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_第1页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_第2页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_第3页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_第4页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献综述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主要应用于城市的综合管理1。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将 网格化运用于社区管理,是社区专业化管理领域的又一次探索和创新。本文从组织机制、工作机制 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指出通过实施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对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效 果的现实意义。网格化管理概述1.1网格概述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一一网格技术2。网格(Grid)源于电力网格 (Power Grid),而且“网格”与“电力网格”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计算机网和电力网都是纵横交 错,电力网格能通过高压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发电站连接在一起,用户只需插上插头、打开开关就 能用电,一点都不

2、需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电站送来的,也不需要知道是水力电、火力电还是核能电。 网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它把把分布在因特网上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存储器、贵重设备、数据库等结 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并使信息世 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消除“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共享资源和 协同合作3。网格体系结构赋予网格各种优势特征,许多专家提出若干种合理的网格体系结构,包括网格计 算协议体系结构(Grid Protocol Architecture, GPA)、计算经济网格体系结构(GRACE)模型和OGSA (Open Grid Servic

3、es Architecture) 4。OGSA被誉为下一代的网格体系结构,包括两大关键技 术即网格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正在逐步探索如何在社会化生活、管理、工作应用5。1.2城市化网格概述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 单元网格,是管理的一次革命和创新6。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 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7。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 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8。城市化网格首先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 管理

4、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 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 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9。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 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10。简单的讲: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 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11。2城市网格化的应用分析2.1城市管理网格化池忠仁,王浣尘,陈云等

5、人在2008年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中提出,上海市长宁 区网格化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格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指挥、监督两大体系,通过网格化管 理信息平台,推动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和有效解决,实现了市、区、专业部门和监督员的四 级联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12。长宁区打破原有社区领导“分管制”,将各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 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即全区作为一个大网格,社区为中格,每个片区作为小网格),按照“服 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18个社区划分成114个网格,建立“网格长(社区两委 班子成员兼任)一一居委会专职(专干)工作人员(区包点科室工作人员)一一保洁员一一居民小 组

6、长楼栋长”的网格管理形式13。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 技术和再造工作流程,为解决东城区城管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14。姜爱林,任志儒在2007年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中研究山西长治建立了 “三位一体” “四级 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运作模式,可统筹整合全区各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汇集 相关数据和需求信息,实现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简化了群众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 办事效率。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开展及信息系统模拟运行6个月,共征集群众意见1236 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40余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苗头,化解在初期,构建起了 “党

7、建引领、平 台支撑、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15。2.2城市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在网格化管理标准研究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于2005 年制定完成了三个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分别是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 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 制定网格工作人员的“三活”(即社区工作人员对责任网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准 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即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要对所负责区 域的情况掌握到位,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

8、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到家”(即 走访帮扶到家、意见梳理到家、感情沟通到家、工作细致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工作标准,理清 网格工作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规程,便于社区工作人员月度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2.3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化在网格化管理中,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有了一份“责任田”,将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内容全覆盖。 社区工作者实现由“专人专职”到“一岗多能”转变,网格长既负责网格内的所有事务,又负责自 身的专业事务,充当发现、管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孙建军,汪凌云,丁友良等在从“管制”到“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一一基于 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的分析一文中提出,研

9、究舟山市的网格化管理和组团 式服务发现,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近30个部门应用,包括人、事、物、场所、机构等,然后通过拓 展信息录入渠道,比如短信、电话、门户、平安队员上门走访、其它治安、司法、信访等数据接口, 然后在由网格长分派任务,责任到人,办结率达到99%。至2010年底,浙江省已全面建立并完善了 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2010年底,系统获得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贺国强考察系统后指出: 网格化管理系统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强化综治维稳机制,既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 也是基层党建的创新16。2.4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信息平台池忠仁,王浣尘,陈云在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后发现构建

10、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信 息平台,共享资源,将有效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信息平台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构建人口基础信息 系统,以社区网格为信息收集基本单元,以“E信通”为无线采集终端,由网格长实时采集社区信 息,建立了社区基础信息的一次采集、集中交换,多方共享、实时更新制度;二是构建社会矛盾联 动化解系统,社区上报的矛盾纠纷通过系统直达区信访服务室,通过系统实时监控矛盾纠纷的受理、 化解、反馈全过程;三是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开通ANL政务综合管理系统,政务督办、政 务信息、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档案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实 现网上办理,缩短群众办事时间,便捷群众办事程序

11、。搭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为网格长统一配 备数字城管3G采集手机,通过每日网格巡查及时发现和上传突发事件的图片、录音或视频至市一级 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立案后根据案件性质对受理单位派单,同时要求一定工作时限内完成,并将处 理结果最终反馈回网格长拍照求证。据统计,截止至3月14日共受理市一级平台派单564件,按时 转发派遣数541件,错误派遣数3件,派遣返工数20件,准确派遣率为95.92%,其中以市容环境、 车辆违规停放、非法张贴、街面秩序、道路破损等问题居多12。刘花2013年在浅析南京市迈皋桥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践一文中,在研究南京市栖 霞区龙潭街道的农村草根网格发现,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创

12、新的信息平台,能有效提升龙潭地区社会 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通过打造“农村草根网格,党群鱼水情深”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特色,制定 农村网格化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农村网格化管理新方法,以畅通民意渠道,转变服务方式,推动资 源整合、优化服务管理为主要方式,不断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内涵,提升农村网格化社会服务 管理实效。以重视体制建设,科学划分网格,创新管理模式,凸显龙潭特色的方法,逐步探索和研 究农村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进而编织出一张独具龙潭特色的农村草根网,打造出印记鲜明的龙潭 农村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17。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总体分析存在以下特点,一 是系

13、统研究多,专业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三是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而本 文对于三亚市河西区社区管理领域开展网格化管理应用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空白阶段。本文的 研究,为其他城市的社区管理变革提供了实例,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二、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城市变得越来越庞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系统越来越复 杂。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城市管理形势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峻专业管理部门众多,再加上缺 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政府管理手段落后,业务流程不畅;城市管理问题日积月累,影响百姓生

14、活 及城市文明形象。如何与时俱进,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成为 我国所有城市市政管理所面临的紧迫课题,在此背景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本文实例研究的三亚市河西区是海南省三亚市的旧城区和主城区,位于三亚河以西一带,东至 三亚河,西临三亚湾,南接南边海,北连凤凰镇和河东区的月川社区,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 市区13.11平方公里,东岛0.74平方公里,西岛2.78平方公里,凤凰岛0.37平方公里。管辖南海、 榆港、红旗街、新建、建设街、和平、群众街、光明路、儋州村、春园、朝阳、友谊路、机场路、 金鸡岭路、西岛、鸭仔塘、场站、岭北18个社区,辖区居民4.6万多户,

15、22.15万人,其中常住人 口 11.83万人,流动人口 10.32万人,最大的社区有1万3千多人,最小的社区有3千多人。这样 一个老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角吹起,居民人口快速增长和流动人口大量涌 入,使得老一套管理手段已经远远跟不上社区发展的需要,终于,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和运用于2012 年底在该区的18个社区试点起步。本文首次研究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并以三亚市河西区为例,进一步了解网格化管 理对社区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作风建设的积极影响,该研究将对全国其他城市社区和三 亚市其他社区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三、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16、重点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 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通过对河西区的18个社区的114个网格的组织机制的体系、运行和效果进行分析, 指出目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三部分,通过调研河西区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的理论和流程,提出河西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 思路是推行“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第四部分,研究河西区的网格化管理架构,及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 题,并分析原因。第五部分,总结河西区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并展望以后的发展前景。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在

17、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主要有:工作重点是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难点2.1实地调研需要收集的数据量大,调研时间短,压力较大;2.2开展问卷调查,在问卷内容设计、确定发放范围、回收有效问卷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现实生 活中问卷调查往往出现被拒答和问卷质量不高的情况,可能会影响研究数据的准确性。解决方案3.1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信息数据资源;3.2利用地域便利条件就地开展实证调研;3.3利用人际关系网,广泛采集数据,最大程度的获得有效数据。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2014.3 阅读文献2014.4-2014.9在三亚市河西区调查并探讨社区网格化的具体作用2014.12完成论文并答辩(初

18、步设想,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调整)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预期成果1.1分析三亚市河西区社区网格管理的组织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优化方案;1.2研究网格化管理对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影响。创新点网格化管理的应用对于三亚市河西区社区的影响和作用。七、完成论文拟阅读的主要文献陈平.网格化一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I. Foster, C. Kesselman (Eds) . 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 .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8.张超,吴丹.城

19、市网格化管理J.城建档案,2006 (7).I. Foster, C. Kesselman. The Globus Project: A Status Report, Proc M. IPPS/SPDP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Workshop, 1998: 4 -18.郑士源,徐辉.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 (3).沈惠璋.Grid Computing意义上的网格管理Z .2006.贾雨,张嘉友,田润平.数据网格化的局部搜索算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 22( 3) : 271 273.长宁区信息化委员会.长宁区城市管理网格化情况汇报R. 2006.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23(3) :1- 7.宛天巍.网格化管理模型探索Z .2006.上海市建委城市信息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建委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项目R .2005.池忠仁,王浣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 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