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1号线概念设计_第1页
厦门地铁1号线概念设计_第2页
厦门地铁1号线概念设计_第3页
厦门地铁1号线概念设计_第4页
厦门地铁1号线概念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车站装修设计概念设计深化方案汇报文件(中间成果文件)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06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全网文化主题定位及线路色分析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 9号线台湾海峡翔安组团同安组团本岛组团海沧组团集美组团厦之门全网文化概念主题:全网文化主题定位及线路色分析台湾海峡厦门记忆1号线文化概念主题:全网线路色的意义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

2、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线路概况:1号线是联系本岛、集美、同安的南北骨干线,南端起于本岛镇海路站,北端止于同安区城南站,1号线线路全长44.8km,共设车站30座。1号线一期工程为镇海路岩内北广场站,长度30.5km。共设置车站24座,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线路走向:路线一期从镇海路至厦门北站,南北骨架,南起中山路步行街,沿中山路向东辐射后转入文园路向东北辐射于文园路口转入厦禾路,后沿嘉禾路向北,经现状海堤跨海后沿杏前路、杏林北路到达杏林组团东侧后沿规划和美路向北贯穿集美新城,过沈海高速后止

3、于厦门北站。线路连接厦门火车站、嘉禾路商业区、杏林组团、集美新城、厦门北站等区域。线路北端设崎沟综合维修基地,在厦门北站附近设置车辆综合维修基地。站点概况:镇海路(起始) 中山公园站将军祠站文灶站湖滨东路站莲坂站莲花路口站吕厝站(换乘2号线)城市广场站塘边站火炬园站(换乘3号线)高殿站(停车场)高崎站集美学村站园博苑站杏锦路站董任站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岩内北广场站(终点) 。线路概况集美学村站杏锦路站集美中心站软件园站岩内北广场站厦门北站天水路站园博苑站 诚毅广场站集美大道莲花路口站吕厝站城市广场站镇海路站 中山公园站 将军祠站 文灶站 莲板站塘边站火炬园站高

4、崎站湖滨东路站 高殿站天水路站集美中心站园博苑站集美学村站高殿站火炬园站城市广场站塘边站吕厝站莲花路口站莲坂站湖滨东路站文灶站将军祠站中山公园站高崎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厦门北站岩内广场站镇海路站董任站中山路商圈火炬科技园集美学村厦门北站杏锦 路站线路特征:线路是一条南北骨干线,交通疏导性强。经过厦门重要的中心商业区、科技产业区,文教观光区以及新兴商业区,沿线大部分站点文化、商业气息较浓。设计风格:传统+现代+未来(复合型线)线路文化内涵定位:文化传承线昨天、今天、明天商务中心区科技产业区文教观光区未来发展区未来发展包括:岩内广场站、厦门北站、天水路站。文教观光区包括:集美大道站、软件

5、园站、诚毅广场站、集美中心站、杏锦路站、园博苑站、集美学村站。科技产业区包括:高崎站、高殿站、火炬园站、塘边站。中心商业区包括:城市广场站、吕厝站、莲花路口站、莲坂站、湖滨东路站、文灶站、。线路环境分析传统风貌区岩内北广场站集美学村站杏锦路站集美中心站软件园站厦门北站天水路站园博苑站 诚毅广场站集美大道莲花路口站吕厝站城市广场站镇海路站 中山公园站 将军祠站 文灶站 莲板站塘边站火炬园站高崎站湖滨东路站 高殿站传统风貌区包括:将军祠站、中山公园站、镇海路。董任站设计元素提炼及概念主题 创意来源:“欧陆建筑”“中西合璧” 厦门记忆车站类型分级全线一景类型化设计包括两方面内涵1, 车站分类类型化根

6、据车站的地理位置,功能划分分为特色站与标准站两个类型。标准站:在整体统一的设计模式下,在各个车站加以变化,利用局部的设计变化与整体空间主题色的变化区分各个车站。重点站:在统一化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结合全线文化特征精神及周边区域的文化属性,空间造型丰富,在现代感的基础下处理空间的综合效果。2,空间设计类型化根据空间的组成划分,在共性化设计的理念指导下将空间各个元素统一化,标准化,模块化。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重点车站 在综合考虑到周边地域文化特征,车站客流分析等诸多元素,全线24座车站,设计选择了5座重点车站、2座换乘车站、其余17座车站为标准车站。集美中心站杏北站内林站园博苑站集美学村

7、站高殿站火炬园站城市广场站塘边站吕厝站莲花路口站莲坂站湖滨东路站文灶站将军祠站中山公园站高崎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岩内北广场站镇海路站董任站 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深圳借鉴香港功能化标准化清新现代深圳地铁立足功能化,借鉴香港地铁建设经验,非常注重标准化的模式、重运营、维护。1、2、3、4号线注重一线一景,5号线注重一区段一景。形式上更加现代,也更加的统一。风格以务实、创新为特色。广州功能

8、化标准化靓丽现代借鉴香港地铁设计理念,强调功能化、标准化。突出务实精神,但缺乏历史文化沉淀,艺术氛围薄弱。1号线材料不统一,规格不统一;2号线开始重视标准化模块化,但实板过多,空间偏压抑;3号线采用大面积的镂空设计;4号线则采用实板与挂片相结合,色彩穿插,效果较好。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广州6号线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西安西安地铁2号线已基本竣工,全线“九宫格”概念,每个站均要设置一面艺术墙。西安地铁1号线体现古建”斗拱”建筑语言,整体风格突出展示多彩的木质构建形式。西安地铁装修设计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有力代表。体现厚重历史文化,打造文化艺术空间2号线2号线2号线1号线2号线2号线1号线前期调研

9、-国内轨道交通作为首都,北京地铁装饰设计满足功能、标准化同时,利用各种材料载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多样,强调一线一景,同时提出线网重点站的概念。编制了地铁装修设计导则对轨道交通车站装饰设计规范化。北京一线一景手法形式多样强调文化艺术性4号线机场线10号线大兴线5号线亦庄线10号线奥支线8号线奥支线15号线9号线亦庄线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北京4号线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天津天津地铁1号线是天津城市第一条地铁线,整体风格简约明快、色调高度统一协调红色线条贯彻始终。天津2、3号线整体风格则更加素雅清新、简约现代,以白色调为主,且注重细节。功能为主简洁现代大气1号线1号线3号线2号线3号线2号线

10、3号线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上海上海地铁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注重运营维护,强调线网概念。在一个线型材料标准化体系中追求每条线的个性,设计风格简洁而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给商业空间提供了良好背景,符合多元海派文化。追求适用,手法单一。现代简约一线一色强调线网概念前期调研-国内轨道交通厦门市,又称鹭岛,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辖思明区、

11、湖里区、翔安区、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六个行政区;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十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还是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厦门独有的特色。前期调研-厦门概况关键词:1、鹭岛,海上花园2、经济特区,宜居城市3、大陆对台贸易中心4、鼓浪屿,南普陀,厦门大学线网规划:厦门市规划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9条线路组成,总长约404.4公里,设车站 247座,其中换乘车站33座,线网密度厦门本岛0.65公里/平方公里,岛外0.29公里/平方公里。线网中

12、,1、2、3号线分别为本岛沿北、东、西方向的放射状骨干线路主要承担本岛与环湾组团间跨海交通联系功能,兼顾岛内及岛外组团内部公共交通骨干功能;4、5、6号线作为辅助线,支持本岛与周边组团、环湾组团发展。预计2020年,厦门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为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30%35%,力争承担60%的跨海出行量。 近期规划:到2020年,厦门将建成1、2、3号线一期工程,长约75.3公里,形成放射状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主要承担本岛与环湾组团间跨海交通联系功能,兼顾岛内及岛外组团内部公共交通骨干功能。前期调研-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集美学村站杏锦路站集美中心站软件园站岩内北广场站厦门北站天水路站

13、园博苑站 诚毅广场站集美大道莲花路口站吕厝站城市广场站镇海路站 中山公园站 将军祠站 文灶站 莲板站塘边站火炬园站高崎站湖滨东路站 高殿站董任站总体设计核心思想-”点”,“线”,“面”面点“面”即”区域“ 为纲领,协调“点”与“线”“线”为”线路“最终实现的形式,体现“面”的特性“点”为站点的实现形式,体现面及线的主题线处理和协调线与线之间的矛盾处理和协调同一特色区域内不同线路中站与站的矛盾功能文化空间三位一体标准点体现了线的共性,也形成了相对其他线的个性全网设计元素及概念主题分析 厦门记忆 未来发展区 文教观光区 科技产业区传统风貌区 商业中心区期标准站色彩规划商务中心科技文化教育文化现代文

14、化主色系主色系主色系体现现代商业属性体现科技经济属性体现文化教育属性体现现代环保属性 集美中心站园博苑站集美学村站高殿站火炬园站城市广场站塘边站吕厝站莲花路口站莲坂站湖滨东路站文灶站将军祠站中山公园站高崎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岩内北广场站镇海路站杏锦 路 站 传统文化传统风貌区体现传统文化属性董任站主色系车站站型分析全线车站共计24座,其中双柱型车站17座,三(多)柱型车站4座,高架站1座,换乘站2座。将军祠,文灶、湖滨东路、莲坂、莲花路、吕厝、城市广场、园博苑站、塘边、高殿、高崎、董任、集美中心、诚毅广场、软件园、集美大道、天水站、地下两层双柱岛式-17座地下三层双柱

15、岛式-2座中山公园、火炬园站地下两层双岛四线-1座地下一层多柱侧式-2座高架双层侧式1座岩内北广场站、厦门北站集美学村站杏锦路站镇海路站地下两层三柱侧式-1座整合设备管线,增大空间尺度标准站造型共性与个性元素实现手法门禁送风管回风管电缆桥架通信桥架给水管消防水管BASFAS45503000320038004800715071505000标准化设计标准站(莲花路口)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6900500069009750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975033105000331048004550标准站(莲花路口)设计方案745074504600300032003800标准站通道及门套设计方案标准站通道

16、及门套设计方案标准站通道及门套设计方案标准站通道及门套设计方案端墙设计方案端墙设计方案端墙设计方案票亭设计方案票亭设计方案排队线设计方案排队线设计方案柱子设计方案标准站通道及门套设计方案标准站通道及门套设计方案站名枪设计方案消火栓方案天花部分 基本做法天花做法、分割原则与墙柱接口处理、龙骨排布等 各种接口处理墙面部分 基本做法墙面做法、分割原则转角处理干挂、湿贴体系等 各种接口处理地面部分 基本做法地面做法、分割原则楼梯口处理等 各种接口处理装饰系统类 装修类设计:站厅分区栏杆、楼梯栏杆和扶手、通道扶手和栏杆、楼梯、防滑条 人性化设施功能类设计:垃圾桶、座位、洗手间(隔断、洗手盆、水 龙头、蹲

17、厕、冲洗阀) 导向标识类的配合做法:配合导向系统专业设计通用图广告类设计:广告系统设计包括广告系统的通用图纸及广告媒体的布置原则。包括电子广告、广告灯箱(站台、站厅、通道、梯旁)土建类 盲道、防火门、警戒线、排水箅子、伸缩缝设备类 照明(照明灯具、应急照明) 空调(送、回风口) 给排水(消火栓、冲洗栓、排水箅子、地漏) 电梯、扶梯、站台板绝缘做法等系统类 AFC系统(闸机、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加值机、售补票亭或服务亭) PIS系统(视频终端) FAS系统(烟感探头) 通讯信号(乘客向导牌位置、发车计时器、紧急按钮、时钟、扬声器、摄像头、室内天线) BAS(温度、湿度传感器) 商用通讯

18、(室内吸顶天线、室内平板天线、IC卡电话、自动售票机)装修界面分类通用元素分类标准化构成体系设计手法(墙)-墙面材料模数为1200mm,广告灯箱模数36001800mm。3600mm252012001800广告36001800消火栓240012003150设计要素(共性区域)(墙、柱面模数)18006806001203200艺术墙32001800680600120120010*1200mm栏杆-楼扶梯洞口栏杆、分隔栏杆立面剖面照片 楼扶梯洞口栏杆位于站厅至站台楼扶梯洞口周边,一般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材质,分隔栏杆位于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间一般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材质,详见样品。设计要素(共性区域)(

19、栏杆)栏杆-靠墙扶手立面剖面照片照片 位于站厅至站台楼梯两边,一般采用不锈钢等材质,详见样品。设计要素(共性区域)(栏杆)墙面干挂玻璃系统墙面干挂体系搪瓷钢板包柱搪瓷钢板包柱墙面材料与消火栓接口大样墙面设备接口墙面材料与广告灯箱接口大样墙面设备接口烟感器示意位置广播喇叭口出风口摄像头屏幕风管灯盘烟感器灯盘与烟感平面位置示意图通信天线灯盘烟感器灯盘与烟感剖面示意图灯盘与通信天线剖面示意图灯盘通信天线吊顶将结合进出风口、照明、消防、安全和公共广播系统的安装。天花与各设备接扣设置方式天花吊顶大样天花吊顶大样设计手法(地面):十号线车站轴间距均为8000,所以石材模数采用900900,盲道模数采用30

20、0300,每根轴线处留材料伸缩缝。900材料伸缩缝柱子900900300300盲道设计要素(共性区域)(地面模数)地面上下车箭头指示地面铺设大样楼梯踏步详图检修盖板详图地面铺设大样水沟盖板详图地面铺设大样盲道设置方式盲道设置方式 简单方式由2个通道指引至疏散电梯位置铺设方式。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第一套标准站方案标准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标准站A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B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C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D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E站厅设计方

21、案标准站F站厅设计方案第一套标准站设计总结全线:共性统一,一线一景、一区一景与一站一景三位一体第二套标准站方案标准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标准站A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B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C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D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D站厅设计方案标准站D站厅设计方案第二套标准站设计总结全线:共性统一,一线一景、一区一景与一站一景三位一体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点的理念点即站点(车站),是轨道交通空间文化的具体承载者,所有的设计思想最终都要通过“点

22、”来反映和实现。点的分类(第一级)标准站(第二级)重点站定义:其周边环境没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或区域功能作用。作用:由于标准站数量占大多数,因此主要用来表现线路特征及主题。 -为线服务。定义:其周边环境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或区域功能作用。作用:主要用来表现面的特征主题。-为面(区域)服务。表现:普通,满足功能,造价比较低。表现:靓点,注重形式,造价相对高。点的理念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重点车站集美中心站杏锦站园博苑站集美学村站高殿站火炬园站城市广场站塘边站吕厝站莲花路口站莲坂站湖滨东路站文灶站将军祠站中山公园站高崎站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厦门北站岩内广场站镇海路站董任站天水路站重点车站国内目

23、前轨道交通车站重点站的设计方向分类方向一:(目前此类设计占大多数)与标准站风格统一,共性为主,个性为辅。如:北京地铁4号线,5号线,上海地铁,广州深圳地铁等,西安地铁2号线。强调线路共性。方向二:(目前此类设计是最新的发展趋势,2008年以后)与标准站风格不统一,个性为主,共性为辅。如:天津地铁2,3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重庆地铁6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等,无锡地铁1号线。强调车站个性。1号线一期重点站: 镇海路站、中山公园站、集美学村站、诚毅广场站、厦门北站重点站设计分类1号线一期换乘站: 吕厝站、火炬园站重点站(镇海路)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位于厦门岛西面,临近

24、旅游胜地鼓浪屿,紧靠商业街道中山路,地处环岛公路,风景优美。镇海路站是1号线起始站,坐落在厦门环岛公路的旁边,一边靠海,一边靠近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道,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重点站(镇海路)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站厅层重点站(镇海路)设计方案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付费区付费区非付费区33506950695097503350站台层重点站(镇海路)设计方案付费区横剖图45506450330070007000330043003000300033506950335069509750重点站(镇海路)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镇海路)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镇海路)装修概念

25、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站厅层重点站(镇海路)设计方案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付费区付费区非付费区33506950695097503350站台层重点站(镇海路)设计方案付费区横剖图45506450330070007000330043003000300033506950335069509750重点站(镇海路)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镇海路)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1、3号线换乘站,位于思明区公园东路,地处中心商业区繁华地段,是繁华都市闹中求静的理想场所。厦门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1931年建成开放,占地13.

26、8公顷。内有动物园、儿童乐园、花展馆、逸趣园等多种功能区,是一个集休闲、展览、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6400975068006800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3110640097503110695069506400455061504800300030003300重点站(中山公园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中山公园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设计方案站厅层

27、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6400975068006800重点站(中山公园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3110640097503110695069506400455061504800300030003300重点站(中山公园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中山公园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集美学村位于厦门市集美区东南角,三面环海,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由厦门市区经厦门大桥下桥后即进入集美学村内。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

28、已达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在校师生一万余人。 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975070007000660081004800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5800585032508007000660070008100480047004000975070007000660081004800重点站(集美学村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集美学村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集美学村

29、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975070007000660081004800重点站(集美学村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5800585032508007000660070008100480047004000975070007000660081004800重点站(集美学村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集美学村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诚毅广场站位于规划集美新城的区域内,属于生态新城的一部分,周边环境优美。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设计方案

30、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7260500072609750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381050003810975045504800765050007650300030004200重点站(诚毅广场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诚毅广场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7260500072609750重点站(诚毅广场站)设计方案

31、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381050003810975045504800765050007650300030004200重点站(诚毅广场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诚毅广场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厦门北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厦门北站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集美区后溪镇岩内村,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将建成集地铁、长途厦门北站客运、公交、轻轨(厦门BRT城市快速公交)、社会车辆与铁路换乘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最主要的铁路枢纽,服务于全国性客流。其功能定位为:承担省际高速列车的到发、停靠,部分省内城际动车的到发、停靠,普速列车的到发

32、功能。重点站(厦门北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车站建筑结构特征分析:地下一层多柱侧式。重点站(厦门北站)设计方案站厅层站台层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设置艺术品或艺术墙。840085008800511051108800850084008000车站建筑结构特征分析:地下一层多柱侧式。重点站(厦门北站)设计方案横剖图530030005110880085005110880085008000重点站(厦门北站)站厅设计方案一重点站(厦门北站)站台设计方案一重点站(厦门北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车站建筑结构特征分析:地下一层多柱侧式。重点站(厦门北站)设计方案

33、站厅层站台层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设置艺术品或艺术墙。840085008800511051108800850084008000车站建筑结构特征分析:地下一层多柱侧式。重点站(厦门北站)设计方案横剖图530030005110880085005110880085008000重点站(厦门北站)站厅设计方案二重点站(厦门北站)站台设计方案二换乘站(吕厝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换乘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吕厝站位于厦门本岛的几何中心,东起台湾街,南至吕岭路,西至嘉禾路,北临仙岳路,贯穿本岛的两条城市主干道嘉禾路和仙岳路在这里交汇。换乘站(吕厝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换

34、乘站(吕厝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975088006400720010000换乘站(吕厝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9750361064003610100004950430074507450460030003000换乘站(吕厝站)站厅设计方案一换乘站(吕厝站)站厅设计方案一换乘站(吕厝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重点站方案一元素分析换乘站(吕厝站)设计方案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建议在付费区设置艺术墙。975088006400720010000换乘站(吕厝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97503610640036101000049504300

35、74507450460030003000换乘站(吕厝站)站厅设计方案二换乘站(火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换乘站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特征: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在全市除海沧之外的5个行政区建设了8个园区。是商业开发区的枢纽,周边住宅及办公配套设施齐全。换乘站(火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换乘站方案一元素分析换乘站(火炬园站)设计方案站厅层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付费区7450690077009750换乘站(火炬园站)设计方

36、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390069003875300045506260835061004000690083509750换乘站(火炬园站)前期设计方案一换乘站(火炬园站)后期设计方案一换乘站(火炬园站)装修概念分析及设计换乘站方案一元素分析换乘站(火炬园站)设计方案站厅层非付费区站型分析:本站无艺术墙位置,建议设置艺术品。付费区7450690077009750换乘站(火炬园站)设计方案站台层横剖图付费区390069003875300045506260835061004000690083509750换乘站(火炬园站)前期设计方案二换乘站(火炬园站)后期设计方案二汇报提纲 Outline Report

37、3.1 标准站设计方案3.2 重点站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全网线路色(第二部分)地铁一号线站点分析(第三部分)车站装饰概念设计(第四部分)地面附属设计地面附属建筑分析地面附属比例分析其中组合式地面附属建筑为XX座,占总比例的XX%。出入口(119个)27.67%高风亭(69个) 20.3 %低风亭(142个)33%冷却塔(26个)6.1%消防疏散口(44个)10.23%无障碍电梯(30个)6.98%序号车站名高风亭(组)低风亭(组)冷却塔消防疏散口(组)无障碍电梯出入口共计1镇海路站3(7个)1(绿地内)316(地铁4个,市政2个)142中山公园站1(3个,出入口合设)2(5个)1(绿地内)11

38、5(4个独立,1个合建)103将军祠站2(8个,与物业结合)1(与物业结合)1(与物业结合)1(与物业结合)3(2个独立,1个合建)84文灶站2(8个,一组结合,一组独立)1(物业新、排风)2(车站与二轻地块结合,物业独立)1(与物业结合)1(与物业结合)4(1个为物业口)115湖滨东路站2(6个)1(4个)1(与风亭结合)2(1个与风亭结合)1(与出入口合建)9166莲坂站1(4个)1(4个)1(位于出入口顶部)1(与出入口结合)1(与出入口结合)497莲花路口站2(8个)11(与风亭结合)16(2个市政)118吕厝站1(3个)4(11)2(绿地内)5(3个为物业)3(1个为物业)11(2个

39、物业、2个市政)309城市广场站1(4个)3(9个含物业)1(与出入口合建)22(含物业1个)7(含物业3个)1610塘边站2(8个)1(风亭顶部)213911火炬园站2(一组与物业开发结合,8个)2(8个)1(与物业结合)3271712高殿站2(3个)2(5个)1(绿地内)3(物业口3个)15(物业3个,其中两个侧出)1413高崎站1(4个)1(4个)1(绿地内)2151114集美学村站1地面站15园博苑站1(2个,与控制中心结合)2(6个)1个(与控制中心结合)112816杏锦路站2(4个与物业合建)(4个独立)1(与物业结合)11(与物业结合)5(3个物业结合,2个独立)1017董任站1

40、(2个) (绿地内)2(6个)(绿地内)1(绿地内)1(绿地内)1(与物业结合)5(4个独立,1个合建)1118集美中心站2(9个)(绿地内)1(绿地内)3(1个地铁,2个物业)绿地内)141119诚毅广场站2(8个)(绿地内)1(绿地内)1(绿地内)14(2个独立,2个合建)920软件园站2(8个)(绿地内) 1(地块物业裙楼)115(2个独立,3个合建)1021集美大道站2(8个)1(绿地内)1151022天水路站2(8个)1114923厦门北站2(6个为5号线)4(6个为1号线)25(厦门北站连接通道内)26(4个位于厦门北站连接通道内)2124岩内北广场站3(8个)1(绿地内)22412合计19(69个)45(142个)264430119287(430个)地面附属建筑分析低风亭、冷却塔、消防疏散均可采用消隐方式处理低风亭 低风亭的常规尺寸新风井12平米、排风井16平米、活塞风20平米、高1-2米便于消隐,常规采用外贴石材或瓷砖、安置在绿地内消隐处理。地面附属建筑分析低风亭、冷却塔、消防疏散均可采用消隐方式处理冷却塔 冷却塔的常规尺寸36平米,常规装饰手法采用消隐方式,安置在绿地中。地面附属建筑分析低风亭、冷却塔、消防疏散均可采用消隐方式处理 消防疏散口消防疏散口高1.6米、常规尺寸高3-3.6米、此方案开启方式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