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摘 要: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我们迎来了新课改。校本教学研究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线,也是我们长期思考、探索的话题。网络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值得我们去开发、探讨。关键字:网络学习环境校本课程课程纲要网络道德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1、课题的提出21世纪是快速发展、无限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2、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认识到,发展网络教育是求生存谋发展的有力手段,教育应该力争从中小学开始,就努力缩小信息化带来的差别,使每个人都能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龙湾区被列为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在2003年秋开始新课程的实验。新课程中,强调探究学习,校本活动将是凸起的关键和补充。网络相关内容将占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很大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更是首当其冲,温二十中、温州育英学校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学校硬件设备齐全,都联接了互连网,建立了校园网,组建课题组进行实践研究。2、课题研究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中央和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良好的历史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
4、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更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和可选择性,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带来了可能,使得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成为现实。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二、研究原则1、科学性原则:研究内容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能违背科学实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一些想当然的“意念”之作。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时候,方法也要科学适合,出格要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规律。2、实效性原则:必须结合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现代技术教育改革的
5、实际,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把网络教学做为实验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连网,力求取得最大效益。3、共享性原则:建立教学资源库,师生共享,在此开放的平台上,师生共同讨论以追求解决,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利用市、区教育网资源库,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层次性原则:考虑不同层次师生的教学实际,承认差异,注意教学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师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自动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三、研究目标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增强学生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有更
6、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有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为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学习方式,打开另一种思维通道。 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培养。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增强了职业的效能感和价值感。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可称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让教师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校本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校本化”的核心。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
7、生培养目标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恰当确定好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课程体系、结构与信息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具有本校特色。 具体目标目标一:以网络化资源库为基础的校本教材的建立 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 目标二: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探讨,让学生用网页的形式记录建构的知识,应用多功能网络教室既可看、可听、可说、可写、可操作的优势,做到思考、存储、记忆、激活等环节相互配合
8、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目标三: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的道德素养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思维和判断。四、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等实验方法。u调查学校的计算机媒体硬件建设情况和教师的计算机操作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便有针对地开展课题研究;u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了解校本课程的优越性,研究如何更恰当,适时的开展,并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出格是个案研究法的实践)等等; u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9、等教学方法的探讨,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u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应,形成评判标准;五、研究时间、步骤1、前期研究(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 教师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及校本培训。课题组教师参与市、区、校级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学习; 相应学生情况调查,确定校本开发内容。2、中期研究(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过程研究(1)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研究(2)校本教材评判机制研究(3)校本教材改进机制研究(4)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性小结。3、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10、有: 改进、完善开发的校本教材;整理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统计; 实验结题工作。六、研究的措施与内容(一)研究内容的确立1、情景分析通过学生的调查分析,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有接触过电脑,但指法水平相差很大,学生对word、powerpoint等掌握的内容差距较大。学生对计算机普遍存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想法,对上网查资料,网校,网上教学辅导等等缺乏了解。学生家中电脑数量不是很多,通过对全校的调查,2002年级的学生家里电脑数只有20%左右,2003年级拥有量40%多,2004年级也只有不到50%。就我国的信息教育现状看,中小学信息教育应落后于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技术环节薄弱,
11、各种已形成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迁移到信息能力中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信息技能的教育。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应该包括:知道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会用字处理工具写文章,能够用因特网浏览器、在线图书馆、电子邮件从众多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项目活动为中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字处理软件Word2000”过程中,我给学生定下的项目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再打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2000基本功能的教学。在学生熟悉基本功能
12、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2000的其它集成功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用的,但这些特定的技能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情形下的技能应用迁移。因为关注于特定技能的课程只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计算机,却很少提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学生学习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和工具,仍可能对如何将各种技能整合在一起用来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不知所措。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需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联系起来。比如,元旦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计算机做一个贺卡,打印出来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送给同学或老师。学生利
13、用学过的技能,从信息源获取素材,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图文并茂的贺卡,用E-mail发送给教师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将所掌握的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融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准确、创造性地组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专职)普遍很少,温二十中只有2位,温州育英学校1人,研究人员力量单薄,在教学上任务非常重,又兼顾其他事务又非常多,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投身教科研。2、确定内容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把研究内容确立为:(1)、学生能够熟悉键盘,熟练掌握标准指法(对来自不同小学、有较大差异的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习惯),能够熟悉智能ABC输入法,学生具有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
14、的能力。(七年级上) (2)、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我与的电子杂志。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七年级下) (3)、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的多媒体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网络道德课的设置(八年级上) (4)、通过对各媒体素材处理,学生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主页,(八年级下,有选择的进行) 2003年秋季,学校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在课改时期我们必须遵循课改的原则。课改要均衡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走极度;课改要渐进过程,也必须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课改要体现理念上的更新,更要有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改革。在确立内容初期,我们曾设计要出自己的教材等想法,但我们觉得没必要,省编新课程教材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又
15、非常具有创新,我们何乐不为呢,所以决定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和重组,合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这既是对已有课程资源的爱护保重,也是一种快捷的课程开发行为。(二)硬、软件准备我们两校都建设了校园网,建有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并用光纤接入因特网。温二十中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硬件top98和深蓝易思及科教2000,温州育英学校使用科教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1、多功能教室在多功能功能教室,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点播系统,可查询和点播网络服务器上的课件和有关教学信息,通过投影机打到大屏幕上,配合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2、网络教室在网络教室,学生可查询、获取和演示网
16、络服务器上的多媒体课件,可在网上进行练习,可在学习过程中,浏览服务器上的信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个别化和交互性地学习,当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来获得老师的帮助。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放的学习环境;3、Internet网校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大概访问以有的网校,比如联想网校、101网校等等。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相应的网站来学习未知的知识,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环境是否不要教师呢?不是的,计算机永远也代替不了教师,教师在这里,只是地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学中心,知识的灌
17、输者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教学控制系统可实现轮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可遥控和控制学生的键盘鼠标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地帮助,也可将教师自己的讲解或某一学生的操作广播到全体学生或特定的部分学生的屏幕上,避免了学生盲目操作和无组织性操作。我们的教师有了意识形状上的认识,还得有素质上的提升,即行为的施行必须有专业素质的保障。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反思的实践者”,要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能融通和组合各种教育要素的开放型的教师,学会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
18、思、合作,并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觉践履的习惯和品格。我们强调角色的转换,也就是要将教师内化的观念表现为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行为,强调专业化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用专业的素养去实践。所以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理论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进行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我们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区教研室的校本课程培训,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培训,聆听了市教研院董老师、区教科研室王主任及教科室蔡老师等等专家和领导的精彩报告和讲座。同时我本人也参加了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和市第二届信息技术青年教师研修班,得到了国内先进教育观念
19、的熏陶,出格是04年上海之行,让我更深刻感受到大都市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使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同时通过对兄弟学校取经,使自身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课程纲要的撰写1、一般项目教学材料:省编+自编课程类型:探究性学习为主授课时间:分初一、初二上下学期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班级2、课程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出格要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
20、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以及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判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并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去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立足点,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对省编教材的研究,自发挖掘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出格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基础性学
21、习和创造性学习水平,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3、课程内容(具体部分内容见附件) (1)七年级上学生能够熟悉键盘,熟练掌握标准指法(对来自不同小学、有较大差异的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习惯);能够熟悉智能ABC输入法,出格是双字词组的输入,多字词组的输入等等技巧的传授; 学生具有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出格是搜索的技巧 资料库的建设,如何更好的分类、管理等。 (2)七年级下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我与的电子小报,Word的使用技巧; 制作电子杂志(班级、家乡、祖国等校本题材)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音乐课为主) (3)八年级上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的多媒体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社会课永昌堡
22、、炮台山为主)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网络道德课与班主任合作利用班会课) (4)八年级下通过对各媒体素材处理,学生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主页(有选择的进行)主要针对尖子生选拔参加上一级比赛。4、课程评判1、指导性原则: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判应凸起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自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科学性原则: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应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的教育观念,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的规律。3、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对一节课的评判,应纳入到单元教学的组成部分考虑,并从教学设计、过程实施,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
23、行考查,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水平。4、可行性原则: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判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即适用于本校设备、师资及学生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1、准备实施确定实施内容后,我们对学校的学生进行分析,02级学生大部分来自村完小,底子差,基础薄,我们确定其中的3个班进行实验,利用每周1节信息技术课进行实践研究。对03级学生,我们则把实验扩大到全段。鉴于部分学生家里没有配置电脑,而课堂内又无法完成的学生,除了中午开放一段时间外,在机房空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保障学生的上机时间。2、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
24、,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是指中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选择并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学习成果,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动提出(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景和学习路子。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在制作电子杂志时,让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25、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兴奋,每完成一节课,他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基于网络应用的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到达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分工合作,并采用对话、商讨和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到达学习目标的最佳路子。在活动时,每个小组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4-5人,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在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给我的体会是,要在小组协作中强调团队精神,组长的领导组织作用很重要,
26、组员的配合支持也同等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集体的成功,在合作过程中要避免以下情况出现:组长单干,组员旁观;急于表现,凸起自我,缺乏交流;你推我让,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不闻不问,冷漠处之,缺乏热忱等。Internet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的机会。论坛的开设,学生当了版主,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但有些个别学生经常恶作剧,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上网制定规则,同时要灌输网络道德内容。另外通过收发电子邮件、留言本和聊天室等功能,使得研讨、交流的时间不只是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可以说,从时间和空
27、间上对课堂进行了延伸。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判,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的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分层教学思想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层教学目标既要科学、准确地设置在相应层次学生的最
28、近发展区,同时也应是教学总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分解目标时,教师应该在考察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和具体准备情况的基础上,找出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并分析教学要求与教材内容,制定与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相接轨的教学目标。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设置在接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以使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到达的,用一句俗话就是“跳一跳,摘桃子
29、”。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先努力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即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主要路子,并利用活动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而竞赛活动是一种智能型比赛,对培养拔尖人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人的发展以及其差异性来说,兴趣小组、竞赛活动其实也是一种普及知识的形式,只不过是一种高层次的普及活动罢了。同时知识普及是基础,提高、拔尖
30、是目的。学生分层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区分出层次,并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参考变量,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大概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对自身发展也有着不同要求等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分为班级授课、活动课程、个别辅导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课堂教
31、学形式(普及型教学)。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第二层次是以兴趣小组为主体的活动课程形式(提高型教学)。在全面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对一些有才华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以及其他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其特长。 第三层次是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拔尖型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出格是一些有才华的学生以及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时,通过教师的个案辅导和个别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学习,进行针对性强而行之有
32、效的辅助学习。这样对那些在课内外计算机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使他们走上“兴趣特长专长”的成才之路。教学方法分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自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的“制作电子杂志”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电子杂志具体系体例作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排版制作出漂亮的电子杂志,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
33、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创意的电子杂志作品。 教学过程分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出格重视反馈矫正策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判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判,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判,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判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根据以上的理论设想,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
34、是走出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困境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呢?首先,要确定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水平。可通过考查或考试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在学生分层时就完成。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很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这样呢,我们就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别的指导和布置不同的练习任务。 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有不同的侧重内容。这样,就能很好的体现教学内容的不同针对性。第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A、
35、B、C三组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都统一要求,统一教学。因为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不大。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知识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最后,由于新课程强调评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判也不采用统一评判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判,将过程评判、动态评判与终结性评判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判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36、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道的评判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即将推行实施的温州市中考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加分制度,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科学评判的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弹性评判机制。 (3)任务驱动法在我们的研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采用“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路子,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
37、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
38、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罗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
39、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罗“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 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等子任务。 (4)个案
40、研究在众多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中,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是个案研究。教学个案研究就是以一堂研讨课为例,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分析、研究过程;或就某个环节、某个方面、某种方法等进行研讨。在个案研究中,通过别人对你的评判和建议使执教者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教态、语言、教学机智、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出格是可以看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是不是以一个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这种直接而全面的分析, 将使执教者心灵震撼,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听取别人的教学建议,对症下药,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随堂课的设置,在听课中随时发现问题,听课者和执教者及时探
41、讨刚才发生的教学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这样的教学研究也会令人受益非浅。在龙湾一日游课中,我们几位教师互相讨论,在上课时邀请其他学科老师共同参与交流,其他学科教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如线路制定如何更合理,如何推出精品线路等等,而且提出信息技术如何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切入点等讨论。不仅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其他学科教师更深一步理解整合的内涵,从而到达双赢。教学是一种创造,为了培养孩子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也就必须展现自己的个性,促使教学个性化。 (5)与其他学科整合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重塑全新学习理念。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下载
42、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做成电子投影片来显示,可以用电脑办各种小报。学生在网上查询、交流、欣赏、创作、展示,这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与其他学科整合过程中,我们与音乐、美术、社会等等学科做了有益的尝试。王增老师是市里比较有名的音乐教师,我们多次合作,在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身心得到极大愉悦,音乐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整合中我们努力创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师生一起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让现实生活的社会文化、自然景观、时事焦点等都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内容。我们学校的社会老师就带领学生去永昌堡、炮台山等,让
43、学生感受家乡的古迹,家乡的伟大,回来让学生通过电脑制作成果展,介绍家乡。 (6)网络道德课的实践学生在网上无拘无束(包括网上的操作、信息的内容、发表的言论、交友等)和网络虚拟的环境所形成的道德异化与学校的德育目标的差距甚至矛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等都没有网络道德方面内容,而网络道德的规范是比网络教学更紧迫的,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大问题。由于是德育的一部分,所以与班主任一起来上这节班会课显的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调查、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注重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倡学生有目的的上网,可以帮
44、助他们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3、建立评判体系校本课程的评判主要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判和对学生的评判。 (1)对教师的评判为教师创设宽松的研究空气,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天地,在宽容中成长,在鼓励中成长。以课程评判(同上)原则为要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到达上述要求可评为A级基本过到这些要求,还有某些不足可评为B级从总体上看,是按照这些要求去做的,但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可评为C级 基本上没有过这些要求,缺点和错误严重应评为D级(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判体系评判正面成就。充分展示学生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和能够干什么。对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让学生发现和发
45、展多方面的潜能。创建以小组考核的评判体系,做到组内自评、各组间互评、教师评判。创建以学生的信息能力为主的评判体系,评判时注重过程的分析,不应片面追求结果,以学生搜索、处理、整理信息的水平了解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情况,值得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4、建设龙湾信息技术教师交流网和龙湾校本课程专题网它为广大教师拓展了教学研究的层面,它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跨地域、跨时空交流、探讨的平台。教师们在网上可针对某一因惑肆无忌掸地发表见解;可把教学中好的经验、深层次的思考体体面面地发表于网页上。尽管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它更能使教师敞开心扉,坦城相对,直言不讳新课程改革和校本
46、课程的方方面面。这种网上研讨,交流的面更广,研讨的度更深,自己的视野会更开阔,这种全新的教研方式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五)到达的效果1、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初一学生能轻松搜索和下载信息,能构建和管理资料库并制作电子杂志,初二学生用多媒体作品来展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声。比较优秀的学生网页制作在市、区级获奖。像林盼达同学在2004年市信息技术现场制作比赛获得二等奖,在03年04年区信息技术现场制作比赛中,王睿同学获得一等奖,多名同学获得二、三等奖。在学校信
47、息技术比赛中,经常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教师。通过教学结构、模式、策略、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使我们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更喜欢上电脑课了,也喜欢上整合课了。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教师的素质上去了,水平提高了。在省、市、区级各种比赛中屡有建树,本人的教案资源管理器的使用获得省三等奖,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和交流。曹荣亮的案例江南风情游 之“龙湾一日游”获市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等等。3、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渗透电脑音乐美术、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现代技术知识,学校开设全新的、以培养学
48、生网络技能(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减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份量(实验技能的培养)。4、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养成自觉、自主、自立、自律、自信的品格,通过协作性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自我管理体系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了具体的评分细则,学生行为在互相督促、激励中逐步修正,个人道德品格修养自然得到了提高。5、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成也教师,败也教师。在研究课题结题时,我们的课题仍然继续,我们希望继续用心去关注,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它必将开出灿烂之花,为课堂教学改革增添迷人的芳香。八、课题组成员姓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九、参考文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
49、读钟启泉 探究式学习原则任长松 学生的学业评判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王斌华 新课程环境下校本研究的思考叶冠毅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探究周克文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何克抗针对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毛景焕第二篇:中学信息技术科目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中学信息技术科目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利用信息技术做辅助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已经在上个世纪末展开。如今,新的教育理念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原有的霸主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求生过
50、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正在成为主流。因此,作为农村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1、了解农村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方向。2、了解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的方法。3、了解农村中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的情况。4、引导农村中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5、培养农村中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做自主学习。6、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方法。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是以本校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地校情和学情1 进行开发性和
51、应用性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为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工具开发技术,以及如何让学生接受并形成习惯地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手段。2、行为研究法。在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做基础,研究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做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程度。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交流、在线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做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使用程度和受影响因素,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完成实验报告提供充足的事实数据。同时形成研究记录,并在后面的研究中修正这些问题。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研究
52、对象做跟踪式研究,发现和归纳出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形成记录,并在研究实验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改进,并最终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现状根据“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的立项成立之后,我陆陆续续做了开题报告中的前期工作,在博客上提交了自己的中期报告,而后,继续联系其他科任教师一起对“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做实验反馈。同时结合互联网上其他学校的研究报告分析对比,找出农村中学在此项2 研究中与其他重点中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原因,制定对策。1、 了解农村中学生使用信息技
53、术的兴趣方向。2、 了解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的方法。3、 了解农村中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的情况。4、 引导农村中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进行小课题研究之前,在农村中学生严重滞后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我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使用讲故事法去拓展学生的思想,使用游戏法让学生对益智游戏感兴趣,使用作品展示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使用专用学习软件让学生自主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等等。但从未做过系统的研究,不知道自主学习的科学含义,不明白如何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更不知道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哪些硬件条件、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参入度。开始研究之后,
54、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了一定的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如何让学生接受并形成习惯地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手段;在理论的指导下,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并研究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做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程度。努力通过对研究对象做跟踪式研究,发现和归纳出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形成记录,并在研究实验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改进。六、课题研究的成果1、教师对自主学习有了新的概念。在进行研究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我对自主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只是粗浅理解为学生完全开放完全自主的学习状态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首先从教师的“教、学、
55、练”开始,到“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再到“根据预设问题去追求答案”,到“教师指导自学”,最后才是“完全由学生自学”。无论是哪一种学习,都需要有学习目标。五个阶段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反馈循环往复,最终到达学习目标。2、转变教学观念和课堂模式。知道了自主学习的概念之后,我开始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共享为学生学习做好前期准备。并且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历的能力,以及在恰当的时机里对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2、 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我的研究对象现在有了一些自主学习的的意识。当教学目标无法通过自身能力进行解决时,他们会利用信息技术去追求答案。但整体的学习能力还有
56、待提高。七、 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这次小课题研修发现,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但是依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理论专著和专家并不太多,针对此项的专业培训课程也不是很多,导致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贮备太少;其次,对于“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来说,农村中学的4 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不够完善,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低下,学生家庭多数未配置电脑等信息技术硬件;再次,在我校,大多数教学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部分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做辅助教学,但对于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部分误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也发现学生在有计划和目标的情况下使用信
57、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纷繁的信息资源,选择有价值的资源也有一定困难。2、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建议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包括网络培训)以及学校图书室购买学科相关的专业书籍;配足配齐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和相关专业教师;经常为农村中学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观摩学习的机会,学会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计划地自主学习、如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累计选择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理利用,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的时间计划进行有效管理,以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行终身学习。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效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真正能让优秀教师得到应有的肯
58、定和待遇,而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通过一年多的小课题研究,不仅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也累计了做课题研究的经验,并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更透彻的理解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在课题研究中,虽然困难重重,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但是,我认为“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做自主学习”5 的探究不会因为课题的结束而 终止,它将一直贯穿于我的教学生涯,直到它不适应教育教学和社会的需求为止。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结题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的研究结题报告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 王志玲一、课题的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是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
59、的催化剂。只有对某事物感受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习潜力。怎样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看似繁杂的操作步骤中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能把游戏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结合起来,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学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大概学到了学生们力所能及的课外知识技能。“游戏教学法”即
60、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奇妙的结合体,它能把客观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浓厚情感色彩的信息技术活动,推动学生由实用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兴趣。(二)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游戏与课堂教学如何结合2、如何设置游戏激励机制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沉迷于游戏当中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的内容:1、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模式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与教学最完美的结合点是将教育教学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游戏中去。 (1)选用健康益智的游戏软件(2)将教学形式变为游戏方式2、游戏教学法激励机制的设置针对小学生的好胜的心理,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技术发起人协议书
- 矿山开采土方施工协议
- 武汉市飞机租赁合同范本
- 康复设备租赁合同小区康复规定
- 国际度假村建设合同范本
- 商品房限价销售管理规定
- 供应链优化条例
- 珠宝首饰合同签订及执行管理办法
- 污水处理项目评审案例
- 古城墙遗址翻新改造合同
- 《2023级学生手册》奖、惩资助、文明部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国开2024年秋《机械制图》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4中国中煤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23S519 小型排水构筑物(带书签)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 GA/T 544-2021多道心理测试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矩阵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电子版
- 露天采石场开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