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1页
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2页
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3页
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4页
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单位指导时间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 评阅意见:

2、(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评阅时间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

3、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xx填写日期:xx填写年月日题目:热处理工艺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赵浩然 林宗德摘 ?要:为了明确热处理工艺对45钢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退火,正火,淬火,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热处理等对45钢显微组织及布氏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含量是受热处理影响最显著 45钢的硬度和强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塑性和韧性降低。关键词: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硬度;45钢1 绪论随着

4、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对不同类型钢的需求及其结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45钢是结构用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钢。中碳优质钢由于其淬透性差,因此在正常条件下需对其进行淬火和回火以此提高其機械性能。但其冷塑性适中,退火和正火类型优于淬火和回火。其适用于生产高强度零件,例如齿轮、轴、活塞销以及机加工零件、锻造零件和冲压零件等不受大应力作用的零件。45钢是一种主要用于机械零件生产的优质碳素钢,故又称机械零件用钢。45钢的横温通常高于AC3,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由于其重复性较低,断面较大,因此不适用于对工件要求较高机械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45钢组织和布氏硬度的影响,对45钢进行了组

5、织检测和布氏硬度测试,测定了热处理过程中的退火,正火,淬火,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对获得的数据进分析,得出热处理过程对45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2 热处理工艺2.1热处理工艺概念热处理是将固体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保证所需的绝缘效果,并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以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过程。钢的特性不同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在高温下由于分子运动强烈,钢的分子分布相对均匀。在奥氏体化温度下热处理一定时间。首先将材料成分均质化,然后根据相应的热处理获得所需的结构。经过各种热处理工艺后,当温度缓慢降低时,钢铁材料中铁和碳的分布受到影响,材料的成分分布不均匀,产生了不同的显微组织。从

6、均匀分布到不均匀分布,需要时间和扩散速率,但是通常温度越高,扩散速率越高。然后,通过调整时间和温度,可以有选择地控制元素的不均匀分布以获得不同的组合。实际上,热处理主要就是调节时间和温度。2.2热处理工艺特点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1)退火:退火主要分为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形退火,扩散退火,重结晶退火以及应力消除退火。当材料处于完全退火期间,要钢件或钢球从AC的温度再加热20到30摄氏度。一段时间后,钢结构变成完全奥氏体,然后缓慢冷却(在炉中冷却)或埋在沙子和石灰中。温度低于500-600度,并通过空气冷却,通过相变获得珠光体和铁素体结构。(2)正火:正火原理与退火原理相似,唯

7、一的区别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空气冷却后,珠光体更细。退火钢的冷却速率要低于正火钢。与普通钢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组织结构,更多的珠光体分散性和更少的铁素体,因此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钢高。(3)淬火:淬火在完全奥氏体化后淬火以获得马氏体或壳,以适当的方式快速冷却,以防止所有奥氏体分解,并在一定时间内超过Ac3或Ac1。通过利用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将钢到加热到特定温度。淬火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可以增加刚才的耐磨性。 (4)回火:回火时间已经冷却的钢材加热到比Ac1低的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随后再把钢材冷却到室温。根据回火的温度,可将回火分为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淬火和高温回火(例如此处

8、为600C)也称为淬火和回火。此时,固溶体已经回收并重结晶,同时渗碳颗粒继续生长,这将有助于大量铁素体和球形渗碳体混合结构的生成,因此可以获得强度、可塑性和韧性的综合机械性能。3 实验过程3.1实验方案对45钢的6个样品进行了热处理,在热处理前取了1个样品,以观察其原始硬度和显微组织。随后,对45钢样品进行退火,正火,淬火,低回火,中回火和高温回火。加热温度、加热速率、加热时间以及冷却时间在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把控。热处理后,使用布氏硬度分别测试试块的每个部分,以观察每个热处理样品的金相结构,得出相应的结论。3.2实验材料与设备本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是45钢,一种高质量的碳素结构钢,其化学结构示于下表

9、1:3.3 实验步骤热处理前,首先确定45钢的两个重要临界值。 Ac1为724C,Ac3为780C。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前,准备65种45钢(相同尺寸)。采集样品,用砂纸研磨氧化皮革和脱碳层表面。粗磨一会后,用抛光机抛光,在抛光的试块表面滴几滴4%的硝酸溶液,待停留3-5秒后,用清水冲洗并用吸收纸干燥,然后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保存3-5张金属结构照片,并进行两次25 g布氏硬度测试。样品干净整洁,涂有防裂漆,开始对每个样品进行热处理。45钢的温度为84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30分钟,但是退火,正火和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将其同时放入加热炉中。保温后,将退火炉冷却,正火冷却,然后将淬

10、火放入冷水中。研磨、抛光观察金属结构。退火,正火,淬火后测量试块的硬度。對45钢回火热处理和淬火处理主要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以及高温回火热处理,其分别为200、400和600。回火后在回火试验块上进行表面磨削、研磨、金属组织观察、硬度测量,记录试验数据。3.4实验结果通过测量45钢每个热处理过程的硬度,获得以下数据(如表2):4 热处理工艺对45钢的组织与性能分析4.1 45钢在退火后组织与性能分析从上述表2及图1和2来看,45钢的碳含量从0.0218%到077%属于亚共熔钢。机械性质取决于碳含量。当碳含量极低时,钢结构主要是铁氧体和少数珠光体。初级钢具有良好的强度、低硬度和延展性。减少主体

11、、增加珠光体,体会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韧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退火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颗粒细化,均匀结构,减小硬度,改进钢切削类型和去除内应力。4.2 45钢在正火后组织与性能分析从表2分析得,淬火后淬硬钢的硬度高于退火钢的硬度,因为冷却速度比正火钢快,退火组织较薄。此外,由于铁和铁元素的大量分散,其强度和硬度均高于烧结钢。如图3,45钢经正火处理后,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白色斑点)组成,呈网状分布,颗粒较厚,分布不均匀。4.3 45钢在淬火后组织与性能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回火后钢的硬度大幅度提高。退火可以明显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利用马氏体将过冷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是退火最重要的目的。如图4

12、所示,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是45钢淬火后获得的组织,是马氏体中铁素体网络分布的一部分。4.4 45钢在回火后组织与性能分析45钢的低温、中温、高温回火后的金相组织如图5图6图7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淬火的低温回火钢的硬度低于纯淬火的钢。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马氏体分解出与之保持一致的关系,马氏体的过饱和度降低,晶格减小,内部应力显着降低,但是淬火后的高硬度保持不变。对钢材进行中温度淬火的硬度要低于低温淬火钢材的硬度。在这个阶段,碳析出物和过饱和固溶体变成铁氧体,并且退火的马氏体渗碳体变为粒状渗碳体。淬火的高温回火后硬度低于中间温度。在这个阶段,固溶体恢复并再结晶,硒铁矿颗粒继续生长,最终形成了块

13、状铁氧体和球形硒铁矿的混合结构,这也就是常说的的回火索氏体。淬火+低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或降低淬火时的内部应力和脆性。冷却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基本上可以通过在中温冷却和回火来消除,并且具有更高的弹性极限和韧性。低温回火获得的优良机械性能,如强结构,高硬度,塑性,韧性等。4.5?45低硬度和不均匀溶液的钢将上述实验与45钢的热处理相结合,提出了与45钢低硬度和不均匀硬度有关的预防措施。4.5.1低硬度的预防措施根据45钢热处理工艺的技术要求,需要正确理解淬火回火过程的温度,时间和其他参数,并根据锻造品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淬火介质。简而言之,要熟悉熔炉和设备的性能,掌握淬火后工件的误差值和硬度值,使工件

14、的耐疲劳性和综合机械性能满足要求。4.5.2硬度不均的预防措施第一是选择合适的锻造和退火工艺,保证工件良好的预热组织。第二彻底清除锈斑和氧化物并在加热过程中注意保护。尽可能使用真空加热或保护性气氛加热。如果在盐浴中加热工件,则脱碳效果良好。第三是适当设计工件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规格。第四必须基于工件本身特点,分析技术要求,例如合理选择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5 结论(1)回火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可塑性和韧性指数越高。回火温度和材料返回回火温度成正比,回火温度越高,材料返回回火温度的速度越快。当回火温度处于较高的状态下,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会降低,但此时塑性和韧性逐渐提高。(2)碳钢的组织和成分决定其机械性

15、能,热处理工艺决定了碳钢的结构,当碳含量处于较低状态时,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是钢的主要结构。因此,钢的强度和硬度低,塑性韧性良好。当碳含量开始增加时,珠光体也会逐渐增加,但钢中的铁素体会减少,因此钢的强度和硬度会增加,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会降低。(3)减少硬化钢的内部应力和脆性是回火最主要目的,保持高硬度和耐磨耗性,防止使用中的裂纹和损伤。参考文献1吴小竹,朱震.工程实习与训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夏立芳.金属热处理工艺学(修订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刘贯军,郭晓琴.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周根然.工程材料与机械

16、制造基础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5戴维斯.金属手册案头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6赵忠魁.金属材料学及热处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7胡光立,吴锁春.钢的热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8周光万.金属工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林江.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0刘云旭.金属热处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In order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Brinell hardness of 45 steel, the effects of annealing, normalizing, quenching, low temperature tempering, medium temperature temper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Br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