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文姓起源_第1页
百家姓文姓起源_第2页
百家姓文姓起源_第3页
百家姓文姓起源_第4页
百家姓文姓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家姓文姓起源文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 部分文姓就已出现。在宋版 百家姓中排名第355位。下面 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文姓起源相 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文姓起源源流一出自于姬姓,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据风俗通义等有关资料 所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 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 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商纣王封为西伯。因西伯声望太 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后释放。西伯归周后,以贤臣姜尚为 辅佐,先后吞并了虞、芮、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卜崇(今河南嵩县北) 等国,并建丰邑(今陕西长安浑水以西)作为国都,形成了 “三分

2、天下” 的局面,其实力超过商王朝。西伯在位 50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 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 11世纪建立了周朝, 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浑水以东),追谥西伯为周文王。姬昌八代孙中 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这便是文姓 的得姓始祖。源流二出自周代卫国文子之后。据姓氏考略等所载,西周初年建立 的卫国(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 , 又迁都于楚丘,后又迁都帝丘,前209年,为秦所灭),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叫孙文 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源流三出自姚姓和妫姓。为舜帝后裔妫满之裔孙。南宋通志 ;氏族略 言:“虞

3、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讷五姓”。“妫讷”,古水名, 又作“涉讷”,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舜帝本为 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姚姓: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言,舜后胡公妫满封陈, 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畦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 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姚氏。 舜 帝一系主支,历经姚;;妫;陈;田;陈,多次变迁,并分脉出许多支姓。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在论及自己的族系时说:“虞氏之先受姓日姚, 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

4、简要概述了舜 帝一族姓氏变迁的历程。据左传记载,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讷,其后因以为氏姓,姓妫氏。舜崩,传禹天下,舜子均 商为封国。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国,以奉 帝舜祀。春秋时期,陈国有一公子名妫完,乃妫满第十代孙,因宫廷 之变后于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逃到了齐国。公子完感谢齐桓 公姜小白赐田地邑城之德,遂指田改姓为田氏。此后公子完第十代孙 田和“田代齐姜”于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被周王室册命为 齐侯。公子完逝世后,齐王曾赐其谥号为“敬”,史称田敬仲完。通 志?氏族略:田氏既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寇, 敬仲惧祸奔齐,遂匿其氏为田

5、。陈田声近陈故也,又齐襄王之后,本 田氏,后改法氏。法,姓也,齐襄王法章之后,本田姓,齐灭于秦, 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为氏。敬,姓也 .公子完子孙有姓:陈、田 、法、敬等四种。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战国时,齐国(今属山东)有贵族田文, 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有名的政治 家。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孟尝君逃到魏国(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 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也有以“文” 为氏的。出自敬姓避讳改姓。史宋?文彦博传指出,“文彦博字宽夫, 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 ”.五代后晋时,文彦博的 曾祖父敬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

6、 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苟.约在公元947年后晋为后汉所灭, 敬氏不存在避讳之嫌了,苟氏、文氏的有些后代相继回复为敬氏,有 些则没有复回原姓。公元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王朝,赵匡胤成为宋太祖。由于赵匡胤的爷爷名叫“赵敬”,如此一来敬氏又犯了帝讳,文彦博祖父文铳(号挺之)只好再次改为文氏或苟 氏。源流四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建立许国,为姜姓诸侯国。春秋时,许国受郑楚所迫,经四次迁都,前 576年迁叶(今河南叶县 西南),前55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9年复迁叶,前524 年迁白羽(今河南西

7、峡),前506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战 国初年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子孙四散。除有以原国名“许”为氏 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就是文姓 .源流五改姓或小数民族文姓。蒙古族文氏,源于蒙古族乞颜部分支鄂 依罗特氏部落,元朝时期随军驻扎于云南、广西地区。至元末明初,明军沐国公沐英、黔国公沐晟攻克云贵高原,沐英 领兵镇守云南,沐晟镇守贵州,该家族分别改汉字姓为文氏、印氏、 余氏、铁氏、金氏等,慌伪称汉族以避灾祸,后划入沐晟镇下,分迁 至贵州长顺一带,世代称文氏至今。锡伯族温都尔氏改姓文。土家、黎、壮、布依、回等民族均有文姓。源流六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范武子之子范燮,

8、属于以先祖 名字为氏。范燮,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范武子 (士会)之子,又名士 燮,字子文,史称其为“范文子”,简称“文子”、“范叔”,是晋国范 氏家族首领的继承人。这在史籍晋语中韦昭注:“文子,武子之子燮也。”源流七同前三,源于姚姓和妫姓,具体出自战国时期齐威王田因齐之孙田文,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有个贵族叫田文, 就是那位“一鸣惊人”的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封号为孟尝君,食邑 在薛(今山东滕州东南部)。源流八同前三,源于姚姓和妫姓,具体出自春秋时期陈厉公妫佗之后裔, 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敬君,原陈厉公之子仲,谥为敬,其支孙以谥号为氏。”源流九:

9、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喜塔拉氏,满语拼音为Sitara Hala ,汉字义“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国 学者史禄国认为,该姓氏与瓜尔佳氏同属“阔雅里满洲”。另外,在朝鲜史籍龙飞御天歌中记载有哈兰都达鲁花赤姓“奚滩”,乃明 朝时期的女真望族,曾一度改汉字姓为刘氏,因此有学者认为喜塔喇 氏即其演变而来。喜塔喇氏世居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蜚优城(今吉 林辉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长白山盖吉(今长白山周围地区卜佛克顺 (今辽宁新宾)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字姓为文氏、管氏、赵氏、 图氏、祝氏、齐氏、孙氏、

10、希氏、奚氏、喜氏、线氏、祁氏等。.满族文都氏,亦称温都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 为氏,满语拼音为 Wendu Hala ,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 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 卜瓦尔喀一带,今南自长白 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外兴安岭东段、黑龙江下游、海参威周围、乌苏里江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 的姓氏之一,后多改汉字汉姓为孔氏、温氏、都氏、文氏、闻氏。.满族文车亨氏,亦称温彻亨氏、稳赤亨氏,满语拼音为 Wenceheng Hala ,汉字义“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 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卜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改

11、汉字姓为温氏、文氏。.满族文达氏,满语拼音为 Wen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 树),后多改汉字为文氏、达等。.满族文德氏,满语拼音为 Wende Hala ,汉字义“尚未”,世 居塔克什(今黑龙江口南岸原塔克题音屯),后多改汉字姓为文氏。.满族文札氏,满语拼音为 Wenja Hala ,世居长白山地区,后 多改汉字为文氏。.满族宁古塔氏, 源出清六祖世居地,以地为氏,满语拼音为 Ningguta Hala ,汉字义“六”,所冠汉姓为宁氏、刘氏、艾氏、文 氏等,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卜绥芬河流域)、璀春(今吉林辉春)、 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该

12、 支文氏始祖为宁古塔;文泰,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讷殷,从征嚼尔丹 时阵亡,追赠世袭云骑尉,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汉语之谐 音汉字为姓氏,世代称文氏至今。源流十源于锡伯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温都尔氏,世居绥芬河上游)、瓦尔喀一带,今南自长白 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外兴安岭东 段、黑龙江下游、海参威周围、乌苏里江等地,后有改汉字单姓为 文氏。源流十一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文学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文 学掾,亦称文学史,是汉高祖刘邦设置的一种官位。源流十二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黎族、壮族

13、、 布依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文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 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 流改为汉字姓文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姓迁徙春秋时,文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山东、湖北一带,战国 时,文姓已经播迁到江准地区。两汉时,文姓西进四川、北上山西、 南下跨过长江。唐朝时文姓已经出现在两广地区,尤盛在江西和安徽。 其后,文姓在各地都有了分支。宋朝时,文姓大约有18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3% ,为宋 朝第七十九位姓氏。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 30%。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四川、江西,这三省文姓 大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 76%,其次分布

14、于河南、河北、广西。全 国形成了北部晋豫冀、南部江西两块文姓聚集地。明朝时,文姓大约有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 ,为明朝第一百位大姓。宋、元、明 600年中,文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 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文姓。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四川、江苏四省,大约占文姓总人口 的64% ,其次分布于广东、山西、湖北、广西、陕西。江西为文姓 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 23%。宋、元、明时期,文姓的 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 国重新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文姓聚集区。文姓分布当代文姓的人口已达170万,大约占全国人

15、口的0.14%,排在全国第一百零九位。从明朝至今 600年中文姓人口由 16万激增到170万,增长了 10倍,文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 人口的增加速度。如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西、四川、 广东四省区,大约占文姓总人口的 51%,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 重庆、海南,四省市又占了 25%。湖南为当代文姓第一文大省,居 住了文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湘桂粤、川鄂两块文姓聚集区。 在600年间,文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 别,向南和向西是流动的主流。文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 在粤桂琼、湘渝、贵州大部、福建西端,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 在0.3%以上,有的达到2.4%以上,以上覆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