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峡库区考古发掘(重庆)2000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投资3380万元用于重庆三峡库区、 迁建区地下文物的保护,下达总发掘面积12.6万m2,总勘探面积189.4万m2的计划,涉 及重庆市8个区县的75处文物点。2000年度投放资金、任务总量超过前3年计划总和。为保证工作质量、如期完成年度计划,重庆市文物局三峡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组织42 家考古队伍参加发掘,并聘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监理方,负责考古发掘的质量监 督。至年底,完成69处文物点的发掘,获取大量资料和珍贵文物。、巫山县(一)双堰塘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大宁河左岸,发掘3025m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发掘
2、。 发掘选点于遗址的北部。发现大量遗迹,清理一座火道、窑塘、作业坑保存基本完整的西 周陶窑。出土遗物种类丰富,有陶、石、骨、角、铜等类,骨角器多为锥、针、簪,磨制 精美;铜器以刀、肖叭鱼钩等小件为主;陶器中发现簋、大羊角杯等新的器类。(二)琵琶洲遗址位于大宁河右岸一级台地,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发掘1000m2,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发掘。通过发掘了解:遗址东、南部一般堆积较浅,文化层较薄;遗 址西、北部中心区域,文化层堆积相对较厚,且有不同时代的堆积;此次发掘,除发现大 量的汉砖、汉瓦外,还发现水道、汲水管、蓄水池等房屋的附属设施,表明这里曾经存在 一定规模的建筑。(三)蓝家寨
3、遗址位于大宁河左岸的一级台地上,以东周遗存为主,发掘575m2,重庆市博物馆、湖南 益阳文物考古队联合第二次发掘。发现灰坑、灰沟、陶窑、陶灶、房基、土坑墓等东周 遗迹,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中楚式青铜剑、矛等遗物的出土,为研究东周时期大昌盆 地巴楚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在遗址附近勘探发现大量东周墓。(四)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次发掘,发掘1000m2。清理的 主要遗迹有原古城墙基及附近墓葬。通过对城墙的解剖,暴露出明显的夯层痕迹;本次发 掘进一步确定巫山古城墙的结构与附近的遗存情况,墓葬主要为汉宋及明代的砖室墓和土 坑墓,砖室墓中的花纹砖图案达20余
4、种,为研究汉、宋墓提供宝贵资料;土坑墓多流行 头龛放置随葬品的习俗,部分尸骨头部佩有铜髻。在遗址附近采集到有“城”字的方砖, 为古城墙考古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五)培石遗址位于巫山县碚石镇碚石村,地处巫峡峡谷区内,长江左岸一至三级阶地之上,2000 年完成发掘1011m2,由南京博物院主持第二次发掘。在遗址B区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堆 积,并有灰坑1座;出土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其中以扁三角形足鼎、石璜等为典型器; 商周文化层出土有卷沿划刻小口罐、侈口花边唇长腹罐、向领罐、尖底罐、浅盘豆等。发 掘结果说明历史上该地区不断有先民在此活动。(六)江东嘴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大宁河与长江交汇之三角
5、地带的一级阶地上。2000年完成 勘探50000m2,发掘1500m2,由南京大学主持发掘。其文化遗物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 秦汉、魏晋和明清时代;发掘中只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和在汉代文化层中发现商周陶 片,未发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层。主要遗迹有墓葬、灰坑、灶坑等,墓葬有魏晋时期 的砖室墓,汉代的土坑竖穴墓;灰坑的时代多为明清时期,汉代灰坑较少;灶坑的时代多 为魏晋以后。出土有绳纹釜、窄沿鼓肩罐、卷沿罐、辫索纹规鬲、蓝纹大口尊、器盖等商 周时期遗物。从采集的新石器时代矮把豆、支座分析,该址可能保存有大溪文化晚期的堆 积。(七)柏树林遗址位于巫山县曲尺乡朝阳村6组,长江左岸一级阶地上,主要堆
6、积为商周至汉代。2000 年完成勘探15000m2,发掘1500m2,由武汉大学主持发掘。文化堆积含汉六朝至明清层, 少量商周遗物的出土说明该址可能保存有此期堆积。遗迹有灰坑、墓葬、房址等,发现的 墓葬以战国至汉代的土坑墓为主。(八)上阳村遗址位于巫山县碚石镇上阳村,属碚石迁建区。2000年完成勘探20000m2,发掘2000m2。 遗址文化堆积以唐宋元明为主,遗址东北部有部分东周文化层分布,重庆市博物馆、湖南 益阳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发掘。发现历代房基7座,灰坑8个,灰沟4条,灶2座,陶窑 1座,水井1处,其中东周小件铜器和铁农具以及保存较好的部分东周遗迹较为重要。(九)水田湾墓地位于巫山县巫
7、峡镇东北,大宁河右岸一级阶地。本年度完成勘探75000m2,发掘2111m2。 重庆市博物馆与武汉市博物馆联合发掘。发掘墓葬21座,其中战国墓葬1座,汉代墓葬 15座,明清墓5座,墓葬多为中小型,有砖室和土坑墓;战国和西汉早期墓葬呈现浓郁的 楚文化风格;王莽时期砖室墓砌砖墙仍用木料盖顶,是该地区砖室墓的雏形;东汉中晚期 墓葬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因素与中原地区汉文化因素共存。出土的铜提梁壶、铜壶、铜鍪、 铜碗等制作精制,保存较好,具有较高价值,还发现有肩部戳印“工”字的陶罐,这在战 国楚墓中亦属少见。(十)小三峡水泥厂墓地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二社。2000年完成勘探65000m2,发掘1510m2
8、。由四川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发堀墓葬6座,其中东汉砖室墓5座,宋墓1座,可分为竖穴土 坑墓、竖穴砖室墓和穴土洞砖室墓3种形制。出土铜盆、铁剑、镏金铜牌、玉彘和大量陶 器。(十一)秀峰一中墓地位于巫山县巫峡镇,大宁河西岸的丘陵台地,为战国、两汉时期墓地。河南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主持发掘。本年度完成勘探75000m2,发掘2000m2。发掘墓葬17座,出土遗物 丰富,有青铜鼎、敦、剑、戈、矛、饶、肖叭勺以及陶鼎、敦、壶、盆、鬲、豆、罐等, 其中一战国墓的随葬品兼有楚人与巴人风格,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十二)涂家坝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大宁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主要包括东周、汉代、和明清时期的文
9、化遗存,以东周文化遗存为主,由中山大学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5000m2,发掘 1000m2,发现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灶;遗物较丰富,以陶器为主,有鬲、盂、豆、 罐、鼎、釜等。出土遗物中巴、楚文化类型都有发现且较丰富,为了解大宁河及周围地区 的文化变迁提供了材料。(十三)大溪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溪镇,地处瞿塘峡东口与大溪河交汇形成的三角形台地上,自北向南呈 长条形分布,现存面积约30000m2。该遗址于1925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探险队纳尔 逊在长江三峡地区考察时发现,50年代以来多次发掘,是大溪文化命名地。此次发掘由重 庆市博物馆主持,在遗址的一、二区发掘2025m2。清理明清、唐
10、宋、六朝、商周、老关庙、 哨棚嘴晚期、大溪文化晚期、大溪文化早期的地层堆积,发现明代的扇形倒焰窑、六朝砖 室墓、新石器时代柱洞、鱼骨坑、灰坑、墓葬等重要遗迹。其中,灰坑300余个,有200 个以上属于大溪文化灰坑,多为人工修整的圆形平底坑,出土大量釜罐类陶器、支座和鱼 骨。墓葬14座,其中早期屈肢葬墓9座,出土遗物少,有陶器盖,小型磨光斧、锛,骨 角饰品和玉璧。晚期直肢葬墓4座,皆发现于一区。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丰富,经初步整理, 哨棚嘴文化遗物包含哨棚嘴、老关庙两个类型,大溪文化至少可以分为两期。大溪遗址早 期文化地层的发现、早晚期墓葬的发现,与哨棚嘴文化直接的层位关系是新的重要信息, 有助于大
11、溪文化分期研究、有助于大溪、哨棚嘴文化关系的认识。(十四)下沱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长江沿岸一级阶地上,文化堆积为商周至汉代堆积,规划 勘探25000m2,发掘200m2。由南京大学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25000m2,发掘217m2, 出土一批以高袋足鬲、高柄豆等为代表的商周遗物。(十五)胡家包墓群位于巫山县巫峡镇东北郊,主体部分属巫山新城移民迁建区。由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 队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80000m2,发掘3000m2。共发掘墓葬31座,其中近代墓1 座,宋墓1座,汉墓28座,春秋墓1座;汉墓可分为土坑墓、土洞墓、砖室墓3种。出 土有人物俑、动物俑镇墓兽、瓷盏等遗
12、物。(十六)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高唐村,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45000m2,发掘2030m2。发现墓葬23座,其中战国墓1座,汉墓15座,晋墓2座,明墓 5座。从发掘情况看,高唐观墓群以汉代土坑竖穴和土洞墓葬居多,其他时代较少。(十七)大昌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大昌镇大昌村大宁河左岸的一级阶地。2000年度由中山大学主持完成勘探 75000m2,发掘550m2。城址略成圆形,轮廓清晰,总面积约66000m2。城墙多坍塌,西南 稍有保留;有东、南、西3座石拱城门;分别有东、南、西3条街道通往3门,交汇于丁 字路口。发现的遗迹包括明代房基、地炉灶、卵石铺成的散水、灰
13、坑、灰沟、城外壕沟、 砖室墓以及北城墙一段。城墙宽3.5m,直接建于地面,夯筑土墙,外包砌条石。据巫 山县志记载,大昌县于宋嘉定八年(1215年)迁于大昌镇,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 此城。发掘与记载相符。(十八)江东嘴石器地点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长江、大宁河交汇形成的三角形台地上。2000年发掘 1000m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发现遗迹有柱洞、墓葬、灰沟,出土遗物有陶、石、 骨器等,其中有新石器晚期的陶器残片。未见新石器时期原生文化层及旧石器时代地层。(十九)江东嘴墓群位于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中国文物研究所主持发掘,2000年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大 宁河沿岸,完成勘探75000m
14、2,发掘2025m2。发掘汉代墓葬28座,其中土坑墓21座,砖 石墓7座。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铜器少见,此外还出土铁鼎、铁剑、石斧各一件。(二十)神女路墓地(瓦岗槽墓地北区)位于巫山县巫峡镇北新城迁建区神女路。此次发掘未列入2000年计划,但因新城建 设影响提前安排此项发掘,由重庆市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于10月25日进场开展抢救性 发掘工作。共分两个片区布方30个,发掘750m2,清理战国、汉代土坑墓、砖室墓15座。 从形制和出土器物两方面,反映了西汉、西汉晚、王莽时期、东汉几个阶段的发展脉络。 出土遗物较为完好,有银镯、铜釜、铜剑等。二、奉节县(一)毛狗堆遗址位于奉节县安坪乡三沱村。2000
15、年发掘2000m2,中国文物研究所主持第二次发掘。 文化堆积分汉代、唐宋、明代3个阶段。汉代堆积中有红烧土、柱洞等与建筑有关的遗迹, 另外发现相当于忠县哨棚嘴一期,商代和东周阶段的陶器、石器残片等。出土的遗迹表明 至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这里就成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后历经商、东周、汉、唐宋、明 清这里仍有人类频繁活动。(二)新浦遗址位于奉节县新浦村长江右岸,吉林大学发掘。2000年发掘3000m2,发现以周时期文 化堆积为主,常见器物造型为三足器和平底器。其文化内涵与湖北秭归、宜昌、重庆巫山 同期遗址接近,是分布于重庆、鄂西峡江地带受楚文化影响的文化遗存。(三)三坨旧石器地点位于奉节县三沱镇,长江
16、右岸第二级阶地黄土状堆积物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发掘。11月21日进场。发现石片、断块等石制品6件,发现食肉类、 豪猪、野猪、羊等至少4个动物化石种类。(四)洋安渡遗址位于奉节县永乐镇安渡村。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发掘,2000 年完成发掘1000m2。出土遗物有打制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石片采用锐棱砸击法,打 制石器用锤击法正向加工,石制品以中小型为主;动物骨骼包括猪和鹿的下颌,鱼及其他 动物的骨骼。文化层属次生堆积,含有少量哨棚嘴、屈家岭、大溪文化阶段的陶片。(五)宝塔坪墓群位于奉节县永安镇窑湾村长江左岸河流阶地和山坡上,分属水库淹没区和移民迁建
17、 区。2000年完成勘探60000m2,发掘2008m2,吉林大学主持发掘。共清理墓葬89座,其 中战国墓1座,汉代墓2座,唐宋墓86座,有大型土坑墓、小型土坑墓、土洞墓、砖室 墓4种类型。清理完整的唐代土洞墓洞口前方有三合灰砌石块封门,土洞长约1.6m,高约 1.21.5m,铺地砖,有木棺痕迹。随葬有打掉四系的盘口壶、铜镜、开元通宝铜币等。(六)擂鼓台遗址位于奉节县永安镇白马村,由重庆市博物馆、半坡博物馆联合承担发掘任务,2000 年完成勘探10000m2,发掘1000m2。发现遗迹主要为汉、宋、明清时期墓葬,有砖室墓、 石室墓、土坑墓、瓮棺葬。墓葬多被盗,出土遗物以陶器、釉陶罐和粗瓷为主。
18、(七)陈家坪遗址陈家坪遗址位于奉节县长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隔江与奉节港相望。遗址的东西两侧 各有一较大规模的烧砖厂,因砖厂烧砖取土在地面形成几处大土坑,对遗址造成一定破坏。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主持钻探10000m2,发掘1000m2。从发掘情况看地层堆积有明代、唐 宋、六朝、汉代、东周、商周、新石器文化堆积。东周层上部分布着一层以鱼骨为主,间 有猪、鹿等兽骨的堆积,包含物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夹砂绳纹陶鬲足、豆柄、绳纹灰陶罐等。此次发现的商周、新石器时期堆积与新浦下层、哨棚嘴、老关庙相近。(八)杜家坪遗址位于奉节县对县乡白龙村,发掘100m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主持发掘。发掘了
19、解到遗 址文化堆积时代较晚,以明代为主,出土有明代青花瓷碗残片、瓷罐残片等。(九)小营盘遗址位于奉节县三江乡三塘村二社小云盘,地处长江左岸的一、二级阶地。中国历史博物 馆、内蒙古文物考古所联合完成勘探40000m2,发掘1033m2。发现9座墓葬,清理5座带 斜坡墓道的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土坑墓,出土一批随葬遗物。(十)横路旧石器地点位于奉节县康乐镇横路村北梅溪河边,遗址埋藏在长江支流梅溪河左岸第二级阶地 地层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第二次发掘,2000年完成发掘 500m2。出土 105件石制品,其中尖状器1件,刮削器11件。表明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有过 人类活动的良好的自
20、然环境。(十一)白马墓地位于奉节县永安镇白马村2社。由重庆市博物馆、湖北宜昌博物馆联合发掘,2000 年完成勘探30000m2,发掘2085m2。清理汉、宋、明、清墓葬125座,其中土坑墓118座, 砖石墓5座,石室墓2座,出土以陶器为主,其中,汉代早期的刀把形土坑墓内发现4个 垫有础石的柱洞,是一新发现。对于重庆汉代墓葬结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十二)永安镇遗址位于奉节县永安镇长江北岸,梅溪河以西的台地和山坡上。由吉林大学主持发掘,2000 年完成勘探60000m2,发掘2015m2。清理墓葬64座,灰坑5个,石板遗迹1处。从出土 陶瓷的形制、釉色、装饰风格及钱币年号等,可断定这批墓葬的年代为
21、明清时期墓葬, 个别可早到宋代。(十三)莲花池墓群位于奉节县永安镇茶店村,属新城迁建区。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担发掘,2000年完 成勘探101200m2,发掘2512.9m2。发现墓葬121座,其中汉墓6座,宋元墓6座,明清 墓109座,出土遗物以明清陶(瓷)罐、碗为多,另有少量汉代陶罐、釜、灶以及一批汉 代铜钱等。(十四)白帝山遗址位于奉节县白帝乡白帝村,分属水库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2000年由重庆市博物馆主 持勘探100000m2,发掘2000m2。清理了一段唐宋建筑的地下排水管道和13座宋明建筑遗 迹以及一处不晚于宋代的列石遗迹。调查到一段被南宋山城城墙叠压的古城墙,发掘出一 段被南宋地
22、层叠压的古城墙,两段城墙建造方法各异,但都以白帝、子阳两山之间的山坳 为城,规模较南宋山城小,时代为唐至北宋。三、云阳县(一)旧县坪遗址位于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第二次发掘,2000年完成发掘5178m2。共发现房址2座,灰坑41个,窑址2座,灰沟1条,墓葬2座,排水沟2处, 窖穴1处。其中最重要的遗迹当属冶铸区所见的窑址,这两座窑址均为长方形窑膛,入火 口渐窄,南北相距60cm。窑膛平面四周有出烟口 45个,窑顶经夯打。发现的房址未见 典型汉代遗物,大多是六朝或更晚些的遗迹。出土遗物301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陶、 石质铸范。出土的铸范虽大部分残缺,但仍有一些可辨形
23、状,如戈、镞、环、凿、斧(钺)、 平板状器、龙头形钩饰、凤头形饰及管形、条形、方框形器等。(二)李家坝遗址位于长江支流澎溪河左岸,四川大学第四次发掘。完成2000m2。在II区发现20座战 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土坑竖穴墓,部分墓葬有熟土二层台并抹有青膏泥,葬式多单人仰身 直肢葬,也有双人侧身直肢葬、人殉等现象。出土器物有青铜剑、矛、戈、斧、钺、镞、 雕刻器、勺、鍪、栀,陶罐、豆、鼎、珠,漆器等100余件。4次发掘清理的墓葬总数达 150余座,是重庆库区最大的战国墓葬群。对研究和揭示晚期巴文化、巴楚文化的关系等 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三)余家嘴遗址位于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3组,2000年勘探16000
24、0m2,发掘1500m2,由厦门大学主 持发掘。经调查勘探,基本确定余家嘴遗址较低的台地为汉代遗存为主的遗址区,海拔 155175m坡地为汉晋墓葬区,发现大量汉墓。分南、北、西3区布方发掘。南区发现砖 墓和砖石混建的晋墓2座;5层下发现房屋石基1处,出土大量莲花纹瓦当和少量铺首纹 瓦当,结合5层出土白瓷、影青、“治平元宝”铜币等遗物皆不晚于宋代的情况推断,该 房址可能为唐宋时期遗迹。是一项重要发现。北区的古坟包、营盘包发现两汉及六朝墓葬 7座,有土坑、砖室墓两类,出土数量较多的陶瓷器,有鼎、碗、杯、鸡首壶、四系大口 深腹罐和镏金四蒂纹铜棺饰、银手镯、玛瑙珠等精美小件。(四)余家包墓群位于云阳县
25、莲花乡桔园村。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 15000m2,发掘2050m2。共清理墓葬10座,灰坑5座,房址1座,陶窑1座,获得东周、 汉代、唐代3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唐代遗存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墓葬主要为砖室墓, 个别有耳室,另发现有房址、陶窑,出土的遗物有瓷质四系盘口壶、四系罐、钵、铁釜、 “开元通宝”等。(五)高阳坝遗址位于云阳县高阳镇高阳村。由四川大学主持发掘,2000年发掘500m2。对遗址的西部 及北部有较清楚的了解,未发现重要的遗迹遗物。(六)明月坝遗址位于云阳高阳镇走马村,长江支流澎溪河右岸一级阶地。1994年四川大学曾试掘, 堆积以唐宋为主,发现房址、
26、排水设施、唐代二次葬石坑墓、卜甲等。发现4座土坑墓、 5座瓮棺葬和大量灰坑、灰沟。发现分布密布的唐代房址群,有回廊、道路、排水沟等相 关遗迹。可以确认的房址有15座。其中,F3保存较为完整,座南朝北,前临澎溪河,长 4.6m,宽4.5m,用石条作基础和门槛,石板为墙体,柱础、门槛刻覆莲纹,门槛正面雕刻 尤为精美。专家分析,该房址群可能为某一级衙署、园囿遗存。属重庆地区重大发现。(七)晒经遗址位于云阳县莲花乡晒经村。2000年完成勘探55000m2,发掘3000m2,由安徽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主持发掘。A区发现大量的汉代瓦砾。B区发现石棚墓2座,砖室墓1座,砖室 墓的用砖和A区探方中发现的榫卯砖完
27、全一样。C区发现4座房基以及一些与建筑有关的 遗迹,文化堆积主要有汉代、六朝、唐宋、明清几个时期。(八)乔家院子遗址位于长江左岸一级阶地,西北大学第四次发掘3500m2,发现的遗迹有:商周、东周、 战国至秦汉之际、六朝、宋代不同时期的墓葬10余座,商周土坑墓出土了大口广肩小平 底罐、盘形和喇叭形灯形器等三星堆文化晚期的陶器,是重庆库区少有的发现;汉晋马蹄 形、方形窑址3座,保存情况较好;唐代房基多处,在房基附近的地层中,发现12件高6 20cm的铜佛像,有镏金的情况;大量清理的灰坑中,发现唐代的葬马坑2个、葬牛坑1 个,骨架保存完好。四、开县(一)三中村墓群位于开县汉丰镇双河村,属移民迁建区。
28、重庆市博物馆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发掘 200m2。发现东汉砖室墓1座,清代土坑墓2座,出土物有碗、罐等。(二)余家坝墓群位于开县渠口镇云安村。2000年完成勘探40000m2,发掘5000m2,由山东大学主持发 掘。发现墓葬53座,有土坑墓、石板墓、砖室墓。45座战国墓葬均有木质葬具,并且相 当多的墓葬使用了白(青)膏泥,随葬品的基本组合为铜鍪和陶豆,一般置于死者脚端。(三)迎仙村墓群位于开县丰乐镇迎仙村,属移民迁建区,由重庆市博物馆主持发掘,2000年完成发堀 3050m2。钻探发现墓葬15座。五、万州区(一)中坝子遗址位于万州区长江左岸一级阶地,2000年完成发掘面积2000m2。发现
29、的主要遗迹有: 东周时期的墓葬3座,商周至明清时期的灰坑24座。较为重要的遗物有商周时期的打制 石器、觚形器等;东周时期的陶豆、铜矛、铜镦、玉器等;秦汉时期的半两钱、五铢钱、 云纹瓦当等;六朝至隋唐时期的青瓷器、莲花纹瓦当等;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二)大周溪遗址位于万州区大周镇大周村。由山东大学主持第二次发掘,2000年完成勘探41200m2, 发掘2500m2。共发现墓葬5座,其中II区商周文化层中发现墓葬1座,是该遗址中第一座 商周墓葬。II区中汉代文化层、商周文化层出土陶器种类较多。(三)苏和坪遗址位于长江右岸相临的3个地质滑坡形成的一级台地上,属万州区太龙镇向坪村辖地。 1994年调查确
30、定该遗址为汉代遗址。2000年重庆市博物馆考古队联合万州区博物馆第二 次发掘2500m2,发现新石器时代、商周、东周、汉六朝、唐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此外, 在苏和坪遗址下游约400m,新发现巴豆林遗址,面积约5000m2,采集数量较多的商周、 东周时期陶片和石器。(四)大地嘴遗址位于万州区长坪乡树合村,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第三次发掘。2000年完成发 掘4000m2。发掘的遗迹主要为墓葬,共清理23座,其中土坑墓9座,砖室墓9座,小型 木棺墓5座,年代为西汉晚期至明清时期。遗物陶器居多,器形以罐和壶为主。(五)塘坊墓群位于长江右岸的万州区五桥镇晒网村,由重庆市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联合发
31、掘,2000年完成勘探6000m2,发掘500m2。发现墓葬8座。皆为东汉砖室墓。出土的文物有 陶、瓷、银、铜、钱币等类,达400余件。(六)上沱口墓群位于长江右岸的万州区五桥扁砦村,由重庆市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联合发掘。2000 年完成勘探15000m2,发掘1000m2。钻探工作集中在扁砦村的西侧和北侧,发现有砖室墓、 石椁墓、土坑墓以及灰坑、窑址等遗迹。共发掘南北朝墓葬2座,清代墓葬12座。南北 朝墓随葬器物较清代墓葬遗物丰富。(七)荷包丘墓群位于万州区小周镇铺垭村,南京博物馆与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承担发掘,2000年完 成勘探5000m2,发掘1000m2。发现东汉砖室残墓4座,清代窑
32、址1座。(八)青草背墓群位于万州区天城镇双溪村九组,福建省博物馆主持发掘工作。2000年完成勘探4500m2, 发掘500m2。由于墓区大部分被现代建筑迭压和破坏,现存的地形也是经过多次改造所成, 遗迹现象简单,仅发掘清理汉代砖室墓1座。此墓破坏严重,形状不明,出土物仅灰陶罐 1件。(九)钟嘴墓群位于长江左岸的万州区小周镇双河村8组,由重庆市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联合发掘 500m2,发掘墓葬3座。发现遗物有釉陶壶、陶甑、陶釜、陶罐、铜碗、铜釜。(十)沙田墓群位于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由福建省博物馆主持勘探8000m2,发掘2016m2。清理墓 葬9座,均为券顶砖室墓,其中汉代墓6座,六朝墓3座,
33、有凸字形和刀把形两种。出土 物以陶器为主,另外有1件完整的铁釜。六、忠县(一)哨棚嘴遗址位于忠县忠州镇红星村,1997年以来由北京大学主持发掘2次,2000年,北京大学 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完成1000m2的发掘。此次发掘得出遗址的保存主要在临 近长江的台地边缘,中心部位已经被江水冲毁的结论。主要收获在台地边缘的5个探方 中取得,出土大量遗物。器类有圆肩斜腹敛口罐、波浪口花边敛口罐、折沿大口广肩小 平底罐、杯形灯形器、竹节柄灯形器、平折沿尖底盏和高钮、圈足钮、平顶3种形制的器 盖。本次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可以分为两期,分别相当于三星堆晚期和十二桥早期。这是哨 棚嘴遗址商周时期最为丰富的一次
34、发现。此外发现有唐代砖瓦窑、汉代石室墓以及新石 器时期的灶坑等。(二)崖脚遗址位于忠县忠州镇郑公村,由北京大学主持第四次发掘,2000年完成发掘3067m2。本 次发掘共发现墓葬43座,坑穴18个,沟壕3条,其中战国土坑墓26座,秦汉土坑墓11 座,东汉砖石墓1座,六朝砖石墓1座,宋代土坑墓葬1座。从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初步 分析,应与附近的哨棚嘴和羊子岩(中坝)遗址在文化上有着渊源关系。(三)老鸹冲遗址位于忠县涂井乡永兴村,长江左岸一级阶地。重庆市博物馆主持勘探23000万m2,发 掘2100m2。遗址A区发现战国晚期土坑墓1座,西汉土坑墓18座,东汉砖室墓6座,六 朝砖室墓1座,出土铜、铁、
35、陶、釉陶、瓷器约300余件。遗址B区发现明清、汉代、战 国、三星堆文化堆积,清理灰坑5个、灶1个、房址1座、墓葬9座,B区南部临江部分 为遗址区,基本毁于江水冲刷,北部为大规模的东周墓葬区,保存较好。(四)宣公墓位于忠县东溪镇石碾盘,属移民迁建区,由重庆市博物馆主持发掘500m2。清理汉、 六朝崖墓5座。崖墓就山势开凿,结构简单,多以墓砖封门和砌筑排水沟。出土银器、铜 器、铁器、瓷器、陶器、琉璃等多类遗物,其中出土的一支铜饰木鸠杖,较为少见。(五)三岭八队墓群位于忠县乌扬镇三岭村,属移民迁建区。由重庆市博物馆主持发掘100m2。发现东汉 砖室墓和西汉土坑墓各一,砖室墓基本被破坏,土坑墓仅存墓室
36、的一角,出土陶盆、罐、 釜等少量遗物。(六)瓦渣地遗址位于忠县忠州镇红星村,地处长江左岸的狭长河床阶地上。北京大学第三次主持发掘 500m2。发现水沟2条,灰坑4个,陶窑5座。其收获主要表现在:出土耸肩小平底罐、 角状尖底杯、高柄豆、高领壶,与三星堆文化末期陶器类似,当排在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 文化之间;遗址东部边缘地带发现3座属于西周早中期的窑址,窑旁堆积中的陶片含量极 大,并且呈多个伞形分布,为确定该遗址的性质提供了资料。发掘的5座陶窑,都被叠压 在西周中晚期地层之下,为研究这一地区古代陶窑的形制和发展提供重要实物资料。(七)中坝遗址位于忠县甘井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四次发掘2000m2。2000年发掘区位于 遗址I区东南部,地处遗址边缘,上部地层堆积自西向东倾斜,越往东晚期堆积越厚。下 层有商周和新石器堆积,文化堆积最厚的区域低于现代河床,深度超过12m。其重要收获 是在三星堆文化层下,哨棚嘴文化层上发现几个新的文化层,出土一批新材料,具有成 都平原宝墩文化最晚期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子宫收缩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铜合金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外卖骑手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专门用途灯具:工艺装饰灯具项目建议书
-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
- 汽车工程师的技能进阶与行业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适应性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实践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能源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科技如何为地方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 中职数学椭圆课件
- 活动游戏亲子活动方案
- 2025年延长石油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1600个必背词汇 话题记忆+默写本
- 云南保山永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尿毒症个案护理
- 变电站改扩建安全培训
- 4.6.3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 《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支持条款的解读与实施路径研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真题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