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_第1页
《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_第2页
《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_第3页
《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_第4页
《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心灵上写诗的人读后感刚捧到这本书的时候沉甸甸的,翻开书就感觉得暖暖的爱意,一 时间舍不得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特别想把它细细的品完。孩子顽皮是天性,李迪老师却用了 的爱、她的脆弱、她的自然、她的 真诚,令学生褪去满身尖刺,成就了一场美丽的蜕变。自己也成为一 名受学生欢迎的职业学校班主任。幸福的班主任心中要充满爱,这种爱是能让身边的人或他人不断感受 到的,并最终能成双向流动,形成一种爱的良性循环。李迪老师就做 到了这点。爱首先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只有自己做好了,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才会慢慢接收到别人爱的回声。 爱的最美境界就是接纳,而接纳的前提是尊重。作为老师,既要接纳

2、学生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他们消级、灰暗、错误的一 面,始终要以淡定、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有尊严、有价值的时候,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才会不断地向老师回报爱。当老师受到学生的伤 害时,始终以天使的面容来面对学生内心那魔鬼的一面,并最终用自 己的真爱让学生恢复为眉清目秀的天使模样, 唯有真爱才能感动了学 生,这是一种用爱“无害化处理的艺术”。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学生的 许多不良习惯,甚至自己觉得付出了许多爱却换不来学生的真心, 对 此,我们有时不竟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和无奈。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有时是变化着的,是互动的,是互换的。要想自己成为幸

3、福的人,首先要学会让身边的人幸福,这样你才会被幸福包裹,要想成为幸福的人,唯有让爱在心间不断地流淌,才会留下爱的诗行。李迪老师将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小故事、小案例在 在心灵上写诗的人一书中,娓娓道来,让同样身为职业学校老师的我,多了一份思想启迪,多了一份管理智慧。读罢书,我还关注了李迪老师的博客。案例中的人事历历在目,案例中的喜怒感同身受。给我印象最深的,正是这位艺术专业出身的老师,用三种植物作喻,将我们中职的学生教育难题,一一化解。这让我想起一句鸡汤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第一首诗:南瓜开学第一课,李迪会把南瓜一诗读给她的学生听。洋葱、 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

4、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成长。这是德国诗人于尔克舒比格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的一段有名的诗句。李迪老师用此诗来鼓励这些在中考中被“踢出”普高教育的主儿解释是没有用的,不服气也是没有用的。只有不断成长,像勇敢 的南瓜一样,用果实来证明自己 在很多人眼里,职业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精于一行、 专于一岗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青睐。李迪深谙为师之道和师爱的真谛。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已经用她的信任与接纳为每个孩子埋下了希望和目标的种子, 老师的期望给学生以希望。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要做南瓜,我们要做南瓜,我们要做南瓜。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也

5、许我们做不了洋葱、胡萝卜和西红柿,但我们努力了会成为什么?正如李迪在博客中所说,“我不能不说,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家长似乎太急功近利了,似乎问题学生必须达到大家公认的什么水平,才算成功。其实,成功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我这些学生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师者父母心,即使自己的孩子是个南瓜,我也觉得他是南瓜中最好的。第二首诗:刺麻苔在李迪老师的笔下,有这么一段生动地描写:暮春初夏时节,在我的学生即将毕业之际,院子里的刺麻苔开花了,一蓬蓬茂密的深绿色枝叶间,乳白、鹅黄、金黄、粉红、大红、紫黑多种,花朵有大有小,或重瓣、或单瓣,簇生于梢头,含露乍开,

6、姹紫嫣红,整个校园都因它而亮丽生动了。这是院墙最好的装饰,我一直被这种美丽繁芜的花朵所陶醉,如今更它被蓬蓬勃勃的绽放所感动。微风吹来,空气弥漫着缕缕幽香,我不禁发问,如此美丽芬芳的花儿,色泽鲜艳不逊色于玫瑰、月季,气味芳香无愧于芙蓉、水仙,怎地有一个“刺麻苔”的名称?它的学名是什么?在李迪老师有一本专著就是我班有女初长成- “刺麻苔”班成长日记。为学生起名“刺麻苔”,这是一个多么不雅的名子啊!李迪老师说她喜欢“刺麻苔”,感觉自己的学生就是“刺麻苔”。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张扬、满身是刺、桀骜不驯、有着千奇百怪的毛病,却又娇憨、真诚、 热情、 仗义, 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能、泯顽不化、割舍不下、

7、最终成为劳动中不怕艰辛、工作里不挑肥拣瘦的“问题学生”。我似有所悟,也许因为它带刺,也许因为它太好养、太普通,不会讨人喜欢。但是作为老师,作为老班,李迪从刺麻苔的身上发现了我们中职生身上的优良品质不招摇,只是紧紧地、一蓬蓬地依偎在一起,做最朴实无华的栅栏,从不以为自己没有玫瑰的受欢迎而愧赧,也不认为自己比牡丹卑微而遁形,更不以自己只占据院子角落而认为自己不是花!她一直生活在园子最贫瘠的土地上,却葱葱郁郁、蓬蓬勃勃、争奇斗艳。因此,她才把这些孩子叫做“刺麻苔”,并郑重地宣布: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她还有一个美丽高贵的名子蔷薇。真的,李迪对学生的爱是那般真挚、纯粹,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因素,完全爱在

8、骨髓,爱在灵魂深处。在她那里,眼泪是爱,斥责是爱,不理睬是爱,甚至恨也是爱。这正如她自己在本书前言中所说的那样: “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争执和冲突,都是以爱为主旋律。”对于什么是真爱,李迪则以学生圆圆几经波折最终失学的经历为例,给我们做了诠释。第三首诗:盛开在心间的白莲花李迪老师将自己比喻为“一颗为你迁徙而迷失了时空的莲子”, 在班级管理中,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的智慧,令人为之折服。面对青春期的爱情,她不回避,不呵斥,她说“没有人心甘情愿地俯首帖耳聆听教诲,被别人耳提面命,本身就是不平等。”“当我们把一切知识都直白地告诉学生时,学生会感受没有味道”因此, 她开展了“爱情教育”系列班会,大大方方地

9、引导学生面对青春期的爱情。“走进春天,请勿打扰”“爱着,是美丽的” 字字贴心,陪伴着一群花季女生预习了爱情,直面了内心,学会了应对,尊重了自己,向往了未来。春风化雨,莫过如此。这正是德育中的智慧。打架、偷窃、早恋、逼班长退位、炒老师“鱿鱼” 面对这群让躲避、 甚至厌恶的学生,李迪老师为何能够一一化解?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在李迪看来,管理班级同样如此,必须得在方法、火候、时间等各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心若晴,雨也是晴;心若雨,晴也是雨。她读教育学,心理学方 面的忆,所以能够体察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她读文学书籍,所以 她的教学日记能引经据典,名句信手拈来。她读佛家道家书籍,所以 她具有澄明豁达的心境。其实我们缺少的只是是有效的沟通。任何问题的背后都有正面的东西, 我们要善于去了解,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真正蹲下身来与学生平 视,让学生感觉到被老师理解和尊重,进而感受到老师那份真爱,这 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