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_第1页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_第2页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_第3页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段学科:初中地理课题名称: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一一西双版纳备 课人: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第二初级中学赵立霞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一一西双版纳教学设计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第二初级中学赵立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西双版纳成为“热带动植物王国”的原因。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耘势,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审美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丛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

2、文)之间的彼此影响、彼此制约的观系,得出该 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依托本案例的学习与分析,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发展观,初步领会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社会条件等,注意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区域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教学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

3、候的形成原因。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课件。学生:西双版纳的有观图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播放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中滚动展示西双版纳的相观图片:大象、竹楼、孔雀、泼水节、竹子、竹筒饭顶端字幕:“它们让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师:有人去过吗?那么,你对西双版纳知道多少呢?师生交流互动。师:同学们对西双版纳的了解真不少。在云南众多的旅游景区中,西双版纳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镶嵌在云南的南部,熠熠发光。今天,我们就走进云南,走进西双版纳,认识这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特 色旅游区。二、合作探究【了解版纳】

4、(一)地理位置师:同学们,根据以前学习某一地区的方法,第一步应该找出西双版纳地区的哪个地理要素呢?(生 答:地理位置)展示“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图,找 出本区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0。以北。).海陆位置:(云南省南部,横断山脉的最南端。).相邻位置:(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一一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国水路相连。).交通位置:(与东南亚的多个国家,既可以陆上交往,又可以水路、航空联系。).地理位置的好处:(与东南亚是近邻,便于东南亚相邻地区的友好交往、亲密联系。再者东南亚地区

5、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亿, 与我国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西双版纳与邻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师:五一假期我们如果到西双版纳旅游,请同学们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为什么?师生交流。师:那么西双版纳究竟是怎样的气候类型呢?(二)气候类型课件展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及“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学生利用地图小组合作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小组内通过解决以下问题,来分析 本区的气候概况。.西双版纳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0。以北,证明本区所在的温度带是五带中的哪一带?.景洪市最低月均温出现在几月,是多少C ?.景洪市最高月均温出现在几月,是多少C ?.景洪市的气温有什么

6、特点?.为什么景洪市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5月妮?.为什么景洪市最高月均温没有出现在7月妮?.景洪市哪几个月份降水少?为什么?.景洪市哪几个月份降水多?为什么?.景洪市的降水有什么特点?.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什么气候类型呢?师:展示“世界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景观图”.在世界上的同一纬度地区,形成什么景观呢?.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而形成了热带季风 气候,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启发,学生小组总结回答: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深受来自两 大洋季风的影响,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降水的影响意义 特别重大

7、,所以西双版纳成了一块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三)地形概况课件展示:“西双版纳地形图”。.学生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的变化,以抢答的方式,推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师生进一步推理总结:本区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一定的高度,海拔高低的变 化,加剧了本区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植被也表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层次变化,从而使本区植被更加多种多 样、丰富多彩,也为当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师:只因西双版纳地区热量充足、水分充沛,加之海拔高低的变化,所以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我国除 海南省以外保存最完整的茂密热带雨林景观区。这一茂密的雨林区,为植物种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为多种

8、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形成了本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师:让我们背起行囊,乘坐直达景洪的飞机,去欣赏一下西双版纳美丽诱人的自然风光。【走进版纳】第一站:西双版纳勖仑植物园首先学生利用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园图文资料,欣赏热带雨林风光。其次学生展示收集到的雨林资料、景观图片。最后教师播放西双版纳勖仑植物园景观视频。师:西双版纳地区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 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第二站:西双版纳野象谷首先学生利用可爱的雨林动物图文资料,观赏热带雨林的动物图片。其次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介绍雨林代表动物并展示相应的典型动物图片。最后教师播放西双版纳野象

9、谷录像。师:通过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的资料、图片以及老师播放的图文、录像信息,大家知道西双版纳地区 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做“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你知道“动、植物王国”的形 成原因吗?小组间互相讨论,得到答案。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 她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上的一大自然 奇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所以为多种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觅食场所和良好 的隐蔽场所,因此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的美誉。师:西双版纳一块绿色的

10、宝地,不仅有着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 资源。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居住着 13个民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又构成一幅旅游资源的画卷。第三站: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首先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观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品等图文资料或实物。其次教师播放有观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风情图文资料(服饰、民居、节庆、歌舞),泼水节和傣族象脚鼓舞等人文旅游资源录像。师:西双版纳地区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往往 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观联。生:结合傣族文化生活图片,讨论傣家的竹楼、孔雀舞、竹筒饭等文化习俗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之 间的观系。师:欣赏了西双

11、版纳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让我们看看谁最适合当西 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长。【话说版纳】“我能行,西双版纳州长,让我干”第一阶段:过关斩将首先,展示问题:假如你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你会侧重发展哪种支柱产业,为什么?.当地有哪些符合发展这种产业的条件?.侧重发展这种产业会对当地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4.你认为发展这种产业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正面临哪些问题?你建议来往或居住在西双版纳的不同身份的人应当怎么办?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你应怎么办?(提示:可结合教材 61页64页图文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好分工,讨论组织者、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分配到位,提高学生的全员参 与性、组织秩序性。逐题答辩,分散重、难点,视具体情况决定每匣题讨论、回答时间。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激励并适时评价点拨。第二阶段:PK较量(交流探讨,内化提高)小组间结合本节内容,联系我们所在区域的实际,合作研讨:根据本节课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学习与分 析,我们这儿,你认为应如何发展?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反思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习内容、思想、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并渗透性地总结一个地区应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达标反馈课件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