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_第1页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_第2页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_第3页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_第4页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李建文传(教师版详注、教材对应及成语助记)说明:本人并不赞成拿今人的文言文来教授学生,但高三文言文复习内容多而杂,为便于学生轻松掌握文言文,本人特意写了这一篇李建文传,此传几乎涵盖了高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实词、虚词、句式(其中120个实词单列出出来)。本资料同样适用于高一高二学生。 简介:李建文,笔名迟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东莞,著有长篇小说端公祠(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新稿(海南出版社出版)、方圆胭脂师祭碧血风云我想有个家猎人传说孤执等,各类作品达300余万字。 李建文传李建文者,鄂西建始人也(判断句)。少有侈志(远大的志向,壮志。

2、侈,大),尝抓周于期岁(亦作“朞岁”,一周岁,满一年),得笔墨,乡望(有声望、威望的人或物)村南刘氏者(定语后置句)往(去,到)而赞曰:“此儿或(或许,可能)不得(获得)功名,或难进财货,然(然而)若(如果)学先生,庶几(或许,也许,差不多)为一方闳儒(大儒)矣。”其家人忧之,叹曰:“吾世代寒贫(寒微贫穷,穷苦),皆布衣(平民,普通百姓)村夫,亦可为生,岂弃货殖(经商营利,此处特指耕织)而腐臭于乡野乎(状后)?”不使(让)学,八岁始入乡庠(庠、序皆指学校,商为序,周为庠),先生鄙(鄙视;轻蔑)之,常置座于末,伧言(粗俗的言辞)恶语以待。建文恨(痛恨)之,誓与先生为难。越明年(第二年),与诸友阴

3、伏(隐蔽埋伏)松林,俟(等)其步至阳岗,则投石于蜂窝。先生不备,蜂飞人号,文与诸友悄自阴坡下,即走(逃跑)塍陇(田间隆起的小路),间行(从小路走)山中,再度(越过)阡陌,继乘(登上)高山,旋(马上)履(步行)泥泞,抵家方(才)拍手称快。又三年,建文为(被)塾内恶霸欺,武斗于南院,人众文寡,不敌,见(被)执(控制,抓住)于先生。先生深恶(讨厌,憎恶)其顽劣,又鄙其家贫,故葫芦(指胡乱判案)其案,非惟(只是)责罚,甚者诬讦(捏造罪名,加以攻讦),建文益(更加)恶之。遂与诸友谋,诸友曰:“豕(句作状,像猎捕野猪一样)猎之,若何(怎么样)?”此豕者,野彘也,常行乱于田间,拱土食禾,民不堪(承爱,忍受,

4、经得起)其苦。乡有猎者,置笼设陷,常有得获,或食之,或鬻(卖)之,一时成风。建文以为然(正确),疾(快)步乡家,假(借)得锄耰,又谋(谋求)箕篓,而后诸友同心,或(有的人)掘井,或拾木,或集石,或揽叶,斜晖且(将要)映,彘坑既(已经)成,再伏山中,以(表目白)望(看)机事(机巧之事)。惜先生忙甚(甚忙,定后),酉戌(干支计时法)无归。文与诸友叹惋,怏然而归。翌日(第二日)卯时,文起视(察看)井,有豕陷焉(兼词,于之),乃(于是,就)唤迩(近,此处指附近)郊农夫。农夫至,缚(捆绑)豕,械(用枷子锁住,名作状)入市,售之,直(通“值”,价值)百许(大概,左右),与(给)文八钱。适乡望刘氏过(经过)

5、岗,问其究竟,文具(详尽)言以告之,刘氏曰:“小儿当行正道矣,此阴恶险毒之事,非君子所为也。”并申(申诫,告诫,反复地说)之德义,劝(勉励)其兢(谨慎)勤,凡(总共)数千言。文心羞惭,不敢出一言以对。后入市易(交换)谷,薄(靠近,接近)莫(通“暮”)乃(才)归。过一酒庄,沽(买)美酒一斤,反(通“返”,返回)而敬之刘氏,刘氏犹疑,半晌乃谢曰:“老朽本无意此礼,然尔(你)心至诚,姑(姑且)作(当作)小儿誓。”因(于是,就)矜纳(怜惜允纳、接受),又以书册贻(赠送)之,诤言(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作动词。诤,直言规劝)再三。自是(从此)文乃以刘氏为圭臬(典范,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

6、准则),尽心上学,无耽(沉溺,迷恋)于逸(安逸),本实(以实为本,指夯实基础知识)而图新(创新),不出一岁,已为(成为)塾之魁(第一名)矣。1期词义解释“期”的本义是“规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成语勾连不期而遇遥遥无期不期修古(1)读q:失期,法皆斩(陈) 日期,期限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及,至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约定,约会(2)读j: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 一周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穿一周年的孝服的人2望词义解释“望”的本义是“向远处

7、看”。引申出“观察”义。“希望,盼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间的“远”);“名誉,名望”是每个人所“希望”的;反义引申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故此时又叫“望日”。成语勾连望穿秋水德高望重望尘莫及望梅止渴望洋兴叹众望所归得陇望蜀(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 远看,观察(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 盼望(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 欲望,念头(4)七月既望(赤壁赋) 农历每月十五日(5)吾令人望其气(鸿) 观察(6)都督阎公之雅望(滕) 名望,声望(7)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埋怨,怨恨3或词义解释“或”有两个

8、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成语勾连不可或缺(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 有的人(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或许(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 倘若4得词义解释“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成语勾连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得鱼忘筌相得益彰探骊得珠(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取得,获得(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具备(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

9、通“德”,感激(4)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能够,可以(5)此言得之(六国论) 对,正确(6)此余之所得也(游褒) 收获(7)吾得兄事之(鸿) 应该5若词义解释“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相同”“及,比得上”“如果”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成语勾连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寥若晨星趋之若鹜(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 如,似,像(2)若入前为寿(鸿) 第二人称代词,你,也表示复数,你们(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 如果(4)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 及,比得上6使词义解释“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

10、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成语勾连鬼使神差颐指气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 命令,让(2)使之然也(劝学) 让(3)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廉) 出使(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 假使7鄙词义解释“鄙”的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成语勾连贵远鄙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 边邑,当作边邑(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庸俗,浅陋,鄙俗(3)人贱物亦鄙(孔雀) 轻贱8恨词义解释“恨”的本义是“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成语勾连相见恨晚一失足成

11、千古恨(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遗憾(2)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 遗憾(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仇恨9走词义解释“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叫“行”)。引申出“奔向”。成语勾连走马观花走投无路走为上计奔走相告笔走龙蛇不胫而走(1)老翁逾墙走(石壕吏) 逃跑(2)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使逃跑(3)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 奔向,趋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仇恨10间词义解释“间”的本义是“门缝”。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时间的“空隙”,即“空闲”。“夹缝”是在两个事物之间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

12、义,由此可引申出“间隔,参与,中间,离间”等义。“离间”再引申出“间谍”之义,间谍当然是“秘密的”了。成语勾连挑拨离间间不容发伯仲之间(1)读jin: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中间,期间(2)读jin: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离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 参与扁鹊,立有间(扁鹊) 一会儿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 间或,断断续续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 从小路11度词义解释“度”本义为“量长短的工具”。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成语勾连审时度势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挥霍无度度长絜大

13、(1)读d: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 通“渡”,渡过,越过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 制度,法度秋月春风等闲度(琵) 过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 创作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 常态(2)读du: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 推测,估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 衡量12乘词义解释“乘”本义是“驾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依靠”。作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成语勾连乘人之危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1)读chng:因利

14、乘便,宰割天下(过) 趁着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驾,坐乘彼垝垣(氓) 登上若夫乘天地之正(逍) 顺应(2)读shng:车六七百乘(陈) 一车四马13见词义解释“见”的本义就是“看见”。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有“见识、见解”;至于“召见、谒见”等都与“看见”有关。被看见即“出现”在别人眼里(后作“现”),由此被动意义虚化出介词“被”。成语勾连真知灼见见风使舵见微知著远见卓识相形见绌捉襟见肘图穷匕见瑕瑜互见(1)读jin: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 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 拜见,会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 召见,接见君既若见录(孔雀)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15、赵(廉)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 看见的东西(2)读xin: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通“现”,出现14恶词义解释“恶”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貌丑,一是罪恶。容貌丑陋当然“不好”,会令人“讨厌,不喜欢”。成语勾连疾恶如仇恶贯满盈深恶痛绝(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厌恶,嫉妒(2)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 不好的(3)状貌甚恶 貌丑(4)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罪恶15何词义解释“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心里就会想:“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

16、度的副词“多么”。成语勾连何去何从何罪之有何足挂齿(1)(刘)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哪里(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 什么(3)青泥何盘盘(蜀) 多么(4)如太行、王屋何(愚公) 怎么样16堪词义解释“堪”的基本义是“胜任”。引申出“经得起,受得住”之义;虚化成助动词“可,能够”。成语勾连不堪回首苦不堪言(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经得起,忍受(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能够,可以(3)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 胜任17假词义解释“假”的本义是“借”。“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予”之义。借东西(比如钱)当然就得有“凭借”。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

17、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成语勾连狐假虎威虚情假意假公济私不假思索弄虚作假(1)因求假暂归(孔雀) 假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凭借,借助(3)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假设,假使18过词义解释“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成语勾连过犹不及闻过则喜过江之鲫白驹过隙矫枉过正瞒天过海闭门思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 经过,通过(2)不过三十日(廉) 超过(3)日过午已昏(项脊 ) 时间过去(4)则知明

18、而行无过矣(劝学) 错误,过失(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 责备(6)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 探望19易词义解释“易”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改变,变更”,一是“容易”。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换”“修治,治理”的意义;由“容易”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容易走吗?),进一步引申出“安稳”(平坦的路走得安稳)。成语勾连易如反掌平易近人改弦易辙不易之论(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 换,换取(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容易(3)或未易量(六国论) 轻易20莫词义解释“莫”即现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阳西沉在荒野草丛中,所以本义指“日落时分”,即“傍晚,黄昏”。由“日落,太阳

19、不见”之义,引申出“没有,无”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莫”被借为否定性的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产生这一意义后,为了与“莫”区别,另造了“暮”字。成语勾连莫名其妙高深莫测莫衷一是莫逆之交概莫能外讳莫如深一筹莫展(1)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没有谁,没有什么(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 不,不能(3)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没有谁21乃词义解释“乃”的实词意义主要是作代词(其他意义见虚词部分)。人称代词,你,你们。(1)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你的(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你的22贻词义解释“贻”的本义是“遗留,留给”,引申出“赠给,送给”。成语勾连贻笑

20、大方贻害无穷贻人口实(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赠送(2)贻笑大方 遗留23本词义解释“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义为“基础,本原”。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成语勾连追本溯源舍本逐末变本加厉无本之木(1)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推究(2)自言本是京城女(琵) 本来(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 本来的,原来的建文初意(意志,愿望,此处名作动,热衷于)墨翟,后尊儒法,而立乃(才)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于老庄。张玉华者,河北名士,德茂才高,懿行(善行,懿,善,美好)雅范(脱俗的风度,高尚的品格),

21、以博学称(著称,闻名,称扬),尝授业(传授学业)于衡中(河北衡水中学),后屈志乎乡野。此二贤者,皆八中(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才俊,有弟子问二公殊异(不相同),建文曰:“华公尚(喜好,崇尚)佛,建文好道;华公博而终于雅,建文泛而流于俗,此吾与华公之别也。”曩者(先时,以前)建文贫居乡庠,有叔享权于县府者(定语后置)过(探望)而问之曰:“岂独安(对某种环境、事物感到安适或习惯)于此庙乎?盍(何不)县府之上上人?”并诺(许诺)之高位。建文曰:“吾心在乡野,难与官?容。且(况且)为师者,国之重器,不俗不陋,何以下为?(固定句)”叔愤然,尤(责备)之,然深责不改本意,契满三年方去(离开)乡游远(形作名)

22、。家人让(责备)之以逾礼(违反礼法,超出礼仪要求。逾,越过,超过),良朋(好朋友)过之以好逸(闲适,安乐),前师望之以方执(方正而固执),然文不以为意,仍恣肆(豪放,无拘束)如旧。丁卯八月,文固(坚决地)辞(推掉)旧业,别里(故乡,老家)辞家,朝(在早上,名作状)涉(涉水)险水,莫(通“暮”,名作状)跋(登山)高山,先职(就职)西山(江西西山国际学校),再过闵清,又历余杭,而经江赣,竟(最终)止于羊穗莞邑之地。明年三月,授学翰林(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学校),五月投考,六月试课,七月以榜眼(古指殿试第二名)与河北玉华君同榜进士。是年八月,任职东莞,就教八中。时任校长王健询之曰:“敢(敢不敢)为(担任

23、)一班之主任乎?”文曰:“虽为(是)处子,然心忱悃(真诚),岂能不敢。”既(已经)接末班,建文日夜精勤(专心勤勉),朝请长师以教,暮问兄弟以规(规矩,法度,作动词);课时投其至诚,堂后倾其尽(完全,都)知;起于寅卯,而不言人师之痛;寝在子丑,岂妄(胡乱,随便)谈男儿艰辛,半岁过矣,竟为榜首。王健曰:“此建文者,奇人也,当(应当)剖析之。”名既(已经)得矣,后屡有劝其(劝导,劝说)上进者,建文谢曰:“此名非吾愿,尽心而已矣。”又云:“我心在道,无己、无功、无名,岂为此功名而困邪(通“耶”)?”后精心学教,颇有令绩(美盛的业绩。令,美好)。战狼元年(指公元2015年),前科首仲秋致仕(告老退休),

24、荐建文为庶吉士(亦称庶常,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谓储相,由通过科考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此处指语文科组长。按明英宗以后的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校座谢氏约其谈,建文以不任(胜任)谢(推辞,谢绝)之。后若干年,科首文俊迁(升迁)主任,复荐以继之,文再拒。有同仁惜建文者叹曰:“文若有心,且(并且)休(停止)诤(直言规劝)言,庶或(或许)级长主任可得矣。然文不以为谋(图谋,名词),且引腐鼠鹓雏者云(语出庄子秋水,李商隐有诗云:“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可译

25、为: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盖(表概,表推测)心有正义而忘乎功名者矣。”24乃“乃”的实词意义主要是作代词(其他意义见虚词部分)。人称代词,你,你们。(1)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你的(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你的25安词义解释“安”的本义是“安稳、安定”。“安定”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定”,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成语勾连居安思危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1)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 安全,安稳,安定(2)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安抚,抚慰(3)沛公安在(鸿)

26、哪里,什么地方(4)衣食所安(曹) 养生26固词义解释“固”本义指“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之义,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成语勾连固若金汤根深蒂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巩固,安定(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 险要的地势(3)固请,召有司案图(廉) 坚持,坚决(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 顽固,固执(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本来27辞词义解释“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

27、“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成语勾连不辞而别辞微旨远义不容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 言词,言语(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 告别,离开(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 推辞(4)我从去年辞帝京(琵) 告别,辞别(5)归去来兮辞 古代的一种文体(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 辞谢,婉言道歉28朝词义解释“朝”本义为“早晨”。古代大臣在早晨须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的使动义即“使朝见”。成语勾连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不保夕 朝闻夕死(1)读cho:相如

28、每朝时,常称病(廉) 朝见,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过) 使朝见、朝拜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朝代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朝廷(2)读zho:朝服衣冠(邹) 早晨29涉词义解释“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进一步引申出“经历”。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成语勾连跋山涉水涉笔成趣(1)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进入,到(2)涉猎群书浏览 阅读(3)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 经过,经历(4)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史通) 牵涉,关联30莫词义解释“莫”即现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阳西沉在荒野草丛中,所以本义指“日落

29、时分”,即“傍晚,黄昏”。由“日落,太阳不见”之义,引申出“没有,无”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莫”被借为否定性的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产生这一意义后,为了与“莫”区别,另造了“暮”字。成语勾连莫名其妙高深莫测莫衷一是莫逆之交概莫能外讳莫如深一筹莫展(1)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没有谁,没有什么(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 不,不能(3)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没有谁31当词义解释“当”的基本义是“适应,相称”。有“相称”的能力才能“掌管,担当”。“抵挡”时当然要“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面对”对方。成语勾连锐不可当当仁不让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之无愧首当其冲安步

30、当车(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对着,面对(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担当,担任(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通“倘”,假使,如果(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 对等,比得上(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 遮挡,遮蔽(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 占据,把守(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 值,在,正在(8)不久当归还(孔雀) 必定,一定(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 应当,理当32既词义解释“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等义。成语勾连既来之,则安之既往不咎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1)将军既帝室之胄(隆中对) 既然是

31、(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过了(3)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已经33劝词义解释“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成语勾连劝善惩恶诱掖奖劝(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 勉励,鼓励(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劝说(3)劝学 劝勉,勉励34谢词义解释“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申出“辞,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成语勾连闭门谢客新陈代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 道歉,认错(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 辞别(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 感谢(4)多谢后世人,戒之

32、慎勿忘(孔雀) 告诉,告诫(5)阿母谢媒人(孔雀) 推辞,谢绝35迁词义解释“迁”的本义是“变换地方,迁移”。“调动官职”正是换一个地方为官。成语勾连见异思迁时过境迁(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 贬谪,放逐(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改变(3)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调动官职36盖词义解释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成语勾连盖世奇功盖棺论定欲盖弥彰(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 遮盖,掩盖(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 器物上的盖子(3)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之死)

33、 压倒,胜过(4)技盖至此乎(庖丁) 通“盍”,何,怎样(5)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 古称伞建文精诚,亦能固守,故时人有云:“靡(无,没有,很少)不有初,鲜克(能够)有终,文始于爱,而终于情,此至人之谓也。惜乎此至真至诚之人,竟仍孑然(孤立,孤单)一身,不亦悲乎(固定句式)。”同仁仲秋、丽琴、俊凤、杨萍、丽霞、尚印等皆媒(为动用法,为做媒)之,然文不为(被)所动。有好事者度(推测,估计)其怀旧,故察(考察,调查)其往(过往的事),悉(获悉)其弱冠(男子成年)之时,曾恋一谭氏女,后谭氏入华师,而文不及(至,到达,此处指分数线没有达到)。文慕而随之,混学旬(十天)余,后自度(估计)无望(希望),遂

34、(于是,就)反(通“返”)老家,蹉跎数月,再迎春闱(古代会试在春季,故称春闱,会试结束紧跟着殿试,此处指高考),然结果犹然(仍然如此),而谭氏旋为他人妇矣。再历数年,文识(认识)一甘氏女,志合神契,本期(约定)后约,终因时满而扬镳(提起马嚼子,谓驱马,此处指各自分开)。后又历数创(创伤),皆以泪收(结束,停止)。或曰“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词梦江南),单凤孤枝,名花偶对,尤(尤其,格外)可悲矣。然吾观建文之孑立者,或非困于旧情,而患(担心)受人小惠也,抑或(还是,或者)心有佳人,顾(但是,只是)不意(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自彰(显扬揭示,昭示)也。又闻建文求诸(兼词

35、,之于)专媒,吾不得其解,故(因此)诣(往,到,造访,晋谒)山阳(山南水北为阳),于其居第(住宅)面(名作状)谒(晋见,拜见)之,曰:“弟闻八中丽人逾笄者(宾语前置。逾笄,谓女子年龄超过十五岁,此处指适婚、适龄的女性)如云,胡(何,为什么)不内(名作状,在校内)求乎近,顾(反而)外求于远耶?”文曰:“君知我好讼(为人理冤、辩冤),若我一日坐(犯罪,判罪,连坐)于言,恐及(涉及,牵连)我爱(所爱之人)矣;若及我爱,其必不堪(承受);其若不堪,我心必痛。此无奈之事,吾诚(实在,确实)不意为也。”文性平和,鲜(很少)与人争,惟以(因为)佳人争耳。文尝云:“功名者,粪土也;利禄者,屎溺也。吾独爱女姝,

36、非庄周所言无所待(依靠)也。”故时(经常)为此忧,若听谣诼,或闻诽谤,庶几(或者)搬弄,抑或挑拨,必愤然抗之,虽(即便,即使)十年而不忘矣。37克词义解释“克”的基本义是“胜任,能够”。能“胜任”的了,就能“战胜,攻破”,进而“完成”“成功”。成语勾连克敌制胜克己奉公克勤克俭攻无不克相生相克(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能够(2)既克,公问其故(曹)战胜38察词义解释“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成语勾连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1)察邻国之政(寡) 考察,调查(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考察和推

37、举(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 了解,弄清楚39悉词义解释“悉”的基本义是“详尽,详细”。“详尽,详细”地表达不就是“全部”表达出来吗?再进一步引申出动词“详尽地知道”。成语勾连洞悉其奸纤悉无遗工力悉敌(1)赵王悉召群臣议(廉) 都,全(2)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详尽地叙述40及词义解释“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成语勾连望尘莫及触手可及鞭长莫及迫不及待(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 到(2)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 等到(3)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比得上(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 连词,和

38、41识词义解释“识”的基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知道”了就能“记住”。为了更好地记住,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成语勾连博闻强识才识过人有识之士老马识途见多识广目不识丁(1)相逢何必曾相识(琵) 认识(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 记住(3)识盈虚之有数(滕) 懂得,知道42患词义解释“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引申为“忧患,麻烦”。成语勾连患得患失内忧外患患难之交防患未然(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 忧虑,担心(2)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祸患(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忌讳43顾词义解释“顾”的本义是“回头看”。又有“拜访”“顾虑”“照顾”等义。其副词

39、义有“反而”“只是”“难道”等。成语勾连顾此失彼顾名思义顾盼生姿顾全大局顾影自怜(1)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 回头看,回头(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项脊) 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探问,拜访(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顾惜,顾念(5)大行不顾细谨(鸿) 考虑(6)顾吾念之(廉) 只是,不过44诸词义解释“诸”有两个意义,一是“众多,各个”,一是“之于”。成语勾连放诸四海而皆准付诸东流诸如此类(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 各,众多(2)投诸渤海之尾(愚公) 相当于“之于”45故词义解释“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

40、“故意、特意”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成语勾连一见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虚革故鼎新欲擒故纵平白无故(1)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 死亡(2)温故而知新(论语) 旧,与“新”相对(3)暮去朝来颜色故(琵) 衰老(4)君安与项伯有故(鸿) 交情(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 原因,缘故(6)故遣将守关者(鸿) 故意、特意(7)轩东故尝为厨(项脊) 过去,从前46阳词义解释“阳”本义是“山南或水北”。这个地方正是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故又引申出“日光,阳光”之义;后又借作“佯”,意义是“表面上,假装”。成语勾连骄阳

41、似火阳奉阴违(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 山的南面(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永遇乐) 阳光,太阳47胡词义解释“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成语勾连胡服骑射胡作非为(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 为什么,怎么(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8内词义解释“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内部、内室”;二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把妻妾称为“内”。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

42、”等。成语勾连内外交攻五内俱焚色厉内荏(1)内外多置小门墙(项脊) 里面,跟“外”相对(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 内部,指国家或朝廷内部(3)距关,毋内诸侯(鸿) 通“纳”,接纳49坐词义解释“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坐”就得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停留”义。另“坐”还有“因为”之义。成语勾连坐以待毙坐吃山空坐怀不乱坐井观天(1)项王、项伯东向坐(鸿) 坐着,坐下(2)因击沛公于坐(鸿) 通“座”,座位(3)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由于,因为(4)以手抚膺坐长叹(蜀) 徒然,白白地50诚词义解释“诚”本义指“真心,真诚”。引申

43、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成语勾连诚惶诚恐开诚布公 心悦诚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帝感其诚(愚公) 诚心,诚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 果真,如果或奇(对感到奇怪)建文安道(此处指老庄之道),本不与争,奚以(何以)复好讼邪?建文之争与小民之争异也。建文之争,除女姝外,皆局外人观局内人,心平而气怡(和悦);小民之争,局内人斗局内人,心狭而气盛。故曰建文之争为仙人争,小民之争为俗人争。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建文争讼之由也。昔者建文授业白

44、果,有吏视事(就职治事,视,治理,处理),校座俾(使,让)众学子夹道雨(名作状,在雨中)迎。时为季秋,霪雨(久雨)数日,文不忍孩童罹(遭受)雨,遂慨然诘(责备,质问)校座曰:“窃(私下里)闻先生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以仁厚称(称扬,著称,闻名)于乡,曷(为什么)如此穷(穷尽)其心而媚(献媚)其主耶?”不内(通“纳”,接纳接受),怒之。会(适逢)一长者履(行走)于除(台阶),引(拉开)校座,劝(劝导,劝说)建文,此事方休(停止)。明年秋,建文徙(迁移,移居)石马,以援边者授业山中,期约三年。契满,有弟子典礼校中,而校方不许(允许,答应)。礼正酣(畅快),校座至,斥之,并(同时)掷(扔)物件,令

45、弟子速散归家。文前(上前,动词)而问之,校座曰:“小子且(将要)去(离开),何意于此曲曲小事?苟(如果)出纰漏,尔属岂能独完(保全)?”文曰:“校有校规,然此景殊异,盖(通“盍”,为什么不)倾力而全(成全,保全)之,成人之美而获己之仁?”校座惭,亡(通“无”)以应。此校座者,怀(人名)也,非正,权(代理)其职而已矣。又数年,文职(作动词,就职)莞邑,有当权者恃(依赖,藉)权谋私,不期岁(满一年)而获殊遇者三,文质(询问,质问)之,友人劝(劝导,劝说)其和,文笑曰:“岂忘民不得抒志乎?先时晋(进,升,升级)职之策,后者值守之则,而今当权者中饱私囊,议不得言,选不得择,此吾辈固(坚定地,坚决地)缄

46、(闭藏,封闭)其口而辱(屈辱地)委(弯曲,屈曲,作动词)其意者也。吾今讼之,为(替,给)百姓请(请求,要求)耳,惟(希望)天下众生一(是一样的,指平等)。”51奇词义解释本义是“异乎寻常”。“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在战争上,指“出人意料、变幻莫测的策略”。其意动意义则是“以为奇”。由“不成双”又引申出“命运不好”之义。成语勾连奇闻逸事千奇百怪奇耻大辱奇文共赏 不足为奇(1)读q: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 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以为奇,惊异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 适宜,适合(2)读j: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7、零数52道词义解释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成语勾连道听途说道不拾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分道扬镳安贫乐道津津乐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陈) 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方法(3)伐无道,诛暴秦(陈) 道义-(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理,规律(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志趣(6)何可胜道也哉(游褒) 说,讲(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风尚53是词义解释“是”的本

48、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认为正确”。又有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成语勾连自以为是莫衷一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似是而非(1)觉今是而昨非(归去) 正确(2)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这样,这(3)自言本是京城女(琵) 表示肯定判断(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这54穷词义解释“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仕途上阻塞不通,则“困顿,窘迫”;生活上阻塞不通,则“生活困难,无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了。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成语勾连穷形尽相穷且益坚穷奢极欲穷途末路(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困窘,处境困

49、难(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 穷尽55除词义解释“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成语勾连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除暴安良(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殿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清除,去掉(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拜官,任职56许词义解释“许”有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应允,一是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成语勾连以身相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1)

50、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廉) 答应(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表示处所(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用在数词后,表约数57归词义解释“归”的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成语勾连归心似箭返璞归真殊途同归完璧归赵宾至如归铩羽而归(1)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 女子出嫁(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返回,回来(3)臣请完璧归赵(廉) 归还(4)而束君归赵矣(廉) 送回58去词义解释“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

51、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即“除掉,去掉”。成语勾连何去何从刮骨去毒陈言务去招之即来,挥之即去(1)欲呼张良与俱去(鸿) 离开(2)我从去年辞帝京(琵) 过去的(3)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鸿) 距,距离(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表示动作的趋势(5)汝可去应之(孔雀) 前往59亡词义解释“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逃跑即人“失掉”,国家“失掉”即“灭亡”,生命“失掉”即“死亡”,东西失掉当然就“没有”了。成语勾连亡羊补牢唇亡齿寒追亡逐北歧路亡羊名存实亡(1)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 逃亡,逃跑(2)诸侯之所亡(六国论) 失去,丢失(3)今刘表新

52、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死亡(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 灭亡(5)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 通“无”,没有60请词义解释“请”的本义是“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成语勾连不情之请请君入瓮负荆请罪(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 请求(2)璧有瑕,请指示王(廉) 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3)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 请教,请示侯夏者,佞幸(同“佞倖”,以善于谄谀得君主宠幸的人)也,性阴黠(阴险狡黠,黠,狡猾),以贼(狠毒)媚(献媚,讨好)闻(闻名,出名),文尝逆(违背,拂逆)之。某月日,文适(到,去)府衙,过(经过)阶除(台阶),睹(看见)与贿者计(计策,谋略,作动词)。文大骇 ,直目(

53、名作动,瞪着眼看)侯夏,夏惧,辟匿(躲避藏匿。辟,通“避”)之。明日召掾属(副官,助手,有称掾吏)申公豹,属(能“嘱”,叮嘱)曰:“小子数(多次)犯(冒犯)我,必法之。”阴使(派)豹查文,或微信,或抖音,或博客,历时月余,卒(终于,最后,最终)不获(得到,取得)。豹复(回复)之夏,夏怒,曰:“凡天下人,孰(谁)无过(过错,过失)邪?其(加强语气,可理解为“一定要”)溯(逆水而上,此处指顺着时间往前查)三年,小子必不胜(禁得起,承受得起)!”豹归,查之倍(加倍)勤,然文矜慎(谨严慎重。矜,谨守,慎重),终岁亡(通“无”)以得,信(实在)难谤(指责别人的过失)也。夏问之愈急,豹查之弥(更加)繁,甚

54、者年关将迫(逼近,接近),亦少归家。豹妻恼,涕(流着泪,名作状)曰:“夫君从(跟从,跟随)侯夏者久矣,然侯夏小人耳,事(侍奉,供奉)之必致(招致)灾祸,宜(应该)远之。”又曰:“文虽非善者,然亦非恶人,今被小人算,君宜矜而爱之,莫为小人间(离间,挑拨)也。”豹不语,但知此事切(急切,急迫)迫,不能负(辜负)夏。翼年(第二年。“翼”通“翌”)春,府试国务,夏遣(派)豹试,夺魁,夏喜之,召阖(全部,整个)府庆,指(指使,指派)豹为言(发现讲话)。豹惭怍(羞惭),徐(慢慢地)入席,迟(迟疑,犹豫)曰:“余观建文三年,本(本来,原本)欲罪(归罪,责备,此处指找到罪证)其言,竟(最终)得(学习到)其国务

55、,殆(大概,恐怕)为嘉运耳。”时建文热疾(病),安养家中,有探者遽(赶快,疾速,急迫,窘迫,仓猝,匆忙)告以事(状后),文叹而笑曰:“吾素(一直以来)光明磊落,虽非敏练(敏捷干练。敏,聪明),然非大黠(狡猾)者莫之构陷(捏造罪名加以陷害。构,诬陷)也(宾语前置),岂此阴忍鸷害(凶暴残忍)之逾阙(越过宫门, 谓不忠于朝廷,亦作“踰阙”。阙,帝王所居之处,借指宫廷、朝廷)愚薄辈所能陵陷(欺凌陷害)哉。”又云:“吾好类举博引(广泛地引用),往往因(依托,利用,凭藉,按照)物象(想象,类推,类比)意,人言举(举出,提出)类(事例)迩(浅近)而见义远,是(这)理也,如此府试,不过尔尔。”61幸词义解释“

56、幸”的基本义是“偶然有所得或免于灾祸”。引申出表示运气好的“幸亏,幸而”,“天子所至”之处也可说是那里运气好;由天子在宫里到“宠爱,宠幸”的妃子处,又引申出“宠爱,宠幸”之义。成语勾连幸灾乐祸三生有幸(1)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 希望(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 侥幸,幸而,幸亏(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 宠幸(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皇帝到某处62贼词义解释本义是“伤害,杀害”。引申出“强盗,杀人者”“狠毒”等意义。“强盗、杀人者”当然是“祸害,祸患”。成语勾连做贼心虚认贼作父擒贼擒王(1)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 偷盗的人(2)而欲相贼也(韩非子) 伤害,杀

57、害(3)董卓狼戾贼忍(三国志) 狠毒(4)贼二人得我(童区寄传) 强盗(5)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祸害,祸患63适词义解释“适”的本义是“到(某地)去”。到丈夫家去,就是“嫁”。古代女子出嫁由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故引申出“顺从”之义,并进一步引申出“适应”“舒适”“恰好”等义。成语勾连削足适履适可而止适逢其时无所适从(1)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 出嫁(2)处分适兄意(孔雀) 适合(3)适得府君书(孔雀) 刚才(4)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 适应,顺应64属词义解释“属”的本义是“连接”。“撰写”正是把一个个字连接起来;“跟随”也是连接的形象描述。跟随某人自然“属于”某人一伙,“隶

58、属”当然是同一“类”被“管辖”的,“亲属”更是属于同一类的。成语勾连冠盖相属非我莫属(1)读zh: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 撰写属予作文以记之(岳) 通“嘱”,嘱托(2)读sh: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 类、辈名属教坊第一部(琵) 隶属,归属,附属司命之所属(扁鹊) 管辖,掌管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滕) 属于65数词义解释“数”的基本义是“计算”。“数目”是“计算”出来的;计算成为一门技术就叫“算术”,并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技艺”。又由计算“命运、规律”等,引申出“占卜”“命运”等义。“列举罪状,加以斥责”当然就需要计算,一项一项指出;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几”“屡次,多次

59、”“密”等义。成语勾连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擢发难数(1)读sh: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数目,数量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命运(2)读shu:范增数目项王(鸿) 屡次(3)读sh: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计算(4)读c:数罟不入洿池(寡) 密,与“疏”相对66阴词义解释“阴”的本义是“山北或水南”(与“阳”正好相反),这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故引申出“没有阳光,阴天”。由此引申出“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暗中,暗地里”。成语勾连阴魂不散阴谋诡计(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 阴暗(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暗中,暗地里(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 水

60、的南面67卒词义解释“卒”的基本义是“步兵”,“步兵”组成了“军队”,动词的基本义是“死”,死了就“终于”完结了。成语勾连丢卒保车不忍卒读(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 步兵(2)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去世(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 终于(4)卒起不意(荆) 读c,通“猝”,突然,仓促(5)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 终,保全68复词义解释“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言语的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即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再,又”。成语勾连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故态复萌无以复加 万劫不复(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恢复(2)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