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_第1页
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_第2页
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_第3页
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_第4页
常用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课件第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一般性答题格式: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作用) 地体现了 (主要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第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比喻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 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第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分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2、常见形式是“甲像乙”。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这是花的海洋。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第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答题格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明喻:孩子们像花朵。暗喻: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借喻: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第五张,PP

3、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第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第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分类:(一)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二)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如: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浪)2.

4、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狼)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如:火山发出一声嘶鸣。(火车)注:比喻一定是有喻体的,而拟物没有。第八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答题格式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表现了,表达了,拟物: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将抽象变为具体(或:将 拟成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表现了,表达了,第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

5、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使小草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1分)。第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第十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第十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答

6、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第十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第十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答题格式: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叙述: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叙了,强烈地表达了抒情: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烈地表达了情感,使抒情更加真挚感人。景物描写:运用排比,增强语势,铺写了,渲染了气氛(或:突出了的美),表达了 议论: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烈(层层深入)地表达了,

7、增强了说理力量,有雄辩的气势。第十五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第十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分为: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和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十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反复和排比的区别文学单位不同词语、短语与句子。出现次数不同。 作用不同。第十八张,PP

8、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答题格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或:强烈地表达了的情感)。第十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第二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六、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对偶(骈句、对

9、仗,汉语特有)作用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七、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第二十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设问作用: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引出下文中间设问: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第二

10、十五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八、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1、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第二十八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九、对比:

11、对比时把两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其中一面的修辞手法。 如: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做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臧克家有的人通过“骑在人民头上的”和“ 给人民做牛做马的”两种人不同结局的对比,使丑恶灵魂和高尚品质更加突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答题格式:运用对比修辞手法,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第二十九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第三十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一、

12、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如:你真是美丽啊!(原意表达不美丽。)第三十一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二、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例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第三十二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

13、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耐人回味。1.意义双关 【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春蚕到死丝方尽:“丝”与“思”。第三十三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四、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作用: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有回环往复,环环相扣的效果。【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第三十四张,PPT共三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十五、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