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1页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2页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3页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4页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练习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一、正误判断(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布尔什维主义”就是列宁主义,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2.二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提示: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革命任务。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成功举措。()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导致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5.“苏联模式”与“斯

2、大林模式”并不是一回事。()提示:“苏联模式”就是“斯大林模式”。二、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题组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如图为某学者所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对该图解读全面的是()A.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短暂的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解析】选C。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不难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彼此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故选C。2.列宁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时代”指的是()A.帝国主义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涨时期【

3、解析】选A。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故A与题意相符。题组二十月革命的胜利3.(原创题)“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标志着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迫使沙皇退位”,可知这次起义是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正确。4.“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4、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D.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解析】选B。根据材料“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故B正确。题组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5.苏俄国内战争期间(19181920年),严重缺粮。为解决前线粮荒,苏俄政府()A.实行余粮收集制B.要求农民交粮食税C.广泛建立集体农庄D.全面开展开荒运动【解析】选A。在苏俄国内战争期间(19181920年),为了解决前线的粮荒,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6.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

5、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解析】选A。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正确。三、非选择题(13分)题组四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实践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

6、”在何处。(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8分)【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第(2)题考查的是“苏联模式”。答案:(1)“新”的表现:适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2)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策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补偿训练】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苏联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解析】选C。斯大林时

7、期,从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所以材料中的个体农户的锐减和集体农庄农户的剧增与苏联模式的确立有直接关系,故C正确。综合练习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一、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社会矛盾复杂,说明

8、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A正确。2.有人说: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种“新型”主要是指()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C.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指导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解析】选A。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含义,是在帝国主义时代,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故选A。在这里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手段,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保障,排除B、D;C明显与题干不符,排除。3.“二月革命使临时政府得以上台执政,但它仅对国家的政治门面做了修饰。它未

9、能阻止俄国继续参战,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没有解决农民问题。”这段话是为了表明()A.推翻沙皇统治的必要性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必要性C.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必要性【解析】选C。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B、D只体现了二月革命未能解决的部分问题,故排除;只有C才能完整体现“未能阻止俄国继续参战,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没有解决农民问题”,故选C。4.二月革命时期成立的苏维埃是“工兵代表苏维埃”,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十月革命后,俄国各地成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1934年改称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维埃名称

10、的演变体现了()A.十月革命的胜利B.社会性质的变化C.国家版图的扩大D.民主主体的发展【解析】选D。由材料“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到“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可见,苏维埃名称的演变体现了民主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充,故D符合题意。5.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发布声明:“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们于11月7日战胜了政府已经被推翻;这个政府它践踏人民的利益,提高面包的价格以帮助容克们掠夺战争投机者还未动用的东西。”材料中的“政府”是()A.罗曼诺夫王朝B.协约国傀儡政府C.孟什维克政府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解析】选D。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11月7日可知此次起

11、义是十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正确。6.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俄国不仅从西方输入工业革命,而且还从西方引进信仰作为反对西方的武器,这是1917年创造的俄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起点。”材料中的“信仰”是指()A.基督教义B.人文主义C.启蒙思想D.共产主义【解析】选D。根据材料“1917年”“俄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起点”可知是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俄国十月革命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主要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最早诞生于西欧,共产主义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故选D。7.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内战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

12、政府力图()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企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正确。8.1918年,苏俄大批工人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搞粮食投机的“背口袋的人”,仅该年的6、7月份,苏俄政府就从这些人那里没收了200万普特的面粉。这说明()A.国家支持合法的自由贸易B.经济政策不符合时局需要C.苏俄政府维护农民的利益D.粮食垄断影响了民众生活【解析】选D。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当时苏俄实行

1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掌握粮食分配权,实行粮食垄断,工人纷纷去搞粮食投机,说明当时粮食紧缺,影响了民众生活,故D正确。9.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3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市场体制的建立D.工业化运动的开展【解析】选B。由材料“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可知,国家资本主义和工商业发展很快,只有新经济政策时期才有此现象,故选B。10.苏俄(联)时期一项政策的推行使小规模的私人

14、贸易和制造合法化,它偏重于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置重工业发展于次要地位。该政策对苏俄(联)的影响是()A.动摇了公有制经济统治地位B.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C.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D.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选B。材料“小规模的私人贸易和制造合法化”指的是新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故B正确。11.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立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联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15、因是()A.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B.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C.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苏联在落后的东部地区建立重工业,到1940年其工业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其原因在于确立了“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故选D。12.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选A。材料表明苏联上述举措适应

16、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正确;“国营经济”“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13.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解析】选C。苏俄(联)农业政策进行了三次调整,从余粮收集制到固定的粮食税,再到建立集体农庄,以适应形势需要,故选C;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排除A;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为工业

17、化积累资金的需要,排除B;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非随意,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二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材料三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

18、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据材料一、二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二政策的评价。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3)据材料三指出苏联是如何处理农业与工业发展关系的,并分析其弊端。(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一“无产阶级国家产品分配”及材料二“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可得出变化。第二问,根据材料一“由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第(2)题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实际上说明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主要从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问题。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可得出答案。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回答问题。答案:(1)变化: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实行新经济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或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答出两点即可)(3)关系:优先发展工业而牺牲农业。弊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社会矛盾激化。创新练习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1.(3分)(学术情境)世界革命有两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该观点实质强调了十月革命()A.重视政治革命忽略社会革命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与西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