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研究_第1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研究_第2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研究_第3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研究_第4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应对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与应对研究北京WTO事务中心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目 录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原因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结束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原因(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 (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国际金融危机其它国家国内经济传导机制金融传导机制贸易传导机制预期传导机制 六种具体传导渠道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二)对企业的影响 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一)政府要尽最大努力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二)企业要千方百计降低国际

2、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三)政府要化危机为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原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 始于2007年3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被停牌为标志。始于2008年3月,贝尔斯登、两房、雷曼、美林等机构相继被收购、接管或倒闭。截至2008年9月19日,美国有12家银行倒闭,另有117家可能破产的银行正在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严密监控。截至2008年10月28日,全球金融机构已损失2.83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机构总资产的3%。始于2008年5月,全球股市、商品市场、以及信贷市场均出现危机。

3、据标准普尔数据显示, 2008年前10个月,全球股市已累计下跌了41.98%,共计蒸发了近16.22万亿美元市值,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27% 。全球金融压力指标都达到了创纪录的峰值水平。一、国际金融危机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原因(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3、全球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1、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因素2、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4、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与忧患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跨国公司经营良好增加投资金融证券市场股市下挫债券贬值海外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投资海外金融机构资产缩水持有海外证券的居民资产缩水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流动性不足商业信用萎缩国际银行间拆借减少货币贬值国家外汇储备缩水影响

4、债权债务结构海外资产缩水FDI跨国公司经营亏损减少投资或撤资违 约对外贸易萎缩(一)金融传导机制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二)贸易传导机制 影响出口企业利润贸易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贸易量下降进口产品价格下降降低进口成本贸易融资难度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汇风险增加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三)预期传导机制 消费下降投资下降预 期消费者信心下降投资者信心下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金融传导贸易传导预期传导同步影响长期滞后影响短期滞后影响金融及其关联产业虚拟经济(金融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制造业(出口为主)制造业(内销为主)生产性服

5、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制造业服务业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二)对企业的影响 预期传导资产大幅贬值金融传导贸易传导现金流紧张或断裂订单执行困难产品积压货币流动性不足经济进一步恶化外部需求减少客户减少破产倒闭市场份额萎缩利润下降资产缩水企业间合同执行困难等导致的经济纠纷劳动合同执行、工资发放困难等导致的劳资纠纷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一)政府要尽最大努力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应对 金融 传导 风险应对贸易传导风险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加大出口的扶持力度扩大基础设施等投资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对预期传导风险增强市场信心增加货币的流动性维护资本市

6、场稳定保持汇率稳定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防止FDI大幅下滑促进外向型 制造业发展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稳定股市、强化监管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 促进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金融及其关联产业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二)企业要千方百计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应对现金流紧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寻求政府融资帮助增加现金流积极开发新的市场加强合同管理严格评估客户资信应对经济纠纷化解经济纠纷应对订单减少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巩固和扩大客户群扩大销售额建立有效沟通渠道适当调整工时待遇应对劳资纠纷化解劳资纠纷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三)政府要化危机为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

7、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支持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服务 积极转变出口导向型模式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吸引海外人才政策和机制 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 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四、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四)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 壮大自主品牌加大技术储备提高竞争力并购海外企业加快转型重组企业硬竞争力企业软竞争力吸引高级人才完善经营管理谢谢!(1)主要国家经济状况(2)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有关预测目前正在经历的阶段美国商务部1月30日公布报告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GDP大幅下降3.8%,

8、为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之最,当时GDP负增长6.4%;也是1990年四季度和1991年一季度以来,GDP首次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14日公布数字显示: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GDP降到1.3%;零售业销售下降,2008年比2007年下滑0.4%;汽车制造业疲软。英国统计局1月23日公布数据宣布:英国已经正式步入衰退。欧盟委员会1月26日表示:欧盟经济状况正在迅速恶化,失业率继续攀升,政府财政赤字加大。日本经济产业省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日本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创近42年来最大升幅,家庭消费规模持续萎缩。主要发达国家的详细经济现状中国详细经济现状(2)主要发达国家的经

9、济现状(1)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现状(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 (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五)东欧陷入债务危机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 (一)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1、经济衰退程度减缓2、金融业危机扩大3、股市大幅下跌4、失业率创25年来最高5、消费开支出现微弱反弹迹象6、制造业库存出现回落7、贸易量继续下降8、房地产市场仍有下滑趋势9、物价出现回落(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 1、经济衰退程度减缓 2009年3月2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第四季度GDP的最终修正值,数据调至6.3%,比第三季度下降了0.5%。2008年全年实际GDP增长1.1%,2007年为2

10、%。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第一季度GDP下降6.1%。图1.1 美国实际经济增长变化图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2、金融业危机扩大 随着金融危机持续向纵深发展,大批美国银行破产倒闭,2008年有25家银行倒闭,数量超过此前5年的总和。2009年前两个月内美国倒闭银行达14家。美国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08年第四季度亏损额达82.9亿美元。美国国际集团公布08年第四季亏损617亿美元,为美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亏损。 由于就业率及家庭收入持续降低,美国消费者拖欠信用卡贷款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有预测称,全美信用卡违约率到今年底可能由目前的7.5%升至9%。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3、股市持续低迷 因投资

11、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抵消了金融和能源股反弹的利好影响。3月份的第一周,美国股市遭遇了惨烈的一周。道琼斯、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三大指数年内跌幅已超过20%。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4、失业率创25年来最高 美国失业率继续增加,2月份失业率达8.1%,创1983年12月以来失业率最高纪录。2月份,美国非农业岗位减少65.1万个。受消费萎缩、房地产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受灾”最为严重,这3个行业分别减少37.5万、16.8万和10.4万个就业岗位。3月份,美国失业率上升到8.5%。图1.2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变化(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5、消费开支出现微弱反弹迹

12、象 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连续个月下降后,2009年月份增长了0.6。当月美国用于耐用品的个人消费开支增加了0.1,用于非耐用品的个人消费开支增加了1.3%。3月份,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2月下降1.1%,同比下降9.4%,达3444亿美元。2009年以来,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下降幅度已有所减少,并有微弱反弹迹象。 图1.3 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变化(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6、制造业库存出现回落 由于全球范围内销售下跌加上工厂纷纷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频率裁员,美国制造业部门在2009年2月份出现了连续13个月的萎缩。而最近的数据显

13、示,虽然新订单的减少幅度仍然很大,但美国制造业的库存已出现回落,这可能和商家对生产进行了调整有关。图1.4 美国制造业订单和库存同比变化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7、贸易量继续下降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2009年1月份出口额从1325.2亿美元降至1249.1亿美元,降幅5.7%,进口额从去年12月份的1724.2亿美元降至1609.4亿美元,降幅6.7%。1月份贸易逆差收窄约10%。图1.5 美国进出口同比变化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8、房地产市场仍有下滑趋势 美国2009年3月房屋新开工数量同比下降48.4%,环比下降10.8%。 (一)美国经济衰退减缓9、物价出现回落 2009年第一季度

14、,美国生产价格指数(PPI)出现回落,1月至3月同比分别下降1.0%、1.3%、3.5%。而消费品价格指数也在2008年持续上升后趋于平稳。 图1.6 美国价格指数同比变化 (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1、经济出现大幅滑坡2、价格指数出现回落3、家庭消费规模持续萎缩 4、失业人数继续攀升 5、进出口遭遇大幅下降 6、企业破产数量增加 (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1、经济出现大幅滑坡 日本内阁府2月16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由于全球经济滑坡,日本的出口大幅减少,设备投资也陷入低迷不振局面,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大幅下滑了3.3%。而整个2008年实际GDP增长率为-0.7%,

15、是近9年来首次遭遇年度负增长。2009年1月份,因出口大幅减少导致制造商继续削减产量,日本工业产值较上月下降10.0%,降幅创历史最大纪录。图1.7 经济危机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变化(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2、价格指数略有上升 日本PPI和CPI指数回落明显。2009年2月CPI同比下降0.1%,3月同比下降0.3%。图1.8 日本价格指数变化(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3、家庭消费规模持续萎缩 今年月份,日本全国两人以上家庭的消费支出为29.14万日元,去除物价变动影响实际同比减少5.9,为连续第11个月下降。日本零售业去年12月销售额下降2.7%,创近4年来最大降幅。去年12月是日本零售业销售

16、额持续下滑的第四个月份。图1.9 日本零售业收入变化(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4、失业率持续上升 日本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3月份日本失业人数为335万人,完全失业率为4.8%,就业人数连续13个月下降。图1.10 日本失业率变化(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5、进出口遭遇大幅下降 日本2月份进口额大幅下降43%,出口总额降幅达到49%。汽车需求下降导致日本对美国出口连续第18个月下降,降幅58%,至5565亿日圆,日本对欧盟出口也连续第7个月下降,对欧盟出口额下降55%,至4913亿日圆。日本对中国出口锐减40%,至6118亿日圆,因中国市场对汽车、塑料、半导体以及其他电子元件的需求大幅下降

17、。图1.11 日本贸易额变化 6、企业破产数量增加 日本东京商工所表示,日本2月份企业破产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4%,为连续第9个月出现上升。破产企业债务总额超过去年同期的3倍,为1.23万亿日元(约125亿美元)。(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2、制造业疲软1、经济增长放缓3、零售业销售额下降4、商业经济指数下跌5、进出口双双下滑6、失业问题加重(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1、经济增长放缓 2008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到1.3%,明显低于2007年的2.5%。德国经济部表示,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德国2009年1月份工业产值较上一年12月份下降7.5%,为连续第五个月下

18、降,其中制造业产值较上月下滑8.4%,建筑业产值较上月下滑7.8%。经过工作日调整后,德国1月份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19.3%。(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2、制造业疲软 德国汽车制造业受到很大冲击,奔驰、宝马和欧宝的几个生产基地都已经暂停生产,2008年德国新车销量为309万辆,较上年下降1.8%。宝马汽车08年第四季度巨亏12.4亿美元。据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月,德国制造业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滑,其订单数较上月下降8.0%。(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3、零售业销售额下降 扣除通胀和季节因素,德国月份零售业销售额与去年12月份相比意外下降0.6%,12月份该数据为增长0.5。与上年同期相比,德

19、国月份零售业销售额下降1.3,其中食品、饮料和香烟销售额下降2.4,衣服和鞋类销售下降1.5。2月份商品零售额较1月份下降了0.2%。而3月份零售额较2月份实际下降1.0%。(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4、商业经济指数下跌 德国智库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2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2月份商业景气指数由1月份的83点降至82.6点,创下1982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5、进出口双双下滑 德国1月份出口额为666亿欧元,同比下降20.7%,创16年来最大降幅;进口额为581亿欧元,同比下降12.9%。汽车业和机械制造业出口降幅尤为明显。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协会表示,1月来自海外的

20、机器和设备订单同比下降47%,创下1958年开始该数据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德国正在遭受经济衰退的巨大打击。(三)德国经济增长放缓6、失业问题加重 据德国经济部统计,自2008年11月以来德国失业率持续上升,2009年1月新增失业56000人,截止到1月总失业人口达348.9万人,失业率上升到8.3%。2009年2月份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失业人数增加50,000人,失业率为8.5%;3月份的失业人数增加69,000人,失业率上升到8.6%;4月份失业率仍未8.6%。(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1、经济衰退日趋恶化2、金融业面临危机3、失业人数大幅上升4、制造业连续下降5、贸易逆差进一

21、步扩大6、零售额继续下降(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1、经济衰退日趋恶化 英国经济衰退日趋恶化。英国国家统计局宣布,2009年第一季度英国经济较前一季度萎缩1.9%,较上年同期下降4.1%,为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英国第一季度GDP较前一季度的降幅创1979年第三季度以来之最,而较上年同期的降幅则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较前一季度下降1.6%。(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2、金融业面临危机 英国第一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RBS)2008年亏损达240.51亿英镑,创造了英国企业有史以来的年度最大亏损。 金融时报公布的英国主要银行主要经济指标显示,银行现有风险资产:巴克莱

22、银行3572亿英镑;汇丰银行1.2315万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4917亿英镑。英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总计4万亿英镑的资产,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3、失业人数大幅上升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英国2月份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创有史以来最大升幅,导致该国失业人口近12年来首次超过200万人。数据显示,2月份英国新增失业人数138400人,为1971年开始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也是失业人数连续第13个月上升。英国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失业人数177000人,失业率为6.7%,比上一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4、制造业连续下降

23、 英国1月制造业产出连续第11个月下降,而季度制造业产出创下自1968年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1月份制造业产出月率下降2.9%,去年12月份制造业产出经修正后月率下降1.9%。1月制造业产出年率下降12.8%,创下1981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大于12月份经修正后的9.9%降幅。(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5、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英国1月份出口较前月下降4.0%,进口下降1.0%。另外,英国1月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77亿英镑,去年12月份贸易逆差被向下修正后为72亿英镑,初步数据为74亿英镑。(四)英国经济陷入衰退6、零售额继续下降 英国2月份零售额大幅下降,

24、因经济衰退的加重压制了消费需求,导致零售行业全面走软。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英国2月份零售额较前月下降1.9%,较上年同期增长0.4%;1月份数据经向上修正后为较前月增长0.8%,较上年同期增长3.8%。(五)东欧陷入债务危机外部经济不景气出口下降经济停滞外资撤离货币贬值外债成本增加外债违约增多西欧银行受损恶性循环(五)东欧陷入债务危机 东欧国家严重依赖出口、外债和外来投资,政府存在财政赤字。由于受欧洲市场需求减少 ,东欧对西欧出口萎缩,经济陷入困境,外资大量撤离,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货币出现大幅贬值,偿还外债成本增加,进而导致债务违约情况恶化,进一步冲击西欧的

25、金融体系。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的外债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70%。 东欧国家外汇储备平均流失20左右。俄罗斯过去5个月耗尽35%的外汇储备。 在货币方面,东欧各国货币均出现了1530的贬值。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图1.12 欧洲经济增长变化 图1.13 欧洲价格指数变化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图1.14 欧洲失业率变化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图1.15 欧洲进出口变化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图1.16 欧洲零售业收入变化 (六)欧洲经济仍未见复苏迹象(2)知名机构和学者对2009年世界经济的展望(一)国际机构的预测(二)主要投资机

26、构(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一)国际机构的预测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3、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4、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全球贸易量将下降9%5、经合组织: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年1月16日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1)世界经济正处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经济救助政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效(3)对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影响将加大(4)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回落风险增大 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于2009年3月26日公布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009年经济和社会概

27、览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1)世界经济正处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报告预计,2009年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预计将下降到1%,远低于以前几年强劲的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生产总值预计在2009年将下降0.5%;转型经济体增长预计将下降到4.8%;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放缓至4.6%。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2)经济救助政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效。 近期,各个国家纷纷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但是,根据过去金融危机的经验,恢复金融市场的诚信和信贷正常化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因此,这些政策措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效。此外,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有很长的滞后,即使刺激政策能获得

28、成功,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仍将不可避免陷入衰退,世界经济的复苏无法在短期实现。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3) 对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影响将加大 一方面,初级产品价格日益动荡。这场危机已严重影响全球初级商品市场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大多数初级商品价格在2008年上半年上涨,08年中期市场价格大幅扭转。油价已从7月的峰值下降了60%以上。其它初级商品的价格,包括谷物,也大大下降。这些价格预计将进一步随全球需求的下降而下降。另一方面,世界贸易前景暗淡。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减速,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减少进口,美国的进口占约世界的百分之十五,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在2009年,

29、全球贸易预计将进一步走软。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预测金融危机将使2009年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下降9.2%,但这一影响大小也取决于各个国家参与到世界贸易体系中的程度。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4) 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回落风险增大。 由于发展中国家购买抵押贷款产品有限,源发于美国和欧洲金融系统危机起初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影响不大。但随著危机的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深。随着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降低杠杆率,国际资本开始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撤资。 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于2009年3月26日公布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009年经济和社会概览,该概览预测

30、中国在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5%。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投资部门下降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受到危机冲击严重,导致中国出口放缓。1、联合国:世界经济正在步入衰退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19日发布报告预测 :2009年全球经济60年来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的世界经济展望 2009 年全年世界产出将减少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变化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3月19日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9年将下降0.5%至1%,为六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31、 报告中称,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收缩,而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下降了5%。发达国家经济将遭遇深度衰退,将下降3%至3.5%,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2.6%,欧盟下降3.2%,日本则会下降5.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情况略为好些,其经济2009年仍将增长1.5%至2.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由于大规模金融危机和信心急剧丧失造成的严重衰退之中。虽然从第二季度开始收缩幅度会缩小,但预计2009 年全年世界产出将减少1.3%(1月份的预测是增长0.5%),2010 年也仅仅会逐渐恢复,增长1.9

32、%。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最深的经济衰退。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图4.1 IMF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变化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图4.1 IMF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测变化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面临严重下滑图4.1 IMF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测变化3、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1) 2009年世界经济将仅仅增长0.9%(2) 2009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2.1%(3)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至6.5%3、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 世界银行2008年12月9日发布2009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预测:世界经济2009年将仅仅增长0

33、.9%,是1970年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速。2009年,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均大大恶化。高收入国家2009年GDP增长率将降低至0.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回落至4.5%。更加紧张的信贷状况、中等收入国家资本流入减弱以及全球进口需求大幅降低等将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3、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 世界银行2008年12月9日发布2009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2.1%,这是1982年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其中,2009年,预计美国出口量将下降2.6%,进口下降1.1%;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预计将从2007年的最高点5000亿美元,

34、即占GDP的3.7%,降到2009年的3330亿美元,即占GDP的2%。3、世界银行的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下降 世界银行在2009年3月30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更新中指出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发展中国家2009年GDP增长预测从4.4%下调至2.1%,高收入国家2009年将陷于深度衰退,经合组织(OECD)经济体可能收缩3%,其他高收入国家收缩2%。另外,世界银行还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1%。3、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 世界银行在2009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预测,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5%,比2008年11月底的

35、预测低一个百分点。该季报认为,中国经济仍具有强有力刺激措施的大量空间。但随着金融危机加剧,中国的出口遭受重创,影响到社会投资和市场情绪,制造业尤其明显。6.5%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潜在增速,由此产生的大量闲置产能可能会导致未来数年社会投资回落,就业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能放缓。4、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全球贸易量将下降9% 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3月23日在其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总部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今年全球贸易量将历史性地下降9,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 报告说,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萎缩情况将最为严重,下降幅度约为10,而发展中经济的下降幅度约为2至3。贸易量的下降是由于美欧等发达经

36、济体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导致的进口减少,而这种情况将造成那些对出口依赖性较大的经济体出现大量失业。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当天表示,在过去几十年,贸易的持续增长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刺激贸易恢复增长也可以成为拯救当前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有效手段。5、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3% 经合组织在2009年3月31日发布2009年经济展望中期报告中将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下调至6.3%,2008年11月份时的预期为8%。而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由此前的9.2%下调至8.5%。报告中称,从2009年开始,一些迹象表明经济增长放缓可能降至最低点。中国未来两年的投资

37、增幅还会上升,因为国有企业会在政府的引导下增加资本支出,但外资公司可能会等到出口明显复苏后再增加投资。 报告还预测,2009年OECD国家的GDP增长将降低4.3%,而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后的世界实际GDP(占世界GDP总量的82%)增长将下降2.7%。此外,OECD国家的失业率在2009和2010年将分别达到8.4%和9.9%。2009年全球贸易增长将下降13.2%。(二)主要投资机构1、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将进入低迷期2、高盛:全球经济尚无法认定为V型复苏3、美林银行:2009年世界经济进一步放缓(二)主要投资机构 1、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将进入低迷期 摩根士丹利在1月发布的新报告

38、中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分别为0.9%和2.6%。尽管全球经济刺激措施力度空前,但2010年的经济复苏很可能会颇为迟缓;对2010年的基准预测为:全球GDP增速回升到3.3%,通胀率为3.7%。据此预测,200910年将是二战以来仅次于198283年深度下滑期的全球经济低迷期。(二)主要投资机构 2、高盛:全球经济尚无法认定为V型复苏 高盛2月13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了初步企稳迹象,但改善基础依然脆弱,且不利因素仍广泛存在,尚无法认定为V型复苏。高盛指出,近几个月来的数据无疑显示了全球经济已从低位开始企稳,高盛全球先行指数也显示出此趋势,这些或许

39、反映出全球经济已度过了最糟糕之时。不过,高盛认为全球经济目前已走出险境仍为时过早。某些先行指标仍不能确定是否已触底,是否随后会出现关键V型反转。即便经济已触底,也仍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再度下行。(二)主要投资机构 3、美林银行:2009年世界经济进一步放缓 美林于2008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世界经济的研究报告中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1.3%,明显低于2008年的3.2%,而2010年则反弹至3.1%。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而日本、亚洲新兴经济体和拉美损失较小。美国经济衰退将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2010年将有复苏。(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1、多米尼克:2

40、010年初经济有望复苏,但未成定局2、布兰查德:世界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转机3、伯南克:美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底结束衰退4、林毅夫:世界经济增长将可能出现U字型转折5、索罗斯:美国经济10年难翻身,银行业今年最难6、斯蒂芬罗奇:世界经济下滑尚未触底7、本杰明弗里德曼:经济09年复苏希望渺茫(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1、多米尼克:2010年初经济有望复苏,但未成定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于2月5日表示,全球经济前景非常严峻,2010年初经济有望复苏,但复苏并未成为定局。全球经济前景非常严峻,而更糟糕的是,其社会影响(尤其是失业问题)在未来几个月就会变得非常棘

41、手。他表示,如果必要的经济政策真正得到落实,上述问题均能够迅速缓解,预计2010年年初经济有望复苏。(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2、布兰查德:世界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转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布兰查德09年年初预测:没有“魔弹”可以通治目前危机,不同国家应该采取契合国情的应对措施。尽管前景不容乐观,但到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可望出现转机。(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3、伯南克:美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底结束衰退 伯南克在5月5日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房市在遭受三年重挫之后已出现见底信号,个人消费开支09年第一季度也有所反弹,同时工业生产将在09年晚些时候加快步伐,以补充已被大幅

42、削减的库存。美国经济可能于2009年内晚些时候触底回升,但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十分缓慢,而美国失业率可能在经济恢复增长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在高位,到2010年初见底,随后将缓慢回落。(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4、林毅夫:世界经济增长将可能出现U字型转折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于1月预测:世界经济前景堪忧,但新兴经济体尚不至于陷入衰退,如果全球应对措施得力,世界经济增长将可能出现U字型转折,并在2010年前出现复苏。(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5、索罗斯:美国经济10年难翻身,银行业今年最难 量子基金集团主席 索罗斯在1月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当下全球经济气候比大萧条

43、时还要恶劣,就算美国经济每年增长3%,也很难在10年内恢复强劲增长的势头。个人和商业信贷沉重的银行今年会最受困扰。索罗斯还表示:美国银行业要复苏,至少需要1.5万美元资金做资本重组费,但是这不太可能,所以2009年银行很难从困境中走出。(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6、斯蒂芬罗奇:世界经济下滑尚未触底,经济反弹力度较弱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在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世界经济下滑尚未触底,在2009年年底前,世界经济有可能继续疲软,到2010年有望开始复苏,但复苏力度可能比较弱。 罗奇认为是各国中央银行和财政当局已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不能阻止经济下滑。虽然2009年后三个季度的某个点上可能会有反弹

44、,但这种反弹只会是昙花一现。后泡沫时代的去杠杆化会继续抑制美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需求。(三)主要经济学家和投资者7、本杰明弗里德曼:房价走势已不是关键,经济09年复苏希望渺茫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顾问、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2009年3月2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住房市场萎缩、价格下跌已经不是美国经济最重大的问题,经济衰退的核心问题是全国范围的生产和需求下滑。房价走势不会决定整个经济走势。 他认为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好转的希望很渺茫,赞同应彻底解决银行系统问题的观点。他还指出从失业率、生产总值和银行破产数量等方面看,这场危机还没有发展到1929年大萧条那么严重,美国在经济复苏前应继续维

45、持接近零的利率,而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将面临违约、通胀和汇率三方面风险,其中汇率风险是不得不承担的。(2)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二)主要省市经济运行情况(三)北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1、经济增长出现回落2、CPI和PPI双下降3、贸易顺差大幅收窄4、外商投资出现大幅下滑5、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显7、房屋销售价格下降6、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1、经济增长出现回落图2.1 中国经济增长变化 (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009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46、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 2009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8.3%。 200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但部分行业仍保持增长或扭亏为盈。纺织服装业实现利润增长15.6%,家具制造业增长24.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194亿元转为盈利117亿元。(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2、CPI和PPI

47、双下降 2009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2%,2月份下降1.6%,1月份上涨1.0%。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图2.2 中国价格指数变化 (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3、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2月份进出口同比继续大幅下降,为连续第4个月进出口双双下滑,贸易顺差也大幅缩减。其中,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5.7%,至649亿美元;进口同比下降24.1%,至601亿美元。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48.4亿美元,远低于1月份的391亿美元。出口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机电产品出口

48、下降明显。前2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期下降21.8%。 图2.3 中国进出口变化 (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4、外商投资出现大幅下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3月16日表示,2009年前2个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85%。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这也是自2008年10月以来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2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与1月份相比,降幅均有所放缓。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5家,同比下降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81%。(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5、扩

49、大内需政策效应初显 2009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4.7%,1-2月份增长15.2%。图2.4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变化 (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6、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3月25日发布2009年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央行指出,2009年前两个月,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年初以来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同比减少,发行期限结构以中短期债券为主,近期长期债券发行量有所上升。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量较上月均有不同幅度增加,货币市场

50、利率继续小幅下行;现券交易量增加,银行间债券指数有所下降,交易所国债指数略有上升,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2月份,股票市场指数冲高回落,成交量放量增加。(一)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7、房屋销售价格下降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1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1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1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新建非住宅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月持平,涨幅比1月低0.2个百分点;环比与1月持平。(二)主要省市

51、经济运行情况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4、北京:总体经济呈回落态势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1)经济呈现不均衡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3)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4)新增贷款同比翻番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1)经济呈现不均衡增长 2009年3月,上海市生产总值累计3150.4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3%,第二产业下降8.1%,第三产业增长13.1%。另外,工业同比下降9.6%,而金融业同比增长26%,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同比增长17.1%。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 2009年3月,

52、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8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吃、穿、用类商品平稳增长,烧的商品增速下降。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3)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 2009年一季度,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24.99亿元,同比增长1.5%。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一降一升”,其中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8.6%,竣工面积同比增长4.3%。但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了13.2%。 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同比下降2.1%,降幅分别比2008年全年和2009年1-2月份缩小35.8和16.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9%,比上月增长30.1%。 此外,存量商品房销售面积降

53、幅缩小,且环比增加。1、上海:经济增速回落(4)新增贷款同比翻番 2月上海新增人民币贷款仍超过400亿元,同比翻番,其中票据融资占一半以上。中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商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建筑业四大行业,占比达98%。2月上海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408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1月上升0.4个百分点。新增本外币贷款315亿元,同比多增104.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04.1亿元,同比多增205.3亿元,与1月相比少增546亿元;外汇贷款减少13亿美元。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1)经济增长回落(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上升(2)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出现大幅下

54、降(4)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5)财政收入增幅继续放缓 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 (1)经济增长回落 2009年一季度,广东省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7.73亿元,增长5.8%,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1.6%,第三产业增长11%。工业增幅较微弱,只有1.0%,而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长较大,分别为17%和20.3%。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 (2)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出现大幅下降 2009年一季度,广东省进出口总额1154.8亿美元,下降23.1%,降幅比1-2月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08.6亿美元,下降18.4%;进口446.

55、2亿美元,下降29.5%。 1-2月,广东实际利用外资20.85亿美元,下降2.5%,增幅同比回落16.9个百分点;合同外资金额16.09亿美元,下降69.5%,增幅大幅回落85.6个百分点。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上升 2009年一季度,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5.11亿元,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但比1-2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42.13亿元,增长28.7%,增幅提高18.0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238.42亿元,增长54.8%,增幅提高56.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475.10亿元,下降15.0%,增幅回落51

56、.9个百分点。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 (4)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2009年一季度,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54亿元,增长14.1%。2、广东:经济增长加速下行 (5)财政收入增幅继续放缓 1-2月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6.81亿元,下降4.8%,增幅同比回落38.9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税收502.79亿元,下降7.3%,增幅回落43.3个百分点。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1)工业生产增速平稳(2)投资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上涨(3)消费市场增长放缓(4)进出口额继续回落(5)财政收入增速减慢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1)工业生产增速平稳 12月份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

57、现增加值1248.2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11月份持平。1-12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59亿元,增长14.2%,增幅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1个、2.2个、1.7个百分点。 2009年1-3月实际完成工业增加值3503.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2)投资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上涨 全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61.5亿元,增长22.7%,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541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6%,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高14.

58、2个、9.1个、2.2个百分点,但比111月降幅减缓2.1个百分点。 2009年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57.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0%。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284.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商品房销售面积1368.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8%。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3)消费市场增长放缓 2008年1-12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1.2亿元,增长23.3%,增幅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当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5亿元,同比增长20.6,增幅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比11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2009年1-3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9、282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4)进出口额继续回落 12月份当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61.5亿美元,同比下降16.4%,降幅比11月份当月减缓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173.1亿美元,同比下降6.9%,降幅比11月份当月减缓1.7个百分点。1-12月,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3922.7亿美元、238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6.9%,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0.9个、10.1个百分点。 2009年1-3月进出口总额652.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9%。其中,进口255.23亿美元,同比下降32.6%,出口397.65

60、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另外,2月份出口额为103.16亿美元,同比下降35.6%,进口额为84.56亿美元,同比下降25.4%。3月份出口额149.72,同比下降20.1%,进口额103.15,同比下降32.6%。3、江苏:经济保持平稳发展(5)财政收入增速减慢 12月份当月全省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同比回落34.4个百分点,比11月份回落9.8个百分点。1-12月,全省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4、北京:总体经济呈回落态势 (1)进出口持续下降(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上升 (3)房地产销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