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案例分析_第1页
格尔尼卡案例分析_第2页
格尔尼卡案例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格尔尼卡案例分析类型:欣赏 评述教学分析:作者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出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 HYPERLINK /view/11269.htm t _blank 巴黎举行的 HYPERLINK /view/1481858.htm t _blank 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 HYPERLINK /view/292401.htm t _blank 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

2、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此画运用了立体派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夸张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法西斯的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悲剧气氛。教学重点:学习立体派主义绘画风格及象征的手法。理由: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而立体派风格的特征充斥在整个作品中,所以立体派绘画主义风格需要重点学习。教学难点:立体派主义绘画风格是如何体现在画作中的?理由: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作品对学生而言很陌生,也难理解。而作品中夸张变形的物体形象等都

3、蕴含着丰富的含义,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去寻找答案,学习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教学理念: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并不要求让学生学习毕加索的绘画方法,是让学生学习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风格,并从中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他所要表达的意义。本课的教学目的打破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在进入主题之前,就应该仔细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这对学生学习作品创造意境,也有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作品含义。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积极讨论,探究、体验。老师要少讲,只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加以点拨。在教授本课的同时,适当灌输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1937年,我国也

4、遭受着同样的灾难。在学生领会了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之后,悲愤之情油然而起,是灌输爱国情怀的最佳时间。相信,学了此课,学生感慨良多,可以让学生从作品的绘画风格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授课过程:1、请学生回忆“5.12”事件,并描述当时情景。由此引出课题。2、介绍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历史原因)。3、从画的细节分析,分6个重点部分分析,重点理解象征手法。(学生思考发言)4、从画作构图讲解立体派风格在画中的体现。5、穿插与画有关的小故事,阐述作品主旨思想,即反对战争,倡导和平。联系现实,提醒学生铭记历史(抗日战争),爱我中华。6、请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此课之后的感受。评课意见:1、加强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立体派风格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老师讲解过多,应多给时间学生思考理解。3、课程导入要生动,可用课件展示。4、分组活动,分组讨论,思想交锋,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