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28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炊烟袅袅牧人归”。儿时的故乡,还是_的生活状态,悠悠升起的炊烟,自然成了催人回家的信号。看到炊烟,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便想到了收工。女人们因念着孩子和家务,总是行色匆匆地走在最前面;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缓缓地走在后面;暮归的老牛随着主人_,看到路边翠嫩的野草,憋不住,总要歪着脖子啃几口,高兴了还要“哞、哞”地喊几声故乡的傍晚充满韵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迈着轻捷的步伐,悄悄地从天边走进了村庄,把无限的清幽和甜美倾情地带给了故乡。餐桌展开温馨的胸怀。静静地立在
2、庭院里,把清香的米饭与可口的菜肴无私地呈现给家人。村子里不时响起犬吠和妇女的唤儿声。有的人家还在场的一角点燃了麦壳、秸屑,以生烟驱赶蚊虫。这时候一家人最全,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扇着蒲扇,边吃边聊,安闲而和谐。偶尔,有萤火虫一闪一闪地_着,常常被孩子们捉进瓶子里,提在手里显摆、把玩。远处,传来了一阵阵二胡和竹笛声,_,像从深山幽谷流出来的清泉,也像从河边吹来的凉爽的风,让吃饭、乘凉的人们感到特别的惬意。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日落而息 踽踽而行 飘荡 含蓄隽永B竿头日上 踽踽而行 飘忽 委婉悠扬C日落而息 款款而行 飘忽 委婉悠扬D竿头日上 款款而行 飘荡 含
3、蓄隽永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的辛劳,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B男人们拉着农车,扛着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的辛劳,缓缓地走在后面C男人们拉着农车,扛着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D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地走在女人后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为家人准备好了的清香的米饭与可口的菜肴摆放在立在庭院的餐桌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关于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_,有人认为将文学作品改编为
4、影视剧,这当然是作品扩大社会影响的有利途径。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一部小说作品能够顺利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是这一作品艺术上还不够纯粹的标志。纯粹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等视觉艺术后,其内涵和魅力会有所减损。这样的例子确实也能举出一些来。就中国而言,四大名著的改编即使几番重来,也不能代替原著的丰富内涵,无法尽显原著的艺术魅力。鲁迅在世时就劝人不要去改编阿Q正传,因为他担心那会只剩下滑稽。他的作品被改编,最成功的无疑是祝福,然而,电影祝福虽然也表现了_,却仍未能尽现其悲惨遭遇带出的人性凉薄。这种观点也可商榷。影视作品或许无法尽显一流小说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意蕴,但一样可能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_,本身就具有多个
5、层面的价值。动感很强的故事、曲折多重的情节、深邃的思想、精确的文学语言,都有可能在同一部作品中融合、并存。影视艺术完全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适当选择,从而重构一部上乘之作。可以这样说,影视艺术可能无法完全道出小说作品的内涵,但作为独立的艺术,它同时也会衍展出更新的、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这虽然是来自于小说、从小说出发的,但也有其新的内涵。4下列对文中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其思想性与文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打折扣。B.四大名著虽几次改编为影视剧,但却无法展现原著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C.影视作品可以根据创作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情节、思想等进行选择,重
6、构出一部优秀作品。D.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其基本内容来源是小说,但也可以更新或创造,使其富有新的意义。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别宜春赴举卢肇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注】衔芦,古代有雁衔芦飞行以防赠弋(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短箭)的说法。戴角鱼,即鲤鱼,一旦登龙门则成龙。6.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离别旧居时,正值秋天草木萧疏。这点
7、明了季节特征。也渲染了气氛。B.颔联叙写诗人在宴席上举杯话别,带上装着古书的箱子踏上了科举征程。C.颈联以大雁衔芦自卫这一典故,表明在西行途中自我保护,终于平安到达。D.这首诗虚实结合,既写景叙事点明别意,又有对未来的想象,格调高昂。7.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刿论战中,曹刿向乡人说明求见鲁庄公原因的句子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琴声魅力的两句:“ , 。”(3)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感情,如:“ , 。”【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直觉
8、”一词于20世纪初期随着伯格森的创化论进入中国,又经克罗齐“直觉表现论”的译介与接受,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语词。实际上,直觉也是中国艺术的特征之一,只不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并没有固定的语词,而是以各种意义不定的单音节词,如“道”“气”“清”“一”“虚”等未表示。这些语词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识。直觉思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涵盖了以下几种概念: 一是不经过逻辑推理与分析而达到形而上境界,如老子的“涤除玄览”与庄子“心斋”“坐忘”而“观道”的直觉;二是基于佛学思维的突文口其来的瞬间感悟,如妙悟、顿悟等;再者便是通过亲身体验而自明自证,基于理智并
9、与理智并用的反身体认与反求自识,如程朱理学中“体悟”与“豁然贯通”的直觉。“直”和 “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被使用,如“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等古诗词中都使用过“直觉”一词,但这些作品中的“直”与“觉”是两个词,“直”作“只是”或“直接”解,而“觉”则是“觉悟”或“感到”等意思。朱光潜将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相融合,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直觉论。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系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用、价值
10、等”。朱光潜认为艺术直觉只是心灵的活动,并将直觉与知觉和概念、实际效用等完全区分开来。另外,朱光潜还认为“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由此可知,朱光潜直觉的对象与“我”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通过“物”呈现于“心”之后二者交融在一起。朱光潜从心物二元论来阐释直觉,在他看来,“美感经验的特征就在物我两忘,我们只有在注意力不专一的时候,才能很鲜明地察觉我和物是两件事。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象,我们便不觉得我是我,物是物,把整个的心灵寄托在那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气了”。观赏者和对象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即 “我”排除掉一切主观欲望与意念,对于“物” 作纯粹的
11、直观时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而“我”又会将这种情感移至对象,同时又将对象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我”的生命便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交流中合二为一了。朱光潜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和“天人合一”哲学认知的现代演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从来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沟通、 默契和感应,这种思维在艺术中便体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情感沟通。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论中没有艺术传达的位置,他的直觉表现乃是一种精神的图像,仅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艺术家在直觉心理活动时
12、,就已经在脑海中酝酿艺术符号(语言、线条、色彩等)的传达了,但是这种传达需要付诸现实才能算是艺术的生成。朱光潜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的体系赋予了“直觉”明确而清晰的理论意义,使得“直觉”从此作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中的固定话语而被广泛接受与使用。(摘编自姜智慧从生命意识到审美观念论 “直觉”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变与融通)1.下列关千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直觉”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词语,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B.中国古代文化其实也蕴含“直觉”这一艺术特征,只不过没有固定词语进行表述。C.中国文化中的直觉思维涵盖三种概念,如以程朱理学中“体悟”为代
13、表的瞬间感悟。D.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就是直觉经验,直觉的对象与“我”既可以分离,也可以交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着重阐述了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中的“直觉”的由来及其流变,观点较明确。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直觉思维的三个不同内涵。C.文章第三段引用朱光潜的论述,强调了“直觉”是人的心灵活动,与外物没关系。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外 对比、古今对比,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观察者在审美过程中要达到“物我两忘”,需要“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中交流。B
14、.朱光潜所强调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体现了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认识的继承与发展。C.克罗齐和朱光潜对直觉论的阐述存在较大区别,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D.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体系的直觉理论,较之以前更明确、 更清晰,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与使用。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圣历二年,太后春秋高,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太后疾甚,张易之、张昌宗居中用事,张束之、崔玄与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诛之。束之谓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曰:“将军今日富贵,谁所致也?”多祚泣曰:“大帝也。
15、” 束之曰:“今大帝之子为二竖所危,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乎?”多祚曰:“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遂与定谋。俄而姚元之自灵武至,束之、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彦范以事白其母,母曰:“忠孝不两全,先国后家可也。”时太子于北门起居,彦范、晖谒见,密陈其策,太子许之。癸卯,柬之、玄、彦范等,帅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至玄武门,遣多祚、湛及王同皎等诣东宫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日诛凶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曰:“凶竖诚当夷灭,然上体不安,得无惊恒!诸公更为后图。”李湛曰:“诸将相
16、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纳之鼎镬乎!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束之等斩易之及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问曰:“乱者谁邪?”对曰:“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彦范进曰:“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于是收张昌期、同休、昌仪等,皆斩之,与易之、昌宗枭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统南牙兵以备非常,收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系狱,皆易之之党也。丙午,中宗即位,赦天下。惟张易之党不原,皇族先没为官奴者,皆复其籍,量叙官爵。甲寅,复国号曰唐。(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三十卷)注释:太后,武则天,唐高亲李治的皇后。大帝
17、:指唐高宗。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子乃出/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束之等斩易之/及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B.太子乃出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束之等斩易之及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C.太子乃出/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束之等斩易之及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D.太子乃出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束之等斩易之/及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8、铁券:中国古代帝王颁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铁契,允许受赐者世代据此享受某种特权。B.司刑少卿:掌管刑法的大理寺官员。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其长官大理寺卿位列九卿。C.羽林:古代禁卫军名称,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唐置左、右羽林卫,也称羽林军,设大将军、将军等职。D.东宫,原指太子所居之宫,因借指太子,本文中“东宫”即指“太子”。与“殿下”均为对太子的专称与尊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随着年纪增长,武则天开始考虑身后事,又担心李氏家族和武家的矛盾尖锐,在自己身后会发生争斗,所以让他们发誓相容。B.武则天病重,张
19、氏兄弟趁机控制了权力。其时张柬之等人开始联络朝臣,安排亲信接管禁军,准备发动政变,重新恢复李唐。C.桓彦范将计划告知其母、获得母亲支持;之后又与敬晖一起前往北门拜见太子,坦陈谋划,表明立场,得到了太子的应允。D.癸卯这一天,张氏兄弟及其部分同党被斩杀并一起在天津桥南枭首;同一天,还有一些同党被袁恕己统帅南牙兵逮捕下狱。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4分) (2)惟张易之党不原,皇族先没为官奴者,皆复其籍,量叙官爵。(4分) 8.王同皎等人到东宫迎接太子至玄武门斩杀二张,太子为何初时疑虑后又出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2022
20、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1028练)【基础训练】1C(3分)【解析】第一组,“竿头日上”比喻学业进步很快,“日落而息”指太阳下山后就休息,形容作息有规律;根据文段语意,是形容故乡的生活有规律,应选“日落而息”。第二组,“踽踽而行”指孤零零地独自走路,形容非常孤独,“款款而行”指慢慢地行走,悠闲自在;语段是形容老牛暮归的情形,应选“款款而行”。第三组,“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飘忽”指(风和云)等迅速移动,轻快迅疾的样子;语段是形容萤火虫,应选用“飘忽”。第四组,“含蓄隽永”形容文章写得好,有风格,“委婉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和谐而传播得很远;根据语境,应选“
21、委婉悠扬”。2B(3分)【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搭配不当,在此语境中,动词“拉”不能与“铁犁”搭配;“回顾着一天”表意不够完整;语意重复,“不紧不慢”与“缓缓”,语意重复。A项,没有修改搭配不当的问题;C项,没有修改表意不够完整的问题;D项,没有修改搭配不当、表意不够完整两个问题。3句式上:改句是一个长句,多个修饰成分并列在一起,表达直白,缺乏变化;原句由三个分句构成,将句子的内容分别呈现,层次更加鲜明,更有节奏感。手法上:改句采用陈述的语气,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将事实状态描述清晰;原句使用了拟人手法,使餐桌及桌上的食物有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传递出黄昏时“家”的温馨,具有浓烈的抒情意
22、味。5分。句式、手法判断准确,2分;分析表达准确清晰,3分。4.B5历来有不同观点 祥林嫂的悲苦命运 许多经典小说(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6.(3分)C(“终于平安到达”有误)7.(6分)离别旧居的不舍,赴京科举的期盼。金榜题名的自信,施展抱负的憧憬。(每点3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8.(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重点字:鄙)(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舫)(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重点字:啸、渚)(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可怜时节堪归去 花落猿啼又一年)【综合训练】1.C(张冠李戴。“瞬间感悟”是基于佛学思维的,
23、如妙悟、顿悟;而非以程朱理学为代表)2.C(肯否错误。“与外物没关系”错)3.C(曲解文意。“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错,原文为“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4.C5.D“般下”不是对太子的专称:6.B“安持亲信接管禁军错误,文中没有涉及,无中生有。7.(1)如果有利于国家,愿听耗公安排,我不敢顾及自身以及妻儿的安危,(关键词:荷:如果,假如:推:愿,希型:处分:处理,安排,处置。句意1分)(2)只有张之同党不于宽想。皇族中先前被没入官府为奴的,都恢复他们的宗籍(皇族的身份),酌情赐予官副(原:宽恕,原谅:没:没收;量叙:根据情况录用。句意1分)8.担心武后身体:武则天此时病重,太子担心圣上身体不适,诛杀二张,会让她受到惊吓。(1分)迪于群臣压力:诸将相不顾身家性命和家族安危面扶保社樱,如果就此放弃,会置众人于死地。(2分)参考译文:圣历二年(699年)武天年事已高,心凡后太子李显与武氏人不相容。命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做登等一起作誓文,到明堂告天地,将誓言记入铁春,藏于史馆。太后病重,张易之、张昌宗在宫中把持大权。张来之、崔玄与敬晖、柜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商量着要除掉二张。张束之对右胡林卫火将军李多朴说:“将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智能大棚管理办法
- 汽车教学怎么导入课件
- 广东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 广东隧道贯通管理办法
- 岗位设计薪酬管理办法
- 应急拨付资金管理办法
- 工程成果管理暂行办法
- 大学辅导员建设管理办法
- 工程考核管理办法示范
- 工程文件保密管理办法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范本
- 流化床反应器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 《船舶租赁》课件
- 广东文化创意商品评价指南
- 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及措施
- “双碳”目标下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
-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第4版) 课件 第七章 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与辅导
- 案例库构建与应用-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