP和GDP存货:公司拥有的库存,包括未出售的成品、半成品及其原材料GDP(本国领土范围)和GNP(本国生产要素)国外净要素支付NFP:本国生产要素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收入与本国对国外生产要素的支付之差GDP=GNP-NFP支出法:消费、投资、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收入支出恒等式:Y=GDP=C+I+G+NX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产品净出口消费:本国家庭对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耐用品消费(房屋属于投资)日用品,服务投资:固定投资(新资本品)(企业投资和住宅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

6、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购买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收入法:雇员报酬,所有者收入,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产品税和进口税,企业的当期转移支付,政府企业的当期盈余;(统计误差,折旧,净要素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从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加上政府的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Y+NFP+TR+INT-TY=GDP,NFP=国外净要素收入,TR=从政府取得的转移支付,INT=政府债务的利息支付,T=税收净政府收入=T-TR-INT3、储蓄和财富财富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储蓄等于当期收入减去对当期需要的支出,储蓄率等于储蓄除以收入私人储蓄S私=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Y+NFP-T+TR+INT-CS政府=政府收入减去政府

7、购买=T-TR-INT-GS=S私人+S政府=Y+NFP-C-G政府储蓄等于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减去政府开支政府开支: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债务利息支付私人储蓄的使用S=(C+I+G+NX)+NFP-C-G=I+(NX+NFP)=I+CAS私人=l+(-S私人)+CA储蓄用途恒等式用途:投资,政府预算赤字,经常账户余额NX+NFP为净出口和净要素支付之和,成为经常账户余额CA等于本国向外国出售的当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收入,减去本国对外国的同类支付储蓄和财富的关系存量:在时间点上定义的经济变量流量:在每单位时间内度量的变量在实际中,流量通常是存量的变化率财富存量和储蓄流量国民储蓄用途:S

8、=I+CA.通过追加投资增加本国实物资产的存量;通过为外国人提供贷款或购买外国资产增加国外净资产的持有量实际GDP、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实际GDP: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当期市场价格和基年价格价格指数:度量一组产品和服务相对于既定基年的平均价格水平GDP平减指数=100*名义GDP/实际GDP消费价格指数度量了消费品的平均价格:参照期和支出基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当年的价格水平减去去年价格水平除以去年的价格水平5、利率实际利率指资产实际价值或者购买力随时间推移的增长率,名义利率指名义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率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预期实际利率第三章生产率、产出和就业1、生产函数与实际经济体的

9、产出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函数:Y=AF(K,N)其中A是全要素生产率生产函数曲线的形状1*0ikbj:A和hJIIKlMH1特征:1,生产函数曲线从左到右向上倾斜,资本存量增加提高产出资本的边际产量为正;2,生产函数曲线从左到右越来越平缓,资本增加的同时产出的增长率越来越小一劳动边际产量供给冲击表示经济体生产函数的变化多少R4就ut*4n上fkuIHrh-h-uth2、劳动需求Pitlj|n假设:1、工人是同质的;2、工资有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决定而不是由厂商自身决定;3、雇佣RcjI样呼LiborHN工人主要取决于能否使厂商利润最大化4H*KcftE-andlibordvnundcuTvt-

10、导致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相右移动;资本存量的增加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原因都是增加了MPN)劳动总需求的影响因素A.bcncfKulsupplyMiockIhc-pHlm*b桔IjibiHmpul(有利供给冲击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劳动供给(加总求和法,与劳动总需求一致)收入与闲暇的替代:幸福程度和效用水平劳动工资与劳动供给实际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正相关;收入效应:负相关实例解析:1,暂时性工资增加替代效应2,买彩票中奖收入效应3,实际工资的长期性增长替代和收入效应同时起作用4,经验证据:暂时性的实际工资增加使得劳动供给总量增加,而持久性的实际工资增加使得劳动供给

11、总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JlKtfAUpp1丫I址TV心劳动供给总量的影响因素:正向影响:劳动适龄人口的增加和参与率的增加反向影响:财富增加和预期未来实际工资增加4、劳动市场均衡充分就业水平劳动市场的古典模型:1,充分就业;2,市场调节暂时性的不利供给冲击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充分就业产出(潜在产出)Y=AF(K,N)1,不利的供给冲击降低了人员资本和劳动组合下的产量,从而直接降低了产出。2,不利的供给冲击降低了劳动需求,因而降低了充分就业水平N技术偏向性的技术变革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IitHr|KrfUvV-ilkdw4rhn-5、失业总人口成年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非劳动人口)(参与率:劳动

12、力人口占成年人口的比重)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业率:就业人口占成年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失业持续时间与失业率失业的原因:摩擦性失业:工作与就业者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失业习惯性失业与长期性失业统称为结构性失业(原因:非技术或者低技术人员的就业问题;衰退产业工业的再配置过程)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就业率,用以反映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差6、失业与产出的关系:奥肯定律失业率每上升百分之一,那么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与实际产出水平间的缺口将扩大百分之二。YY2(uu)Y/Y=3u第四章消费、储蓄与投资1,消费与储蓄意愿国民储蓄:Sd=Ycd

13、g个人消费与储蓄政策实际利率决定了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消费平滑动机:保持消费相对稳定的愿望当期收入变化的影响:当期收入的增量用于增加当期消费的比例为边际消费倾向预期未来收入变化的影响个人未来收入增加会使得人们增加当期消费而减少当期储蓄财富变化的影响:财富增加使得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减少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替代效应(实际利率上升使得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和收入效应(相反)但是该效应的作用很小。税收和储蓄的实际收益:预期税后实际利率r=(1一t)i一ea-t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当期赋税或使人们预期到未来赋税增加来影响意愿消费C。意愿储蓄:第一,通过影响意愿消费影响意愿储蓄(减税则

14、不一定意愿消费);第二,通过增加政府购买直接降低意愿国民储蓄:Sd=Y-Cd-G李嘉图等价定理:长期内所有政府购买必须有税收支付,如果当期的政府购买不变,当期的税收减少,只会影响征税的时序,并不会减少消费者最终的税收负担。意愿储蓄的影响因素总结:1,当期产出增加增加意愿储蓄2,预期未来产出增加减少意愿储蓄3,财富增加减少意愿储蓄4,预期实际利率上升可能增加5,政府购买增加减少意愿储蓄6,税收增加不变或者增加2、投资意愿资本存量:使得厂商获得最大预期利润的资本量。资本的预期未来边际产量MPK表示现在增加一单位资本所带来的投资增量的收益。包括折旧成本和利息成本。uc资本使用成本:某段时间内使用一单

15、位资本的预期实际成本rpdprdp的确定:Thrdrrind屮叩丙川We蛊-WiiNciMnbMnKfqaatfptMJJB34卫,即意愿资本存量MPKZA|_A卬】Iiin删1rflh-Lkihm曲u-rcoM23Cj-piMlvlockpK(thouMn-dJill筍利HntllLauf4MlDizfidlAJEicmJl宜Q.jUtoddnlmlijivntflWBl.JOHIlim#EdRwihdrtliirdMHrtnpwviiLJ.CblHIpn鲜dvUn;iCNmhwiuyfb*hnxiAOMHWjf两大开放经济体下的世界实际利率的决定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原因:外国需求的下降;国际

16、投资机会的增加;石油价格上涨;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增加;私人消费增加;政府预算赤字增长。6、财政政策和经常账户关键因素:国家储蓄的变化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只有使意愿国民储蓄减少,才会导致经常账户赤字增加缶$Jj-hdin时d耐mt/政府预算赤字与国民储蓄:政府购买增加引起的财政赤字:减少意愿国民储蓄,降低经常账户余额,税收减免引起赤字:李嘉图等价定理r-krfdnjtl-nnl*巳anddzircdirnvr-fenit-nfJ小开放经济体的国民储蓄和投资sIPIICJ:IkimrDHrTa(b|MiHjlhictaNVtqf恆1df_扌虽iftrTltELNI何Ha4tM0UnBnrJmj4444r

17、r4-ifihfEfrpillnirnjmlinrulur大开放经济体的国民储蓄和投资第六章长期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源泉生产函数:Y=AF(K,N)YYAAaKKaNN增长核算等式KNd/=d/+d/+d/aK为产出的资本弹性;aN为产出的劳动弹性增长核算aKKK引起的增长;由产出增长划分为:有生产率增长引起的产出增长;由资本投入增加d/劳动投入增加aNdN/N引起的产出增长2、增长动态化:索罗模型建立假设: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保持不变(n);经济体是封闭,不存在政府购买(G=0),产出未用于投资的部分都被用来消费(C=Y-I)tttyt=Yt/Nt;ct=Ct/Nt;kt=Kt/Nt分

18、别表示单位工人产出、单位工人消费、单位工人资本存量(资本劳动比率)单位工人的生产函数:yt=f(kt)单位工人产出取决于可获得的但我i工人资本的数量亠*.|-69耳.IK一ni-rloFerwocfccrpindurTHtn-uncHui-inrulifK&图解:1,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倾斜的角度逐渐减少,递减的资本边际生产率IndK(稳tt=(+)资本折旧与净投资态)Ct=Yt-It=Yt-(n+d)Kt稳态消费c=f(k)-(n+d)k(稳KJE-ia111irraCipiEil-ljbcrrjliqAy*=f(k*);k*c*=f(k*)-(n+是经济中唯一可能的稳态资本劳动比率-较高

19、的稳态资本劳动比率意味着较Id)k*长期生活水平的基本决定:LsjnriPigprrICjiptlii1tdii-_b.:科卜1,储蓄率:提高储蓄率导致稳态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单位工人产出和单位工人消费高于原有的稳态水平2,人口增长:劳动力快速增长,当期产出中的相当大部分将用于新增长的工人提供资本,单位工人产出和单位工人消费低于原有的稳态水平第七章资产市场、货币和价格(ifjiivdn号pt-jZ-CilAJ-|jbc*rdbo-k.rLM-.戈wJ4EMUMKtJ4=-一乱罰infrni-*1*CjpItil-lAkofrjEirk生产率增长生产率通过两个途径增加稳态单位工人产出和单位工人消

20、费:首先直接增加每一资本劳动比率下的产出;其次通过使储蓄上升,生产率增长导致在长期内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索洛模型结论:在长期中,决定生活水平上升速度的主导因素是生产率的增长率FJrinTiirtCri-il-rf-i港ft谢秤曲叶pcrwrkip撤wper期帕点耳百占I.riduclLfaty口卡MiUJ4ilAL14pu古LwusTjCapiljl-1jborrjtinjnrdruEioulHiring,jndIni-HtewLi=/j-rjr1Ijs-图a表明:产出和收入增加使得意愿国民储蓄的增加,并导致储蓄曲线右移,从而产生不同的实际利率。图b表明:曲线上的每个点对应一个市场均衡点,表示任何

21、产出水平所代表的产品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图中的变化是由于劳动市场影响产生的产出影响国民意愿储蓄,从而影响产品市场均衡点,进而影响实际利率的,最后会影响到货币市场。图中投资线不变的原因是当期产出不影响投资。IS线向下倾斜:1,产出增加会提高意愿国民储蓄,从而降低产品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2实际利率上升会降低消费,意味着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产品市场要在更高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实现均衡,产品供给量必须减少。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条件:对于恒定产出,经济中任何使得意愿国民储蓄相对于意愿投资降低的变化均会提高产品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a,从而使得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b(即相对储蓄减少,实际利率上升)。影响因

22、素:1,预期的未来产出增加,意愿储蓄下降,实际利率上升,曲线右移。2,财富增加,意愿储蓄下降,实际利率上升,曲线右移。3,政府购买G增加,意愿储蓄(Y-C-G)下降,实际利率上升,曲线右移。4,税收T增加,考虑李嘉图等价定理或者不考虑,没有变化或者左下方移动。5,预期未来资本存量增加,意愿投资增加,实际利率上升,曲线右移。6,资本的有效税率上升,意愿投资减少,实际利率下降,曲线左移。ii4Kir|-ni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平衡h:f曲线不变时,两条曲线的移动方向相反)IS曲线的产品市场均衡解释:产品的供给量等于产品的需求量。对于既定的产出水平,任3、LM曲线:资产市场均衡何引起产品总需求增加的

23、变化都会使得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中间变量,意愿消费)非货币资产(预期收益固定)的利率和价格: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既定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量变动,非货币资产的价格与其实际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图解:G的增加降低意愿国民储蓄,到这储蓄曲线的左移,市场均衡从E点移到F点。(投资1:寿其中M为名义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所以当价格水平P既定时,实际货币供给MS为固定值,MS曲线垂直。货币的需求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加。B图表示每个产出水平上资产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货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决定的手机货币需求必须等于实际货币供给M/P。实际利率的上升消除货币需求过剩:通过出售非货币资产(

24、投机活动)使得非货币资产的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也同样使得非货币资产的实际利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产出的增加使得货币的需求量提高,率上升。LM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条件影响因素低了资产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a400(11OtiEpUl,1.MS时,M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任何使得实际货币供给相对于实际货币需求降低的变化,都将使得资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oa,并引起JIfflilMirvmfspii!ttjEmowEkunl1,名义货币供11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化价格水平P上涨,实际货币供给下降,实际利率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货币需求下降,降低了资产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货币的名义利率上升

25、,货币需求增加,提高了资产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5,当产出一定时,任何使得实际货币需求增加的因素都会提高资产市场出清时的实际利率财富增加;相对于货币,持有其他资产的风险增加;其他资产的流动性下降;支付体系的效率降低。如下图示:实际货币需求的变化ionChMpvL寸ItrllmnfyMippljfjAIPjJAdffJild#dUfldt4、完整I&LM模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经济体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形。Jr2卡誥=-1JD图示表明:在FE,IS和LM曲线上,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分别处在均衡状态。模型的应用:暂时的不利供给冲击(生产率A的暂时性下降)生产率下降,引起充分就业产

26、出的下降,FE线左移;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左移;IS线不变,形成新的均衡点E。充分就业产出变化的原因:1,供给冲击使均衡就业产出下降,从而降低劳动可以生产的产量;2,生产率的下降直接降低既定的资本和劳动组合能够提供的产出。暂时性的不利供给冲击使得IS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运动,而不是改变IS曲线本身,曲线的位置不变:暂时性的不利供给冲击也会降低当期产出,却不改变任何影响意愿储蓄或投资的其他因素,如财富、预期未来收入或未来资本的边际产出。同样暂时性的供给冲击也不直接影响货币需求和供给,所以LM曲线也不变。当三条线未相交于同一点时,LM曲线会发生移动,直到经过FE与IS的交点。为了使得M/P降结论:1,暂时性的不利供给降低实际工资和就业的均衡值;2,提高了实际利率;3,提高价格水平,并引起暂时性的退货膨胀;4,消费和投资低于供给冲击前的水平。5、fa-ZK图a的E点为一般均衡点。图b保持价格水平不变,M增加,M/P增加,LM曲线下移,实际利率降低。图c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产出,厂商提高价格,价格与M的增加比例相同。短期均衡点F形成的原因:资产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调节速度快于劳动市场,于是产出和实际利率由IS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而劳动市场尚未达到均衡。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