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_第1页
战后日本经济_第2页
战后日本经济_第3页
战后日本经济_第4页
战后日本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陈凯 07国政日本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高速发展阶段:19551972中速发展阶段:19731990停滞与低迷阶段:19912001(失去的十年)复原阶段:2001至今(步履维艰)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战后重建的压力:二战后期,日本遭受美军的频繁轰炸,广岛和长崎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国有119个城市被毁,城市设施严重损毁。二战期间日本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支援前线的战争消耗,经济结构畸形,民众生活贫困,疲惫不堪。农业生产长期不足,依靠从中国朝鲜等国掠夺。战败后的日本,生产几乎停滞,物质短缺,物价飞涨,民心浮动。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战后重建

2、的基础:日本的工业体系并没有被完全摧毁。日本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了紧随美、德、英、法后的第五大工业强国。二战并没有对其工业造成致命打击。虽然国家财力损失了25%,但整体实力仍相当于1935年战前的工业化水平。所以,日本的重建并非类似中国解放战争结束后的“一穷二白”,而是具备相当力量的基础:铁路运输基本完好;船舶虽基本毁于战火,但船厂和港口基本完好;电力基础与钢铁生产能力也基本健全。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重建方式:经济改革(三大改革)在美国的指令下,日本着手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改革:由政府向地主有偿征购超过其自耕地标准的多余土地,再转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可以在30年时间内缓慢地分

3、期付款偿还这笔购地款。 90%以上的农民瞬间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激活了农业生产的活力。从而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稳定了社会,支援了工业建设。 2、 解散财阀,组建新的企业集团:其目的是肢解战争期间为军国主义支付战争消耗的垄断财团,以建立非军事化的经济体系,完成对企业的民主化改造。3、劳动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劳动立法,组建工会,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经济恢复的机遇:冷战爆发,美国出于对苏联的战略制衡而偏袒日本,增加对日本的经济和工业援助。减免日本的赔款,保留日本天皇体制(凝聚力,向心力),保存原计划用于赔偿的工厂设备等。美国为日本提供核保护,使其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而

4、无需耗费大量的军费。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日本经济的复苏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eg:1949年朝战之前,日本的工矿业平均生产指数,也只有战前(3536年)的76%。而朝战为日本经济提供了”特需景气“。1953年,其工业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都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 对此,日本人都说是”天助神佑“。恢复阶段的结束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经济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其含义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已经结束了。经济白皮书这样写道:“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 高速发展阶段:195519721955年日本

5、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战前,在此基础上,日本开始了一轮长达18年的高速增长时期,被视为日本奇迹。政府的发展规划:朝战后,日本吉田茂和鸠山一郎内阁先后制定完善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包括产业调整,不依靠美援和特需的经济自立,吸收适龄劳动人口,实现”完全就业“等。(19551960) 五年计划的执行效果相当好:原计划GNP年均增长5%,工矿业生产指数年均增长7.4%;实际GNP年均增长9.1%,工矿业生产指数年均实际增长15.6%。 又如1960年底,城市居民”三大件“普及率为:电视机71.9%,洗衣机55%,电冰箱26.6%。高速发展阶段:1955197219611972年2、1960年,首相池田勇人

6、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即在6070年间使日本国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一倍。 政府召集了大量经济学家和各方面的专家,讨论决定后十年的年均GNP增长7.8%,前三年不低于9%,然而,执行的结果是年均GNP增长高于10%。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池田内阁提出,佐藤荣作内阁的完善,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GNP原计划增长2.66倍,实际增长4.16倍;国民人均收入也增长3.62倍。高速发展阶段:19551972日本经济在此期间经历了三次高潮,三次“景气”。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 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6.4%、1957年度7.5%。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

7、年10月 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11.2%、12.2%和11.7%。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1970年7月。 持续期间为57个月,19661970年度,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1.8%,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伊奘诺景气的出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表1 主要发达国家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19501975年,单位:亿美元、%)1950195519601965197019711972197319741975日GNP1102404308912042

8、23133060417046335013增长率11.210.812.55.78.35.39.75.3-0.23.6美国GNP286239935060688198241063411711130661412915288增长率8.76.72.35.9-0.33.05.75.5-1.4-1.3西德GNP4307211146185521662594344338144206增长率11.98.55.55.93.33.64.90.4-1.7英国GNP4155427201009123714051595181219662336增长率3.23.74.72.52.32.92.17.9-1.2-0.7高速发展阶段的成就

9、日本在60年代末,成为了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1968年,值日本明治维新100周年,日本GNP为1419亿美元,超越了德国(1322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中速发展阶段:19731990“中速发展”的由来:经过第一次石油冲击(1973)和战后第一次负增长(1974),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了低速增长。1976、1977和1978 年度各为4.8%、5.3%和5.2%。为此,经济白皮书在总结这种现象时说:虽然是4%6%的经济增长,但却有经济景气的感觉,这意味着日本经济今后将进入“新的成长轨道”。与高速增长时期10%左右的增长率相比,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虽然是低速增长,但

10、是与其他发达国家3%左右的增长率相比,却依然高出一截,所以就被称之为中速增长。 图例:该时期日本与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比较:中速发展阶段:19731990年度日 本美 国英 国西 德法 国意大利加拿大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2.74.85.35.25.34.33.73.13.25.14.92.44.16.24.85.1-1.34.94.75.32.5-0.21.92.53.66.83.02.93.43.83.41.2-1.34.10.13.92.2-2.3-0.41.14.02.53.4

11、3.64.85.22.10.6-1.45.62.73.34.01.50.0-1.01.93.32.02.51.53.73.65.70.25.23.03.33.21.61.22.50.71.41.72.12.34.54.32.5-3.65.91.92.74.93.90.2-0.5-0.23.52.92.93.13.13.92.15.511.71.74.63.91.53.7-3.23.26.34.33.34.25.02.4-0.2中速发展阶段:19731990由高速向中速转变的原因:1、1973年的石油危机,OPEC单方面宣布减少石油供应,提高石油价格(从每桶2.8美元提高到11美元)。而日本产业

12、中99.7%的石油依靠进口,82.6%的石油来自中东。当时日本的石油储量只有50天,其遭受的打击程度可想而知。2、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日美贸易摩擦),1972年尼克松宣布对所有进口货物加收10%附加税,1973年布雷顿森里体系解体,日本被迫解除了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日元首次升值(1美元=308日元)。对日本外贸出口行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3、田中角荣推行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失败,不仅不能有效缓解,反而加重负担,为国人所不满。中速发展阶段:19731990仍能保持“中速”发展的原因:日本迅速调整了能源发展战略,进口渠道多元化,同时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替代能

13、源。如19741979年,GNP增长了27%,但石油消费量却没有增长。实施产业的升级,以科技立国,摆脱原先的贸易立国战略,加大科技产业的投入,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从而使得日本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 平成景气:1987年6月-1991年2月,共持续了51个月,仅次于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景气。(年均实际GDP增长率5.1%。)3、 重视海外投资和资本输出,为规避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产业的转移)。1991年,日本在海外资产达到3831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4、 开拓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80年代,日本对四小龙和东盟的出

14、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0%,中国也成为日本重要的出口市场。中速发展阶段的经济成果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GDP与美国差距已不大。1990年日本的GDP为4万亿美元不到一点,而同期美国的GDP也不过58033亿美元。所以,美国对日本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十分忧虑,美国人也不再那么自信和优越了。但89年便开始急剧酝酿的经济泡沫给日本浇了一盆冷水,91年泡沫破灭,日本进入了90年代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而美国在克林顿的“高新产业”计划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下,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生,逐步拉开了与日本的差距。 最令人醒目的数据是,自90年代以来,日本GDP总量常年徘徊在4万亿上,突破5万亿都比较困难;而美国

15、2009年的GDP总量已达15万亿左右。停滞与低迷阶段:19912001年度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5.52.91.80.31.00.40.40.62.2 3.02.94.40.6-0.0-2.0-1.9-0.70.5-0.61.0随着91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在整个90年代持续着低迷的经济发展趋势,增长率不高,甚至出现长时期的负增长。 80年代以前,日本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优等生。然而,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却失去了往日的辉煌。19922000年,日本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只为1.0%;其他有关指标是家庭和

16、个人消费年均增长1.4%,个人住宅投资和企业设备投资则分别为3.1%和0.2%。等于说国民的收入消费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什么变化。停滞与低迷阶段:19912001失去的十年之肇始:泡沫破裂股价暴跌: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股价曾高达38915日元,而1990年10月1日却跌破了2万日元,为19781日元,跌幅达49%。由此,东京股票市场的时价总额就像泡沫一样消失了270万亿日元。这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一”,也是泡沫经济开始崩溃的起点。地价暴跌:1991年也转为下降,下降高达18%。其后,由于大规模破产的增加,特别是1992年4月28日东洋信用金库因受到料亭惠三(房

17、地产公司)破产的影响而倒闭,首次打破了“银行不会破产”的神话,日本的泡沫经济就宣告崩溃了。停滞与低迷阶段:19912001经济停滞的原因:89年以来股市楼市等虚拟市场的过分投机和泡沫的急剧扩大,最终酿成了91年股市崩盘和泡沫破灭的后果。市值蒸发,银行倒闭,经济萧条。日本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信用下降,投资热情削减。7080年代以来,东亚、东南亚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对日本的海外市场形成挑战。同时面临各种壁垒,拓展空间有限。受到泡沫破灭和1997年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日本国内有效需求大大减少,民众的消费欲望不高。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不良债权大幅增加。泡

18、沫经济崩溃后,随着不动产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也就大量增加。使企业贷款投资的欲望降低,弱化金融的功能。复原阶段:2001至今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3.72.82.93.83.83.05.30.80.40.82.12.11.81.91.9-0.350.21.71.20.43.33.02.50.02.20.90.42.04.42.71.63.12.11.02.82000-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比较情况(%)20002002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年均为1.1%,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的2.1%,也明显低于加拿大的3.5%、英国的2.5%、法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