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设计2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38579189 引 言 PAGEREF _Toc138579189 h 1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0 1 设计任务及概况 PAGEREF _Toc138579190 h 2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1 1.1 设计任务及依据 PAGEREF _Toc138579191 h 2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2 1.1.1 设计任务 PAGEREF _Toc138579192 h 2 HYPERLINK l _
2、Toc138579193 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PAGEREF _Toc138579193 h 2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4 设计范围 PAGEREF _Toc138579194 h 3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5 设计水量及水质 PAGEREF _Toc138579195 h 3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6 设计水量 PAGEREF _Toc138579196 h 3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7 设计水质 PAGEREF _Toc138579197 h 3 HYPERLINK l _Toc
3、138579198 设计人口 PAGEREF _Toc138579198 h 3 HYPERLINK l _Toc138579199 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PAGEREF _Toc138579199 h 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0 方案确定的原则 PAGEREF _Toc138579200 h 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PAGEREF _Toc138579201 h 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2 厂址及地形资料 PAGEREF _Toc138579202 h 4 HYPERLINK l
4、 _Toc138579203 气象及水文资料 PAGEREF _Toc138579203 h 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4 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PAGEREF _Toc138579204 h 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5 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PAGEREF _Toc138579205 h 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6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138579206 h 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7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PAGEREF _Toc138579207 h 8 HYPERL
5、INK l _Toc138579208 格栅 PAGEREF _Toc138579208 h 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09 泵房 PAGEREF _Toc138579209 h 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0 沉砂池 PAGEREF _Toc138579210 h 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1 初沉池、二沉池 PAGEREF _Toc138579211 h 10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2 曝气池 PAGEREF _Toc138579212 h 10 HYPERLINK l _Toc138579
6、213 接触池 PAGEREF _Toc138579213 h 1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4 计量槽 PAGEREF _Toc138579214 h 1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5 浓缩池 PAGEREF _Toc138579215 h 1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6 消化池 PAGEREF _Toc138579216 h 1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7 污泥脱水 PAGEREF _Toc138579217 h 1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8 3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
7、计 PAGEREF _Toc138579218 h 1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19 格栅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19 h 1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0 粗格栅 PAGEREF _Toc138579220 h 1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1 格栅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21 h 1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2 选型 PAGEREF _Toc138579222 h 1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3 泵房 PAGEREF _To
8、c138579223 h 1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4 泵房的选择 PAGEREF _Toc138579224 h 1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5 泵的选择及集水池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25 h 1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6 扬程估算 PAGEREF _Toc138579226 h 1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7 细格栅 PAGEREF _Toc138579227 h 1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8 细格栅的计算: PAGEREF _To
9、c138579228 h 1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29 格栅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29 h 1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0 选型 PAGEREF _Toc138579230 h 2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1 沉砂池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31 h 2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2 池体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32 h 2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3 沉砂室尺寸计算 PAGEREF _Toc13857
10、9233 h 2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4 排砂 PAGEREF _Toc138579234 h 2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5 出水水质 PAGEREF _Toc138579235 h 2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6 初沉池 PAGEREF _Toc138579236 h 2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7 池体尺寸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37 h 2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38 中心管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38 h 29
11、HYPERLINK l _Toc138579239 出水堰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39 h 30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0 集配水井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40 h 3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1 出水水质 PAGEREF _Toc138579241 h 3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2 选型 PAGEREF _Toc138579242 h 3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3 曝气池 PAGEREF _Toc138579243 h 32 HYPERLINK
12、 l _Toc138579244 池体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44 h 3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5 曝气系统设计与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45 h 3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6 供气量 PAGEREF _Toc138579246 h 3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7 空气管道系统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47 h 3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48 空压机的选择 PAGEREF _Toc138579248 h 42 HYPERLINK
13、 l _Toc138579249 污泥回流系统 PAGEREF _Toc138579249 h 4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0 二沉池 PAGEREF _Toc138579250 h 4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1 池体尺寸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51 h 4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2 中心管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52 h 4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3 出水堰的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53 h 47 HYPERLINK l _
14、Toc138579254 集配水井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54 h 4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5 出水水质 PAGEREF _Toc138579255 h 4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6 选型 PAGEREF _Toc138579256 h 4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7 接触池 PAGEREF _Toc138579257 h 4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58 接触池尺寸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58 h 49 HYPERLINK l _Toc13857
15、9259 加氯间 PAGEREF _Toc138579259 h 50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0 计量槽 PAGEREF _Toc138579260 h 5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1 4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PAGEREF _Toc138579261 h 5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2 4.1 污泥浓缩池 PAGEREF _Toc138579262 h 5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3 4.2 污泥消化池 PAGEREF _Toc138579263 h 55 HYPERLINK l _Toc1
16、38579264 4.2.1 一级消化池池体部分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64 h 5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5 4.2.2 一级消化池池体各部分表面积计算 PAGEREF _Toc138579265 h 57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6 二级消化池 PAGEREF _Toc138579266 h 5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7 贮气柜 PAGEREF _Toc138579267 h 5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8 4.4 污泥控制室 PAGEREF _Toc1385792
17、68 h 5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69 污泥投配泵的选择 PAGEREF _Toc138579269 h 5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0 污泥循环泵 PAGEREF _Toc138579270 h 60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1 污泥控制室布局 PAGEREF _Toc138579271 h 6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2 脱水机房 PAGEREF _Toc138579272 h 6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3 采用带式压滤机除水 PAGEREF _Toc1385
18、79273 h 61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4 选型 PAGEREF _Toc138579274 h 6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5 4.6 事故干化场 PAGEREF _Toc138579275 h 62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6 压缩机房 PAGEREF _Toc138579276 h 6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7 5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PAGEREF _Toc138579277 h 6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8 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1385
19、79278 h 6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79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PAGEREF _Toc138579279 h 6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0 5.1.2 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138579280 h 63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1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PAGEREF _Toc138579281 h 6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2 高程布置原则 PAGEREF _Toc138579282 h 64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3 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20、PAGEREF _Toc138579283 h 65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4 总 结 PAGEREF _Toc138579284 h 66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5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38579285 h 68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6 致 谢 PAGEREF _Toc138579286 h 69 HYPERLINK l _Toc138579287 附 录 PAGEREF _Toc138579287 h 701 设计任务及概况1.1 设计任务及依据1 设计任务 2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
2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1 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5 ,给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三废设计手册废水卷。1 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采用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 (3)采用成熟 、高效、优质的设备,并设计较好的自控水平,以方便运行管理; (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使污水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妥善处理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固体物,以免造成二次污染;(6)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1设计范围设计二级
22、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初步设计。1.2设计水量及水质1设计水量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20=8333=;污水的最大处理量为=15125;污水的最小处理量为。日变化系数取为,时变化系数取K为,总变化系数取为。1计水质设计水质如表1.1所示。表1.1 设计水质情况 项 目CODcr TPNH3-N入水()出水()去除率(%)1.3.3设计人口(1)按SS浓度折算: 式中:Css废水中SS浓度为mg/LQ 平均日污水量为20万m3/dass每人每日SS量,一般在35-55/人,则: Nss =(2)按浓度折算 式中:废水中浓度为mg/LQ 平均日污水量为20万m3/d每人每日BOD量,一般在20-35/人
23、gd,取30/人g.d, 则: NSS=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1)采用先进、稳妥的处理工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合理布局,投资低,占地少。(3)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4)综合利用,无二次污染。 (5)综合国情,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2厂址及地形资料该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某市西北部。厂址所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地面平均标高为40.50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2气象及水文资料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气象和水文特征。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
2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氧化沟法、SBR法等等。下面对SBR工艺、氧化沟工艺、A/O脱氮工艺三种方案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污水的处理工艺。(1)SBR工艺SBR工艺的优点如下:(1)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2)处理效果好,出水可靠;(3)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4)污泥沉降性能良好;(5)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 SBR工艺的缺点如下:(1)反应器容积率低;(2)水头损失大;(3)不连续的出水,要求后续构筑物容积较大,有足够的接受能力;(4)峰值需要量高;(5)设备利用率低;(6)管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而
25、言,SBR是一种系统简单、投资节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但是它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就不太适合了。因为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打,需要设计多个SBR反应池进行并联运行,个数增多,必定使操作管理变得复杂,运行费用也会提高。而且由于SBR法事一种设备利用率低的处理工艺,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时,基建费用也高。(2)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的主要优点如下:(1)氧化沟的液态在整体上是完全混合的,而局部又具有推流特性,使得在污水中能形成良好的混合液生物絮凝体,提高二沉池的污泥沉降速度及澄清效果,另外,其独特的水流性能对除磷脱氮也是极其重要的(2)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质好,并可实现脱氮。(3)污泥厂量少,污泥性质稳定。(4
26、)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稀释能力氧化沟的缺点如下:(1)单纯的氧化沟工艺的除磷效率很低,需要增设厌氧段才能达到一定的除磷效率。(2)虽然污泥产量少,耐冲击负荷,但是这是建立在该工艺很低的污泥负荷上的,且要求处理构筑物内水深要浅,而这又决定了在处理相同水质,水量污水的情况下,该工艺是最占土地的,也即增加了基建费用。(3)好氧缺氧(A/O)脱氮工艺A/O的工艺特点:(1)A/O工艺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节省基建费用;(2)反硝化缺氧池一般无需外加有机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3)因为好氧池在缺氧池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
27、有机物的到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出水水质;(4)缺氧池中污水的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所利用减轻了其他好氧池的有机物负荷,同事缺氧池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充好氧池中硝化需要的碱度;(5)脱氮效果较高,一般氮的去除率约为60%85%。三种工艺经过比较,氧化沟除了具有A/O的效果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工作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效果。(2)不设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3)BOD负荷低,使氧化沟具有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率低,勿需进行硝化处理。(4)脱氮效
28、果还能进一步提高。(5)电耗较小,运行费用低。而SBR工艺仅适合处理量为10万t/d以下的处理厂,所以本课题选择氧化沟处理工艺。2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氧化沟又称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一般采用延时曝气,同时具有去除BOD5和脱氮的功能,它采用机械曝气,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氧化沟处理效率为:BOD5和SS均为95%以上,总氮为70%80%。氧化沟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过大。在刘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于推流之间。污水在沟内的流速v平均为0.4m/s,氧化沟总长为L,当L为100500m时,污水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约为420min,如水力停留
29、时间定为24h,则在整个停留时间要做72360次循环。可以认为在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水只是几近一致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氧化沟内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但是又具有某些推流式的特征,如在曝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到低变动,甚至可能出现缺氧段。氧化沟的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消化和反硝化,去的脱氮的效应。常用的氧化沟系统有卡罗塞氧化沟、交替工作氧化沟及二沉池交替氧化沟。 氧化沟可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卡鲁赛尔(Carrousel)氧化沟。 普通卡鲁赛尔氧化沟处理污
30、水的原理如下:氧化沟中的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在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知道DO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该系统中,BOD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发生在一个池子内。由于结构的限制,这种氧化沟虽然可以有效去除BOD,但脱氮除磷的能力有限。污水工艺流程的确定主要依据污水水量、水质及变化
31、规律,以及对出水水质和对污泥的处理要求来确定。本着上述原则,本设计选Carrousel型氧化沟法作为污水处理工艺。排放格栅曝气沉沙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污泥泵房浓缩池储泥池脱水间城市污水栅渣砂水分离泥饼外运污泥回流剩余污泥Carrousel型氧化沟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计量槽2.2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格栅因为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所以在处理系统之前设置格栅,以截留这些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防止堵塞后续处理系统的管理、孔口和损坏辅助设施。格栅可以根据格栅条的净间隙不同而分为粗格栅、中格栅以及细格栅,分别用于截留不同粒径的杂物而设计,也可以根据栅渣量的大小而选择不同的
32、清渣方式,可采用人工清渣或机械清渣。本设计采用粗格栅和细格栅进行隔渣,分别设置在污水泵房前后,以去除不同大小的废渣,由于栅渣量较大,采用机械清渣方式。粗格栅共有三座,两座使用,一台备用。栅前水深为,过栅流速,栅条间隙为50mm,格栅倾角为60。细格栅有四座,三台使用,一台备用。栅前水深为1.05m,过栅流速,栅条间隙为20mm,格栅倾角为60。曝气沉砂池污水中的无机颗粒不仅会磨损设备和管道,降低活性污泥行,而且会板积在反应池底部减小反应器有效容积,甚至在脱水时扎破滤带损坏脱水设备。沉砂池的设置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构筑物的正常运行。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33、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分离为基础,即以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物颗粒则随水流带走。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沉砂池一般设在生物处理池前,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保护后续处理构筑物中的设备免受磨损、堵塞。按池内水流的方向不同,沉砂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旋流式三种,按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式沉砂池等。曝气沉砂池中曝气作用是使颗粒之间产生摩擦,将包裹在颗粒表面的有机物除掉,产生洁净的沉砂,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同时通过调节曝气量还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较稳定,且对污水还有预曝气作用。池子共有六座;尺寸:12m
34、mm;有效水深为。氧化沟本设计采用的是卡罗塞尔(Carrousel)2000氧化沟氧化沟是二级处理的主体构筑物,是活性污泥的反应器,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氧化沟后,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每座Carrousel 2000型氧化沟中配有一定数量的表曝机,实现沟内混合液的推流、混合和充氧。系统的充氧量可以通过沟内表曝机运行的台数的多少进行调节。另外,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每座氧化沟中还装有一定数量的液下推流器,用于保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流速,并防止混合液在部分表曝机运转的情况下,发生污泥沉降分离的现象。氧化沟共有六座,直径为40m,高为,有效水深为m。为了布水均匀,进水管设穿孔挡板,穿孔率为
35、10%-20%,出水堰采用直角三角堰,池内设有环形出水槽,双堰出水。每座沉淀池上设有刮泥机,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传动排泥。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布置在生化处理构筑物后面,主要用以澄清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期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二沉池除了进行泥水分离外,还需要进行污泥浓缩,同时由于进水的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它还要暂时贮存污泥。由于二沉池需要起到污泥浓缩的作用,往往所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要的池面积。二沉池九坐,直径为36m,高为m,有效水深为m。也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排泥装置采用周边传动的刮吸泥机。其特点是运行
36、效果好,设备简单。污泥回流设备采用型螺旋泵。本设计采用辐流式沉淀池。其特点有:运行好,较好管理。接触消毒池消毒是保证污水安全排放或回用的最后环节。尽管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微生物和可能的致病菌已绝大部分被杀灭(氧化)或随着沉淀物一起被去除,但经过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仍可能含有一些游离的微生物(致病菌),其排放仍可能对水体的卫生安全(尤其是排放水体作为饮用水源或其他可能与人类接触的用途时)造成威胁。因此,消毒是污水(尤其是城市污水、医院污水、屠宰废水等含有人类及动物代谢物的污水)处理必需的最终的处理单元。消毒方法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
37、。化学方法是利用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及化合物、各种卤素、臭氧、重金属离子等。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氯系消毒剂,主要为液氯和漂白粉。消毒过程在接触池中进行。接触池有水平隔板式、垂直隔板式和搅拌池等,由于水平隔板式(又称廊道式)流态稳定,不易短流和形成漩涡,且阻力较小,因此为最常见得接触池池型。氯价格便宜,消毒可靠且经验成熟,是应用最广的消毒剂,所以本次设计选择液氯消毒。 接触池 总长为m,分14个廊道,每廊道长23m,宽4m计量槽 为提高污水厂的工作效率和运转管理水平,并积累技术资料,以总结运转经验,为今后处理厂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设计计量设备,以正确掌握污水量、污泥量、空气量以
38、及动力消耗等。本设计选用巴式计量槽,设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末端。 = 7 * GB3 浓缩池浓缩池的作用是用于降低要经稳定、脱水处置过程或投弃的污泥的体积。污泥浓缩后污泥增稠,污泥的含水率降低,污泥的体积大幅度地降低,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其他工程措施的投资。污泥浓缩的方法分为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等。重力浓缩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污泥浓缩方法,按运行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前者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厂,后者适用于小型污水厂和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浮选浓缩适用于疏水性污泥或者悬浊液很难沉降且易于混合的场合,例如,接触氧化污泥、延时曝起污泥和一些工业的废油脂等。离心浓缩主要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场合,其最
39、大不足是能耗高,一般达到同样效果,其电耗为其它法的10倍。从适用对象和经济上考虑,故本设计采用重力浓缩池。形式采用连续式的,其特点是浓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消耗小,运行费用低,贮存污泥能力强。采用水密性钢筋混凝土建造,设有进泥管、排泥管和排上清夜管。浓缩池二座,直径为24米,浓缩时间14h。 = 8 * GB3 污泥脱水 污泥机械脱水与自然干化相比较,其优点是脱水效率较高,效果好,不受气候影响,占地面积小。常用设备有真空过滤脱水机、加压过滤脱水机及带式压滤机等。本设计采用带式压滤机,其特点是:滤带可以回旋,脱水效率高;噪音小;省能源;附属设备少,操作管理维修方便,但需正确选用有机高分子混凝
40、剂。另外,为防止突发事故,设置事故干化场,使污泥自然干化3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3.1格栅的计算3粗格栅选用三个规格一样的粗格栅,并列摆放,两台工作,一台备用。图3.1 格栅示意图3 (1) 栅条间隙数 式中:栅条间隙数,个; 最大设计流量,;格栅倾角,取= 60;栅条间隙, ,取;栅前水深,取;过栅流速,取;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根据设计任务书。则:(2) 栅槽宽度 式中:栅条宽度,取0.01 。则: (31-1)(3)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式中:设计水头损失,;计算水头损失,;重力加速度,取;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形状系数,
41、取(由于选用断面为锐边矩形的栅条)。则: = = (4) 栅后槽总高度 式中:栅前渠道超高,取。则: 。(5) 栅槽总长度 式中: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进水渠宽,取;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取=20;栅槽与进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栅前渠道深,.则:= =(6) 每日栅渣量 式中:栅渣量,取。则: , 宜采用机械清渣(7) 校核 式中:栅前水速,;一般取最小设计流量,;进水断面面积,; 设计流量,取=。 则: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选型选用型链式旋转格栅除污机,其性能如表3.1所示。表3.1 粗格栅性能表项 目型 号安装角过栅水速 电机功率 性 能型链式旋转格栅除污机603.2
42、泵房3选择集水池与机械间合建的半地下矩形自灌式泵房,这种泵房布置紧凑,占地少,机构省,操作方便。 3(1) 平均秒流量(2) 最大秒流量(3) 考虑3台水泵,每台水泵的容量为(4) 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6分钟的容量集水池面积3(1) 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的高差 =45-其中:集水池有效水深,取;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取; 进水管管底高程,取; 进水管管径,由设计任务书; 进水管充满度,由设计任务书; 经过粗格栅的水头损失,取h。由于资料有限,出水管的水头损失只能估算,设总出水管管中心埋深米,局部损失为沿线损失的30%,则泵房外管线水头损失为0.558m。泵房内的
43、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米,考虑自由水头为1米,则水头总扬程: Hz。选用型污水水泵三台,每台,扬程。集水池有效水深,吸水管淹没深度,喇叭口口径,取泵房地下部分高6.2m,地上部分6 .3m,共。 3.3细格栅3的计算:设四台机械格栅,三台运行,一台备用。3格栅的计算(1) 栅条间隙数 式中:栅条间隙数,个;最大设计流量,;格栅倾角,取= 60;栅条间隙, ,取;栅前水深,取;(一般栅槽宽度B是栅前水深h的二倍)过栅流速,取;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由设计任务书。则: , 取70个(2) 栅槽宽度 式中:栅条宽度,取0.01 。则:(70-1)(3)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式中:设计水头损失,; 计算
44、水头损失,;重力加速度,取;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形状系数,取(选用迎背水面均为半圆形的矩形栅条);则:= = (4) 栅后槽总高度 式中:栅前渠道超高,取。则:。(5) 栅槽总长度 式中: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进水渠宽,取;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取=20;栅槽与进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栅前渠道深,。则:=(6) 每日栅渣量 式中:栅渣量,取。则: 宜采用机械清渣(7) 校核 式中:栅前水速,;最小设计流量,;A进水断面面积,;设计流量,取=。 则: 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选型选用型弧形格栅除污机,其性能如
45、表3-2所示。表3.2 细格栅性能表项目圆弧半径栅条组宽重 量安装角过栅水速 电机功率 性能5001200600603.4沉砂池的计算3池体计算(1) 池子总有效容积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一般为1min3min, 此处取=2。则: (2) 水流断面面积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取。一般为则: (3) 池子总宽度 式中:设计有效水深,取,一般值为2m3m。则: (4) 池子单格宽度 式中:池子分格数,个,取=6。则: (5)校核宽深比: b/ =2.8/2.5=1.12,在12范围内,符合要求。(6) 池长 则:(7) 校核长宽比:L/B=12/2.8=4.3
46、74,符合要求。(8)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式中:每污水所需空气量,取。则: 3(1) 砂斗所需容积 式中:城市污水沉砂量,取=30; 两次清除沉砂相隔的时间,取=2;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由设计任务。则:(2) 每个砂斗所需容积 式中:砂斗个数,设沉砂池每个格含两个沉砂斗,有6个分格,沉砂斗个数为12个则:(3) 砂斗实际容积 式中:砂斗上口宽,;砂斗下口宽,取=1;砂斗高度,取;斗壁与水平面倾角,取=55。则: (4) 沉砂池总高度(采用重力排砂) 式中:超高,取; 砂斗以上梯形部分高度,;池底坡向砂斗的坡度,取,一般值为0.10.5 则:(5) 最小流速校和 式中:设计流量,取=;最小
47、设计流量,;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格数,个,取=2;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流断面面积,为。 则:,符合设计要求。3排砂 采用重力排砂,排砂管直径,在沉砂池旁设贮砂池,并在管道首端设贮砂阀门。(1) 贮砂池容积 则:(2) 贮砂池平面面积 式中:贮砂池有效水深,取。则: 3出水水质 查给排水设计手册2,经曝气沉砂池,去除率10%。则:=3.5氧化沟3池体尺寸计算(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12500; 池数,个,取=6;表面负荷,取。则: (2) 池子直径 则: 取40(3) 实际水面面积 则:核算表面负荷:,符合要求.(4)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式中:沉淀时间,取。则: (5
48、)校核径深比:D/,在611内,符合要求(6)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则:(7)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式中:每人每日污泥量,查给排水设计手册5取;一般范围为()设计人口数,人,取=人;为SS的设计人口,因为此处主要去除的就是SS 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取=4。则:(8) 污泥斗容积 式中: 污泥斗高度,; 污泥斗上部半径,取;污泥斗下部半径,取;斗壁与水平面倾角,取=60。则:(9) 污泥斗以上圆锥部分污泥容积 - 式中:圆锥体高度,; 池子半径,。 i坡度,此处取则: (10) 沉淀池总高度 式中:超高,取;缓冲层高度,取,一般值为有效水深,为圆锥体高度,为污泥斗高度,为则:(11) 沉淀池池边
49、高 则: (12) 污泥总容积V=V1+V2m320m3 (13)校核径深比:在612之间,符合要求 3中心管计算(1) 进水管直径:取=900 则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2) 中心管设计要求 图3.2中心管计算图 (3) 套管直径,取 则: 在之间,符合要求。(4) 设8个进水孔,取 则:(5) ,取则: (6) ,取 则: 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3.出水堰的计算 (1) 出水堰采用直角三角堰,过水堰水深取,一般(2) 堰口流量: (3) 三角堰个数:个(4) 出水堰的出水流速取:则:断面面积(5) 取槽宽为,水深为,出水槽距池内壁则: (6) 出水堰总长(7) 单个堰堰宽(8) 堰口宽,
50、堰口边宽(9) 堰高(10) 堰口负荷: 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集配水井计算(1) 设计三个初沉池用一个集配水井,共两座。(2) 配水井来水管管径取=1500,其管内流速为 则: (3) 上升竖管管径取,其管内流速为则:(4) 竖管喇叭口口径,其管内流速为 取 则:(5) 喇叭口扩大部分长度,取=则:(6) 喇叭口上部水深,其管内流速为则:(7) 配水井尺寸:直径,取则:(8) 集水井与配水井合建,集水井宽,集水井直径则:3出水水质查给排水设计手册2,经初沉池、去除率分别取25%、60%。=3选型选用ZG型周边传动刮泥机六台,每座初沉池一台。其性能如表3.3所示。表3.3 型周边传动刮泥机性
51、能表项 目池 径电动机功率滚轮与轨道型式 重 量 性 能40 钢滚轮、钢板轨道160003.6曝气池3池体计算(1) 水中非溶解性含量 式中: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在之间,取;微生物在处理水中所占的比例,取;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取=25。则: (2) 出水中溶解性含量 式中:出水中的总含量,取=25则: (3) 的去除率 式中:的去除效率,%;进水的浓度,取=150。则:83% 符合要求(4) 污泥负荷率 式中:污泥负荷,;系数,取;系数,一般为,取。则: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5) 混合污泥浓度 式中:污泥体积指数,取=120;一般为(100120)mg/L污泥回流比,取=30%;考虑污泥在二
52、沉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有关系数,取;则:(6) 曝气池容积 式中:进水设计流量,取=。则:(7) 单个池容积 式中:曝气池个数,共设三组曝气池,每组两座,共六座,=6则:(8) 单个池面积 式中:H池深,。则:核算宽深比,取池宽 则: 在12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9) 池总长 则:(10) 单廊道长 式中:廊道条数,个,取=5。则: 取(11) 池总高 式中:超高,取。则: 3(1) 曝气池平均需气量 式中:氧化每公斤需氧公斤数,取 ;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取;去除的浓度,;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则:(2) 最大需氧量 式中:变化系数,取。则: (3) 每日去除的量 (4)
53、 则去除每千克的需氧量 (5) 最大需气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3供气量 本设计采用网状模型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淹没深度,计算温度定为30。查得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度,。(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式中:空气大气压力,取; 曝气头在水面以下造成的压力损失,;曝气装置处绝对压力,。则: (2) 空气离开水面时氧的百分比 式中: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百分数,%;氧利用率,%,取=12%。则:(3) 曝气池混合液氧饱和度 式中:标准条件下清水表面处饱和溶解氧,;按曝气装置在水下深度处至池面的平均溶解氧值,。则: (4) 换算成20时,脱氧清水的充氧量为: 式中:混合液中值与水中值之比,即
54、,一般为,取;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值与清水的饱和溶解氧值之比,一般为,取; 混合液剩余值,一般采用2。则: = (5)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 则: (6)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 则:(7)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 则:(8) 去除一千克的供气量(9) 每污水的供气量 3 在曝气池的两个相邻廊道的隔墙上布设一条空气干管,共15条空气干管。在每根干管上布设6对空气竖管,全曝气池共设根空气竖管。则每根空气竖管供气量为曝气池总平面面积 则: 每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计,则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个,按m=21600个计,则每根竖管上安装,采用布置。 则:每个扩散器的配气量 空气管路及曝气头的布置如图及图所示。选择一条
55、从鼓风机房开始的最远最长的管路作为计算管路。在空气流量变化处设计计算节点,统一编号后列表(表3.5)进行空气管道计算。空气管路总压力损失网状膜空气扩散器的压力损失为,则总压力损失,为安全起见,取8.600Kpa. 图3.3 空气管路布置简图图3.4 曝气头布置图表3.4 空气管路损失计算表管道编号管段长度L/m空 气 流 量空气流速v/(m/s)管 径D/mm配 件管道当量长度L0/m管段计算长度L0+L/m压力损失h1+h2m3/hm3/min(Pa/m)17-1632三通1个16-1532三通1个15-1432三通1个 异径管1个14-1332三通1个 异径管1个13-1260四通1个 异
56、径管1个12-110.9 60四通1个 异径管1个11-1060弯头3个 三通1个闸门1个10-9125三通1个 异径管一个9-8250四通1个 异径管一个8-7250四通1个 异径管一个7-6250四通1个 异径管一个6-5250四通1个 异径管一个5-4250四通1个 异径管1个4-312400 弯头2个 四通1个异径管一个3-21217527600三通1个 异径管一个2-130900四通1个 异径管一个0.68合 计26673空压机的选择(1) 曝气沉砂池所需空气量为2916,则空压机总供气量最大时:平均时:(2) 空气扩散器安装在距池底处,因此空压机所需压(3) 选型根据所需压力和空气
57、量决定采用型罗茨鼓风机六台,五台使用,一台备用,其性能如表所示。表 型罗茨鼓风机性能表项 目风 压 转 速进口流量轴功率电机级数电动机功率性 能71038984503污泥回流系统(1) 回流量 则:(2) 回流设备选型 每组曝气池(两组)设一座泵房,共三座。选用六台型螺旋泵,其性能如表3.6所示。表 型螺旋泵性能表项 目直 径 流 量转 数功 率提升高度 安装角 性 能 10006604815 303.7二沉池3(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式中:设计流量,由设计任务书=12500; 池数,个,取=9;表面负荷,取。则:(2) 池子直径 则: 取(3) 实际水面面积 则: 核算表面负荷,在1.80
58、 之间,符合设计要求。(4)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式中:沉淀时间,取。则:(5)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则:(6)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式中:每人每日污泥量,查给排水设计手册5取; 设计人口数,人,取=人;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取=4。则:(7) 污泥斗容积 式中:污泥斗高度,; 污泥斗上部半径,取;污泥斗下部半径,取;斗壁与水平面倾角,取=60。则:(8) 污泥斗以上圆锥部分污泥容积 式中:圆锥体高度,; 池子半径,。则: (9) 沉淀池总高度 式中:超高,取;缓冲层高度,取。则:(10) 沉淀池池边高 则:(11) 污泥总容积 则: (12) 径深比在612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1) 进水管直
59、径,取=800则: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2) 中心管设计要求 (3) 中心管直径,取 则:在之间,符合设计合理要求。(4) 设8个进水孔,取则:(5) ,取则:(6) ,取则: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出水堰的计算 (1) 出水堰采用直角三角堰过堰水深取 (2) 堰口流量:(3) 三角堰个数 个(4) 出水堰的出水流速取则:断面面积(5) 取槽宽为,水深为,出水槽距池内壁则:(6) 出水堰总长(7) 单个堰堰宽(8) 堰口宽,堰口边宽(9) 堰高(10) 堰口负荷 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 设计三个二沉池用一个集配水井,共三座。(1) 取回流量=30%(2) 配水井来水管管径取=1100,其管内
60、流速为 则:(3) 上升竖管管径取,其管内流速为则:(4) 竖管喇叭口口径,其管内流速为 取 则:(5) 喇叭口扩大部分长度,取= 则:(6) 喇叭口上部水深,其管内流速为则:(7) 配水井尺寸:直径,取则:(8) 集水井与配水井合建,集水井宽,集水井直径为则:3出水水质、均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25303选型 选用型周边传动刮泥机九台,每座二沉池设一台,其性能如表3.7所示。表3.7 型周边传动刮泥机性能表项 目池 径电 动 机功 率滚 轮 与 轨 道型 式 重 量性 能36钢滚轮、钢板轨道140003.8接触池3(1) 接触池容积 式中:设计流量,由设计任务书取=; 接触时间,取=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浆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乳化鲜牛奶香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全自动锣圆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罐装糖水菠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胎儿血液循环及胎盘模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负离子烫发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气体保护摆动焊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湾底砂带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空气悬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版农产品期货居间代理服务协议11篇
- DB23T 3838-2024商贸行业有限空间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 2024年循环水操作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美术《传统门饰》课件
- DL∕T 1309-2013 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技术规范
-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 城乡低保待遇协议书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华为HCIA-Storage H13-629考试练习题
- 辽宁省抚顺五十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