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学案_第1页
黄土高原学案_第2页
黄土高原学案_第3页
黄土高原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生态问题专题资料1u.C图1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二J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 力平方公里,海拔半00到2000。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 黄土厚度在5080公尺之间,最停达150180公尺。黄土颗粒细,土 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世 东、长J 40乌鞘岭以质松软,含有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资料2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确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

2、美的地方。但由于长期以来的 人为破坏,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大规模破坏森林的方式包括战 争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其中以毁林开荒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和彻底。黄 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就是近两千年不断滥伐滥垦毁坏的。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 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由于军民 争相锄山为田,使林草被覆的山地丘陵都被开为农田,使屯田“错列在万山之中,岗阜相连”。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第三次大垦荒是

3、清代,清代曾 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 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应该指出,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广种薄收轮荒制度,农谚是不整百垧,不打百担”。他们不是选择适 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掠 夺性扩大耕地,种地不施肥,靠自然肥力来产粮食,种几年以后表土流失了,肥力流光了便 丢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这样轮来轮去,使有林草覆盖的土地都被剃了光头”,而且 是长期以来无休止的轮番开垦,致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可见广种薄 收、轮荒制度

4、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的最主要的祸根,是环境劣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省会名称:C D2、完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自然4原因成因分析人为L原因解决措施一、单项选择题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据此回答14题。 该地应为我国的()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C.风力的沉积结果D.内力作用的结果引起本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

5、垦荒 D.砍材取薪 “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A. 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为茂密C.原有林草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D.水土流失得到抑制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B.生物资源 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 黄土高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是()A、具有承西启东的区位优势B.位于中国腹部地带C.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D.是国家建设逐步西移的大后方 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A.浪费资源B.增加开采难度C.污染环境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 块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完成9-13题。130155&35土壤厚度(mm)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mm)282017151297(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白 、等省区。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云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