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六上语文9竹节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竹节人嬉戏给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 3.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理解文中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背后隐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文中运用了大量说明性的语言,理解这些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背后隐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如何通过对“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 一、导入 1.文章标题是“竹节人”,你们见过竹节人吗?竹节人是什么? (竹节人是用竹

2、制的毛笔杆做成的小人,是童年时流行一时的玩具) 2.你们小时候流行玩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的童年时代和我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区别? (各类电子产品、各类或精致或高级的成品玩具) (由于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从中得到的乐趣却是好像的。) (补充材料:70年头(1970年),彩色电视兴起,2000年,手机才逐步普遍。而是1950年出世的,此处可顺势简朴介绍。) 3.让我们通过课文,回到那个物质并不兴隆的时代,感受童年时代的乐趣。 二、检查预习,梳理生字词 流行 锯 截 豁 嵌 威信凛凛 金箍棒 俨然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观摩 虎视眈眈 漏洞 赫赫伟绩 鏖战 犹酣 颓唐 悻悻然

3、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三、厘清文章布局(结合预习单,梳理文章布局) 1.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开展了描写,留心阅读全文,标注段落,并完成下表。 “迷” 谁 事情 表现的情感 从哪里可以看出 (字、词、句) 学生 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 专心、爱好 痴迷、投入 老师 没收竹节人,却偷偷地玩竹节人 怨恨、颓唐 心合意足 2.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第一片面(1-2小节):概述当时“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其次片面(3-19小节):描写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和乐趣,表现出孩子们对自制竹节人的骄傲、对斗竹节人的痴迷。 第三片面(20-29小节):表达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表

4、现出孩子们从颓唐到心合意足的情感变化。 3.全文围绕一个“迷”字,向我们介绍了儿时流行一时的玩具竹节人。从制作竹节人迷到斗竹节人迷,从学生迷到老师迷,充分表示了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丰沛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在简朴的生活中探索乐趣的。 四、文章内容分析 (一)重点解析 1.第一片面: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崭新玩意儿,大家看了好玩,很快就能流行全班,以至全校。“ “都“说明”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并不是很好,玩具要自己做,而不像现在,可以很便当的买到各种成品;”只能“有点儿心酸,也带点儿调侃意味,只有自己动手才有的玩。”只要“”很快“”以至“也说领略当时的物

5、质条件不兴隆,没有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玩具可供选择,所以一旦有好玩的玩具展现,很快就会吸引一大片人来玩。 2.其次片面: 第4自然段。第6自然段。 (我们的毛笔斗用来做竹节人了,由于做得多,所以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比较,显示出我的窃喜与得意。) (第一个“而“表转折,写出我的窃喜和得意,表现了儿童的顽皮与心爱; 其次个”而“是对前文的转折,虽然课桌破旧,但却正好可以用来玩竹节人,表达了我的窃喜、合意与得志。) 第5自然段,裂缝像“长江黄河“ (比喻夸诞,借用这个比喻想要表达这个豁口很大,其实也是通过大词小用来全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第7自然段。 (对嬉戏研

6、发者的推测,弥漫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种玩法的爱好。) 第17、18自然段。 (连用了五个干脆的短句,五个连续的慨叹号,营造出一种慌张、强烈的空气,陪衬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冲动心情,仿佛古战场中英雄征战的序曲,一场强烈的战斗即将开头。表现了孩子们对于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深深的爱好。) 第19自然段。 (没有证明描写我们潜心入迷的表情,而是通过侧面陪衬,一是“攒着”围观的细节、“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的细节,一是听不见上课铃声,要等老师来,才知道上课的事实,既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又给人丰富的联想。) 3.第三片面: 虎视眈眈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老师“虎视眈眈“”

7、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貌似表现出的是老师不苟言笑、严肃无比的形象。但这些夸诞的描写与后文形成猛烈比较,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真诚的内心和活泼亲切的形象。) 第29自然段 (原来老师也热爱,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到志趣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颓唐斗消散了。) (二)问题探究:1.文章主体片面都竹节人(9-19段)是如何安置记叙依次的? 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举行的依次来写的,但从“有时”“还有”“其实”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是按照嬉戏快乐的程度而逐步递进描写的。 斗竹节人最常展现的是“没头没脑地对打”(第9段),“有时“会遇到“线卡住“的处境(第10段),有的对手会亮出”神气“的武器和名号(第11-14段),更有意思的是”别出心裁“却”弄巧成拙“(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