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农业工具的变化(一)耕作工具的变化1.原始社会:木、石、骨、蚌制作的生产工具(非金属时代)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打磨石器)2.青铜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但青铜铸造农具数量有限。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制造即祭祀。青铜农具的缺点:铜的产量少,比较贵重,硬度不足,不易普及。3.铁器时代(1)公元前15-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

2、先掌握了冶铁技术。(2)中国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中逐步推广;(3)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春秋:出现铁犁牛耕战国:铁犁与牛耕相结合西汉:犁壁出现,牛耕得以推广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小结】农业工具的变化3原始社会石、木、骨、蚌质的_等新石器晚期出现_的农具,数量有限春秋战国_广泛用于农业生产_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后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南北朝出现_制作的铁农具唐 朝_(标志步犁定型)耒耜青铜铸造铁制农具灌钢法曲辕犁赫梯刀耕火种 锄耕、犁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生产力的发展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粮食产量增多

3、,人口数量增长;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从集体劳作转向家庭劳作;3.引发社会变革(变法),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4.百家争鸣,学术下移;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2)

4、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使用牛耕成本较高。影响: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变化:铁制农具的使用、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精耕自作农业的出现(二)灌溉工具的变化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奴隶社会后期:在古埃及和中国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东汉末:翻车,三国马钧革新翻车(人力)后在民间广泛使用唐代:筒车(流水的力

5、量,自然力)宋代: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三)畜牧业工具圈厩:饲养禽畜马槽: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一)纺织业工具的进步1、古代中国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汉代: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元代: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古代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行业时期成就丝织业上古首先发明丝织技术,学会养蚕缫丝西周工艺突飞猛进,品种丰富、图案精美汉代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唐代出现缂(k) 丝技术:“通经断纬”,纹

6、饰绚丽,极具神韵 。 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和工具明代松江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二)陶瓷业工具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用手工控制形状。1、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厚薄。2、南朝时,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的匣钵中。3、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器物底部放置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4、我国陶瓷的重要类型及分别出现的时间:(1)制陶: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均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唐代的唐三彩也是著名的陶器之一。(2)制瓷:瓷器分青瓷、白瓷和彩瓷。

7、东汉已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元朝出现彩瓷。行业时期发展情况陶器新石器彩陶、黑陶、白陶瓷器东汉晚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工艺成熟、独立生产部门、日常用品宋代“瓷都”景德镇、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开始进入彩瓷时代明清制瓷工艺更丰富,瓷器与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明代斗彩、五彩瓷;清代粉彩、珐琅彩(二)金属冶炼业工具的进步锻打的方式:制作小型的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包括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的锉等。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包括坩锅和范。商周时期发现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这是中国和世界

8、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 。行业时间成果地位(影响)青铜制造钢铁制造冶金燃料的发展二里头文化时期春秋末年技艺成熟、工艺精湛数量多、品种全春秋冶炼生铁、块炼铁重大成就,世界奇迹制造技艺世界领先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用焦炭冶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三、劳作方式的发展(一)农业家庭式劳作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生产力低下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 铁犁牛耕出现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后,家庭劳作日渐普及 奴隶社会的集体劳作应用时代 :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劳动者在田间集

9、体耕作主要原因: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较低所决定积极作用:集体耕作有利提高工作效率消极局限: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个体农耕(家庭式劳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模式)开始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 :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各国的变法运动,逐渐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体现: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历史意义:表明我国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随堂跟踪】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

10、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故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逐渐转向铁犁牛耕,故内容是铁犁牛耕,因此D项正确。男耕女织下的小农经济1、含义:2、形成时间:原因:3、性质: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关系因素:农民自身因素:封建政府扶植: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采取重农政策,休养生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4、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

11、经营,男耕女织。(2)封闭性:自给自足,产品基本不进入市场。(3)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4)精耕细作:人多地少,通过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讲究耕作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结构简单,生命力顽强:简单工具即可组织、恢复生产。5、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1、积极: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为国家提供了税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消极:小农经济封闭性、保守性使人们形成安土重迁思想,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经济

12、因素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是封建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动荡、不断反复的根本原因。(二)农业庄园式劳作1、背景:生产力不够发达,国家权力弱而割据权力强。2、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经济生产市场化程度低,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庄园主。3、代表:罗马的大型奴隶制庄园(具有商品生产的特征);中古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中国魏晋南北朝时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农业庄园劳作1、开始时间:东汉魏晋南北朝2、原因:豪强地主占有地方大量土地(土地兼

13、并),并招抚大量依附农民为其耕种土地,这种劳作方式逐渐形成庄园经济。3、特点:统治者对土地兼并采取纵容政策;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土地兼并的危害,战乱时期可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得到生存空间;但这种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且依附于其中的农民地位极低。林地放牧地封建主城堡耕地教堂磨坊作坊农奴住宅庄园是中世纪欧洲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4、15世纪趋于衰落、逐渐解体。思考:西欧庄园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答案参考:自给自足真题深化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

14、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三)手工业劳作方式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作坊式劳作: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劳作的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匠籍制度)1、家庭手工业(1)产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劳动(3)特点:与农业相结合,即男耕女织,十分普遍产品多供自给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导致技术落后,生产分散(4)评价:对稳定小农经济有一定作用;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2.私营手工业产生时间:春

15、秋战国时期经营方式:A、唐代以前是家庭小作坊;B、明朝中后期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产品分配: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官营手工业(1)产生时间:商周时期(工商食官政策)(2)经营方式:从征役制到雇募制(3)产品分配:政府统一经营管理,不计生产成本,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4)发展:从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5)评价A、积极: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相互协作;官府统一管理,工匠集中劳动,严格管理产品质量,有利于手工业

16、技艺提高,代表工匠技艺的最高水平B、弊端: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工匠服役,引起工匠不满和强烈反抗,极大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管理腐败,导致成本高昂,不利于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革新探究学习: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唐代: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资临时雇佣工匠。雇者和受雇者两厢情愿、公平交易,称为“和雇匠”。宋代: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控制相对放松,官府按当时通行的标准付给工匠报酬。元代:实行匠籍制度,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明代工匠日益独立,只要交纳班匠银。明代: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控制相对放松,官府按当时通行的标准付给工匠报酬。依据材料归纳不同时期工匠管理制度的变化,概括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西周)职业世袭(唐)出现临时雇佣匠“和雇匠” (宋)工匠多雇募(元)匠籍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