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单位指导时间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 评阅意见:

2、(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评阅时间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

3、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xx填写日期:xx填写年月日题目:建筑电气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吴海燕 魏梅芳摘?要:目前,大多数窃电是通过开启表箱实现。为了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本文提出一种在线监测智能防窃电表箱的设计方法,该在线监测智能防窃电表箱能有效防止高频信号窃电、强磁窃电及开启表箱窃电等方式,大大减少了窃电损失,降低线损,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关键词:窃电;计量表箱;高频;强磁0 引言电能计量表箱是

4、电能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电能计量表箱内安装有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设备均。窃电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隐蔽手段或其他方法故意造成计量装置不计量或少计量,以达到多用电少缴费或不缴费的现场。常见窃电方式中95%以上的窃电需要打开电能计量箱来进行操作。近年来,窃电违法犯罪行为除具有隐蔽性、流动性、突发性等基本特征之外,还呈现专业化、高科技化、跨省流窜化的趋势,致使查处难度增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表箱防窃电能力过于薄弱造成的,目前常用电表箱如图1所示。1 方案设计为了降低线损率,解决在反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有效开展反窃电工作,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

5、防窃电表箱,其能够解决目前95%以上的窃电行为,特别是能防止目前强磁、高频等高科技窃电行为,同时易于实施。通过调查分析,本文根据装置组成模块的不同,提出了一体式、间隔式、分层式三种不同方案,根据不同的结构购置基本的元器件和材料,制作了三种具备基本功能的表箱,在箱体材料、结构、窃电防护功能、窃电误报等方面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强磁防护对比的实施是通过放置一块400mT的永久磁铁在三个电能计量表箱后面,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强磁防护性能方面,一体式内部测出的强磁是228mT,分隔式测出的是50.3mT,分隔式测出的是1.4mT。高频防护对比是通过在电能计量表箱背面

6、、左右两侧、上下及正面分别用高频发生器进行测试,检测结果显示:环境电场强度为435.6mV/M,一体式表箱对左右两侧及正面防护能力明显偏差,在试验过程中,电能表出现黑屏现象(计量受到严重干扰),在一体式电表箱中电场强度为17.36V/m。间隔式对正面防护能力偏差,间隔式电表箱中电场强度为8.683V/m。分层式防护能力强,表计基本未受到影响,分层式电表箱中电场强度为2.689V/m因此可有效降低高频干扰。根据功能优劣性分析,选择分层式防窃电表箱,其功能如图2所示。2 表箱设计从窃电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方面着手在线监测智能表箱,其检测内容包括表箱箱体、锁具和表箱环境智能监测仪三部分,外观及结构如

7、图3,4所示。图4中:1、箱体;2、隔板;3、防窃电检测仪;4、金属丝网;5、电子锁;6、声光电报警器;11、电表室;12、一次线缆计量室;13、二次线缆计量室;21、电缆通孔。其中各部分功能如下:(1)表箱箱体。箱体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可针对容易受到攻击的计量设备进行重点防护;表箱内部计量系统采用隔离设计,使窃电人员无法直接将干扰源置于计量设备附近,提高了计量系统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小了强磁、高频信号的攻击。(2)表箱锁具。采用防盗加固机械锁,抗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钥匙配备智能芯片,通过锁芯与钥匙的物理接触,利用程序算法智能开锁;智能芯片同时拥有记录上传功能,将各表箱实时开锁记录上

8、传至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开锁信息,掌控现场工作人员工作进度。(3)表箱环境智能监测仪。表箱环境智能监测仪包括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三部分,与控制器相连的有电子秘钥认证模块、红外识别模块、录像模块和数据采集单元。通信模块包括现场无线网络通讯单元和远程网络通讯单元,远程网络通讯采用GPRS无线通信。在箱体上安装摄像、门禁及红外识别模块,一旦监测到箱体周围有人体活动,则向控制器发送开启录像及预警功能的信号。3 测试分析(1)智能告警当非法开启表箱或有窃电行为时时,门禁功能、红外、摄像等功能启动,会自动发送短信到手机上(如图5所示)。(2)强磁防护通过放置一块420mT的强磁铁在表箱后面,测出电

9、能表的强磁为0.8mT,有效防止了强磁的影响(如图6所示)。(3)高频防护通过放置一个435.6mV/M的高频信号发生仪在表箱附近,测出电能表附近的高频为2.689V/m,有效防止了高频的影响(如图7所示)。4 结语在线监测智能防窃电表箱能对窃电嫌疑用户实现远程检查,有效防止高频、强磁干扰等方式的窃电,通过实时监测表箱周围环境,将异常数据及时通过短信发送给有关人员,并视频记录电能表箱周围异常活动,获得有效的反窃电证据,避免稽查人员与用户发生冲突,保障用电稽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参考文献1 谢育桦.探索用电监察中的窃电和反窃电技术J.电子测试,2018,(24):136,138.2 钟立华,杨悦群.

10、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8,(21):117-118.3 陳锦,朱挺秀.浅谈用电监察过程中反窃电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23):175-176.收稿日期:2019-05-18基金项目: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19年群众性创新项目“三相带TA成套低压费控计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5216AP190001作者简介:吴海燕(1974),女,湖南株洲人,学士,讲师,主要从事智能配电网研究工作。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Electrical Intelligent Anti-theft Meter BoxWU

11、 Hai-yan ,WEI Mei-fang(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of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Hunan Changsha 410131)Absrtact: At present, most electricity theft is realized by opening the meter box. In order to prevent electricity theft,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on-lin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anti-electricity theft meter box,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high-frequency signal power theft, strong magnetic power theft 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