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_第1页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_第2页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_第3页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_第4页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附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稻1基本条件1.1抗性(病、虫、冷、热)每年南方稻区(不含武陵山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5,同时,长江上游稻区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袈7级;每年武陵山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每年北方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且稻瘟病抗性(稻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于对照。南方稻区的单季晚粳品种、北方稻区的黄淮海粳稻、京津唐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最高级5级。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稻区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南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晚籼)。南方长江上游稻区:褐飞虱

2、、耐冷性、耐热性。南方长江中下游稻区: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晚粳)、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不含早籼)、耐冷性(晚籼)、耐热性(中籼)。南方武陵山区:耐冷性。北方早粳区:耐冷性。北方华北中粳区:条纹叶枯病。1.2生育期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和晚籼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其他类型早籼和晚籼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3.0天;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华南晚籼和黄淮海中熟中粳、东北中熟早粳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5.0天;其他类型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7.0天。当国家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更换时,由稻专业委员会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1.3结实率

3、中稻品种年度结实率70%的区域试验点3个,晚稻品种年度结实率65%的区域试验点3个。1.4旱稻品种抗旱性抗旱级别5级。2分类品种条件2.1高产稳产品种审定品种与对照同为常规稻或杂交稻,与对照同等级品质,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走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增产、生产试验0.0%试验点比例均65%。或比对照品质差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例75%。杂交稻作对照品种的常规稻品种,每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比照第一款,比对照品种增产幅度相应降低3个百分点。常规稻作对照品种的

4、杂交稻品种,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照第一款,比对照品种增产幅度相应增加2个百分点。2.2绿色优质品种2.2.1抗病品种:南方稻区稻瘟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且华南稻区白叶枯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武陵山区稻区稻瘟病抗性达到抗以上;北方稻区粳稻和南方稻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达到抗以上,同时条纹叶枯病达到抗以上。2.2.2抗虫品种:早籼对白背飞虱达到中抗以上水平,中籼及晚籼、晚粳对褐飞虱达到中抗以上水平,且优于对照品种一个级别以上。2.2.3优质品种:品种品质达到部颁标准2级及以上。2.2.4轻简化栽培品种:机械插秧品种,抗倒伏程壓3级,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全生育期108天,双季晚稻每年区域试验结实率平均不

5、低于对照。直播品种:抗倒伏程度弟级,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全生育期108天,芽期耐低氧发芽(淹水条件下成秧率80%)、发芽率90%,双季早稻苗期耐寒;双季晚稻每年区域试验结实率平均不低于对照。2.3特殊类型品种糯稻品种:支链淀粉含量98%。小麦基本条件1.1抗病性长江上游冬麦区条锈病未达到高感,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赤霉病未达到高感,东北春麦早熟区秆锈病未达到高感,东北春麦晚熟区秆锈病中抗(含)以上。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品种、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品种、北部冬麦区品种、西北春麦区水地品种,对鉴定病害未达到全部高感。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麦区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长江上游麦区冬麦品种:白粉病、赤

6、霉病和叶锈病。长江中下游麦区冬麦品种: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黄花叶病毒病。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品种: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品种: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抗寒性。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品种、旱薄地品种: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抗旱性,抗寒性。北部冬麦区水地品种: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抗寒性。北部冬麦区旱地品种: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黄矮病,抗旱性,抗寒性。东北春麦区早熟品种:叶锈病和白粉病。东北春麦区晚熟品种: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根腐病。西北春麦区水地品种: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赤霉病。西北春麦区旱地品种:条锈病、叶

7、锈病、白粉病、黄矮病,抗旱性。1.2抗倒伏性每年区域试验倒伏程度3级,或倒伏面积40.0%的试验点比例70%。1.3生育期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的品种。1.4抗寒性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抗寒性鉴定,或试验田间表现,越冬死茎率20.0%或不超过对照的品种。1.5品质分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四类,各项品质指标要求都可以满足强筋的为强筋小麦;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强筋的要求,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为中强筋小麦;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中强筋的要求,但可以满足中筋的为中筋小麦;达不到弱筋要求的也为中筋小麦。分类品种条件2.1高产稳产品种审定品种与对照同为常规品种或杂交品种且同等级品质,两年区域

8、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每年区域试验增产2.0%.生产试验不减产试验点比例60%o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中筋品种,对照品种为常规中筋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f5%,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5%的试验点比例60%o2.2绿色优质品种2.2.1抗赤霉病品种:抗性鉴定结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抗及以上、黄淮冬麦区中抗及以上的品种。2.2.2节水品种:节水指数大于0.8且节水试验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60%的品种。2.2.3节肥品种:在比常规施肥量减少20%以上试验条件下每年区域试验、生产

9、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60%的品种。2.2.4抗旱品种:抗旱性鉴定等级为2级以上的品种。2.2.5抗穗发芽品种: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检测(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检测方法NY/T1739-2009)结果达到抗以上级别的品种。2.2.6早熟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比对照品种平均早熟2天(含)以上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与对照产量相当的品种。2.2.7优质品种:满足下述各项相关指标要求的强筋、中强筋和弱筋小麦为优质品种。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0.5%、吸水率60%、稳定时间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

10、.E.U.(参考值)450、拉伸面积100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降为中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8.5%、吸水率58%、稳定时间7.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350、拉伸面积80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筋的降为中筋小麦。中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稳定时间3.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200、拉伸面积50cm2。弱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

11、率55%、稳定时间3.0分钟。2.3特殊类型品种2.3.1糯小麦:支链淀粉含量98%o2.3.2彩色小麦:除白色、黄色、红色之外的其他籽粒颜色。玉米1基本条件1.1抗病性1.1.1籽粒用玉米品种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西北春玉米类型区: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小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

12、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亚热带玉米类型区:纹枯病、茎腐病、大斑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东南春玉米类型区:纹枯病、茎腐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玉米区品种还应对以下抗病性进行鉴定。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灰斑病。西北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丝黑穗病。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弯孢叶

13、斑病、瘤黑粉病。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亚热带玉米类型区:灰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东南春玉米类型区:小斑病。1.1.2青贮玉米品种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西北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小斑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亚热带玉米类型区、东南玉米类型区: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均未达到高感。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玉米区品种还

14、应对以下抗病性进行鉴定。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灰斑病。西北春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瘤黑粉病。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亚热带玉米类型区、东南春玉米类型区:灰斑病、南方锈病。1.1.3鲜食甜玉米品种、糯玉米品种北方鲜食玉米类型区:瘤黑粉、丝黑穗病、大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瘤黑粉、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小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西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瘤黑粉、丝黑穗病、小斑病、纹枯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

15、:瘤黑粉、丝黑穗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纹枯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1.1.4爆裂玉米品种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丝黑穗病、瘤黑粉病。1.2生育期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1.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西北春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2.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当国家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更换时,由玉米专业委员会

16、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1.3抗倒伏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分另上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比例不超过20%。1.4品质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73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69.0%,粗蛋白质含量(干基)8.0%,粗脂肪含量(干基)3.0%。2分类品种条件2.1高产稳产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P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刃.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60%。2.2绿色优质品种2.2.1抗病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所在区域鉴定病害均达到中抗及以上。2.2.2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品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7、的品种。含水量低: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60%。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70%。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对照相当,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产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抗倒伏: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区域试验

18、、生产试验产量与对照相当,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高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3.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50%。东北中熟组和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70%。抗倒伏、含水量低: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

19、28%,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2.3特殊类型品种2.3.1糯玉米(干籽粒)、高油、高赖氨酸(优质蛋白玉米,QPM)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10.0%。品质。糯玉米(干籽粒):粗淀粉含量(干基)69.0%,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7.0%。高油玉米:粗脂肪(干基)含量7.5%。高赖氨酸玉米:赖氨酸(干基)含量0.4%。2.3.2青贮玉米(不包括粮饲兼用)生物产量。收获时的鲜物质产量(公斤/亩),干物质含量(%),或其他衡量指标。生育期。以同一生态类型区大面积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或国家(省)区域试验的普通玉米对照品种为对照,

20、普通玉米对照品种黑层出现时,参试品种的乳线位置应1/2。品质。整株粗蛋白含量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3%,淀粉含量25%;持绿性,收获期全株保持绿色的叶片所占比例()。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大于等于10.0%的试验点比例20%;或每年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不高于对照。2.3.3鲜食甜玉米品种、鲜食糯玉米品种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鲜食甜玉米品种:鲜样品可溶性总糖含量。鲜食糯玉米品种: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甜加糯型(同一果穗上同时存在甜和糯两种类型籽粒,属糯玉米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抗倒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5.0%。产量。鲜果穗产量(公斤/亩)。2.3.4爆裂玉米品种品质。膨化倍数,爆花率,籽粒颜色。抗倒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大豆1基本条件1.1抗病性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对弱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达到中感及以上,对强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达到感及以上。大豆灰斑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对优势生理小种抗性级别达到中感及以上。大豆炭疽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长江流域春大豆、热带亚热带春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