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高中语文文字资料尔雅读书(第110期)(第1期)(一)阅读经典的力量文赵晓宇前一个阶段有些忙,再加上连续几周的雨水,感觉身上都是湿沉沉的。但是这几天晚上让自己早睡,慢慢调整过来。昨晚躺在床上,突然想起飘中斯嘉丽最后告诉自己的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特别的感动。飘是我在高二的时候看的书。记得很清楚,学校开运动会,我们几个从校图书馆借来,两天的运动会,每天都在分享看后的心得。当时看过就是觉得很好看,对斯嘉丽的那句话印象很深。没想到几十年后在自己感觉累的时候会从脑海中蹦出。若是现在再看这部作品,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高三毕业时,姐姐给我拿回来一本书鲁滨逊漂
2、流记,看完后,我唯一的印象是上帝的力量竟然那么大。因为但是并不理解信仰,所以看完那本书唯一的感受是为什么一直在强调上帝呢?现在理解了,信仰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上大学时,没事就在图书馆泡着。记得刚上大学,我跟父亲说,我要把图书馆的书都看完。父亲笑着说:可以啊,那你就很不简单了。当时还觉得父亲有点小看我,但其实四年下来我连图书馆的一百分之一都没有看完。看书少的可怜。真是年少轻狂啊。在大学看了杰克伦敦的小说集。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野性的呼唤,它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一只狼不小心出生在狗窝里,从小就受到其他狗的嘲笑,很正常,因为它本来是一只狼。对我触动很大的是主人公也就是那只狼每天都在奋力的奔跑,
3、它要让自己身上每一块都是肌肉,没有多余的赘肉。最后主人公还是遵从内心的召唤,走向狼群。我们人生何不是这样,每天奋力奔跑,不让自己身上有多余的赘肉。大四那年,看了很多。其中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在那时读完。说实话,当时很不理解人生为什么会让路遥出名,而且里面的内容我也觉得不太理解。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部好作品,人生写出了人性,哪个时代都一样。只是自己那时没有走上社会还不懂而已。那时还看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但印象不是很深了。乱七八糟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为什么要读经典,即使当时我们没有什么感觉,或是也理解不了书中的内容,但是将来有了人生阅历后,或是人生遇到困难时,说不定是哪本书中的哪句话就会从脑
4、子中冒出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这估计就是经典的力量吧!(二)李义山的诗,不得黛玉的“待见”林黛玉对大家说出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是在第四十回。原是贾母带领众人携刘姥姥一起逛大观园,坐船过荇叶渚时,见池中荷叶已衰败,黛玉回宝玉的话:“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林黛玉直接说出对李商隐诗的排斥,不是一时兴起,随口说说的。林黛玉喜欢谁,讨厌谁,从来都是这样直接,不会遮掩。这就是她的性格。她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应该是觉得自己所作的诗词与李商隐的诗词在风格上没有相通的点,在情感上找不到共鸣的缘故吧。一、李商隐诗的风格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他的
5、诗文与同时期的温庭筠风格相近,以俪偶相夸,合称“温李”。李义山的诗,总是刻意追求一种华美的风格,致力于雕琢,以求合乎诗的美感。他的诗大多贪恋用词华丽,讲究诗情绮靡浓艳。最喜欢写一些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和无题诗。“情”在他的诗中,即使是痛苦却也蕴藏着甜蜜,寂却也隐含着期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样的一种悲喜交加的情交织在一起。“情”在他的诗中,即使是梦一场,也痴情不改;即使是不得,也矢志不渝。“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哪怕爱情成梦幻,也不会放弃对爱情的追求。诗中这样华美的辞藻,这样的述情方式都不是黛玉所喜欢的风格。二、黛玉诗的风格1、诗中融入的感情是“愁”黛玉的
6、诗里总有一股抹不开去的“愁情”。第七十回,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行,宝玉一看便知是黛玉所作的。因为他明白黛玉诗里的愁绪,所以他对宝琴说:“妹妹本有此才,却也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宝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黛玉诗里的哀情。可以说“哀音”是黛玉诗词情感的主旋律。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更别说有宝琴所言的“媚语”了。我们读她的桃花行时,一种“酒入愁肠,化作美人泪”的哀伤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大观园中,黛玉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终究是融入不了这个圈子的。寄人篱下的感觉每每让她忧从中来。即便遇到宝玉这么个可以倾心的人,她也总是觉得隔了一层。哪怕宝玉说出“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这样决绝的
7、爱情誓言,她也总是临风洒泪,不那么相信。因此,她从没有过“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的些许洒脱。敏感多疑是黛玉与生俱来的气质。所以,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及桃花行等都染上了她独有性格色彩:怎一个“愁”字了得!2、诗中用词讲究自然天成黛玉的判词有言,“堪怜咏絮才”。咏絮之才,说的是晋代有名的才女谢道韫小时就会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雪花。把雪花那种飘逸之感恰到好处地形容出来,毫无违和之感,简直是浑然天成。林黛玉既有咏絮之才,那么她的诗作必不会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精工雕饰一番的,而是追求一种自然、和美、天成的风格。二者诗中的诗情不同,诗的语言风格也不同,找不到相契合的点,不喜欢也是自然的
8、。三、黛玉独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原因“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义山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诗句。“残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就如宝玉对她们说的,没有“留”的价值。但因为秋雨的到来,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羁旅在外的人,夜晚睡不着时,能听到雨打枯荷的声音,那是别有一种美的情趣。但,听久了,又会增添寂寥感,更加深了对家乡亲朋好友的思念。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恰是黛玉心境的写照。她好像在这句诗中找到了知音。第四十五回,对黛玉听雨而愁的情形有过描述: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昔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方渐渐的睡
9、熟了。相同的境遇,才会有惺惺相惜之感。所以独喜欢李义山的这一句诗。(三)焦大一骂,为什么骂出名了焦大,一个只在红楼梦第七回中露过一次脸的人。就这一次,人人都知贾家宁国府中有个焦大,且是个惹不起的人。最让人记住的是他的一骂。有道是“焦大一骂,惊现玄机”。?焦大为什么要骂?他又骂了些什么?这一骂为何在文学上有名?要弄懂这些问题,我想得拎清这样一些事:焦大的个人背景介绍?焦大来自哪里,父母姓甚名啥,家中有无兄弟姊妹,书中一概没有介绍。我们只能通过尤氏答复凤姐的话中略知一二。?“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
10、;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为难他?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从尤氏的话中,我们知道焦大之所以会这么放肆,全仗着他救过族中太爷的命。也就是说没有他焦大就没有如今的宁国府。焦大算是府中的功臣。在焦大眼里,这些个贾家的后代就得把他当作一辈子的恩人对待。老太爷在时,没有谁把他当仆人看待。到了贾敬、贾珍这里,虽然没有做到像太爷在时那般敬重,但也没有谁敢为难他。这焦大常常以功臣自居。年龄渐长,越发的骄纵起来,有事没事就把之前有恩于贾家的事拿出来晒晒。时间长了,大家也不在
11、意了,焦大就喝酒,喝了酒就骂人,不管是谁,他想骂就骂。平时没有人指派任务给他,尤氏说,“我常说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当一个死的就完了。”可见,他们拿焦大没辙,只当养了个活死人。这样一来,焦大闲着没事就更来事了。焦大骂词中暗藏玄机一直就这么歇着的焦大,这一次,不知是哪个管事的,偏派了他送秦钟回家的差事,且是大晚上。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焦大骂开了。他这“一骂”,从此骂出名了。因他这一次所骂的人主要是宁国府的一些领导层:先是大总管赖二;再就是贾蓉;最后是连贾珍也一并骂了。按理,这个时候贾珍并不在府内,此时他与焦大并没有直接的冲突,焦大这把“火”不应烧到贾珍身上。可焦大似乎豁出去了。如果说之前焦大的
12、“骂”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那么这一次的“骂”可是把整个宁府都“点着”了。因焦大骂词一出,爆料的可是惊天大丑闻。“爬灰”这一字眼一溜出来,可是激起了各路吃瓜群众的探听欲。什么是爬灰?俗指公公跟儿媳通奸。很明显,焦大所说的就是指贾珍与秦可卿之间有见不得人的奸情。因为宁国府当家的男丁只有贾珍和贾蓉父子,贾敬已出家。焦大一骂“爬灰”,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焦大这一次全然不顾,把府中的丑事都抖搂出来了。焦大所骂真的是醉话吗细心的读者不禁会问:这焦大为什么要把这样重大的秘密骂出来?真的是酒壮人胆的醉话吗?焦大喝了酒就胡咧咧是常有的事。这一次,看似是焦大酒后的疯言疯语,其实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只待瞅准机
13、会全部骂出来,以解心头之恨。不难看出,焦大的内心其实对宁国府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从厮杀的战场救下太爷,焦大亲眼目睹太爷是如何把一个家振兴起来,置下一份这么大的家业,可以说他是宁国府兴盛的见证者。他深知如今的荣华富贵的来之不易。他不想也不愿看到这么大的家业,在贾珍及其子孙的荒唐做法中败了。因此,他想制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是干着急。最后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骂。他以为这样的骂就会把这些人骂醒,却不知生性本该此,府中气数本该尽,不是他能左右的。他有些越了规矩,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这是他的悲哀所在。虽然曹雪芹没有安排焦大最后的归宿,但我们可以从凤姐的话里听出弦外之音。“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
14、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焦大的结局,凤姐已做好了安排。?焦大这个人物在书中起什么作用曹雪芹为什么要安排一个焦大在书中?要弄清这个问题,我认为还得从焦大的身份和骂词中找到答案:赋予焦大一个功臣的身份,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的。有了这层身份来骂贾珍之类才合情合理。只有借这个身份才敢骂、才能骂。另焦大所骂之言并不是无中生有:拿“爬灰”这事来说吧,在后面秦可卿生病,以及她的葬礼时,贾珍的一些反常举动都可以与焦大的骂词找到逻辑上的契合点。再者,他的骂词为后来大观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我们不得不说曹雪芹用心之良苦,好多事不说破,只借人物之口点破。这就是高超的文
15、学创作艺术。(第2期)(一)在古诗词中,追寻生命的亮色正是江南春来到,新春时节又逢诗。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在我们的念念不忘中如期而至。在这个舞台上或多或少的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诗意的人生,他们犹如一江明月照大川。那一年,00后小姑娘武亦姝脱口而出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惊艳了全场。在总决赛的节目中,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其“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武亦姝从小饱读诗词,只要一聊到古诗词,她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诗词为伴的日子,让她的生命愈发的有光彩,愈发的鲜活、敞亮,焕发出勃勃生机。去年,外卖小
16、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才子彭敏而一举夺冠,又一次惊艳了这个舞台。他的夺冠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曾经的他遭到过很多人的嘲笑,说他一个送外卖的还整天拿本诗词书背啊背的,有什么用?确实,在很多人眼中一个送外卖的连生活都没有多大的保障,还哪有闲情逸致去背一些无用的东西,又不能赚钱!雷海为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常常利用送外卖的间隙背诗。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诗词结缘,从此,他爱上了诗词,爱上了诗词带给他的那份愉悦。也许,他在背这些诗词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登上央视大舞台,更没想到会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诗词也会改变这个外卖哥的命运。如今诗词不光为他带来了
17、经济上的改观,也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季第一场比赛中,有一个在超市卖肉的,她叫赵华。每天从早上六点上班到晚上九点上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还坚持背古诗。中午休息的间隙,她不是聊天、打瞌睡,而是看前几季的诗词大会,还把每一场出现的诗词、题目、老师的点评都写下来,整理成册。足足写了厚厚的几大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登上了诗词大会的舞台。虽然没有走到攻擂关,但是正如她说“能登上这个舞台就心满意足了。”能够想象,回到超市继续卖肉的她,一定会有了不一样的见识。说得俗气一点,她的生意也会更红火。武亦姝,雷海为,赵华他们的生命因为与诗词结下了
18、不解之缘,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涵养生息,所以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让生命始终鼓荡着饱满的朝气和充沛的激情。送外卖也好,卖肉也好,只要你热爱和执著生活、工作,无论多累,多苦都请记得为自己的生命留一方精神家园。就像你在自己家的小花园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如此,一路走去,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犹如置身于风光无限的大花园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二)从平凡的世界中寻找特殊时代的记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主要描述了1975年春天到1978年春天这段时间黄土高原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面对黄土整年整地劳作,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始终在饥饿的边缘挣扎。而黄土地上的双水村就是中国
19、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双水村主要聚居着金田两大姓氏家族。文革前金家是很兴旺的,文革后金姓家族由于阶级成份问题,生活是每况愈下,而且在村里总觉得低人一等,特别是金光亮这一族更是每天战战兢兢地生活着。另一个田姓家族因为有田福堂这个大队书记,再加上田福堂的背景也不小,弟弟是黄原县的副主任,女儿又找了个县领导的儿子,所以这一族在村里是扬眉吐气的。夹杂在这两大家族之间,还有少许的外姓。孙家俩兄弟就是这外姓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大哥孙玉厚老实巴交的一个农民,一辈子都在黄土地上勤勤恳恳地耕作,辛苦的劳作并没有换来一家人过好一点的生活。一年到头没有挣下几个钱,全家年年过着极度拮据的日子。穷家薄业还要养活七八口人。好
20、在几个孩子都很懂事,大儿子13岁就放弃学业,回家跟着父亲劳动挣工分。二儿子少平在原西县上高中,每天吃丙菜,时常是饿着肚子上课,劳动。最小的女儿兰香四岁就开始帮着家里拾柴禾,烧饭、喂猪。玉厚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玉厚这个穷家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人,这个家很温暖。弟弟玉亭的家一样的穷。可这个穷带有很大的主观致贫因素。玉亭和老婆凤英常年不爱劳动,一个是村委会的干部,一个是妇女主任。每天就在村里忙于做个监工,溜须拍马,游手好闲,整日的只知道弄些排场,瞎掺和一些事,还美其名曰“革命积极分子”。这个美名让玉亭夫妻俩沉醉在里面不可自拔。破窑洞里充斥着臭味,孩子的哭闹声。围绕这几个家族展开的故事,在我们面前描绘
21、了一幅特殊时代农村劳动人民生活的画卷。画卷里的每个人都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村干部就是全村人的天,他们掌握着全村人的命运。阶级成分、阶级立场、革资本主义尾巴这些个政治运动,弄得人人惶恐不安,说话,做事都要符合革命工作。劳动人拼尽全力常年累月出山劳动,可生活依旧贫穷,他们像牛一样累死累活也摘不掉头上这顶穷帽。村里也有几户富裕户,像金波家由于他爸在外搞运输,家里不缺钱。像田福堂家由于有在外当官的弟弟,女儿又是吃公家饭的教师,自己又是大队书记,家里也不缺钱。而绝大部分都如孙玉厚一样一年一年都是入不敷出。他曾经总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十五年前给玉亭结婚是欠债,而十五年后为自己的儿子办婚事也是欠债,这是为什
22、么?玉厚想不明白的问题实际上是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过的困惑,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当然,除了人们脸上写着“穷”字外,双水村人的脸上也写着“乐”字。村里老老少少一起出工,不时说说笑笑,村里田五常常别出心裁整出的信天游和“链子嘴”,常常逗笑人,给沉闷的劳动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每年八月十五的“打枣节”,是全村盛大的节日,这一日男女老少穿戴整齐一起来动庙坪山参加打枣活动,红玛瑙似的枣子让双水村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双水村不只是黄土高原的双水村,它其实承载了一代人一个特殊时代的记忆。我们在读村里人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读我们小时候的故事,读我们很多人心中已经远去的农村生活。(三)爱上刘姥姥只是分分秒秒的事了?
23、红楼梦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也有各自的生活圈子。属于某个人的圈子,别人是融进不了的。像凤姐她们的贵族圈,一般人是走不进去的。但是,刘姥姥是个例外。她是一个认真活着的人,在不同的圈子活出了不同的精彩。01刘姥姥决定进荣国府刘姥姥为什么要进大观园,还不是被生活所逼。在面子和生活之间,刘姥姥选择了后者。她明白连生活都成问题,还留着那虚无的面子有何用!面对女婿为了生计,整日里只知唉声叹气的,刘姥姥没有在小两口的生活里再添乱,而是从“家和”的角度出发,为女儿女婿出主意:“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姥姥活了这么多年,知道凡事都会有个法子来解决的。眼下,她就为女儿女婿想到了一个拯救生活的法子:到
24、贾府去走一遭,得点好处回来,以解燃眉之急。见女婿拉不下脸,女儿又年轻不大经事,刘姥姥决定自己去完成这个任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理由在外人看来,其实有点不靠谱:她本人和贾府没有任何的渊源,只是女婿家与金陵王家连过宗,且还是二十年前的事。如今就凭着王家的二小姐嫁与贾政为妻的这点关系,便寻到了突破口,硬是扯上了关系进了贾府,还赢得了贾府上下的喜欢。这刘姥姥靠的是什么呢?02刘姥姥知人情,懂感恩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是周瑞的妻子引荐的。她成功的得到了凤姐施舍的二十两银子后,没有拿了银子就走人,硬是要留下一块银子给周瑞家的孩子买果子吃。刘姥姥不是一般的姥姥,她知人情世故,也懂得感恩。第一次来贾府就收到了二十两
25、银子的馈赠。刘姥姥并没有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她一直记着这份情,待家里粮食收成好,瓜果蔬菜也丰盛时,便带了吗家乡的特产来到大观园,以谢她们的馈赠之恩。对于贾府来说,也许像这样施舍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的亲戚是常有的事,刘姥姥只是其中一个罢了,连凤姐她们自己都快忘了这事,刘姥姥却没忘。足见刘姥姥不是那种不知感恩的姥姥。03刘姥姥有讨人喜欢的本事刘姥姥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虽然她的故事都是瞎编的,但因为她讲得有趣又是农村的新鲜事儿,贾母爱听,哥儿姐儿们都爱听。她用一个个故事博得了贾母的好感。除了会讲故事,刘姥姥还是个会说话的高手。李纨掐了新鲜的菊花,贾母拣了一朵儿簪于鬓上,凤姐见状,说要帮刘姥姥打扮,便
26、将一盘子的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众人笑得不得了。刘姥姥也跟着笑,还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又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她的这些话一说出来,又是逗得众人大笑。贾母见刘姥姥说话这么风趣,便带着她游览大观园。当游至秋爽斋时,凤姐便与鸳鸯商议如何提弄刘姥姥一番。于是,鸳鸯单拿了一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众人听了笑起来。本想看刘姥姥笑话的,却被她这一幽默的语言轻松就化解了。凤姐偏又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刘姥姥倒不大在意,她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不仅如此,还
27、像模像样的做出一头老牛的样儿来。她这语言配上动作引发了一场爆笑: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并众丫头笑弯了腰,笑作了一团。面对凤姐与鸳鸯的提弄,刘姥姥不是不明白,她并不恼也不说穿,而是用一种很自嘲的方式,轻松地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的尴尬,既娱乐了众人,又给自己的形象加了分。这府中的那些个太太、小姐、丫头们什么时候这样开怀大笑过,是刘姥姥逗乐了她们。有这么一个供大家娱乐的“开心果”在身边,有谁不喜欢!刘姥姥逛大观园,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给众人打趣的角色”的位置。看似是丢了面子,其实这是刘姥
28、姥处事的一种大智慧。刘姥姥用她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一颗纯朴善良的心,赢得了贾府众人的心。在她回乡下时,大家都送了她不少的东西:凤姐送了吃的、穿的、用的,还有银子;王夫人送了一百两银子;贾母送了她衣裳、果子、各种用药;宝玉送了一个成窑杯子;就连丫头平儿、鸳鸯都送了衣裳给她。04结语主子丫头都送了礼物,刘姥姥还真是应了书中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呀!别人拿她取笑,她也乐得做个笑料;别人有意捉弄她,她也乐个难得糊涂。这大概就是刘姥姥能够赢得贾府上下喜欢的原因了。(第3期)(一)孔子世家:我们眼中的孔子孔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他获得的头衔,我不想鹦鹉学舌一遍了。因为孔子这个
29、名字无论在什么时期,粉丝都是不计其数的。可以说无人不知孔子,无人不晓孔子了。孔子成了“圣人”的代名词。今天,我想用笔下的文字来说说一个普通读者眼中的孔子。孔子有治国之才,为什么却屡屡碰壁孔子短暂的仕途生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治国之才。这可以从他为政治理鲁国可以看出:“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凃,凃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可以看出孔子在孔子从政的这三个月内,鲁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惜,三个月后,孔子的仕途就落幕了。从此,他踏上了漫漫周游四方之路。孔子在周游的途中,一直都没忘记宣扬他的一套治国之道,却屡屡碰壁,不断遭受打击。有好几次被困差点丧命
30、。孔子的主张为什么不被当政者采纳?孔子这个人为什么不被世人所容?其实,孔子宣扬的“周礼”是非常完美的治国之道。这样的一套“礼”是在周王朝鼎盛时期完美的产物,是王朝内呈现一派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时候的一种“气象”。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早已衰落,国运不济。各诸侯不断纷争,每个诸侯心里都藏着一个“霸王梦”。他们觉得靠孔子的这一套是实现不了“霸王梦”的。所以,即便孔子拥有满腹的治国思想,他们也不会给他施展的机会。再者,孔子推行的是“圣人”之道,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坚持。如果国君按照孔子的思想施行国政的话,就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一旦小人的利益受损,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国君面前说孔子的坏话。这样一来
31、,孔子的仕途梦断热会葬送在这些小人手里。如此一番折腾,孔子只能是那个时代的局外人。他也只能周游四方了。抛却“圣人”孔子,还原真实的孔子孔子一度被世人推上了“圣坛”。孔子的德行也确实与这个相匹配。在仲尼弟子列传中,颜回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是这样说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且,孔子觉得颜回的仁德与他最相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但无论怎样,孔子终究是个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若我们把他从“圣坛”上请下来,就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1、一个天真可爱的老头孔子本不想见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夫人,出于不得已又去见了。子路听说后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若
32、我做得不对,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孔子天真的以为一次没有坚守原则,不要紧,因为上天自会罚断的。孔子到了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立在城东门。子贡听郑国人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描述。便将郑国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高兴地说道“一个人的形状,那是没什么重要的;要是说我像丧家之犬,那可真是这样啊!那可真是这样啊!”能够想象到孔子在说这些话时,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孔子最喜说一些重复感叹的话语了。孔子其实挺可爱的。2、爱自夸的孔子孔子特别爱表现自己的才能:卫灵公年老,逐渐怠于政务,不重用孔子,孔子就说:“倘若有人肯重用我,一年就可以小有成就,三年就会有很大的成绩。”孔子这话说得挺夸
33、耀的。子路没有回答叶公询问孔子为人的问题。孔子就对子路说:“你为何不告诉他,我的为人,就是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孔子极力想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的品行、仁德。3、爱憎分明的孔子孔子对门下弟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哭得很伤心。鲁哀公问孔子门下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喜欢学习,他从不向别人发泄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很不幸寿命短死掉了,现在没有他那样的人了。”这一番话,足见孔子对颜回的喜爱程度了。而说到子路,孔子是这样谈的:“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一点也不留情面。“子路好勇武”他不欣赏,并直言不讳
34、地说,像子路这样有勇无谋的人会不得好死的。除了子路,孔子对宰予的评价也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可谓做到了“赏罚分明”。走下“圣坛”的孔子,也食人间烟火。他是个懂生活的人,对饮食美感,饮食卫生,饮食礼仪很讲究;他还是一个很知趣的人,与卫灵公对话,见灵公仰头看大雁,无意听他说,孔子就知人家这是不待见自己了,决不能死皮烂脸地待在卫国了,该离开了。孔子还是一个脱去“圣人”的外衣,孔子成了一个邻家的老大爷。孔子在教育史上画下了重要的一笔孔子倡导了很多的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三人行,必得我师。”等等。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不是我胸中所藏的这点墨
35、可以说得清的。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那就是孔子熟悉和了解每个学生的秉性和才情,并会根据学生的才情秉性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口齿伶俐,善辩的子贡,孔子就培养他成为外交家;德行好的冉雍,孔子就培养他做官;具备军事才能的冉有,孔子就培养他成军事管理家。冉求做事退缩犹豫,孔子就鼓励他;子路做事争强好胜,孔子就要抑制一下他。孔子因能培养,因材施教,跟着孔子学习,他的学生很辛运呀!我们可以从孔子身上学些什么孔子差不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做官。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我们想要干一番事业,只要你有心,什么时候都没有太晚,人生根本没有太晚的时候。孔子不被当世所用,不被世俗所容,但他并不气馁,也不屈就自己
36、,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世界里,留下时间学了许多技艺,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与其把时间花在不相干的人事上,还不如学孔子提升自我。因为投资自己才是最划算的事情。(二)贾府的一个年,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多少名堂从秋天开社作诗赏花饮酒开始,不知不觉已是腊月,年关将近,宁荣二府开始忙开了。这一个多月的年忙,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多少名堂。预备年事1、卫生大扫除荣宁二府从腊月开始就着手打扫各处的卫生。尤其是宁国府宗祠堂,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扫个遍,为的是除夕夜的那场贾氏家族祭祖活动。2、福利发放年末了,忙活了一年,主子丫头小厮都巴巴地盼着年前的那笔福利,主子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丫头小厮可以给家里贴
37、补家用,让家人过个安心年。这福利的获取和发放自有渠道:主子们的年终福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皇家赏赐,俗称“春祭的恩赏”,这笔恩赏不是很多,但是获得国家级的奖励比自己中了奖还要高兴十倍。所以贾珍说:“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这不是一般的人家可以享受得到的福利待遇。只有那些祖上获得了很高的爵位的大户人家才有的。贾府的这份荣耀是他们祖先荣宁二公拼命挣来的。另一项年终福利来源于投资置下田庄,回收年效益。这是世袭贵族一大主要经济来源,外头置下很多的庄子,交与管家打理,对于那些种田、养牲畜的包吃包住,一年劳动下来的钱,都进了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太太公子小姐们的口
38、袋里。这不,庄子的头号管家乌孝进来“孝进”了,他没日没夜的赶往京城,只为了在年前把孝进东家的钱财送到。零零总总的归纳起来,他送了这些:家禽、牲畜、柴米、干货一应俱全;家养的、野生的、晒的、煮熟的、蒸的、烹制的成色不一、样式不一,并且每一样的数量不少,外加二千五百两银子,这份单子够吸睛的。可是,贾珍还不满意,因为不光银子少了几千两,而且送的货没有新意。庄稼人一年到头“为他人作嫁衣裳”换来的是不谅解。当然,贾府的收入还有其他的来源。1、族中各子侄年前到贾珍这里按等例领取财物。2、嬷嬷丫头小厮们的年终福利靠主子的打赏。3、送年节年前的送礼是少不了的。贾府这么个大家族,上下都要打点。要送银子的地方可不
39、少。贾珍有言,“他们哪里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除了这些,还有各亲戚也是少不了要送的。4、布置、装饰屋子过年要有喜庆热闹的氛。贴新联,换门神、挂牌,换头符,挂起火红大烛,大梁上成换各式的彩穗灯等,样样都要布置妥当精美,样样都要焕然一新。除夕至元宵开设各种项目1、除夕夜贾氏家族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先到宁府祭宗祠;后到荣府吃合欢宴、散压岁钱、荷包、吃干果糕点、茶,放鞭炮守夜,欢闹除夕。2、初一至元宵拜年、受礼、赶围棋抹牌作戏、请人吃年饭;元宵将至,又是张灯结彩;元宵节吃团圆家宴,看戏赏花灯、赏钱不在话下,元宵鞭炮齐鸣,一时上下乐翻了天。贾府过个年大概的花费是多少关于
40、这项费用其实根本没有细数可算。只能从人物的只言片语中估个大概。有数字的:一包碎金子共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按照清代康乾年代的来折合算,一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330元,则一两金子等于10银子,就是3300元,一百五十三两金子大概就是504900元(估计这笔钱大部分是宁府收藏了);乌孝进进献的2500两白银,折合算就是825000元(这部分钱大部分分发到了子侄身上,但还是算用在过年的开支上);还有春祭的恩赏、田庄送来的各色物品、散押岁钱、金银锞、各种送礼请吃、唱戏打赏的钱、买年货、置办衣裳、下人工资、并主子丫头各色人的开支,凭我的分析不少于三十万。也就是说贾府过个年差不多花费一百万。真是应了这句“贾
41、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三)黛玉是如何教香菱学诗的?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因薛蟠外出学做生意,宝钗怕香菱寂寞,便叫香菱搬到蘅芜苑来住。香菱进园来得了空就想学诗。她拜请黛玉教她学诗。黛玉也不推辞,只管教起她来。对于香菱这么一个初学者来说,黛玉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不讲什么读诗作诗的大道理,她的方法很简单却是最受用的。给出读诗的建议1、不读浅近的诗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有趣。”本以为黛玉会赞同这么学诗,不想黛玉要香菱不要读这样的诗。理由是:诗太浅近,对于初学者来说,反而不好,一旦入了这样的格局,再学不出其他的。黛玉为什么要香菱不要去学浅近的诗呢?记得我们小时
42、候学的第一首诗就是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明白如话,读来一点也不费劲。但是如今细细想来,不禁会问,这样通俗浅近的诗在我们心中还会引起多大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呢?好像除了会背、会脱口而出外,再没别的感觉了。诗的语言太过直白的话,读者不需要多大的思考力,更别说想象力了。诗歌中最上乘的作品当属那些会留白的诗作,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有一种想抓却抓不住的感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言之美的感受,这是最令人揪心的,也是最能激起读者心中的好奇心的。而浅近的诗由于语言过于直白,反而不具有多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这样的诗,就好比喝一杯白开水,虽清却寡然无味。一味学这样的诗,想象力就会被束缚了。没有想象力再去学
43、那些意味隽永、情思动人的诗就学不了了。所以,黛玉所言自有她的道理。2、学诗须先学打底子的诗黛玉告知香菱学诗当先学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诗,然后再去学其他诗人的。为什么黛玉会选这三人的诗作为入诗门槛的必读物?我们不妨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他们三人所作诗的风格吧。王维多咏山水田园,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又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甜美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杜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艺术风格多种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基本格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多以豪迈的
44、气魄歌唱自己的理想,抨击权贵,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爽奔放。不难看出,这三人的诗包括了人生的三种情怀:山水田园的牧歌情怀;现实生活的回归情怀;理想生活的浪漫情怀。读懂了这三人的诗,就是读懂了人生。读诗不就是读人生吗?所以,黛玉要香菱先读这三人的诗,是有道理的。3、读诗要相互讨论黛玉告诉香菱,读诗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这里的讨论是指彼此之间说出对诗的理解,即读诗要入境,读出诗里的滋味,读出诗里面的“生命”来,并与这种“生命”达到共鸣,这才是读诗的最高境界。善用鼓励教育林黛玉说话一向带点刻薄,但在教香菱学诗这件事上,她真算得上是一个好老师。看她是如何鼓励香菱的。她首先夸香菱是个
45、极聪明伶俐的人,用不了一年的功夫就会是个诗翁了。不仅是香菱,任谁听了,都会对学诗信心满满的;接着她又在香菱面前适时的示弱,说昨晚月好,自己想作一首竟未作出,鼓励香菱作出一首来。她这是变着法儿教香菱学诗,让她在无意中学诗。最后,鼓励香菱放开胆子去作。黛玉没有用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香菱的思想,而是让香菱作起诗来无拘无束。香菱的天赋其实并不高,但黛玉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打击香菱信心的话。她不断鼓励香菱学诗、作诗。如果我们在孩子初学写作时,也如黛玉一样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写的话,孩子还会怕写作文吗?还会愁没话写吗?(第4期)(一)滑稽列传:从东方朔的这席话中,我们听出了什么?东方朔正赶上朝廷聚集在官的学
46、者们参与议论国事。这些在官的学者都责难东方朔:说他空有一肚子才学,白白尽忠侍奉圣明的皇帝,这么多年了还只混个侍朗官的职位,还不如战国时苏秦张仪之类混得好。还嘲笑东方朔也许是有不检点的行为才混得差的。面对这种有意的刁难,东方朔的这席话堪称绝了,竟让那些官员无言以对,且来听一听:“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於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
47、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义,困於衣食,或失门户。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则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诗曰:鼓锺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於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上观许由,下察接舆,策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何疑於余哉!”东方朔的这段话其实向我们
48、说出了这样几个理:第一,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他首先得有才,其次要遇上一个供你施展才华好机会。苏秦、张仪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各诸侯力争政权,各自为王。于是出现了“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社会现象。为了能够称霸天下,各诸侯纷纷招募有才能的人。这个时候,苏秦、张仪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大展其能。他们都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如此一来,获得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第二,天下太平,归为一家之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我们应致力于修身,本本分分做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也是为国效力。虽然不会成为什么大富大贵的人,但你的
49、名声定会在业内传开,“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第三,如果你正遭遇人生低谷,这时要学学姜太公,平日里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也不抱怨什么,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会有好运降临的。“当幸福来敲门”时,你的“卿相之位,泽及后世”的日子,还会远吗?所以身处人生低谷时,只管努力,其它的交给时间去定夺。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有时,自己的那个时区时间会晚了一点,但是总的量是不变的。或许你我就是那个大器晚成的人。第四,许由、接舆他们“崛然独立,块然独处”平日里缺少同伴,鲜有徒众,但是他们的谋略与范蠡相当,忠诚之心与伍子胥相合。要想让自己越来越优秀,除了努力外,还
50、要学会与自己独处。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与人把酒言欢,也无需在朋友圈内无病呻吟,我们可以多留一点时间独处。在独处的日子里,学点实在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会有意外之喜的。(二)谁该为韩信之死买单?韩信,“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有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张良、萧何、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何等的功劳。按理,功臣理应稳坐朝庭,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事实并非如此,待平定天下后,三人都受到了刘邦不同程度的猜忌。萧何懂得明哲保身,张良
51、懂得激流勇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他们二人都得到了善终。只有韩信一人,落得“身首异处,被灭三族”的下场,一个军事奇才为何最后以悲剧结束人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算得上是韩信走上仕途的伯乐。他用一双识人的慧眼,从众多将领中识得韩信。他赏识韩信是个人才,认定他是刘邦夺取天下不可缺少的将才。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刘邦一直都没重用韩信。直到后来出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幕,事情才有了转机,萧何极力说服了刘邦。最终,韩信成为了汉军的大将军。他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助刘邦打败了项羽。萧何的赏识也有了成果。而在韩信的心里早已把萧何当作自己的恩人,兄长、朋友。在他被一再削弱势力时,他对谁都可以
52、不信,唯独不会去怀疑萧何,所以在得到韩信要起兵造反的密报时,萧何轻而易举地用计把韩信骗入宫。最后,他和吕后合谋将韩信杀害于长乐宫钟室内。萧何为什么要杀死韩信?要知道他之前是多么的赏识韩信呀!他曾经对刘邦说:“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国土无双。”一个如此看好韩信的人,却成了致他于死地的刽子手!韩信该不该被萧何杀掉?萧何是因接到韩信准备起兵造反的密报,才动了杀心的。要知道,造反的罪可是要受到灭族的惩罚。身为大汉相国的萧何,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内心也许做过极力的抗争:“为什么偏偏是你韩信?要知道我是多么的欣赏你呀,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恨铁不成钢哪!”于私,萧何不愿看到这样的事发生在韩信身上;于公萧何必
53、须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百姓的安定为重,国法大于私情。所以,他必须果断地做出决策,以谋逆之罪处死韩信。只因这次韩信所犯的罪大了去了,任是神仙也救不了。何况区区一介凡人萧何!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为何不能忍被削兵权之痛呢?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已成为了“忍的极限”的象征,也激励那些身处人生低谷时的人,忍受周遭的一切,定会迎来韩信一样的辉煌时刻。确实,韩信若不忍那胯下一辱,就不会成为后来的“汉初三杰”中的一个。即便这样,韩信最后还是落得个悲惨结局,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韩信出身于社会最底层,从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日子。底层出身的韩信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不就是出人头地嘛。跟了刘邦后,他确实飞黄腾达了一段日子,本
54、以为这样的日子会长久下去。没料到刘邦坐稳了江山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削弱他的势力,而且是一再的削弱,根本不会顾及他的感受。韩信指望得到晋升,却始终待在淮阴侯这个位置再不见动静。一开始他还心存一点希望,以为皇帝会念点旧情,重新重用他。最后,希望一再落空,变成了绝望。韩信开始发牢骚,抱怨。抱怨多了,难免会心生其他的想法。于是在旧部下的游说下,想做最后一搏。二是刘邦虽做了皇帝,但韩信还是觉得他还是以前那个关心他的人,心里很敬重他。在贫困中长大的韩信,没少受别人的白眼,缺少关爱。所以,当刘邦能够把自己的饭食分给他吃,把衣服脱下给他穿时,韩信觉得这是莫大的恩惠。从心里感激刘邦,一直铭记着这份恩情。即使自
55、己有能力自立为王时,韩信也从不做君王梦,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他早已在心里认定刘邦是自己的兄长。最后,恰恰是自己最敬重的人,无端的猜忌他、冷落他。这,在韩信心里觉得比胯下之辱更难以接受。如此大的心理落差,让韩信由最初对刘邦的爱而产生对他的恨。三是韩信太想出人头地了,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虽然他有过以病为由不上朝之举,但是一日两日可以,时间长了刘邦就会起疑心,更加会忌恨疏远他,认为他肯定是心生不满才这样的。如果他像张良、萧何那般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功成隐退心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无奈,他缺少萧何处事的那份圆滑,也缺少张良那种笑看人生的态度。也许至死那一刻,韩信有过诸多的悔恨:后
56、悔自己太相信萧何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自立为王;更悔不该当初卷入这混沌的世乱之争。真希望做回一介布衣丧钟敲响了。至此,他的传奇人生也该落幕了。他,给世人留下的只有这个淮阴侯列传的故事罢了。(三)焦大一骂,为什么骂出名了垓下之战为楚汉之争裁定了最终的结果。项羽自觉无脸见江东父老,宁可自刎乌江,也不愿苟且活着。一代英雄就这样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李清照的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概是对英雄项羽最高的赞誉了。拥有贵族血统,出身起点高的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农家子弟刘邦呢?一开始,项羽的团队应该算是一个精英团队,能人异士颇多。可项羽因为从小就聪明有过人的勇力,他是在长辈的夸耀下长大
57、的。后来又当上了军中统率,巨鹿一战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各诸侯将领都臣服在他的脚下,所以他骄纵的情绪是与日俱增。自认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你有才华又如何,还不是归属于我项羽门下?若是谁表现得特别的有才华,他就有点不高兴了,生怕他会抢了他的军权,爱猜忌人是他的本性。为了保全自己的那点“威信”,他不重用有才能的人,将他们投闲置散。慢慢的这些精英人士纷纷逃离,另谋出路。最后,只剩下一谋士范增,还时常猜忌他,忠心耿耿的范增最后落得个驱逐被杀的下场。平时,谁要是想跟他商量个事,项羽会摆出一副“没得商量”的样儿。久而久之,他在军队中的威信尽失,而且众人还得忍受他那臭脾气:稍一高兴就与人对
58、酌豪饮;稍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喜怒无常的性格令部下与他的隔阂越拉越大。没了能人为他效力,他不打败仗倒是说不过去了。刘邦虽然出身底层,但他懂得生活的不易,更知生存的不易。他明白,要想在这个乱世中出人头地,光靠蛮力是不行的。深谙生存之道的他,练就了审时度势、知人善用的能力。自知才华不如人,他就“归拢有才之人”为己所用。看似没有才华的他,其实有一项最大的才能会做人。在张良、萧何等一干能人面前他显得很谦卑。在自己还没有能力与项羽一决雌雄时,他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表现得很谦卑和服从。这一点从鸿门宴中就可看出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
59、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一席话,就把项羽那“温柔慈祥”的一面给触发出来了。一下子就平息了项羽的愤怒,祛除了疑虑。如此一来,本来危机四伏的“鸿门宴”,变成了项羽的诚心宴请。不得不说,刘邦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懂人心、会说话就是刘邦取胜的法宝。你能说刘邦是一个十足的好人吗?不尽然。至少不能算是一个正人君子。可他就是赢了项羽。一个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一个硬是把一手烂牌打成了好牌,这就是本身。其实,他们的博弈,拼的不是团队力量,而是情商。刘邦的情商是项羽永远也比不上的。刘邦的胜也好,项羽的败也好,在历史的烟尘中都淹没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历史的车轮还在往前转
60、动,沧桑桑田,物转星移,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人。如果要我选择他俩个谁做朋友?我也许两个都不会选,非得选的话,我会选择他们两个人。项羽天生一副傲骨,重情重义,他说话直爽,不会绕弯子,与他做朋友不需防备,心不累。刘邦虽然心思缜密,令人难以琢磨,但与他交往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事之道。(第五期)(一)流浪地球:什么是亲情?一部爱的影片盼了4个月的流浪地球终于打开了大门,上映各大网站了。在电视上将它认真地看完后,我心中仿佛遇着了一个霹雳,心情无法平复下去。是啊,人类在自然面前太脆弱了。?01末日面前,亲情仍在片中,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太阳正在迅速老化,人类给地球安上了行星发动机。同时还建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项目沟通管理制度
- 2024年内江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2024年百色道路运输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吉首大学《基础和声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操作系统原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机床夹具设计》试卷12
- 吉林艺术学院《衣纹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网红小院运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 招聘直播员工合同协议书范文
- Module1 Unit3 Period 3 A thirsty bir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年秋季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1.1对顶角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监管地域管辖权的确定
- 酒店连锁突发事件处理考核试卷
- 运用PBL教学法探讨如何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剂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加答案(考点梳理)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
-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